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土工程勘察外业工作的技术与措施邢战军

岩土工程勘察外业工作的技术与措施邢战军

邢战军

开封市三联岩土工程勘察有限公司河南开封475000

摘要:随着近年来我国土木建筑工程的繁荣,岩土工程勘察工作也日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岩土勘察是建筑工程建设前期准备工作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勘察报告提供的相关试验数据和推荐成果参数可以为建设工程的顺利完成提供技术支撑。因此,必须提高对岩土工程地质勘察工作的重视程度,了解目前勘察工作中存在的技术问题,并制定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本文结合实际工作经验,对岩土工程地质勘察工作进行总结,希望能对解决岩土工程勘察工作中的问题以及提高勘探效率和勘察成果质量带来一定的启示。

关键词:岩土工程;勘察;外业

引言

在岩土工程建设中,勘察工作至关重要。我国地形环境复杂多变,一些地区的环境地质面貌存在相当大的差异性,这就会对岩土工程勘察外业工作带来较大难度。对此,为了尽量避免不良因素的干扰,必须克服诸多困难和不利条件,应用先进的外业勘察技术,加强勘察工作管理,保证岩土工程勘察效果。

1概述

岩土工程勘察外业工作属于岩土工程准备环节的基础性工作,其勘察结果是施工报告编写的直接依据,并为工程的实施提供方向与重点,岩土工程勘察外业工作主要包括钻孔定位、工程地质钻探、标准贯入试验、重型动力触探、静力触探、取样、岩土描述、钻进过程记录、地质编录以及地下水调查等。岩土工程勘察人员必须以详细的现场勘测为基础,通过分析勘察资料发现工程方面可能存在的不良地质条件及安全隐患,进行工程施工可行性评估,同时结合工程区建筑结构型式进行地基建筑物建造类型的确定。通过岩土工程勘察外业收集基本数据资料并结合计算机仿真技术模拟符合工程区地质条件的建筑结构并绘制建筑结构施工设计图。如果勘察前期工作缺失则将直接影响勘察外业工作进展,并导致岩土工程施工由于地质条件不良而造成的损失。

2岩土工程勘察外业工作要点

2.1勘察前期

①资料收集:在岩土工程勘察前期,勘察人员首先需要对岩土工程建设区域的相关资料进行收集整理,掌握项目建设场地钻孔实际情况,并关注外围环境特征,比如工程建设区域地形地貌、地质条件、地质灾害等等。另外,还可以选择当地人进行沟通交流,了解当地的水文、地质条件等等。②外业作业进度安排:岩土工程勘察外业工作人员必须了解并掌握各类钻探设备的使用要求、使用方式等等,在外业工作前,首先对勘察设备进行校正量测,合理安排钻孔位置,全面掌握勘察环节所用设备、工艺等。③勘察人员技术培训:岩土工程勘察外业作业工作人员包括钻探记录人、钻探机长、负责人等等,要求组织其进行专业技术培训,掌握岩土、地质、地形地貌的基本知识,同时了解勘察常用设备、取样方式等。

2.2勘察中期

①取样控制:在进行原状土取样过程中,应使用原状土样钻孔,对于取土器的外径等级,应该低于孔径。对于岩样,应该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样本,比如,如果破碎岩石局部完整,则应该慎重选择样本。②地质钻进:地质钻进是地质条件测量的常用方式,通过工程地质测绘,能够推断出地下地质实际情况,同时还可以指导勘察外业工作的顺利进行。③原位测试:在岩土工程外业作业中,原位测试至关重要,其技术水平会对勘察工作整体质量产生较大影响,现如今,在勘察外业工作中,钻探、坑探以及物探较为常见,要求结合实际情况选择具体的勘察设备和勘察技术。

3岩土工程勘察外业工作的技术与措施

3.1工程地质钻探

3.1.1钻孔定位

岩土工程勘察外业作业的第一步便是钻孔定位,当前在钻孔定位环节普遍存在放样不规范,孔位误差,基坑开挖地质条件不符合施工报告等现象,导致钻孔标高存在较大误差,地下水埋深、流向及地层标高等难以确定。为保证场地地质资料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则钻孔位置必须准确,钻孔定位也必须按照工程区统一的坐标和高程系统进行。利用全站仪确定控制点并采用极坐标方法进行放样定位和闭合检查,初步勘察环节平面位置所允许的偏差为±2m,高程所允许偏差为±15cm,对于勘探点位调整的过程还应该再次测量孔位与高程。

3.1.2钻探

作为岩土工程勘察主要且有效的手段,钻探逐渐从岩土工程技术中分离出来,目前从事钻探的主要是技术水平较低、质量意识薄弱的农民工,其大多不遵守钻探规程,操作缺乏规范性,导致土样、砂样、水样等测试结果的失真,钻探作业质量无法得到保障,钻探方法的选择也难以确保地层划分的精准度,对地下水位无法准确量测,造成取样段土层的较大扰动。对于超地下水位的土层应当采用干钻方式,为进行土层天然含水量的鉴别,必须在加水或循环液的同时采用具备隔离冲洗液性能的二重或三重管钻进。针对易坍塌的地层必须加以钻孔护壁,超地下水位的松散填土和易坍塌地层必须采取套管护壁措施提取Ⅰ级和Ⅱ级土样时下设套管的深度距离取样位置的距离至少为管径的3倍;地下水位下层的饱和性黏土层、粉土层等必须实施泥浆护壁,确保孔内水头压力合理的取值范围,以防负压和管涌对孔底土层造成不良扰动;碎石土层则常常实施植物胶浆液护壁。

3.2原位测试

为确定岩土的密实度、液化指数及地震等级和液化等级,必须对饱和粉土及砂土进行标贯试验,以地下20m为试验深度,试验质量主要根据岩土物理参数及液化等级加以综合判定。标贯试验的实施应严格按照GB50021—2009岩土工程勘察设计规范执行,试验孔通常回转钻进且采用泥浆护壁才能防止土层破坏,同时确保套管护壁底部比试验深度至少高出70cm。孔底沉渣的厚度不大于10cm,且必须保证标贯器皿入口的完好以及标贯数据的真实性。为确定碎石类土样的密实度则必须按规范采用重型动探,碎石类土样采样难度大、岩心采集率较低,软弱夹层埋藏隐蔽,所以标贯过程中必须保证击入的连续性,以防遗漏软弱的碎石土夹层,并准确判断碎石土的均匀性与密实度。对于软土、粘性土、粉砂土等进行岩土勘察的过程中,必须根据GB50021—2009岩土工程勘察设计规范进行双桥静力触探试验,并基于钻孔资料、土层取样试验结果进行地层的合理划分,物理力学参数的计算以及地基承载力的确定和液化判别。

3.3取样

岩土工程勘察外业取样主要针对无扰动Ⅰ级和轻微扰动Ⅱ级土样,岩土工程分析评价往往以土样测试数据为基础,钻探取样和样品的制备过程均对总土样存在潜在的扰动,进而影响测试结果,为确保土样质量及勘察结果的可靠性,必须采用合理的取样方法,确保钻孔的质量以及取土器的规范性。取样钻孔通常为圆直型,不能出现缩孔和塌孔,孔径应大于取土器外径1级~2级,取土器下入前必须进行清孔,孔底残渣厚度以不超过取土器废土段长度为限。

结语

总而言之,在岩土工程勘察工作结构中,针对具体问题要建立具有实效性的处理措施,维护管控标准和运维机制,全面分析问题的同时,升级承载力处理效果和基本水平,维护测定数据的稳定性和实效性,也为后续测量工作水平的全面优化提供保障。为了提高工程勘测报告的准确性,就要在归纳总结的基础上,提高技术管理的整体价值和水平,实现岩土工程勘察管理水平的全面优化。

参考文献:

[1]林贤蓬.岩土工程勘探常见问题及解决措施[J].西部资源,2017(3):119-120.

[2]宋云龙.浅谈岩土工程勘察外业质量控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6,6(8):78~79.

[3]李轩.岩土工程勘察外业的重要性研究[J].城市地理,2015(8):36-38.

[4]姜明友.岩土工程勘察中常见问题的分析和解决措施[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4(18):100-100.

标签:;  ;  ;  

岩土工程勘察外业工作的技术与措施邢战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