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卫星遥感的京津冀热环境效应分析

基于卫星遥感的京津冀热环境效应分析

论文摘要

为探究北京城区和京津冀城市群等不同尺度上地表热环境时空格局变化以及与大气污染和污染排放的关系,利用Landsat-5&8、Terra MODIS和Aura卫星上OMI等多期数据,采用普适性单窗算法反演了不同区域的地表温度强度,并结合京津冀重点行业NOX排放量和区域NO2柱浓度空间分布数据,分析了2001—2016年北京及京津冀地区大气污染、能源消耗和城市热力格局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北京市热岛分布具有显著的地域性,高地表温度与相对较低地表温度集聚与相间分布并存,建成区城市热岛效应明显; 2001—2016年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城区快速向外蔓延,北京城市的热场强度逐年加强,范围逐年向东、向南扩大;热岛高强度范围与NO2高污染区、NOX高排放区有较好的一致性,热岛强度的分布特征有助于大气污染物"热量"网络的规划,卫星热红外遥感可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撑。

论文目录

  • 1 数据资料选取与处理
  •   1.1 研究区范围
  •   1.2 数据资料处理
  •     1.2.1 遥感数据的选取与预处理
  •     1.2.2 其他数据的收集与整理
  • 2 研究方法
  •   2.1 热岛强度计算
  •     2.1.1 地表温度反演
  •     2.1.2 热岛强度等级划分
  •     2.1.3 京津冀区域各市热岛强度计算
  •   2.2 地表温度反演精度分析
  • 3 结果与讨论
  •   3.1 北京市热岛效应特征
  •   3.2 京津冀城市群热岛效应特征
  •   3.3 京津冀城市群热岛空间分布与大气污染相关性
  •     3.3.1 能源消耗量与热岛强度相关性分析
  •     3.3.2 大气污染、能源消耗及热岛强度空间相关性
  • 4 结论
  • 文章来源

    类型: 期刊论文

    作者: 赵文慧,李令军,鹿海峰,王新辉,邱昀

    关键词: 地表温度,热岛强度,时空格局,能源消耗量,大气污染,京津冀

    来源: 环境监控与预警 2019年05期

    年度: 2019

    分类: 工程科技Ⅰ辑,基础科学

    专业: 气象学,环境科学与资源利用

    单位: 北京市环境保护监测中心大气颗粒物监测技术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基金资助项目(2018YFC0706004),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基金资助项目(2017YFC0209903)

    分类号: X16;X87

    页码: 72-79

    总页数: 8

    文件大小: 7621K

    下载量: 186

    相关论文文献

    • [1].福建省晋江市城市热岛强度时空变化特征分析[J]. 热带气象学报 2019(06)
    • [2].厦门市热岛强度与相关地表因素的空间关系研究[J]. 地理科学 2020(05)
    • [3].基于局地气候分区的北京夜间热岛强度空间分异特征研究[J].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2020(05)
    • [4].北京市城市形态与热岛强度关系的日夜对比研究[J]. 地理信息世界 2020(05)
    • [5].济南市城市热岛强度的变化特征[J]. 安徽农业科学 2016(33)
    • [6].广州市热岛强度的空间格局及其分异特征[J]. 生态学杂志 2017(03)
    • [7].京津冀城市群热岛强度时空变化及对比研究[J]. 北京联合大学学报 2017(04)
    • [8].风速及风向对城市热岛强度的影响研究[J]. 环境工程 2016(07)
    • [9].2005-2014年北京市主要城建区热岛强度时空格局分析[J]. 地球信息科学学报 2015(09)
    • [10].天津城市热岛强度的精细化时空分布特征研究[J]. 生态环境学报 2020(09)
    • [11].乌鲁木齐城市热岛强度的日变化和季节特征[J]. 沙漠与绿洲气象 2018(01)
    • [12].时间升尺度方法对城市地表热岛强度计算的影响研究[J].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2018(03)
    • [13].北京地区城市热岛强度长期变化特征及气候学影响机制[J]. 地理科学 2018(10)
    • [14].重庆永川城区热岛强度特征分析[J]. 园林科技 2016(04)
    • [15].用流动观测数据计算城市热岛强度的数学模型[J].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01)
    • [16].沈阳近郊和远郊的热岛特征及其与城市化的关系[J]. 应用生态学报 2010(06)
    • [17].合肥城市发展对热岛强度的影响[J].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08(S1)
    • [18].基于地理探测器的城市热岛驱动因素分析——以武汉市为例[J].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20(08)
    • [19].长江中游水网地区城市热岛效应研究——以岳阳为例[J]. 中低纬山地气象 2020(04)
    • [20].西安城市热岛效应变化特征分析[J]. 陕西气象 2019(01)
    • [21].热浪背景下大连城市热岛强度反演及缓解策略[J]. 低温建筑技术 2019(10)
    • [22].沈阳2001-2010年热岛变化研究[J]. 环境科学与技术 2013(S1)
    • [23].一种城市热岛强度的计算方法——以合肥市为例[J]. 科技导报 2009(20)
    • [24].基于灰色系统的特大城市热岛强度的预测分析—以天津市夏季热岛为例[J].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19(06)
    • [25].威海城市热岛效应特征及其与城市化进程的关系[J]. 气象与减灾研究 2016(03)
    • [26].1971-2010年京津冀大城市热岛效应多时间尺度分析[J]. 气象 2016(05)
    • [27].南京细颗粒物对城市热岛强度的影响[J]. 大气科学学报 2014(04)
    • [28].1959—2008年西安市城市热岛强度非对称变化特征[J]. 宁夏农林科技 2013(01)
    • [29].廊坊市城市热岛效应的昼夜变化特征分析[J]. 气象研究与应用 2009(02)
    • [30].不同气象条件下廊坊城市热岛效应变化特征[J].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09(06)

    标签:;  ;  ;  ;  ;  ;  

    基于卫星遥感的京津冀热环境效应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