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维复合极值分布论文_刘文洁

导读:本文包含了多维复合极值分布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极值,多维,阈值,海床,波浪,概率,模型。

多维复合极值分布论文文献综述

刘文洁[1](2012)在《多维复合极值分布理论在波致海床土体液化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极端海况下,海床土体的液化失稳破坏会给海岸工程构筑物带来不利影响,甚至造成结构物损毁和环境污染。因此,分析波浪作用下海床土体的液化情况,对保证海洋工程结构物的安全有重要意义。海床土体在波浪作用下能否发生液化破坏需要综合考虑动荷载条件、土性条件和初始应力条件。一般认为,粘粒含量小于20%,且相对含水率大于或等于0.9,埋深6m以浅的底床土体在大波浪循环荷载的作用下可能发生液化。本文总结了波致海床土体液化破坏的状态方程,并对造成底床液化失稳的随机变量进行了分析。其中,波浪要素的分布形式符合Weibull分布,土体土性指标符合正态分布。土体土性指标具有相关性,同一深度水平方向上的土性指标数据较为均匀,其统计平均值能够代表一定区域内土体的特征。由于不同土性指标在同一位置处的相关距离相近,在确定研究区域后,可以综合分析各个土性指标对海床土体稳定性造成的影响。论文以多维复合极值分布理论为基础,提出了波浪循环荷载作用下底床土体液化概率的计算方法。实际应用中,计算通过ISPUD软件实现。以埕岛海域为例,分别计算8级风浪作用下,同一水平位置不同埋深和同一埋深不同水平位置处的底床土体液化概率,计算结果与一次二阶矩法所得液化概率较为接近,能够反映抗液化安全系数与液化概率的关系。含水率大于或等于0.9,液性指数大于或等于0.75,粘粒含量3c20,内聚力c小于8kPa,且内摩擦角小于11°的海床土体在大波浪作用下可能同时发生剪切破坏和液化破坏。利用多维复合极值分布理论对波致海床土体的破坏类型进行判别,应结合极限平衡法,分别计算波浪循环荷载作用下底床土体剪切破坏和液化破坏的概率,比较所得数据,当剪切破坏概率大于液化破坏概率时,判断海床土体在波浪作用下主要发生剪切破坏,反之则主要发生液化破坏。(本文来源于《中国海洋大学》期刊2012-05-24)

刘德辅,王莉萍,庞亮[2](2006)在《多维复合极值分布理论在极端海况概率预测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工程界有关海洋工程设计标准的研究以及学术界在联合概率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一种既考虑台风或其他大风过程影响每年海洋环境要素取样个数的随机性,又考虑台风诱发的极端海况(巨浪和暴潮等)综合作用的多维复合极值分布理论,并将理论以Poisson-Nested-Logistic叁维复合极值分布模型的形式应用于黄海海域,实例计算显示出新模式预测结果的合理性和稳定性.由于此模型考虑了变量之间的非对称相关结构,提供了更多的可使用的资料信息,因此能广泛应用于风、浪、流和潮等各种恶劣海况组合的叁元联合概率预测,同时也可推广到应用于水文和气象等自然灾害的多因素联合概率分析.(本文来源于《科学通报》期刊2006年09期)

王莉萍[3](2005)在《多维复合极值分布理论及其工程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以测度论为基础,在严谨的数学理论基础上,建立了一个由离散型随机变量和一个多维连续型随机变量构成的一种新型的理论分布模型——多维复合极值分布模型。模型中的离散型随机变量,可以是不同海区每年台风、飓风、寒潮大风出现的各不相同的频次,也可以是由于海洋环境条件的随机性而构成的各年(或过阈)不同的最大荷载取样个数,而模型中的多维连续型随机变量是由于台风(飓风)影响或不同取样条件下所产生的灾害性海洋环境条件,即相应的特征值(如波高,风速,风暴增水等)的概率分布。 由于该模型讨论的是灾害性环境条件——极值联合分布,因此对论文中的分布函数从测度论上证明了其存在的合理性。 针对不同工程采取不同的计算方法,将会引起一定的计算误差,因此,论文从测度论的角度,用严密的数学推理,给出了用于误差估计的两个引理,推导出用于误差估计的叁个推论。 该模型以便于工程界应用的显示表达式给出,其明显的优点就是考虑了台风发生的频次或资料取样的随机以及相关结构的非对称性,同时涵盖了原有的一元复合极值分布理论。 复合极值在取样上体现了很大的优越性。若考虑台风发生的频次,选择台风过程中的极大值组合,则避免了为使样本满足独立同分布假设而要求的时间间隔的选择。若资料采用阈值取样法,则该模型考虑了资料取样的随机性,同时使所选取的阈值不仅有理论根据,而且有明确的取值方法,而且克服了阈值法取样中主观性判断的缺陷,它不同于以往习用的任意性很大的经验方法。 对于文中建立的多维复合极值分布模型,给出了多个算例,以便于读者能从不同的角度更深的理解模型的工程内涵。 针对多种不利因素遭遇的问题,根据对吴淞实测水位分离得到的数据组,结合多维复合极值分布模型,对上海市极端环境条件下的设计水位进行了概率分析,得出天文大潮、长江径流增水和风暴增水共同影响下的设计水位的推算方法和结果。 对朝连岛1963—1988共26年风浪同步资料,采用波高为控制因素(本文来源于《中国海洋大学》期刊2005-04-01)

多维复合极值分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针对工程界有关海洋工程设计标准的研究以及学术界在联合概率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一种既考虑台风或其他大风过程影响每年海洋环境要素取样个数的随机性,又考虑台风诱发的极端海况(巨浪和暴潮等)综合作用的多维复合极值分布理论,并将理论以Poisson-Nested-Logistic叁维复合极值分布模型的形式应用于黄海海域,实例计算显示出新模式预测结果的合理性和稳定性.由于此模型考虑了变量之间的非对称相关结构,提供了更多的可使用的资料信息,因此能广泛应用于风、浪、流和潮等各种恶劣海况组合的叁元联合概率预测,同时也可推广到应用于水文和气象等自然灾害的多因素联合概率分析.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多维复合极值分布论文参考文献

[1].刘文洁.多维复合极值分布理论在波致海床土体液化中的应用[D].中国海洋大学.2012

[2].刘德辅,王莉萍,庞亮.多维复合极值分布理论在极端海况概率预测中的应用[J].科学通报.2006

[3].王莉萍.多维复合极值分布理论及其工程应用[D].中国海洋大学.2005

论文知识图

一2联合分布函数130联合概率密度函数使用不同方法计算百年一遇飓风风速对...叁种分布不同重现期波高对比一1检验图,A天文潮;B,洪峰增水;,C风...一3Af数据组检验图,a波高,b风速;,c周...

标签:;  ;  ;  ;  ;  ;  ;  

多维复合极值分布论文_刘文洁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