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调节滤波器论文_杨光辉,张曙霞,蒋宇中

导读:本文包含了可调节滤波器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滤波器,频率,晶体,薄膜,折射率,阻值,窄带。

可调节滤波器论文文献综述

杨光辉,张曙霞,蒋宇中[1](2019)在《中心频率可调节的超低频带通滤波器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在水下超低频通信信号处理过程中,接收端滤波器需要满足带宽窄中心频率可调节的要求。提出一种中心频率可调的超低频带通滤波器的设计方案。选用LC并联谐振回路构成二阶带通滤波器,通过改变控制电压,调整由通用阻抗变换器电路实现的压控电容的大小,从而改变带通滤波器的中心频率。通过Multisim仿真和测试结果表明设计的滤波器通带宽度小于7 Hz,中心频率从63 Hz到200 Hz可调节,达到了在常用超低频频段内调整载波频率的目的。(本文来源于《火力与指挥控制》期刊2019年07期)

陈志航[2](2016)在《红外仿真系统短中波能量调节滤波器的研制》一文中研究指出红外仿真作为一种新型仿真手段,以其仿真可信度高、重复性好、试验成本低等优点在军事领域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为满足红外仿真系统对红外诱饵弹光谱特性仿真的要求,调节红外短、中波段能量的比例,对系统中的滤波器进行研制。选择Ge和SiO作为高、低折射率材料,并利用Ge在可见光和近红外的吸收特性,通过迭加膜堆展宽反射带,采用TFCalc软件的Variable Metric方法进行优化设计,完成了双波段能量调节、超宽截止带滤波器的设计。通过逆向工程方法分析消光系数对透射率的影响,解决了膜系透射率偏低的问题。制备的滤波器在300~1900nm和5500~7500nm波段透射率分别为0.5%和0.8%,在2000~2500nm波段平均透射率为90.6%,在3700~4800nm波段平均透射率为35.7%。并且通过耐环境测试,该滤波器满足系统使用要求。(本文来源于《长春理工大学》期刊2016-12-01)

付秀华,陈志航,张静,熊仕富,范家晨[3](2016)在《红外仿真系统短中波能量调节滤波器的研制》一文中研究指出红外仿真作为一种新型仿真手段,以其仿真可信度高、重复性好、实验成本低等优点在军事领域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为满足红外仿真系统的要求,调节红外短、中波段能量的比例,对系统中的滤波器进行研制。选择Ge和SiO作为高低折射率材料,利用Ge在可见光和近红外的吸收特性,通过迭加膜堆展宽反射带,采用TFCalc软件的变度量(variable metric)法对双波段能量调节、超宽截止带滤波器进行优化设计。并针对不同材料的特性,分别采用电子束蒸发和电阻蒸发技术,制备了相应的滤波器。通过逆向工程方法分析消光系数对透射率的影响,解决了膜系透射率偏低的问题。制备的滤波器在300~1900nm和5500~7500nm波段透射率小于1%,在2000~2500nm波段平均透射率为90.6%,在3700~4800nm波段平均透射率为35.7%,满足该系统环境测试要求。(本文来源于《中国激光》期刊2016年05期)

王立炯[4](2011)在《用于GPS接收器的可调节I/Q两路失调的复数滤波器》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无线通信系统日新月异的发展,GPS、Wifi、蓝牙技术遍及生活的方方面面。先进技术的广泛应用,不仅是科学发展的一个缩影,更是体现了人们在追求方便、高效、精致生活的强烈愿望。在通信系统中,滤波器是不可或缺的模块,起着选取有用信号,抑制干扰信号的重要作用。在本次研究过程中,主要任务是设计一个应用在GPS低中频接收机中的,能够对镜像信号充分抑制并具有增益与带宽编程功能的复数滤波器。本文首先对导航系统的接收机架构以及自动增益控制理论做一些简单的介绍,通过分析低中频接收机架构的工作原理,引出镜像干扰问题并提出了多种具有高镜像抑制的基带信号处理架构。随后花了相当大的篇幅详细阐述了滤波器理论。接下去本文重点讨论了根据性能指标来设计复数滤波器的整个流程,并解决了如何实现增益带宽可调、如何补偿运算放大器的非理想特性以及如何修正两路输入信号之间的增益误差与相位误差等叁方面的问题。最后文章给出了复数滤波器的仿真结果与性能分析,强调了本次设计能够满足GPS低中频接收机的需求。(本文来源于《上海交通大学》期刊2011-12-01)

王峰,徐政,薛英林[5](2011)在《参数可调节的高压直流输电系统直流滤波器设计方案》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更有效设计高压直流输电系统直流滤波器,论述了一种基于滤波器等效原则的并且适用于工程实际的直流滤波器设计方法,并详细论述了实际工程中直流滤波器设计的要求。该设计方法具体过程为:通过将多调谐滤波器等效成对应个单调谐滤波器,以多调谐滤波器的主电容值和调谐次数为限制条件,先计算各个单调谐滤波器参数,再经过等效公式得到多调谐滤波器的参数,避免通常的根据调谐次数计算多调谐滤波器参数的复杂的计算公式。根据该设计方法,可以方便地通过调整等效单调谐滤波器的参数而改变多调谐滤波器的参数,同时能保持多调谐滤波器的主电容值和调谐次数不变,提高了直流滤波器设计的效率。最后通过一个工程算例校验了该设计方法。(本文来源于《高电压技术》期刊2011年04期)

王嘉宇,王永顺,管荷兰,方云团[6](2011)在《基于负折射率材料一维光子晶体可调节的频率和方向滤波器》一文中研究指出为实现可调节的频率和方向滤波器,设计基于负折射率材料含空气层缺陷的一维光子晶体。用特征矩阵的方法研究电磁波在此种结构中的透射系数。研究发现在零平均折射率带隙内存在缺陷模,在正入射条件下缺陷模位置通过改变空气层厚度来调节。对在零平均折射率带隙内某个频率的电磁波,有某个特定方向让其透射,该方向也可以通过改变空气层厚度来调节。研究结果为设计可调节的频率和方向滤波器提供了理论依据。(本文来源于《人工晶体学报》期刊2011年02期)

缪旻,卜景鹏,赵立葳[7](2008)在《一种基于体硅工艺的微机械可调节椭圆低通滤波器》一文中研究指出提出了一种椭圆低通可调滤波器的调谐方法,即通过调节第一传输零点(FTZ)来改变3dB截止频率Tc。解析计算表明,小范围内改变FTZ既可调节Tc和滚降速率,又能保证通带和阻带的特性基本不变。作者提出FTZ的移动可由串联谐振支路处容性MEMS开关的分布加载来实现,并基于微扰法求出器件中心谐振频率及特性的变化规律。本文相应设计了Tc为16GHz的7阶步进式滤波器。高频有限元全波仿真表明,每加载一个MEMS开关,Tc改变约1.5GHz,损耗特性则几乎不变。这证明了理论分析方法有较高的准确性,而且器件设计具有数字化调节能力和较出色的微波性能。这种方法也可用于高通和带通滤波器。论文还介绍了器件的体硅微加工流程及MEMS开关的初步加工结果。(本文来源于《传感技术学报》期刊2008年03期)

孙淑琴,林君,王应吉[8](2006)在《中心频率可调节的低频带通滤波器设计与实现》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地磁弱信号检测处理过程中,接收端需要放大非常微弱频率很低的信号,因此要求放大器具有低噪声、高增益,滤波器应满足带宽窄中心频率可调节的功能。开关电容滤波器可实现低通、高通、带通和带阻滤波功能,而且中心频率可调节,本文采用了MF10开关电容滤波器集成模块进行电路设计,时钟频率由CD4046锁相环控制。实验结果表明本文设计的滤波器通带宽度达到20Hz,中心频率从1kHz到3kHz可调节,满足实际需要。(本文来源于《电子测量与仪器学报》期刊2006年06期)

William,Stutz[9](2003)在《群延迟可调节的巴特沃兹滤波器》一文中研究指出Sallen-Key实现的5.25MHz叁极点巴特沃兹滤波器具有2V/V的增益,并能以总增益为1驱动75Ω反接同轴电缆(图1)。这种用来重建视频分量(Y,P_b,P_r)和RGB信号的滤波器,其插入损耗在13.5MHz时大于20dB,在27MHz时大于40dB(图2)。与(本文来源于《电子设计技术》期刊2003年03期)

肖繁荣,袁景和,王桂英,徐至展[10](2003)在《利用单轴晶体制作位相型可调节光瞳滤波器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超分辨技术是远场光学成像系统获取超经典衍射分辨的有效方法。光瞳滤波器是一种重要的光学超分辨元件。精确制作光瞳滤波器,尤其是位相型的光瞳滤波器,一直是一件困难的事。本文提出了一种利用单轴晶体实现位相型光瞳滤波器的新途径,与普通的位相型光瞳滤波器相比,该光瞳(本文来源于《2003年纳米和表面科学与技术全国会议论文摘要集》期刊2003-03-01)

可调节滤波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红外仿真作为一种新型仿真手段,以其仿真可信度高、重复性好、试验成本低等优点在军事领域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为满足红外仿真系统对红外诱饵弹光谱特性仿真的要求,调节红外短、中波段能量的比例,对系统中的滤波器进行研制。选择Ge和SiO作为高、低折射率材料,并利用Ge在可见光和近红外的吸收特性,通过迭加膜堆展宽反射带,采用TFCalc软件的Variable Metric方法进行优化设计,完成了双波段能量调节、超宽截止带滤波器的设计。通过逆向工程方法分析消光系数对透射率的影响,解决了膜系透射率偏低的问题。制备的滤波器在300~1900nm和5500~7500nm波段透射率分别为0.5%和0.8%,在2000~2500nm波段平均透射率为90.6%,在3700~4800nm波段平均透射率为35.7%。并且通过耐环境测试,该滤波器满足系统使用要求。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可调节滤波器论文参考文献

[1].杨光辉,张曙霞,蒋宇中.中心频率可调节的超低频带通滤波器设计[J].火力与指挥控制.2019

[2].陈志航.红外仿真系统短中波能量调节滤波器的研制[D].长春理工大学.2016

[3].付秀华,陈志航,张静,熊仕富,范家晨.红外仿真系统短中波能量调节滤波器的研制[J].中国激光.2016

[4].王立炯.用于GPS接收器的可调节I/Q两路失调的复数滤波器[D].上海交通大学.2011

[5].王峰,徐政,薛英林.参数可调节的高压直流输电系统直流滤波器设计方案[J].高电压技术.2011

[6].王嘉宇,王永顺,管荷兰,方云团.基于负折射率材料一维光子晶体可调节的频率和方向滤波器[J].人工晶体学报.2011

[7].缪旻,卜景鹏,赵立葳.一种基于体硅工艺的微机械可调节椭圆低通滤波器[J].传感技术学报.2008

[8].孙淑琴,林君,王应吉.中心频率可调节的低频带通滤波器设计与实现[J].电子测量与仪器学报.2006

[9].William,Stutz.群延迟可调节的巴特沃兹滤波器[J].电子设计技术.2003

[10].肖繁荣,袁景和,王桂英,徐至展.利用单轴晶体制作位相型可调节光瞳滤波器的研究[C].2003年纳米和表面科学与技术全国会议论文摘要集.2003

论文知识图

叁阶横向滤波器的照片低通滤波器的测试与仿真结果滤波器(Type2)的g0参数扫描结果不同微扰尺寸对S参数的影响曲线VQC谐波电流分布基于振镜和光栅的扫频OCT系统

标签:;  ;  ;  ;  ;  ;  ;  

可调节滤波器论文_杨光辉,张曙霞,蒋宇中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