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偶联剂论文_李军,唐政坤,杨佳夫

导读:本文包含了解偶联剂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污泥,偶联剂,减量,聚合物,硅藻,氧化酶,呼吸。

解偶联剂论文文献综述

李军,唐政坤,杨佳夫[1](2019)在《解偶联剂与电气石协同作用对污泥性能的影响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提升解偶联剂的污泥减量效果并缓解其对微生物的影响,在序批式活性污泥反应器(SBR)中添加不同浓度的解偶联剂(双香豆素)和电气石,分析两者协同作用对SBR系统中活性污泥产量及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当双香豆素投加量由10mg/L增加到40mg/L,污泥的表观产率由0.19降至0.15,下降约20%,污泥减量作用明显增强,但COD去除率由76.7%下降至76.3%,SBR内的亚硝酸盐氮积累量增加,TN去除率由87.5%降至80.3%,污泥沉降性能有所降低,污泥活性有所提高。40mg/L双香豆素与100g电气石协同作用下,SBR内污泥的表观产率降至0.13,COD去除率提高至82.6%,SBR内亚硝酸盐氮积累量显着降低,TN去除率可达88.9%,污泥沉降性能及污泥活性均有所提高。电气石可以改善高浓度双香豆素所导致的负面影响,不会提高系统污泥产率。(本文来源于《环境污染与防治》期刊2019年12期)

方芳,陈慧,王苏娜,徐润泽,冯骞[2](2018)在《化学解偶联剂对活性污泥胞外聚合物的影响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序批式反应器(SBR)考察不同浓度解偶联剂邻氯苯酚(oCP)对活性污泥系统中污泥减量、污染物去除及胞外聚合物(EPS)的影响。结果表明,污泥产率随oCP投加浓度的上升而降低,当oCP投加质量浓度为20 mg/L时,减量效果达57.8%。oCP投加会抑制活性污泥系统中COD和NH_4~+-N的去除,在o CP投加质量浓度为20 mg/L时,COD和NH_4~+-N的去除率分别维持在72.7%和77%左右。活性污泥中总EPS及LB-EPS含量随oCP投加浓度的增加而上升;TB-EPS含量则随oCP投加浓度的上升先增加后降低。不同浓度oCP的投加使得活性污泥LB-EPS中多聚糖、蛋白质和腐殖酸的含量均增加,而TB-EPS中多聚糖和蛋白质含量先增加后降低,腐殖酸含量则一直升高。(本文来源于《环境科技》期刊2018年05期)

冯骁驰[3](2018)在《应用代谢解偶联剂TCS控制MBR膜污染及机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膜污染制约了膜过滤技术进一步的推广与发展。近些年来,提出了全新的生物-膜污染控制法,该方法是通过影响细菌在滤膜表面的附着和生物膜的发展实现膜污染控制的目标。应用代谢解偶联剂膜污染控制技术可以有效缓解膜生物反应器(MBR)内膜污染的形成。但是目前研究中所采用的解偶联剂浓度较高,会对污泥生长和污染物去除效果产生影响,无法深入有效地分析MBR内的膜污染控制机制。本论文基于生物-膜污染控制理论,通过考察解偶联剂对于单一细菌生物膜和MBR内混菌生物膜的影响,探究解偶联剂在MBR系统内的膜污染控制效果和控制机制。本研究选取典型代谢解偶联剂3,3?,4?,5-四氯水杨酸酰苯胺(TCS)进行单一细菌生物膜和混菌生物膜控制的相关研究。选取易形成生物膜的革兰氏阴性菌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 PAO1)和革兰氏阳性菌枯草芽孢杆菌(Bacilius subtilis)作为研究菌种。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RT-q PCR)分析TCS对P.aeruginosa PAO1和B.subtilis群体感应系统和生物膜形成相关基因的影响。连续运行叁组平行的MBR反应系统140天,考察并分析TCS对于MBR系统内膜污染的控制效果和控制机制。考察TCS对于革兰氏阴性菌P.aeruginosa PAO1生物膜的抑制作用并分析其抑制机制。研究表明当TCS在培养基中浓度超过10μg/L时,P.aeruginosa PAO1在滤膜表面生物膜的形成被显着抑制。在2 h生物附着实验中TCS浓度为100μg/L和500μg/L时,细菌在滤膜表面的细胞数量分别减少27.78%和19.19%。通过半固体培养基的细菌运动性实验发现100μg/L TCS比500μg/L TCS对P.aeruginosa PAO1的运动能力存在更强的抑制作用。在30 h生物膜培养实验中,100μg/L和500μg/L的TCS样品中生物膜分别减少28.02%和50.15%。说明TCS浓度为500μg/L时,其对P.aeruginosa PAO1生物膜形成的抑制作用更为显着。通过RT-q PCR分析发现500μg/L TCS的样品中参与调控细菌生物膜形成的群体感应基因las I和las R的表达被显着抑制。说明500μg/L TCS可以通过调控细菌群体感应系统实现P.aeruginosa PAO1生物膜的有效控制。在研究TCS对于革兰氏阳性菌B.subtilis生物膜抑制作用和抑制机制中发现,当TCS在100μg/L时,B.subtilis的生长没有被显着抑制,而B.subtilis在12孔细胞培养板和滤膜表面的生物膜分别减少53.08%和44.67%。通过细菌运动性、絮凝性和表面热力学分析发现B.subtilis在含有100μg/L TCS的培养基中培养24 h后,细菌运动能力降低,生物絮体粒径减小,细菌表面亲水性增加,细胞间的斥力势垒显着增加,说明B.subtilis细菌相互聚合和生物膜的形成难度明显增强。在研究TCS对B.subtilis细菌群体感应及生物膜相关基因作用时发现,被CSF群体感应系统调控的生物膜控制基因sin R在100μg/L TCS样品中的表达被显着上调,而由于sin R基因的上调,胞外聚合物(EPS)相关基因eps E,ysx M与tas A的表达受到显着抑制。说明TCS对于B.subtilis生物膜形成的抑制机制是由于生物膜控制基因sin R和EPS相关基因的表达被有效调控。通过向进水池中投加TCS的方式,考察100μg/L TCS对MBR内滤膜表面生物附着和膜污染的抑制效果。与对照组MBR 1相比,在MBR 2投加100μg/L TCS后,系统的污染周期从10.46天延长到55.5天,跨膜压力(TMP)的增长速率从3.16 k Pa/d下降到0.65 k Pa/d。说明100μg/L TCS的投加可以有效缓解MBR系统内膜污染的形成。但是当TCS的投加停止后,MBR 2内的膜污染形成速率增加到MBR 1水平。140天的实验中发现当100μg/L TCS投加后,MBR 2和MBR 3中种间信号分子(AI-2)和种内信号分子(AHL)的浓度明显降低。细菌EPS的分泌与群体感应系统密切相关,在投加100μg/L TCS的MBR内污泥胞外多糖和胞外蛋白的分泌受到显着抑制。说明TCS对于MBR中群体感应信号分子和EPS的分泌存在有效调控。此外,通过测定MBR内的表观污泥增长速率和出水中的COD及氨氮浓度说明100μg/L TCS的投加不会对MBR反应系统内的污泥增长和出水水质产生显着影响。本研究说明在MBR系统内投加代谢解偶联剂在不影响污泥生长和出水水质的情况下,可以通过解偶联剂对群体感应信号分子和EPS分泌的调控实现膜污染的有效控制。(本文来源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期刊2018-06-01)

韦学玉,刘志刚,张孝忠,王晓菊,徐晓平[4](2018)在《代谢解偶联剂四氯水杨酰苯胺的污泥减量性能和机理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解析代谢解偶联剂的污泥减量性能及机理,选用毒副作用较低的代谢解偶联剂四氯水杨酰苯胺(TCS),考察其对序批式活性污泥反应器(SBR)长期运行过程中污泥产量及运行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投加一定量的TCS具有较好的污泥减量化作用,添加TCS前和停用后,SBR内各指标变化均不明显,说明TCS对SBR运行没有明显影响。当SBR中污泥混合液悬浮固体(MLSS)为2 200mg/L,TCS添加量为1.6mg/L时,平均污泥产率系数由0.521mg/mg降至0.314mg/mg,污泥产量减少39.73%。TCS对有机物的去除基本没有影响,COD去除率仅下降3.03百分点,但比耗氧速率(SOUR)增加73.73%,比叁磷酸腺苷(SATP)合成量减少23.90%,胞内贮存物(PHAs)含量平均增加42.28%,脱氧核糖核酸(DNA)含量无明显变化。因此,适量添加TCS不会造成细胞溶胞,但能使胞内代谢增加,使氧化磷酸化解偶联,使生物合成量减少,从而实现污泥减量化。(本文来源于《环境污染与防治》期刊2018年05期)

林毅雄,林艺芬,陈莲,陈艺晖,王慧[5](2018)在《解偶联剂DNP处理对采后龙眼果实呼吸作用和细胞膜透性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呼吸解偶联剂2,4-二硝基苯酚(DNP)对采后龙眼果实呼吸作用和细胞膜透性的影响。龙眼果实分别用蒸馏水(对照组)和0.1 mmol/L DNP各浸泡0.5 h,晾干后用聚乙烯薄膜袋(0.015 mm厚)包装,在(28±1)℃下贮藏。定期测定贮藏期间果实呼吸速率、细胞膜透性、叁磷酸腺苷(ATP)含量、呼吸末端氧化酶[细胞色素C氧化酶(COX)、多酚氧化酶(PPO)和抗坏血酸氧化酶(AAO)]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DNP处理导致龙眼果实果皮ATP含量快速下降,呼吸速率和COX、PPO活性快速上升,细胞膜透性增大。结论:DNP处理使细胞内能量亏缺,诱导呼吸速率的上升,提高了呼吸末端氧化酶COX、PPO活性,使龙眼果皮电子传递泄露增加,破坏了细胞膜结构完整性,从而促进细胞膜透性增大。(本文来源于《中国食品学报》期刊2018年02期)

何宏亮,潘林丽,顾小丽,黄姣姣,孙成红[6](2018)在《红车轴草中nNOS-PSD-95解偶联剂的高效发现和快速筛选》一文中研究指出以ZL006为模板分子,丙烯酰胺(AA)为功能单体,乙腈为致孔剂,制备磁性分子印记聚合物(MMIPs),并且通过傅立叶红外光谱仪(FT-IR)和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其进行形态和结构表征;将制备的磁性分子印记聚合物作为人工受体从红车轴草中直接分离提取新的nNOS-PSD-95解偶联剂,并且通过细胞神经保护作用和免疫共沉淀实验对所筛选化合物进行活性评价。结果表明,成功合成的MMIPs具有较好的分散性、适宜的粒径大小和良好的吸附性能,并从红车轴草中分离富集得到刺芒柄花素、樱黄素、鹰嘴豆芽素A,细胞神经保护作用和免疫共沉淀结果显示鹰嘴豆芽素A具有较好的细胞保护作用和解偶联活性。(本文来源于《中国中药杂志》期刊2018年04期)

韩冰阳[7](2017)在《盐酸二甲双胍作为解偶联剂的污泥减量效能及影响因素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前活性污泥法是国内外最常使用的污水废水处理技术,虽然效果优越,但在处理过程中仍存在一个最大的问题,就是产生大量的剩余污泥。剩余污泥中含有的有机物及其污染物,会对环境产生二次污染,使得剩余污泥的处理及最终处置成为污水处理厂最棘手的问题之一。常用的污泥减量技术,如生物捕食技术、强化微生物隐性生长技术和膜生物反应器等,大多都存在着相应的缺点,如能耗较多、反应条件控制困难、运行成本较高等。与上述技术相比,在活性污泥工艺中投加一定的解偶联剂,能更加有效地从源头减少污泥的产生。解偶联剂使生物的合成、分解代谢解偶联,通过抑制合成代谢,减少残余污泥的产生量,从根本上实现污泥减量,但大部分解偶联剂具有毒理性,还会导致系统出水水质变差,危害环境和人类健康。本文选择低价无毒的盐酸二甲双胍作为解偶联剂,研究盐酸二甲双胍在不同浓度、不同投加方式以及不同的运行条件(pH、温度、进水负荷)下,对污泥减量效果、污水处理效果、污泥沉降性以及对污泥中微生物生命活动的影响,进而明确盐酸二甲双胍污泥减量的最佳投加量、最佳投加方式以及最优工艺运行条件。最后对盐酸二甲双胍污泥减量技术的经济效益进行核算,分析该技术的经济可行性。在实验室规模的SBR工艺中,投加盐酸二甲双胍对污泥产率和基质去除率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对五种不同浓度(10mg/L、20mg/L、40mg/L、60mg/L、80mg/L)下的污泥减量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不同投加量的盐酸二甲双胍都能降低污泥产量。其中盐酸二甲双胍的最佳使用浓度为40mg/L,污泥减量可达58%,不影响基质的去除效果,且污泥沉降性能良好。污泥的SOUR和DHA值比对照组相应值上升了 32%及25%,更好的促进了系统污泥的活性。在盐酸二甲双胍的最佳使用浓度为40mg/L的基础上,将两种投加方式(每天投加120mg、每两天一次性投加240mg的盐酸二甲双胍)对污泥减量、污水处理效果以及污泥性能等方面的影响做横向比较,将盐酸二甲双胍的最佳投加方式确定为每两天投加240mg(大剂量一次性投加)是最合理的。盐酸二甲双胍的污泥减量效果与其所在系统的运行环境有很大的关系。pH的升高有利于污水中基质的去除,但不利于污泥的减量;在常温下,污泥减量的效果以及系统氮的去除效果最好;进水负荷的提高使得污泥减量效果变差,总氮去除率降低。综合考虑污泥减量效果、污水处理效果、污泥性能等因素,得出盐酸二甲双胍污泥减量系统运行的最佳pH=7.0、最佳温度25℃、最佳进水负荷为0.25gCOD/(gMLSS·d)的结论。对比常规SBR系统和盐酸二甲双胍污泥减量系统的经济效益核算,可以发现,盐酸二甲双胍污泥减量系统中每吨污水(包含剩余污泥)的处理费用可以减少0.0022元,降低了污水处理厂的运行费用。因此,在SBR工艺中添加盐酸二甲双胍来实现污泥减量化的方法在技术和经济上都具有可行性。(本文来源于《沈阳建筑大学》期刊2017-12-01)

高杰[8](2017)在《硅藻精土与解偶联剂协同下的污泥减量作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活性污泥法是目前是世界上运用最广泛的污水生物处理技术,然而此项工艺的缺点就是会产生大量的剩余污泥。常见的污泥处置手段伴随着成本高、易造成二次污染等问题,所以剩余污泥减量化变成了水处理领域的热点。污泥减量技术大体分为隐性生长、生物捕食、解偶联叁类,其中化学解偶联技术因其使用方便、不用改变现有工艺而被认可和推崇。但单独使用解偶联剂时会导致污水处理效能降低,污泥性能恶化等问题。本试验在寻求DNP最佳投加浓度后,采用DNP与硅藻精土协同投加的方式,考察了在SBR工艺中的污泥减量化效果、系统处理效果、活性污泥的性能和微生物种群,阐明了硅藻精土如何改善DNP造成的处理效果和污泥性能变差的问题,并确定了 DNP与硅藻精土协同工艺的最佳投加方式和最佳环境影响因素。试验研究表明,在SBR反应器中,随着解偶联剂DNP(2,4-二硝基苯酚)浓度升高,污泥产率降低,比空白时最高可降低80%;但出水水质和污泥性能会逐渐变差,COD去除率降低了 7~30%,NH4+-N与TN去除率最高各降低20%和44%,SVI在80~120 mL/g之间;而污泥活性最高提升了 21%。通过成本分析和各项参数对比,确定了 DNP的最理想的投加浓度为6mg/L。继续使DNP保持在最佳浓度6mg/L,在SBR反应器中与50mg/L的硅藻精土协同投加,发现与单独投加DNP(6mg/L)时相比,COD去除率提高了 13.35%,NH4+-N和TN去除率分别提高了 18.6%和26.58%,SVI下降了 13%,证明了硅藻精土可以在不影响污泥减量效果的前提下,有效改善DNP造成的出水水质和污泥性能变差的问题。通过比较两种DNP与硅藻精土协同投加的方式,发现两天一投时的Yobs比一天一投时下降了 28.28%,污泥活性也有所提高,但两种投加方式对处理效果和污泥沉降性无明显影响。温度和pH值会对处理系统各参数指标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温度25℃C且pH值为7是处理系统最佳的环境影响因素条件。(本文来源于《沈阳建筑大学》期刊2017-12-01)

李旖瑜,郑平,张萌[9](2016)在《解偶联剂对废水生物处理系统的污泥减量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叙述了解偶联剂污泥减量的作用机理、减量效果和不良效应等,介绍了质子型和离子通道型2种解偶联剂不同的作用机理,阐述了常见解偶联剂在实际应用中的药剂投加量及相应的污泥减量效果,并论述了解偶联剂对胞外多聚物和细胞生长的影响;探讨了解偶联剂对生物处理系统中微生物群落结构和群落功能等方面产生的不良影响。对解偶联剂污泥减量化技术进行了展望,指出新型高效、无毒、适合商品化解偶联剂的开发是该领域未来研究的重要方向。(本文来源于《水处理技术》期刊2016年07期)

左怡如[10](2016)在《解偶联剂对污泥减量化过程中抗生素抗性基因的影响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几年来,抗生素抗性基因(Antibiotic Resistance genes, ARGs)作为新型污染物成为了研究热点,其在环境中的大量出现与快速传播以及潜在的危害值得关注。污水处理厂是环境中抗生素抗性基因的重要来源,已有大量研究发现在污水处理厂的污泥中含有较高浓度的抗性基因。而污泥的处理处置是污水处理厂的难题。解偶联技术用于污泥减量已有大量的研究,其污泥减量效果也已得到认可,但解偶联剂对污泥中污染物如抗性基因的影响还未见报道。本文选用了叁种解偶联剂-3,3',4',5-四氯水杨酰苯胺(TCS)、对硝基苯酚(pNP)和2,4-二硝基苯酚(DNP),分别添加于活性污泥中进行污泥减量试验,测定污泥产率,并对减量后污泥中12种抗生素抗性基因(tetC、tetG、tetO、tetW、tetX、sulⅠ、sulⅡ、ermB、 ermF、dfrA1、dfrA12、blaTEM)以及一类整合子整合酶基因intIl和16S rRNA基因进行了定量检测。此外,利用耐药质粒RP4的接合转移特性,从基因水平转移角度初步探究了解偶联剂对抗生素抗性基因作用的机理。结果表明:1)叁种解偶联剂(TCS、pNP、DNP)均对活性污泥有良好的减量效果,其中TCS在浓度为4 mg/L时达到最佳减量效果,污泥量减产94%;pNP在浓度为15 mg/L时达到最佳减量效果,污泥量减产79%;DNP在浓度为10 mg/L时达到最佳减量效果,污泥量减产65%。其次,叁种解偶联剂的添加对污泥的COD、总氮和总磷的去除效果均有一定的影响。2) TCS、pNP和DNP的减量作用促进了污泥中抗生素抗性基因(ARGs)的增加。在一定浓度范围内,解偶联剂对抗性基因的增殖有促进作用,且在TCS、 pNP和DNP浓度分别为4、15和10mg/L时,ARGs的相对丰度达最大值,分别约为对照组的8.3、3.3和1.3倍,相比之下,TCS对抗性基因的促进作用最强,DNP对抗性基因的丰度影响最小。但当浓度继续增加,由于解偶联剂的生物毒性使得细菌生长受到强烈的抑制甚至死亡,导致抗性基因的增殖扩散受到抑制,ARGs的相对丰度随之减小。3)解偶联剂作用下的污泥减量过程中,污泥中的五类抗生素抗性基因的相对丰度与可移动基因元件intI1的相对丰度都呈显着相关(p<0.05),表明解偶联剂作用下抗性基因相对丰度的改变与水平基因转移密切相关。4)解偶联剂TCS和pNP对耐药质粒RP4在大肠杆菌之间的接合转移有促进作用,且接合转移频率随着接合时问的延长先增加后减小,在18 h时达到最大值,随后下降。解偶联剂对RP4接合转移的促进效果也与解偶联剂的添加浓度有关。浓度为4 mg/L的TCS作用下质粒RP4的接合转移频率最高,是空白对照组的24倍左右;浓度为15 mg/L的pNP作用下质粒RP4的接合转移频率最高,是空白对照组的6倍左右。接合转移是水平基因转移的重要方式之一,表明解偶联剂对抗性基因相对丰度增加的促进作用可能是抗性基因的水平转移的结果。(本文来源于《浙江大学》期刊2016-05-01)

解偶联剂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采用序批式反应器(SBR)考察不同浓度解偶联剂邻氯苯酚(oCP)对活性污泥系统中污泥减量、污染物去除及胞外聚合物(EPS)的影响。结果表明,污泥产率随oCP投加浓度的上升而降低,当oCP投加质量浓度为20 mg/L时,减量效果达57.8%。oCP投加会抑制活性污泥系统中COD和NH_4~+-N的去除,在o CP投加质量浓度为20 mg/L时,COD和NH_4~+-N的去除率分别维持在72.7%和77%左右。活性污泥中总EPS及LB-EPS含量随oCP投加浓度的增加而上升;TB-EPS含量则随oCP投加浓度的上升先增加后降低。不同浓度oCP的投加使得活性污泥LB-EPS中多聚糖、蛋白质和腐殖酸的含量均增加,而TB-EPS中多聚糖和蛋白质含量先增加后降低,腐殖酸含量则一直升高。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解偶联剂论文参考文献

[1].李军,唐政坤,杨佳夫.解偶联剂与电气石协同作用对污泥性能的影响研究[J].环境污染与防治.2019

[2].方芳,陈慧,王苏娜,徐润泽,冯骞.化学解偶联剂对活性污泥胞外聚合物的影响研究[J].环境科技.2018

[3].冯骁驰.应用代谢解偶联剂TCS控制MBR膜污染及机制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8

[4].韦学玉,刘志刚,张孝忠,王晓菊,徐晓平.代谢解偶联剂四氯水杨酰苯胺的污泥减量性能和机理研究[J].环境污染与防治.2018

[5].林毅雄,林艺芬,陈莲,陈艺晖,王慧.解偶联剂DNP处理对采后龙眼果实呼吸作用和细胞膜透性的影响[J].中国食品学报.2018

[6].何宏亮,潘林丽,顾小丽,黄姣姣,孙成红.红车轴草中nNOS-PSD-95解偶联剂的高效发现和快速筛选[J].中国中药杂志.2018

[7].韩冰阳.盐酸二甲双胍作为解偶联剂的污泥减量效能及影响因素研究[D].沈阳建筑大学.2017

[8].高杰.硅藻精土与解偶联剂协同下的污泥减量作用研究[D].沈阳建筑大学.2017

[9].李旖瑜,郑平,张萌.解偶联剂对废水生物处理系统的污泥减量作用[J].水处理技术.2016

[10].左怡如.解偶联剂对污泥减量化过程中抗生素抗性基因的影响研究[D].浙江大学.2016

论文知识图

催化剂生对酯换反应产物率的影响(反...解偶联剂CCCP处理后细胞线粒体的...不同解偶联剂对污泥产率的影响解偶联剂质量浓度对污泥产率的...相同解偶联剂质量浓度下不同污...投加解偶联剂和投加酶的工艺流...

标签:;  ;  ;  ;  ;  ;  ;  

解偶联剂论文_李军,唐政坤,杨佳夫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