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学批评论文_姜桂华

导读:本文包含了中国文学批评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文学批评,中国,文论,中国文学,文艺,批评,恩格斯。

中国文学批评论文文献综述

姜桂华[1](2019)在《马克思、恩格斯文学批评标准再阐释——兼论新时代中国文学批评历史之维与美学之维的建构》一文中研究指出超越片面强调政治性或审美性,在新的时代语境下进一步深入阐发马克思、恩格斯文学批评"美学观点"和"历史观点"的内涵,彰显它的意义,对新时代中国文学批评历史之维和美学之维的建构意义重大。马克思、恩格斯从不在"美学观点"和"历史观点"之间失去平衡或有所偏废,他们的文学批评中,两种观点是相互内在、相互渗透的。"美学观点"不是封闭在文本之内的只停留于技术层面的形式和写作技巧赏析,也不是抽象的美学理论的生搬硬套;"历史观点"不是把作品解释为经济、政治的直接对应物,也不是抽象的时代精神的简单比附。(本文来源于《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9年06期)

钟芳勤[2](2019)在《当代中国文学批评的困境与出路》一文中研究指出新时期大众文化的繁荣发展,对当代中国文学批评赋予了新的内涵也提出了新的要求。新时期,当代中国文学批评在大众文化的作用下,出现了新发展、新转变。与此同时,当代中国文学批评转变、发展过程中存在障碍,还存在许多误区和缺陷。这些问题都造成了当代中国文学批评的困境。如何走出困境和找寻发展出路成为相关研究人员的迫切任务。(本文来源于《鸭绿江(下半月)》期刊2019年11期)

段丹洁[3](2019)在《扎实推进当代中国文学批评史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10月31日,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主办的“当代中国文学批评史”丛书发布会暨中国文学批评70年学术研讨会在京举行。与会专家学者共同回顾了中国当代文学的发展历程,从文学批评的视角对当代中国文学现状进行了分析总结。构建新时代中国文论话语体系中国(本文来源于《中国社会科学报》期刊2019-11-08)

夏琪[4](2019)在《建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学理论话语体系》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报讯 “70年来,中国文学批评从自我封闭到对外开放,从体系构建到自主创新,经历了曲折而辉煌的不平凡发展历程。研究70年的文学批评史,要照亮当下,指引未来。”10月31日,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主办的“当代中国文学批评史”丛书发布会暨中国文学批评70年学术(本文来源于《中华读书报》期刊2019-11-06)

吕逸新[5](2019)在《生态批评如何对接中华文学传统——评盖光《生态批评与中国文学传统:融合与构建》》一文中研究指出生态批评是一种特殊的文学现象,并非局限于文本解读,也非只关注现实的文学活动。生态批评的视阈理应是宽泛的,并指涉由"生态"引发的自然、环境现状以及促使人们深度思考人的生存问题。由西方环境运动的学术运演而植生的生态批评于20世纪70年代初创,20世纪末走入中国,开始与中国当代文学活动接轨,并与环境保护、生态文明建设进行多向结合。尽管生态批评的产生并非久远,但其由"生"而引发(本文来源于《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期刊2019年05期)

[6](2019)在《《中国文学批评》2019年总目》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来源于《中国文学批评》期刊2019年04期)

胡建次,刘嘉欣[7](2019)在《新世纪以来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撰着述论》一文中研究指出新世纪以来,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的撰着在通史、断代史、分体史、专题史等方面都呈现出鲜明的特色。通史的撰着既强化个性鲜明的学术特色,又要求其具有科学性;断代文学批评史的撰着进一步细密化,使传统文论史显示出动态性与鲜活化的特征;分体文学批评史的撰着,更体现出传统文论史内在的逻辑性;专题文学批评史的撰着,表明文论史的建构正朝着多维度与精细化的方向发展。上述几个方面,标示出中国文学批评史这一学科的日见兴盛与成熟。(本文来源于《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2019年04期)

王广州[8](2019)在《“理论”的兴起与“中国文学批评史”定名及变迁》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国文学批评史学科的主要研究对象是中国历代的文学理论,学科草创者陈钟凡1927年以"中国文学批评史"命名自己的着作时,主要是借鉴西方的言路,并影响到1934年的批评史作者们。直到20世纪30年代中后期,作为现代概念的"理论"才真正兴起,同时"文学理论"与"文学批评"的分野也逐渐形成,这才引起了后来者对"批评史"这一名称的反思与一系列调整。这一调整,显示了"理论"概念在此过程中的潜在而重要的作用。(本文来源于《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9年04期)

孙若曦[9](2019)在《英美新批评派在中国文学批评界的价值体现》一文中研究指出英美新批评派是20世纪西方文学出现的一种独特的形式主义文论派别。它在诞生之初,就遭到了十分强烈的反对和批判,所以其在向中国文学传播的过程中,并没有起到过极其重要的积极影响。但是,英美新批评派中的一些理论与方法却为我国文学界的发展带来了新的视角和方向,譬如英美新批评派中的有机形式主义、字义分析法、细读法等。本文将简要分析英美新批评派的概念,探讨其在中国文学批评界的价值体现。(本文来源于《鸭绿江(下半月)》期刊2019年07期)

冯晓玲[10](2019)在《自然物之喻与中国文学批评》一文中研究指出自然物之喻是中国文学批评的一种譬喻方式,有其发展、演变的历史进程。自然物喻文有着内在的学理依据,它与中国文学的发生论、中国美学传统、中国哲学的认识论与生命观相关。自然物喻文有着多方面的批评意义,它沟通了人文世界与宇宙自然世界,拓宽了文学的言说空间与审美空间,打通了文学批评与其他艺术批评之间的界限,彰显了中国文学批评以及中国美学的生命意识与抒情精神。(本文来源于《文艺理论研究》期刊2019年03期)

中国文学批评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新时期大众文化的繁荣发展,对当代中国文学批评赋予了新的内涵也提出了新的要求。新时期,当代中国文学批评在大众文化的作用下,出现了新发展、新转变。与此同时,当代中国文学批评转变、发展过程中存在障碍,还存在许多误区和缺陷。这些问题都造成了当代中国文学批评的困境。如何走出困境和找寻发展出路成为相关研究人员的迫切任务。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中国文学批评论文参考文献

[1].姜桂华.马克思、恩格斯文学批评标准再阐释——兼论新时代中国文学批评历史之维与美学之维的建构[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

[2].钟芳勤.当代中国文学批评的困境与出路[J].鸭绿江(下半月).2019

[3].段丹洁.扎实推进当代中国文学批评史研究[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9

[4].夏琪.建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学理论话语体系[N].中华读书报.2019

[5].吕逸新.生态批评如何对接中华文学传统——评盖光《生态批评与中国文学传统:融合与构建》[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9

[6]..《中国文学批评》2019年总目[J].中国文学批评.2019

[7].胡建次,刘嘉欣.新世纪以来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撰着述论[J].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

[8].王广州.“理论”的兴起与“中国文学批评史”定名及变迁[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

[9].孙若曦.英美新批评派在中国文学批评界的价值体现[J].鸭绿江(下半月).2019

[10].冯晓玲.自然物之喻与中国文学批评[J].文艺理论研究.2019

论文知识图

美学教育2002年度美学硕士、博士教育信息(...美学教育2002年度美学硕士、博士教育信息(...美学教育2002年度美学硕士、博士教育信息(...美学教育2002年度美学硕士、博士教育信息(...郭绍虞美学教育2002年度美学硕士、博士教育信息(...

标签:;  ;  ;  ;  ;  ;  ;  

中国文学批评论文_姜桂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