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组元发动机论文_孙伟,杨培源

导读:本文包含了三组元发动机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火箭发动机,发动机,液体,硝酸,护套,数值,燃烧室。

三组元发动机论文文献综述

孙伟,杨培源[1](2019)在《叁组元发动机试验供应系统建模与仿真》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满足叁组元发动机地面热试车试验要求,设计了挤压式叁组元发动机供应系统。采用AMESim软件建立了供应系统的仿真模型,对系统起动和转工况过程中管路的动力学特性进行了仿真分析。依据仿真结果对方案布局进行了优化,并验证了该供应系统的可行性。(本文来源于《数字技术与应用》期刊2019年08期)

王娜,李海庆,徐方涛,阴中炜,张绪虎[2](2019)在《双组元液体火箭发动机推力室材料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双组元液体火箭发动机,综述了难熔金属材料、贵金属材料、高性能复合材料叁大推力室材料体系的研究进展,介绍了叁大体系材料主要的制备技术和应用,讨论了使用局限性,并对推力室材料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本文来源于《宇航材料工艺》期刊2019年03期)

孙得川,金东洙,于泽游[3](2018)在《硝酸羟胺基单组元发动机起动过程数值模拟》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硝酸羟胺基推进剂单组元液体火箭发动机,通过对催化床进行拟均相假设建立了推力室的流动与传热模型。对硝酸羟胺基推进剂单组元发动机进行了起动过程和稳态工作过程的数值模拟。计算结果显示:数值模拟结果与试验结果符合较好;得到的稳态压力略高于试验值;推力室升压过程历经气体充填和催化室升温两个阶段,计算得到的初期升压速率快于实际情况;催化床承载了较大的压降,且压降对孔隙率敏感。(本文来源于《兵器装备工程学报》期刊2018年05期)

金东洙[4](2018)在《HAN基单组元发动机仿真模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单组元液体火箭发动机广泛应用于空间飞行器的姿态控制。过去世界各国的单组元发动机主要使用有毒的推进剂,近年来为了保护环境与航天员健康,无毒单组元推进剂逐渐成为当前的研究热点。本文以硝酸羟胺基无毒推进剂的单组元发动机为研究对象,建立其仿真模型并进行仿真研究。本文摒弃了其他学者采用的以离散颗粒模型(DPM)来模拟液体射流运动过程的方法,采用双流体模型来近似催化床中的液体推进剂流动和燃气流动,同时包括液相向燃气相的催化反应过程。针对液体推进剂的相变过程,首先提出了基于催化反应实验的一级反应催化相变模型,进而基于高温热解实验数据提出了分段的相变模型;在此基础上,结合多孔介质理论搭建了描述液体推进剂在发动机催化床内流动与传热的整体仿真模型。HAN基单组元发动机的二维仿真和模型参数分析结果表明,催化反应过程是发动机工作过程的主要控制步骤。催化床的前床温度梯度最大,当降低催化反应的指前因子时,前床的温度梯度变小。催化床后床的温度最高并且基本等于理论分解温度,说明在后床发生的反应主要为热解反应;但是如果只用催化分解模型,即使提高反应速率也不能使所有推进剂完全反应,无法达到理论压强值,这说明热解反应在提高发动机性能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仿真结果表明,采用该模型可以较好地模拟HAN基单组元发动机内的流动和传热,仿真结果与试车数据有较好的一致性。(本文来源于《大连理工大学》期刊2018-05-01)

刘元壮[5](2017)在《鱼雷热动力发动机HAP叁组元反应流场数值模拟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对于鱼雷热动力系统而言,燃烧室是其中最为关键的部件。在燃烧室中将燃料的化学能通过复杂的物理化学反应转化为热能。大部分燃料在充分燃烧反应后产生的燃气温度都能达到甚至超过2500K,对于直喷式发动机这些并不是问题,但是为提高水下推进效率,绝大多数的鱼雷都是在燃烧室后接涡轮装置,通过涡轮将热能转化为机械能,然后再推动推进器进而推进鱼雷。鱼雷动力装置中涡轮能够承受的工作温度范围一般相对较低,这就使得我们必须要在燃烧室中对燃气掺水降温。鉴于以上情况,本文利用FLUENT商用软件对鱼雷热动力发动机HAP叁组元反应流场展开数值模拟研究。计算OTTO和HAP在燃烧段充分反应后的组分和热力学参数,根据发动机输出功率和受涡轮叶片所限的燃烧室燃气降温要求,对发动机燃烧室工作参数进行工程理论计算,得到理论上的反应物浓度及供应量,通过热力计算得到反应产物组分参数及能达到合理降温要求的注水量。利用FLUENT软件对上述物理过程进行数值仿真建模,利用组分运输模型建立燃烧室内的反应与混合模型,通过DPM模型建立注水模型,以此对鱼雷燃烧室内部流场进行仿真模拟,并与工程理论计算值进行对比验证。针对注水喷嘴喷注方式对流场的影响开展了数值模拟研究,分别研究了注水喷嘴的注入速度、雾锥角和注入水雾颗粒的平均粒径对燃烧室流场参数的影响。研究表明相同注水量前提下,注水速度的提高能提高混合效率,但需保持在一定限度内。在一定范围内,降温速度随着注水喷嘴喷雾锥角的增大先增后减。在一定范围内,改变注入水雾的平均粒径几乎不影响燃烧室的燃烧效果和混合效果。进行了注水喷嘴位置分布对流场影响的仿真研究,研究通过改变注水喷嘴的注入的角度、注水喷嘴的组数等条件,分析其对于燃烧室降温混合的影响。研究表明,相对于冷却水垂直于壁面的喷注角度,喷嘴以斜角角度越大的角度喷入燃烧室更有利于提高燃烧效率,且可以微弱提高混合效果,但倾角过大时降温速度会显着下降。在一定范围内,喷嘴数量越多,混合效果越好,但混合速度会微弱下降,且增加了结构的复杂性。(本文来源于《哈尔滨工程大学》期刊2017-12-01)

辛欣,田蜜[6](2017)在《单组元发动机催化床热设计及仿真》一文中研究指出单组元液体火箭发动机所用的催化剂的有效工作温度范围为15℃以上,然而其所在舱段内环境温度为-10℃,因此必须采取热控措施对其进行加热及保温。本文采用铠装加热器对催化床进行加热,并采用热防护套进行保温。利用fluent软件对不同加热功率的铠装加热器的加热效果进行数值仿真计算,结果表明,非工作状态下,采用两支功率1.5W的铠装加热器进行加热时,其加热均匀,且催化剂温度在15℃以上,可以正常使用。(本文来源于《中国航天第叁专业信息网第叁十八届技术交流会暨第二届空天动力联合会议论文集——液体推进技术》期刊2017-08-23)

汪凤山,张榛,卢国权,毛晓芳,陈君[7](2017)在《低冰点推进剂应用于空间双组元发动机的性能评估》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通过理论分析与数值仿真对低冰点推进剂应用于空间双组元发动机的性能进行了评估,研究发现,通过引入低冰点推进剂(MON-25),可以将空间双组元发动机正常工作温度下限拓宽至-40℃,相对目前常用氧化剂(MON-1),发动机比冲性能更高,燃气温度更低,并能够在恒压和落压条件下均能稳定工作。研究结果表明,采用低冰点推进剂(MON-25)能够显着降低化学推进系统温控要求,是提高未来深空探测器工作可靠性的最优选择之一。(本文来源于《中国航天第叁专业信息网第叁十八届技术交流会暨第二届空天动力联合会议论文集——液体推进技术》期刊2017-08-23)

符鹏飞,侯凌云,巴延涛,毛晓芳,汪凤山[8](2017)在《小推力双组元火箭发动机中壁面液膜数值模拟》一文中研究指出在航天推进器中,推进剂在燃烧室内的气液两相流动与燃烧过程直接关系到燃烧性能和冷却性能的好坏,对推进器的整体性能具有重要影响.对小推力甲基肼/四氧化二氮双组元液体火箭推力室内液体推进剂在壁面液膜的形成和发展进行了数值计算.结果表明,液膜对燃烧室壁面起到了很好的冷却作用,液膜向前后两个方向发展,在2.0,ms内液膜质量和厚度达到最大值,随着燃烧室内温度的升高,液膜厚度和质量呈现震荡下降.(本文来源于《燃烧科学与技术》期刊2017年04期)

冷林涛,翁春生,白桥栋,林玲[9](2017)在《单组元粉末发动机内流场数值模拟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研究粉末发动机的工作特性,建立了以火药颗粒为燃料的单组元粉末发动机理论模型,采用CE/SE方法对粉末发动机内流场进行数值模拟。分析了初始颗粒粒径、初始固相体积分数以及堵盖对粉末发动机燃烧过程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颗粒初始粒径的减小和固相初始体积分数的提高均能提高发动机燃烧室内的压力;固相体积分数对发动机内温度峰值影响不大;在点传火阶段,堵盖能提高点火压强,堵盖打开压力越大,增压越明显。(本文来源于《弹道学报》期刊2017年02期)

曹梦成[10](2017)在《无毒单组元液体火箭发动机起动过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单组元液体火箭发动机广泛地应用于航天器的姿态控制。近年来,无毒单组元液体火箭发动机已成为该领域的研究重点。与双组元发动机相比,单组元发动机的工作方式是通过催化床的催化反应来产生高温气体,其中还伴随着燃烧反应;关于单组元发动机工作过程的仿真研究还较少,对其内部流动与传热过程的理解还较浅。因此,本文通过建立管路充填模型、零维理论模型、宏观模型以及细观模型对单组元发动机起动过程进行仿真研究,对于深入了解单组元发动机的工作过程,进而提高设计水平有较大的意义和价值。本文首先利用VOF方法对发动机起动过程中管道内推进剂充填过程进行仿真,仿真分为静态仿真和动态仿真。静态仿真结果显示供应系统中的主要阻力元件为流量计和毛细管;通过动态仿真得到了管道内推进剂充填过程的宏观图像,分析了推进剂进入推力室的响应时间以及推进剂进入推力室的流量变化过程,并且响应时间和流量值与实验数据相吻合。其次,对发动机做出适当的假设同时参考肼类发动机模型建立了无毒单组元发动机起动过程的零维理论模型,得到了发动机起动过程中压力变化的特征时间t80、t90以及催化床内的压降,其中t80与实验相比偏差为8.9%,t90为16.5%。进一步,采用多孔介质模型,以CFD为基础对发动机起动过程中催化室内流动与传热进行详细地模拟,得到了详细的宏观物理图像。结果表明,催化床内温度由上游向下游逐渐降低,外壁面温度与实验测量的结果相一致;由于喉部处的辐射面积小从而导致此处壁面温度较高;催化床内压力变化与实验值符合较好,发动机比冲与理论预测结果相一致。最后,利用离散单元法得到催化床内颗粒的空间分布状态,并提出一种网格划分方法,验证结果显示这种划分网格的方法是行之有效的。以CFD为基础,采用涡耗散反应模型对发动机起动过程进行数值模拟,得到了详细的物理图像,同时对发动机催化床内局部的温度和速度场分布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壁面及颗粒表面处易形成“沟壑”效应,这对催化床内温度和速度分布影响很大;发动机稳定工作时喷管出口流速以及室压与实验值符合较好;推进剂液滴蒸发影响发动机催化床内部温度的分布。研究结果对单组元发动机的研制有一定的参考。(本文来源于《大连理工大学》期刊2017-05-01)

三组元发动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针对双组元液体火箭发动机,综述了难熔金属材料、贵金属材料、高性能复合材料叁大推力室材料体系的研究进展,介绍了叁大体系材料主要的制备技术和应用,讨论了使用局限性,并对推力室材料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组元发动机论文参考文献

[1].孙伟,杨培源.叁组元发动机试验供应系统建模与仿真[J].数字技术与应用.2019

[2].王娜,李海庆,徐方涛,阴中炜,张绪虎.双组元液体火箭发动机推力室材料研究进展[J].宇航材料工艺.2019

[3].孙得川,金东洙,于泽游.硝酸羟胺基单组元发动机起动过程数值模拟[J].兵器装备工程学报.2018

[4].金东洙.HAN基单组元发动机仿真模型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8

[5].刘元壮.鱼雷热动力发动机HAP叁组元反应流场数值模拟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7

[6].辛欣,田蜜.单组元发动机催化床热设计及仿真[C].中国航天第叁专业信息网第叁十八届技术交流会暨第二届空天动力联合会议论文集——液体推进技术.2017

[7].汪凤山,张榛,卢国权,毛晓芳,陈君.低冰点推进剂应用于空间双组元发动机的性能评估[C].中国航天第叁专业信息网第叁十八届技术交流会暨第二届空天动力联合会议论文集——液体推进技术.2017

[8].符鹏飞,侯凌云,巴延涛,毛晓芳,汪凤山.小推力双组元火箭发动机中壁面液膜数值模拟[J].燃烧科学与技术.2017

[9].冷林涛,翁春生,白桥栋,林玲.单组元粉末发动机内流场数值模拟研究[J].弹道学报.2017

[10].曹梦成.无毒单组元液体火箭发动机起动过程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7

论文知识图

叁组元发动机热试系统现场叁组元发动机控制系统现场喷嘴喷注曲板结构图及直流外混式...缩尺件叁组元发动机推力室结构...缩尺件叁组元发动机冷却道结构...双钟方案系统图

标签:;  ;  ;  ;  ;  ;  ;  

三组元发动机论文_孙伟,杨培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