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建工程混凝土裂缝的控制与防止杨辉

土建工程混凝土裂缝的控制与防止杨辉

荣华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山东青岛266000

摘要:随着我国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尤其以混凝土在建筑过程中的使用,为建筑行业带来了新的景象,但是在土建工程施工过程当中经常会出现混凝土裂缝的现象,这样就直接影响了整个土建工程的发展,本文就分析了土建工程混泥土裂缝的控制与防止。

关键词:土建工程;混凝土裂缝;防止与控制

1土建工程混凝土裂缝的成因

在土建工程施工过程中,引起混凝土裂缝的成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土建工程混凝土材料上的问题,混凝土最常见的材料问题就是粗细骨料与水泥。因为过期的原因或者是选择上的不当,而导致了土建工程混凝土的裂缝问题,还有,由于骨料与水泥当中有一些有害的物质,所以在土建工程施工的时候就会因为混凝土材料的疏忽而导致质量问题,或者是外加剂、酸碱物质的选择不当,以及钢筋结构的性能问题等,这些问题都会引发土建工程混凝土的裂缝。

(2)土建工程所处的环境问题,混凝土材料一般都具有热胀冷缩的特点,而当土建工程施工的环境有所变化的时候,其就会随之而产生温度变形,通常的情况下,建筑结构会在温度变化的同时产生温度的应力,而当这种应力超出了混凝土自身的抗裂强度的时候,混凝土的裂缝就会随之产生。混凝土裂缝的宽度一般都会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在混凝土钢筋结构受到了腐蚀及火灾等侵害的时候,其表面就会被侵蚀,从而对土建工程的完成有重大影响。

(3)土建工程施工设计上出现的问题,如果土建工程的地质报告出现错误、施工的图纸设计方法有误,以及钻探勘测的数据不准确的时候,就会引发混凝土的裂缝,例如居民楼的楼板出现垂直的裂缝,以为是温度的变化造成的,经检查则是车库一道墙的主体发生了裂缝而导致的。

(4)土建工程混凝土材料的配制问题,在土建工程混凝土发生裂缝的时候,其实很大程度上都是因为其配制上的错误导致的,如果对混凝土材料的配制不恰当的话,就会直接影响着土建工程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对土建工程的质量有很大的影响,有时一些土建工程在施工时不注意水泥的比例搭配问题,所以就常常会出现因为水泥搭配不当引起水泥在化热后产生过多的水分而残留在混凝土材料中形成了水泡,这样就会使混凝土的抗荷载能力大大降低,从而令土建工程混凝土出现裂缝。

2加强土建工程施工中混凝土裂缝的防治措施

2.1正确选择土建工程混凝土的材料

为有效防治土建工程施工中的混凝土裂缝问题,我们需要正确选择混凝土材料,严格确定混凝土材料的一次浇筑量及容易产生的裂缝位置,还有合理的控制混凝土结构与施工缝间的间距。在混凝土运输过程中,因为混凝土材料的沁水性特点,我们需要特别注意混凝土材料的选择,仔细检查其本身质量,若是发现需立即更换材料,防止土建工程施工中出现质量问题,注重混凝土骨料下沉及产生塑性收缩,并且对混凝土的表面材料进行二次压抹处理,有效避免混凝土表面裂缝问题的发生。

在设计的时候需要考虑到由于地基的不均匀沉降造成,在一些薄弱的缓解需要进行加固,容易出现开裂的位置如浅基和深基,高低跨处需要重点注意,保证设计达到一定的强度。另外可以简化建筑物的平面、合理设置后浇带来代替沉降缝或者是合理设置沉降缝、增设圈梁、增加横幅、采用箱型基础、筏型基础等增加房屋整体的强度和刚度,采用柔性基础和轻型结构,合理的布置钢筋密布的方法等。

2.3做好混凝土养护工作

混凝土的养护也能有效地防止裂缝,周围环境的温度对混凝土影响很大,做好混凝土的保温养护工作尤为重要。通过控制好混凝土浇筑块的内外温差值,对温差值的优化,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混凝土块体自身的约束应力。在夏季天气要要进行遮盖混凝土表面,防止雨浇和日晒,同时注意排水,避免雨水留到基坑里。冬季要对混凝土进行保暖措施,平衡混凝土浇筑块的内外温度。要做好对温度和湿度的调节,防止温度和温度的不当使混凝土在凝固过程中产生裂缝。总之,对浇筑后的混凝土进行充分的保养工作,可以减少裂缝的出现,是保证施工质量的重要环节。

2.4做好施工前的设计和准备工作

在混凝土结构设计中,应处理好处于约束状态下的结构设计,当结构没有足够的变形余地时,在结构设计中合理配置构造钢筋,防止裂缝的产生;设计中应尽量避免结构断面突变带来的应力集中,如因结构或造型方面原因等而不得以时,应充分考虑采用构造配筋等加强措施;积极采用补偿收缩混凝土技术。

尽可能合理和科学地安排好各工种交叉作业时间,在板底钢筋绑扎后,线管予埋和模板封镶收头前应及时穿插并争取全面完成,做到不留或少留尾巴,以有效减少板面钢筋绑扎后的作业人员数量。混凝土工人在浇筑时,对裂缝容易发生部位和负弯矩筋区域,应铺设临时活动跳板,扩大接触面,分散应力,尽力避免上层钢筋受到重新踩踏变形。

3裂缝处理

3.1灌浆、嵌缝封堵法

灌浆法主要适用于对结构整体性有影响或有防渗要求的混凝土裂缝的修补,它是利用压力设备将胶结材料压入混凝土的裂缝中,胶结材料硬化后与混凝土形成一个整体,从而起到封堵加固的目的。常用的胶结材料有水泥浆、环氧树脂、甲基丙烯酸酯、聚氨酯等化学材料。

嵌缝法是裂缝封堵中最常用的一种方法,它通常是沿裂缝凿槽,在槽中嵌填塑性或刚性止水材料,以达到封闭裂缝的目的。常用的塑性材料有聚氯乙烯胶泥、塑料油膏、丁基橡胶等等;常用的刚性止水材料为聚合物水泥砂浆。

3.2结构加固法

当裂缝影响到混凝土结构的性能时,就要考虑采取加固法对混凝土结构进行处理。结构加固中常用的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加大混凝土结构的截面面积,在构件的角部外包型钢、采用预应力法加固、粘贴钢板加固、增设支点加固以及喷射混凝土补强加固。

3.3混凝土置换法

混凝土置换法是处理严重损坏混凝土的一种有效方法,此方法是先将损坏的混凝土剔除,然后再置换入新的材料,普通混凝土或水泥砂浆、聚合物或改性聚合物混凝土或砂浆等都是常用的置换材料。

4结束语

在土建工程施工过程中,经常会发生混凝土裂缝的现象,所以就要对其进行有效的防治,只有这样才能够有效保证土建工程的顺利完成,也才会避免土建工程混凝土裂缝问题的发生,以及保证土建工程施工的质量。

参考文献:

[1]任鹏.建筑工程钢筋混凝土裂缝的预防和控制[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09,42(11):297-297.

[2]吕赞.建筑工程施工中混凝土裂缝的控制技术[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4(31).

标签:;  ;  ;  

土建工程混凝土裂缝的控制与防止杨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