横裂纹论文_林敏

导读:本文包含了横裂纹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裂纹,塑性,氮化物,奥氏体,晶粒,表面,脆性。

横裂纹论文文献综述

林敏[1](2019)在《S355NL钢矩形铸坯角部横裂纹的分析与控制》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S355NL钢连铸过程中铸坯角部产生的严重横裂纹缺陷,通过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等对铸坯角部横裂纹形貌特征、微观组织及析出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微合金元素的碳氮化物、夹杂物在低温下沿奥氏体晶界析出,脆化了晶界,降低了强度,在受到应力作用时,造成应力集中,是角部横裂纹产生的主要原因。采取提高铸坯表面温度及其均匀性、降低钢中氮含量、减少夹杂物含量等措施,解决了铸坯角部横裂纹缺陷问题。(本文来源于《宽厚板》期刊2019年04期)

王宝君,刘燕,蔺晓亮,唐东[2](2019)在《82B盘条拉拔横裂纹断裂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金相显微镜、扫描电镜、显微硬度计等对82B盘条钢拉拔横裂纹断裂试样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拉拔过程中产生白亮形变马氏体是盘条出现断裂的原因。对产生形变马氏体原因进行讨论,并提出了避免形变马氏体产生的措施。(本文来源于《物理测试》期刊2019年04期)

刘军[3](2019)在《微合金钢铸坯角部横裂纹控制技术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微合金钢在凝固过程裂纹敏感性高,连铸坯角部极易产生横裂纹,严重影响铸坯热送和轧制卷板的表面质量。研究了角部裂纹在凝固过程中的产生机制:碳氮化物沿晶界析出,脆化晶界;沿粗大奥氏体晶粒晶界形成铁素体膜,降低晶界强度,铸坯弯曲矫直区过程产生角横裂纹。设计了新型内凸曲面窄侧结晶器和铸坯宽、窄侧足辊区强控冷装置,解决了铸坯角部晶粒初凝细化及后续粗化生长的难题,进一步细化了铸坯角部组织晶粒度,明显提高了铸坯角部组织的塑性,从而降低连铸坯角部裂纹敏感性,控制了微合金钢连铸坯角部裂纹产生。(本文来源于《连铸》期刊2019年03期)

高新军,郭永谦,徐刚[4](2019)在《板坯角部横裂纹综述》一文中研究指出分析总结了板坯角部横裂纹的特点及其对轧制产品的影响,对板坯角部横裂纹的产生机理、影响因素进行了系统综述,归类总结了预防板坯角部横裂纹产生的措施。通过对比,发现采用倒角结晶器解决板坯角部横裂纹的措施效果较好。(本文来源于《河南冶金》期刊2019年03期)

张飞[5](2019)在《Q440C级门架型钢大方坯横裂纹原因分析与改进》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莱钢开发的Q440C级C250b门架型钢铸坯内弧边存在横裂纹的问题,结合生产实际情况,通过严格控制钢水中的P、S含量、采用非正弦高频小幅振动技术、比水量采用0.25 L/kg的超弱冷方式以及采用Q440C级C250b门架型钢专用保护渣等控制措施,使莱钢Q440C级C250b门架型钢260 mm×300 mm断面大方坯铸坯废品率由7.3%降低到0.5%。(本文来源于《山东冶金》期刊2019年02期)

张俊杰,刘立彪[6](2019)在《09MnNiDR铸坯表面横裂纹原因分析及控制措施》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对09MnNiDR钢板表面边部"烂钢"状裂纹的分析,裂纹处脱碳现象比较明显,裂纹处无夹杂物及异常组织,确定裂纹源为连铸坯带来。对连铸坯表面进行热酸洗,发现表面存在横裂纹,对铸坯裂纹进行金相分析及扫描电镜的分析以及对09MnNiDR的高温塑性数据的测定,结合实际生产时测量到的铸坯表面矫直温度,确定了矫直温度过低是导致铸坯表面横裂纹产生的主要原因。并通过一系列控制措施,防止了09MnNiDR铸坯表面横裂纹的再次产生。(本文来源于《冶金管理》期刊2019年05期)

李昆昆,张贵杰[7](2018)在《钢坯表面横裂纹在轧制过程中的演变及遗传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连铸过程中,由于受多种因素的影响,钢坯表面会不可避免地形成周期性排列的横裂纹,如果这些横裂纹能在轧制中消失,将会大大提高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通过DEFORM-3D软件和实验室轧制模拟了棒材轧制过程,分析了孔型对钢坯表面横裂纹的影响,得到了钢坯表面横裂纹在棒材轧制过程中的演变规律。(本文来源于《轧钢》期刊2018年06期)

[8](2018)在《钢铁研究总院连铸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微合金化钢连铸坯角部横裂纹控制技术》一文中研究指出钢铁研究总院连铸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开发的具有独立知识产权的高效化、低成本微合金化钢生产工艺与装备系统技术,在多项关键技术环节上取得突破,在世界范围率先实现倒角结晶器的规模化生产应用,形成了以专利为纽带的专有技术和产品市场。目前已在首钢京唐、邯钢、涟钢、鞍钢、重钢、武钢、济钢、马钢、莱钢、舞钢、承钢、沙钢、湘钢、新余钢铁公司等十六家国内钢铁企业推广应用。同时该项技术也引起欧美多家钢铁企业的关注。(本文来源于《连铸》期刊2018年06期)

陈小龙,吴海林[9](2018)在《201不锈钢产品横裂纹缺陷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检测分析中金公司201不锈钢产品横裂纹缺陷试样的化学成分、金相组织、缺陷微区成分认为:缺陷的主要产生原因是钢中存在较严重的脆性夹杂物和显微气泡。(本文来源于《柳钢科技》期刊2018年06期)

杨柳,李阳,薛正良,程常桂[10](2018)在《钛铌微合金钢连铸坯角部横裂纹敏感性》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明确不同速度冷却时表面奥氏体的长大规律和在第Ⅲ脆性区的热塑性,用Gleeble-3500热模拟机分别对钛铌微合金钢进行了奥氏体长大热模拟试验和第Ⅲ脆性区热拉伸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当冷却速率小于5℃/s时,钛铌微合金钢铸坯表面容易形成粗大的(大于1mm)奥氏体晶粒;随着冷却速率的增大,奥氏体边界析出细小的Ti(C,N),能有效地钉扎限制奥氏体的长大。在热拉伸试验过程中,当冷却速率为1和5℃/s时,钛铌微合金钢铸坯在800℃热拉伸时断面收缩率仅为29.7%和23.0%,2种冷速下都伴随有70~200nm矩形或不规则形的(Ti,Nb)(C,N)和40~100nm针状的Nb(C,N)析出。铸坯角部振痕谷底处在高温低冷速下形成粗大奥氏体晶粒,并在第Ⅲ脆性区矫直,是导致钛铌微合金钢角部横裂纹敏感性高的主要原因。(本文来源于《钢铁研究学报》期刊2018年10期)

横裂纹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采用金相显微镜、扫描电镜、显微硬度计等对82B盘条钢拉拔横裂纹断裂试样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拉拔过程中产生白亮形变马氏体是盘条出现断裂的原因。对产生形变马氏体原因进行讨论,并提出了避免形变马氏体产生的措施。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横裂纹论文参考文献

[1].林敏.S355NL钢矩形铸坯角部横裂纹的分析与控制[J].宽厚板.2019

[2].王宝君,刘燕,蔺晓亮,唐东.82B盘条拉拔横裂纹断裂分析[J].物理测试.2019

[3].刘军.微合金钢铸坯角部横裂纹控制技术的应用[J].连铸.2019

[4].高新军,郭永谦,徐刚.板坯角部横裂纹综述[J].河南冶金.2019

[5].张飞.Q440C级门架型钢大方坯横裂纹原因分析与改进[J].山东冶金.2019

[6].张俊杰,刘立彪.09MnNiDR铸坯表面横裂纹原因分析及控制措施[J].冶金管理.2019

[7].李昆昆,张贵杰.钢坯表面横裂纹在轧制过程中的演变及遗传性研究[J].轧钢.2018

[8]..钢铁研究总院连铸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微合金化钢连铸坯角部横裂纹控制技术[J].连铸.2018

[9].陈小龙,吴海林.201不锈钢产品横裂纹缺陷分析[J].柳钢科技.2018

[10].杨柳,李阳,薛正良,程常桂.钛铌微合金钢连铸坯角部横裂纹敏感性[J].钢铁研究学报.2018

论文知识图

裂纹扩展图裂纹扩展示意图4钢中[AlN]的溶解度曲线铸坯表面~...铸坯横裂纹缺陷形貌1(酸洗后)#横裂纹在各道次中形貌图角部铸坯折断后的横裂纹断口形...

标签:;  ;  ;  ;  ;  ;  ;  

横裂纹论文_林敏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