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例肾穿刺后并迟发性肾周血肿的护理

1例肾穿刺后并迟发性肾周血肿的护理

张莹(解放军第148医院山东周村255300)

【中图分类号】R473.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1752(2013)32-0315-01

肾穿刺术是明确肾脏疾病诊断,修改治疗方案和判断预后的主要方法。该术具有创伤小,痛苦小,恢复快,经济安全等特点。肾活检的方法有多种,目前临床上应用最为广泛的是经皮肾脏穿刺活检术,随着操作引导技术和护理方法的不断改进,肾活检的成功率和取材合格率明显提高,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降低。尽管如此,作为一种有创伤性操作,肾活检术后肉眼血尿、血肿等并发症仍无法完全避免。我科自2008年至今共开展肾活检300余例,其中一例并发严重肾周围血肿,经积极治疗和护理,血肿基本吸收,无后遗症,患者康复出院。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病例介绍

患者毕某某,女性,62岁,因常规体检发现尿蛋白、潜血阳性1月于2012年2月17日入院。入院查体:T36.8P76次/分R18次/分BP155/105mmhg,心肺腹未见异常。双肾彩超示双肾慢性肾病表现。实验室检查:血生化:GLO33.4g/L,CHOL6.20mmol/L,BUN10.60mmo1/L,LDL-C3.11mmol/L。尿常规:蛋白+3,潜血+3,血液分析:正常范围。免疫六项:IgA4.63g/L。凝血四项:正常。入院诊断:慢性肾炎、肾性高血压。经常规程序告知患者及家属同意,于2012年02月23日行肾活检穿刺术,术中顺利,当日术后解尿为澄清淡黄色,后于2月26日12:30大便后突感左侧腰腹部剧痛,恶心呕吐。急行上腹部CT示左肾包膜下血肿、左肾周积血,立即给予输血、止血、抗感染、留置尿管等治疗后,生命体征趋向平稳,于3月12日康复出院。

2、急救与护理

2.1抗休克治疗期间的护理

2.1.1全面评估病情,即给绝对卧床休息、氧气、心电监护,密切监测生命体征,做好抢救准备,配合医生治疗。

2.1.2立即建立双静脉通路,遵医嘱给予输红细胞悬液,给予补液、扩容、止血等治疗,并完善输血操作。

2.1.3密切监测病人的意识情况,认真记录好病人的尿量及观察病人尿的颜色,给予留置导尿。

2.1.4剧烈疼痛时遵医嘱应用止痛药,同时密切观察病人疼痛的部位及性质。

2.1.5做好介入封堵手术的准备,密切监测生命体征,发生病情变化时及时报告医生。

2.2治疗护理

2.2.1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同时观察病人有无面色苍白、头晕出汗、血压下降等症状。如有不适及时报告医师处理。

2.2.2预防感染:根据医嘱应用止血药物和抗生素。

2.2.3观察并记录尿量及颜色变化,瞩患者多饮温开水,保持排尿通畅,观察有无肉眼血尿,如出现应尽早冲洗尿道,防止血管阻塞。对导尿患者定时进行膀胱冲洗。

2.2.4保持病室的安静整洁,保持床单元平整,保证病人充足的睡眠,根据医嘱应用改善睡眠的药物。

2.2.5告知病人绝对卧床休息,避免剧烈咳嗽,定是协助病人翻身,并指导正确的翻身姿势。加强宣教,绝对卧床休息以利于肾组织再生。嘱患者食用富含纤维素食物,保持大便通畅,避免大便用力加重肾周血肿出血量及疼痛,必要时遵医嘱应用缓泻剂。同时做好出院指导,2个月内禁止剧烈运动,3个月内避免重体力劳动[1]。

2.3心理护理

肾活检术是一项有创操作,而肾周围血肿是肾穿刺活检术常见并发症之一,

护士应运用良好的沟通技巧、娴熟的医学知识加强与病人交流,针对病人的情况耐心的宣教,通过交流给予病人情感支持和心理安慰,以减轻病人的心理恐惧,经常巡视病房,增加病人及家属的信任度,使之以最好的心态配合治疗[2-3]。

3、讨论

肾穿刺虽然安全可靠,实用性强,极少发生严重并发症,但它作为一项有创检查,当患者诉腰背部疼痛明显时,护士应立即报告医生,并行B超检查等。术后严密的病情观察和积极有效的护理措施,可预防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护士应当具备潜在危险意识,熟悉急救预案及备足的抢救物品,及时落实抢救措施,为积极挽救生命做到有备无患。

参考文献

[1]苏晓萍,林伟斌,李毅宁.闭合性肾损伤并迟发性大出血患者的急救与护理[J].中华护理杂志,2013,48(2):109-110.

[2]刘荣.超声引导下经皮肾活检术病人的护理[J].全科护理2010,8(12):3229-3230.

[3]乔秀云.B超引导下经皮肾穿刺活检术41例术后并发症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2011,17(2):82-83.

标签:;  ;  ;  

1例肾穿刺后并迟发性肾周血肿的护理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