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温后岩石孔隙—裂隙组合非线性渗流特性研究

高温后岩石孔隙—裂隙组合非线性渗流特性研究

论文摘要

天然岩体由于地壳运动以及地应力的影响通常会有裂隙发育,高温后岩石内部会含有大量的孔隙,高温后含孔隙岩石以及高温后岩石孔隙-裂隙组合渗流特征对于研究核废料处置、国防防护工程以及地下能源开发等方面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本文结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深部开采与巷道围岩稳定控制信息化基础理论研究(51734009)”以高温后岩石孔隙-裂隙组合为研究对象,综合运用室内试验、理论分析与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对岩石劈裂裂隙、高温后含孔隙岩石以及高温后岩石孔隙-裂隙组合非线性渗流特征进行了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及结论如下:(1)试验获得了不同岩性在饱和状态下的基本物理力学性质参数。通过采用MTS815.02试验系统对饱和粗粒花岗岩、细粒花岗岩、大理岩、红砂岩、灰岩标准试样进行力学试验研究,分析了不同岩性单轴抗压强度、抗拉强度、声发射参数、泊松比,弹性模量等力学参数在饱和情况下的差异。以此为依据可进一步探讨不同岩性对渗透特性的影响。(2)研究了不同岩性三维粗糙裂隙面试样渗流机制。采用粗粒花岗岩、细粒花岗岩、大理岩、灰岩和红砂岩加工成标准岩样后,进行中心劈裂为含单一三维粗糙裂隙面的岩石试样,然后采用非接触式JR三维扫描系统对劈裂岩样表面三维特征进行扫描,获得了不同岩性JRC曲线,以此为基础来研究不同岩性劈裂后粗糙裂隙面渗透特性。(3)探讨了不同高温后损伤花岗岩内部产生的不规则孔隙、裂隙特征及其渗透特性。通过压汞试验对高温后岩石内部孔隙特征进行了系统的研究,采用中国矿业大学岩石全自动渗透率测试系统对不同高温后的花岗岩岩样进行不同围压下的渗透率测试研究,结合SEM等微观结构分析,得到高温损伤花岗岩水力梯度与体积流速的关系,进一步计算得到岩石等效渗透系数以及临界水力梯度等参数,对高温损伤后的花岗岩试样渗流特征进行了讨论。(4)基于上述研究结论,开展了孔隙-裂隙组合非线性渗流特性的研究,获得了岩石在不同高温后孔隙情况下的渗流特征与含单一裂隙渗流特征分别为线性和非线性特征的变化规律,揭示了孔隙和裂隙对整个渗流过程的贡献特征,验证了Forchheimer公式等相关理论的正确性与合理性。(5)首次采用孔隙-裂隙组合下的数值模型,研究了孔隙-裂隙不同组合渗流特征的变化规律。采用非接触式JR三维扫描系统对劈裂的岩石粗糙裂隙面发育特征进行扫描后三维重构,将其特征点坐标参数嵌入COMSOL Multiphysics有限元仿真软件进行二次开发,再现了孔隙-裂隙组合渗流全过程的变化规律,揭示了流体在孔隙和裂隙当中的渗流特性和流态特征,获得了孔隙水压力在流动中的时空演化规律以及不同渗透系数中流体的流动行为及其规律,揭示了富水隧道等地下工程中地下水的运移规律。

论文目录

  •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变量注释表
  • 1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2 不同岩性三维粗糙单裂隙非线性渗流机制
  •   2.1 饱和岩石物理力学性质测试
  •   2.2 渗流试验试样准备
  •   2.3 粗糙裂隙面数据
  •   2.4 实验步骤
  •   2.5 试验结论和讨论
  •   2.6 本章小结
  • 3 高温后岩石含孔隙渗透特性研究
  •   3.1 试样准备
  •   3.2 高温后花岗岩物理性质
  •   3.3 高温后花岗岩孔隙渗流特征
  •   3.4 本章小结
  • 4 高温后岩石孔隙-裂隙组合非线性渗流特性研究
  •   4.1 理论背景
  •   4.2 试验方法及准备
  •   4.3 计算裂隙粗糙度
  •   4.4 孔隙-裂隙组合非线性渗流特征
  •   4.5 计算裂隙中的渗流规律
  •   4.6 本章小结
  • 5 孔隙-裂隙组合数值模拟仿真
  •   5.1 模型的建立
  •   5.2 粗糙裂隙渗流模型数值模拟
  •   5.3 孔隙-裂隙组合渗流模型
  •   5.4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文章来源

    类型: 硕士论文

    作者: 贺立新

    导师: 靖洪文,尹乾

    关键词: 渗流,水力梯度,高温,定律,孔隙裂隙

    来源: 中国矿业大学

    年度: 2019

    分类: 基础科学,工程科技Ⅱ辑

    专业: 地质学,建筑科学与工程

    单位: 中国矿业大学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深部开采与巷道围岩稳定控制信息化基础理论研究(51734009)”,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7YFC0603001)

    分类号: TU45

    总页数: 107

    文件大小: 23186K

    下载量: 204

    相关论文文献

    • [1].离子浓度及表面结构对岩石孔隙内水流动特性的影响[J]. 物理学报 2020(05)
    • [2].低频条件下岩石孔隙水电容特性的蒸发实验研究[J]. 石油物探 2017(02)
    • [3].超临界CO_2在岩石孔隙内流动状态的分子模拟[J].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2019(06)
    • [4].低渗气层岩石孔隙中可动水实验[J]. 大庆石油学院学报 2008(05)
    • [5].史上最全地下水知识(二)[J]. 河北水利 2017(05)
    • [6].低渗储层三维网络模型的岩石电阻率性质研究[J].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汉文版) 2012(03)
    • [7].岩石孔隙体积压缩系数实验研究[J]. 石油钻采工艺 2009(04)
    • [8].岩石孔隙内地下水流动的微观数值模拟研究[J].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2019(05)
    • [9].机采井洗井倒灌和产能恢复过程分析与计算方法[J]. 化学工程与装备 2020(02)
    • [10].水库诱发地震两种机理的比较研究[J]. 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S2)
    • [11].地下氢气微动态与动力响应特征[J]. 国际地震动态 2015(09)
    • [12].水利术语[J]. 山西水利 2013(04)
    • [13].塔然高勒煤矿总回风大巷矩形断面支护技术探析[J]. 中国煤炭工业 2014(11)
    • [14].地下水污染防治:一场不能输的战役[J]. 绿色中国 2013(17)
    • [15].致密储层岩石孔隙结构特征分析[J]. 化工管理 2020(07)
    • [16].谈物探技术自然电场法[J].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2(13)
    • [17].高温条件下花岗岩导热特性研究[J].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16(24)
    • [18].巢湖地区坟头组泥岩遇水软化特性与机理试验[J].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03)
    • [19].低压油气藏形成机制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J]. 地球科学进展 2009(05)
    • [20].三种岩石压缩系数关系的推导与对比[J]. 新疆石油地质 2012(04)
    • [21].关于规范波阻抗使用单位的建议[J]. 岩性油气藏 2009(01)
    • [22].低渗透和高渗透储层都存在应力敏感性[J]. 石油钻采工艺 2009(02)
    • [23].二氧化碳地质埋存研究进展[J]. 地质科技情报 2008(04)
    • [24].岩石孔隙对两性离子聚合物凝胶成胶效果影响[J].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02)
    • [25].岩石孔隙体积压缩系数表达式推导——兼答《低渗透储层很特殊吗》一文作者[J]. 特种油气藏 2012(04)
    • [26].文昌A凹陷油气勘探中的频率域信息应用与探索[J]. 物探化探计算技术 2015(04)
    • [27].探寻地下苍穹:世界上容积最大的洞厅——紫云苗厅[J]. 生态文明新时代 2018(02)
    • [28].基于灰度CT图像的岩石孔隙分形维数计算[J]. 科学通报 2011(26)
    • [29].应力敏感对低渗油藏影响研究[J]. 钻采工艺 2008(05)
    • [30].利用格子Boltzmann方法确定岩石孔隙空间中的气水分布[J].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03)

    标签:;  ;  ;  ;  ;  

    高温后岩石孔隙—裂隙组合非线性渗流特性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