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草黑胫病诱抗物质的筛选及机理研究

烟草黑胫病诱抗物质的筛选及机理研究

徐后娟[1]2003年在《烟草黑胫病诱抗物质的筛选及机理研究》文中指出本文研究和评价了水杨酸、二氢茉莉酸丙酯、脱落酸、乙烯利、稻瘟灵、苯丙噻二唑、噻菌灵7种药剂对烟草黑胫病和烟草花叶病的效果,从中选择出了对烟草黑胫病效果较好的药剂-二氢茉莉酸丙酯(PDJ),并测定了PDJ对黑胫病菌的直接作用;在上述试验的基础上,进行了系统抗性试验和不同诱导时间后的接种试验;研究了不同药剂联合作用对烟草黑胫病的控制效果,明确了不同药剂之间的联合作用性质;对筛选出的PDJ诱导烟草抗黑胫病的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对烟草浸种和苗期喷雾处理结果表明,供试药剂在适宜的诱导时间及浓度下均能诱导烟草对黑胫病的抗性,降低发病率和病情指数,但效果之间存在较大差异;其中PDJ效果最为突出,用100mg/L苗期喷雾处理,诱导后3d、7d接种防病效果都在60%以上,浸种处理效果达70.83%,但对烟草生长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供试7种药剂对花叶病的控制效果一般,其中PDJ和PBZ相对较高,效果仍然在50%以下。测定了PDJ对烟草黑胫病菌的直接作用,包括对菌丝生长、孢子囊产生、游动孢子释放及休止孢萌发的作用,结果表明PDJ浓度在200mg/L以下对病原菌的以上生理过程均没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表明PDJ对烟草黑胫病的控制效果是由于诱导了烟草自身的抗病性,而非直接作用于病原菌。通过局部叶片施药,在未施药部位接种,观察黑胫病的发生发展情况的方法测定了PDJ诱导烟草的系统抗性。结果表明,下部第3片叶施药,第4、第5和第6片接种叶病斑比对照都明显减小,由此说明PDJ诱导烟草对黑胫病的抗性具有系统性。对PDJ处理后不同时间接种黑胫病的发病率、病情指数和防治效果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药后3d接种对黑胫病的诱抗效果最好,随着用药时间的延长,诱抗效果逐渐降低,但药后15d仍具有51.04%的诱抗效果,至21d时诱抗效果只有12.50%,表明PDJ诱导烟草对黑胫病菌的抗性大约可以持续15d左右。<WP=7>测定了PDJ与其它几种药剂联合作用对烟草黑胫病的效果,结果表明PDJ与其它6种药剂混用除了与ABA混用有一定的增效作用外,其它均表现为相加作用。对几种抗病相关酶活性测定结果表明,施用PDJ可以提高地上部和根部PAL、POD的活性,但根部PAL和POD活性高峰的出现要迟于地上部;接种后烟草PAL和POD活性有较大幅度的提高,但是施用PDJ的烟苗两种酶活性有较长时间的高表达,不施药接种的烟苗酶活性只有短暂的高表达,后迅速降低。PDJ处理对烟草体内CAT活性影响不大。对不同处理烟草叶片病原相关蛋白电泳图谱的分析表明,PDJ处理可以诱导烟草体内某些蛋白的表达,其中Rf值为0.11、0.28和0.57的蛋白表达较为强烈;接种也可以导致烟草体内PR蛋白的表达,但是施药和不施药处理之间差异较大,两种处理都有5条谱带表达,但表达量不同,PDJ处理后接种的烟草5条谱带表达都比不施药接种的烟草强烈。分析了PDJ处理对烟草体内osmotin和CDPK2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表明PDJ处理可以诱导烟草osmotin基因的表达,对CDPK2的表达没有影响。接种也可以诱导osmotin基因的表达,但施药和不施药的烟苗表达情况不一致,施药后接种的烟苗表达时间更长。

黄成江[2]2005年在《烟草黑胫病诱抗剂的筛选及作用机理研究》文中指出[研究背景]烟草黑胫病(Phytophthora nicotianae var. Breda de Haan)是烟草主要的毁灭性病害之一,目前由于我国连作烟田面积不断扩大,连作年限不断增长,都加重该病流行。生产上一般采用抗病品种、栽培措施防治以及化学防治等综合防治措施控制该病害。虽然取得了一定防治效果,但同时也带来了不少问题,尤其是化学农药带来了3“R”(resurgence, residue, resistance)问题。人们迫切需要找到一种具有广谱抗性、效应持久且相对稳定、无污染、操作与化学防治和施肥一样方便的新的防治措施,从而可以安全、高效并且较大程度地降低烟草黑胫病所造成的经济损失。在烟草及烟草制品逐渐向无公害方向发展的今天,利用抗逆诱导剂通过开发植物内在抗性机制来防治病害,增强可控性、预防性,因具有多抗、高抗和卫生安全等优点,是现代植病防治的一条重要途径,也是烟草病害防治的理想途径。 [目的]通过对植物抗逆诱导剂的初步筛选,为复配剂的研制打下基础;通过对烟草生理生化指标的分析,探讨诱导抗性机理,为抗逆诱导剂的开发提供理论支持。 [方法]采用烟草黑胫病菌phy3菌株为接种菌株,以菌丝块创伤茎基部接种为接种方法,以优质感病的红花大金元为试材,测定化学物质的诱抗活性;采用杀菌剂毒力测定方法-生长速率法检测化学诱抗剂是否在体外对烟草黑胫病菌有直接杀菌作用;采用正交试验方法优化IPT诱导处理条件;通过处理前后烟草生理生化指标来探讨诱导抗性机理。 [结果] 1、phy3、phy6、phy1、phy4、phy2和phy5共6株烟草黑胫病菌株的致病力分别为89.0%、71.2%、59.9%、40.1%、12.9%、6.6%,phy3的致病力最强,phy5的最弱。 2、游动孢子悬浮液茎基部注射接种、菌丝体悬浮液茎基部注射接种和菌丝块创伤茎基部接种这叁种接种方法接种红花大金元时发病率分别为80%、70%、100%;接种K326时发病率为60%、50%、80%。菌丝块创伤茎基部接种的发病率最高,菌丝体悬浮液茎基部注射接种的最弱。 3、在目前所保存的52个烤烟品种中,抗病最强的品种是PVHO1,抗病最弱的品种是9601,其中优质的烤烟品种红花大金元抗病性仅强于9601。 4、初步筛选出13种在苗期喷雾处理后对烟草黑胫病具有防治效果的药剂

参考文献:

[1]. 烟草黑胫病诱抗物质的筛选及机理研究[D]. 徐后娟. 山东农业大学. 2003

[2]. 烟草黑胫病诱抗剂的筛选及作用机理研究[D]. 黄成江. 湖南农业大学. 2005

标签:;  ;  ;  ;  ;  ;  

烟草黑胫病诱抗物质的筛选及机理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