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科普与旅游融合评价研究——以翠华山山崩景观地质公园为例

地质科普与旅游融合评价研究——以翠华山山崩景观地质公园为例

论文摘要

如何将地质科普与旅游开发有机融合是地质公园建设与管理面临的重要新问题。结合国土资源部的科普、解说的相关标准以及中国地质公园科普旅游发展的客观实际,初步尝试构建了地质科普与旅游融合的评价指标与方法,包括融合内容、融合形式、融合渠道以及融合特征等方面的11个评价指标与评价标准,并以此为基础对翠华山地质公园的地质科普与旅游融合进行评价,发现翠华山地质科普贯穿于旅游的效果一般,属于融合性较弱的地质公园,翠华山地质科普与旅游融合仍有巨大的空间与发展潜力,是值得深入讨论的重要课题。

论文目录

  • 1 引言
  • 2 材料与研究方法
  •   2.1 研究区概况
  •   2.2 研究方法
  • 3 评价指标与评价方法
  •   3.1 评价指标
  •     3.1.1 地质科普与旅游融合的内容指标
  •       3.1.1. 1 地质遗迹类型及其地质知识的旅游利用
  •       3.1.1. 2 旅游活动要素(设施)、旅游产品与地质科普的融合
  •     3.1.2 地质科普与旅游的融合形式
  •     3.1.3 地质科普与旅游融合的渠道
  •     3.1.4 地质科普与旅游的融合特征要求
  •   3.2 指标赋分标准
  •   3.3 评价等级划分
  • 4 结果与分析
  •   4.1 融合现状
  •   4.2 融合评价
  • 5 结果讨论
  • 6 结论
  • 文章来源

    类型: 期刊论文

    作者: 董红梅

    关键词: 地质公园,地质科普,休闲旅游,旅游形式

    来源: 科技与创新 2019年21期

    年度: 2019

    分类: 工程科技Ⅱ辑,基础科学,经济与管理科学

    专业: 自然地理学和测绘学,旅游

    单位: 西安科技大学管理学院

    基金: 国家旅游局项目(编号:16TAAG019),陕西省科技厅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编号:2018KRM056),中国地质调查局项目(编号:DD20190294)

    分类号: P942;F592.7

    DOI: 10.15913/j.cnki.kjycx.2019.21.006

    页码: 15-20

    总页数: 6

    文件大小: 1418K

    下载量: 241

    相关论文文献

    • [1].陕西省科普能力指标体系构建与评价[J]. 中国科技信息 2019(23)
    • [2].浅析地震科普内容与传播方式的契合[J]. 城市与减灾 2019(06)
    • [3].西南地区公众科普需求现状研究——基于3757份问卷的调查分析[J]. 高等建筑教育 2019(06)
    • [4].创建多层次、立体式、全方位的社区科普e站[J]. 科技传播 2019(23)
    • [5].科普讲解的关键要素之选题研究[J]. 科技广场 2019(05)
    • [6].防震减灾科普馆科普教育活动的实践与探索——以黑龙江省防震减灾科普馆为例[J]. 防灾减灾学报 2019(04)
    • [7].社区居民对五官科健康科普知识需求的调查分析[J]. 上海护理 2019(11)
    • [8].试论医疗健康类媒体如何传播大众科普知识[J]. 今传媒 2020(01)
    • [9].社会网络理论下的中小学海洋科普共同体研究[J]. 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20(01)
    • [10].科普抖音传播现状及发展策略[J]. 新媒体研究 2019(23)
    • [11].博物馆科普活动绩效评价[J]. 科普研究 2019(06)
    • [12].试论科普讲解的关键要素——选题[J]. 科技传播 2020(01)
    • [13].加强地震科普知识宣传措施研究[J]. 中国报业 2020(02)
    • [14].科普剧教育功能的实现与创新[J]. 科学教育与博物馆 2019(06)
    • [15].我国科普活动案例研究概述[J]. 今日科苑 2019(12)
    • [16].大数据域境下精准海洋科普供需链研究[J]. 山东社会科学 2020(02)
    • [17].护理学会依托微信公众平台开展健康科普的实践与思考[J]. 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 2019(06)
    • [18].新时代核科普互动产品创新实践研究[J]. 智库时代 2020(05)
    • [19].图书馆科普阅读书目推荐:现状、模式与策略[J]. 图书馆学研究 2020(02)
    • [20].浅析国内应急科普现状[J]. 现代职业安全 2020(02)
    • [21].体感交互技术在科普展示中的应用——以《万物有灵》体感交互装置为例[J]. 设计 2020(07)
    • [22].反思科普,才能应急——以新冠肺炎疫情为例谈应急科普[J]. 科普研究 2020(01)
    • [23].新冠肺炎疫情中科协系统应急科普实践研究[J]. 科普研究 2020(01)
    • [24].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科普策略分析[J]. 科普研究 2020(01)
    • [25].基于新媒体平台的网络科普电台建设——以“科学E剧场”为例[J]. 科技传播 2020(05)
    • [26].融媒体在疫情期间的科普功能[J]. 中国传媒科技 2020(02)
    • [27].基层科普人员能力建设的实践与思考[J]. 科技资讯 2020(08)
    • [28].浅析科普信息化建设在科普工作中的重要性[J]. 石河子科技 2020(02)
    • [29].新冠肺炎疫情下我国公众科普需求情况的调查研究[J]. 心理月刊 2020(07)
    • [30].加快推进科普信息化建设 增强科普公共服务能力——我省科普中国e站建设与管理探析[J]. 智库时代 2020(16)

    标签:;  ;  ;  ;  

    地质科普与旅游融合评价研究——以翠华山山崩景观地质公园为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