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中化湿汤治疗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疗效观察

调中化湿汤治疗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疗效观察

论文摘要

[目的]探讨调中化湿汤治疗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脾虚湿滞证)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抑郁焦虑状态的影响。[方法]将50例中医辨证为脾虚湿滞证的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20例。对照组在一般治疗基础上行Stretta射频治疗,观察组在一般治疗基础上服用调中化湿汤,2组患者疗程均为2个月(对照组:Stretta射频治疗后2个月,观察组:调中化湿汤连续治疗2个月),观察2组疗效差异。[结果]治疗后2组症状积分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P<0.05),2组改善反酸、烧心、反食症状积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观察组改善困倦乏力、肩背酸痛、便溏症状积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2组总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观察组愈显率(70%)明显高于对照组(50%)(P<0.05)。2组治疗后反流时间、反流次数、酸反流时间百分比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2组改善反流时间、反流次数、酸反流时间百分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组治疗后较治疗前DeMeester计分均明显下降(P<0.05),LES压力均明显升高(P<0.05),2组改善DeMeester计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对照组在提高LES压力方面明显优于观察组(P<0.05)。2组均能明显降低SAS、SDS量表评分(P<0.05),但观察组降低SAS、SDS量表评分更明显(P<0.05)。2组治疗后6个月(对照组治疗6个月后,观察组停药4个月后)随访,观察组症状复发率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与Stretta射频治疗相比,辨证应用调中化湿汤治疗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不良反应尤其是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在降低反流时间、反流次数、酸反流百分比以及DeMeester计分方面与Stretta射频治疗疗效相当,而在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及焦虑、抑郁状态方面优势明显,值得临床进一步应用和探讨。

论文目录

  •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诊断标准
  •     1.2.1 西医诊断标准
  •     1.2.2 中医诊断标准
  •   1.3 病例纳入及排除标准
  •     1.3.1 纳入标准
  •     1.3.2 排除标准
  •   1.4 方法
  •     1.4.1 一般治疗
  •     1.4.2 对照组
  •     1.4.3 观察组
  •   1.5 观察指标
  •     1.5.1 中医症状积分
  •     1.5.2 中医疗效评价
  •     1.5.3 食道反流、DeMeester计分及食管下括约肌(LES)压力测定
  •     1.5.4 精神心理分析
  •   1.6 统计学处理
  • 2 结果
  •   2.1 中医症状积分比较
  •   2.2 总体临床疗效比较
  •   2.3 反流情况比较
  •   2.4 DeMeester计分及LES压力比较
  •   2.5 SAS、SDS评分比较
  •   2.6 6个月随访症状复发率比较
  •   2.7 不良反应对比
  • 3 讨论
  • 文章来源

    类型: 期刊论文

    作者: 刘礼剑,杨成宁,陈广文,李建峰,韦金秀,黄晓燕,赵一娜,刘莉,谢胜

    关键词: 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调中化湿汤,射频治疗,临床观察

    来源: 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 2019年12期

    年度: 2019

    分类: 医药卫生科技

    专业: 中医学

    单位: 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脾胃病科

    分类号: R259

    页码: 910-915

    总页数: 6

    文件大小: 1170K

    下载量: 225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  ;  ;  ;  

    调中化湿汤治疗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疗效观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