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人称叙事论文_朱菊香

导读:本文包含了第一人称叙事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人称,纪录片,话语,公众,媒体,男爵,意蕴。

第一人称叙事论文文献综述

朱菊香[1](2019)在《从《土门》到《极花》——论贾平凹的第一人称易性叙事》一文中研究指出贾平凹在《土门》《极花》中采用第一人称易性叙事,体现了作家在叙事艺术上的自我挑战与突破。《土门》中的梅梅叙事的功能性大于形象性,叙事上超出了人物自身所能承担的范围,成了隐含作者的代言人,是一个复杂的叙事整合体。《极花》采用局部象征和整体象征的手法,达到了很好的艺术效果。主人公胡蝶作为观察者和叙事者,不仅符合人物本身,还提高了叙事的艺术性。从《土门》到《极花》,贾平凹完成了易性叙事的尝试与成功突破。(本文来源于《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9年03期)

樊祥,文浩[2](2019)在《越位叙事:《树上的男爵》第一人称叙事艺术探赜》一文中研究指出卡尔维诺的小说《树上的男爵》采用了第一人称越位叙事的策略。越位叙事主要是指叙事者通过一定的介入强制因素突破一人称叙事固有的功能适用域,取得第叁人称叙事的基本效用,从而促成第一人称叙事视角移位的现象。叙事者的隐退和边缘化既影响小说人物形象的构建与走向,同时又使小说所蕴含的反启蒙话语得以强化。(本文来源于《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2019年06期)

杜雨珊[3](2019)在《第一人称纪录片的叙事美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自20世纪中叶开始,第一人称纪录片的发展便经历了从实验初期到萌芽发展的两个阶段。时至今日,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与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生活条件,都促使第一人称纪录片的发展迎来了前所未有的“黄金时期”。在这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影像创作者的焦点也从自身转向了社会,挖掘出第一人称纪录片用影像来治疗内心的现实价值。本文的研究对象为第一人称纪录片,从叙事美学角度出发,通过大量的文献梳理和案例分析,对第一人称纪录片的一些经典个案进行深度剖析,试图研究探讨第一人称纪录片叙事的美学内涵,并重新审视第一人称纪录片创作的自我意义和社会价值。本文共分为以下五部分:第一部分通过回溯第一人称纪录片的发展历程,主要从“内涵与特征”两个方面对第一人称纪录片进行重新审视,同时也对东西方在第一人称纪录片发展过程中的异同进行了比较分析。第二部分“故事与话语”主要是对第一人称纪录片的叙事语境进行分析,探讨了故事记录的状态体验问题与叙事话语的多元建构过程。第叁部分“结构与视角”主要针对第一人称纪录片叙事的内部结构、外部结构以及内外结构交织运用和不同视角如自我和他者、意识和行为叙事之间的聚焦转换问题展开论述。第四部分“情感与心理”主要分析了第一人称纪录片创作的个人情感,以及第一人称纪录片对创作者的心理自我治愈和影像救赎功能。第五部分“角色与生命”则主要是围绕第一人称纪录片对于个体和或者群体的生命意蕴表达,以及它对于社会和大众所能体现的现实价值和审美意味等进行了一定程度的分析和思考。(本文来源于《曲阜师范大学》期刊2019-06-12)

郭冬梅[4](2019)在《第一人称纪录片的叙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上世纪末,便携式影像记录设备出现,人们的表达、记录欲望日益增长,第一人称纪录片应运而生。与此前强调客观记录、旁观者视角的纪录片不同,第一人称纪录片以“我”为中心,采用第一人称表述。进入新世纪后,第一人称纪录片逐渐迎来创作高峰,网络技术为支撑的数字新媒体平台,则为第一人称纪录片的繁荣提供了更为广阔的传播前景。本文以第一人称纪录片的叙事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研究和影视案例分析等研究方法,在国内外理论研究的基础上,交叉对比毕业设计作品和其他具有代表性的第一人称纪录片,从叙事者、叙事中的情感表达和叙事语言风格等方面进行深度的挖掘与剖析。在此基础之上,对第一人称纪录片的叙事特点进行分、归纳和总结。本文的论证建立在对相关概念、分类和研究现状梳理的基础之上。对第一人称纪录片的发展史进行梳理,归纳、总结出第一人称纪录片的基本特征和概念界定,并根据其特点尝试对第一人称纪录片的类型进行划分。为了便于研究的展开,本文从叙事者的身份建构、叙事中的情感表达、叙事语言风格的纪实性等角度出发,从第一人称的叙事视角和叙事者身份的平民化两个部分分析叙事者的身份特征,阐述叙述者在影片中主观感受的表达、客观化描述辅助叙事以及叙事者情感互动的诉求,并从视听语言的角度对第一人称纪录片叙事语言风格的纪实性进行论述。研究发现,目前第一人称纪录片存在叙事题材狭窄、主观记录影响客观发展的问题;研究认为,创作手段的进步和纪录方式的改变为第一人称纪录片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本文来源于《河南大学》期刊2019-06-01)

朱佳璐,刘彬[5](2019)在《《自传的回声》第一人称叙事视角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自传的回声》是埃及现代作家纳吉布·马哈福兹[1]的"准自传",也是一生智慧之言的总结。作品中,他使用第一人称叙事视角展示人生全景:从孩提到青春、从成熟到衰老、生与死的搏斗、艰辛谋生与执着追求,给人以强烈的主体感觉。本文主要分析这部作品中第一人称叙事视角的典型运用及其特色所在。(本文来源于《青年文学家》期刊2019年15期)

葛晓卉[6](2019)在《第一人称叙事在人文社会纪录片中的运用》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第一人称叙事在人文社会纪录片中的运用日益凸显,并因其贴近生活、贴近现实而受到观众青睐。以第一人称“我”的主观角度贯穿全片讲述故事,能够增强观众的代入感,形成一种独特的观影体验关系。第一人称叙事具有第一人称属性、口语化叙事、真实性纪录等较为明显的特征,这些特征在人文社会纪录片中合理使用,能够拉近纪录片与观众之间的距离,增强真实感,使人文社会纪录片更深入地反映人们的现实生活。本文试梳理第一人称叙事在人文社会纪录片中的运用情况,探讨如何将第一人称叙事与社交媒体时代人们对人文社会纪录片的新需求相结合,并在毕业作品《你和我》中从第一人称角度,通过主人公自白式画外音、镜头外隐性采访等方式纪录二胎给父母、子女等家庭主体关系带来的问题和思考。(本文来源于《重庆师范大学》期刊2019-05-01)

曹津源[7](2019)在《让“我”参与、见证、感悟、行动——教你四招写好第一人称叙事散文》一文中研究指出【例文引路】老家缝纫店李汀小店在一棵小叶榕树旁,绿油油的树叶遮挡了店名,只从窗户玻璃反射出"老家缝纫店"五个字。每天上下班,我都要经过这家小店,布料的那种青草和泥土味迎过来,感觉像置身在青草盈盈的田野,吸入的每一口气都那么干净纯粹。那天一时兴起,我在下班路上(本文来源于《中学语文》期刊2019年11期)

段雪菲[8](2019)在《浅析《喜福会》中的第一人称叙事视角》一文中研究指出谭恩美的《喜福会》是一部新型的传记文学作品,其中塑造了四位性格、命运各不相同的中国女性形象。她们在抛却国难家仇后移居美国,在中西文化冲突的夹缝中寻求自身的存在。本文运用现代叙事学理论,着重分析作品中第一人称回顾性叙述中特有的双重聚焦,并探讨该作品独特的叙事魅力及其与全书主题的内在关系。(本文来源于《长春师范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03期)

詹绪武,陶梦筱[9](2019)在《“对白式”标签下自媒体的第一人称叙事》一文中研究指出微信公众号等自媒体是当下各类媒体占领移动终端的重要切入点。借助微信平台,微信公众号大军在亲近用户、拓展传播影响力方面各显其能,展开爆款激烈竞争。在这一情境下,与自媒体"晒"和"吐槽"相对应的信息传播模式逐步生成,"对白式"标签下第一人称叙事成为各类自媒体的宠儿。自媒体第一人称叙事趋向微信公众号以社交性平台优势,搭建资讯信息与用户个性(本文来源于《青年记者》期刊2019年03期)

王春林[10](2019)在《第一人称叙事的实验与探索》一文中研究指出不知不觉间,2018年已成为过去。在这岁末年初的时候,回首2018这一自然年度内的长篇小说创作,我们无论如何不能不承认,相比较来说,这一年度绝对称得上是一个取得了丰硕成果的长篇小说的“大年”。具体来说,这一自然年度内,进入我们关注视野的长篇小说主要包括有(本文来源于《山西日报》期刊2019-01-16)

第一人称叙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卡尔维诺的小说《树上的男爵》采用了第一人称越位叙事的策略。越位叙事主要是指叙事者通过一定的介入强制因素突破一人称叙事固有的功能适用域,取得第叁人称叙事的基本效用,从而促成第一人称叙事视角移位的现象。叙事者的隐退和边缘化既影响小说人物形象的构建与走向,同时又使小说所蕴含的反启蒙话语得以强化。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第一人称叙事论文参考文献

[1].朱菊香.从《土门》到《极花》——论贾平凹的第一人称易性叙事[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

[2].樊祥,文浩.越位叙事:《树上的男爵》第一人称叙事艺术探赜[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

[3].杜雨珊.第一人称纪录片的叙事美学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9

[4].郭冬梅.第一人称纪录片的叙事研究[D].河南大学.2019

[5].朱佳璐,刘彬.《自传的回声》第一人称叙事视角分析[J].青年文学家.2019

[6].葛晓卉.第一人称叙事在人文社会纪录片中的运用[D].重庆师范大学.2019

[7].曹津源.让“我”参与、见证、感悟、行动——教你四招写好第一人称叙事散文[J].中学语文.2019

[8].段雪菲.浅析《喜福会》中的第一人称叙事视角[J].长春师范大学学报.2019

[9].詹绪武,陶梦筱.“对白式”标签下自媒体的第一人称叙事[J].青年记者.2019

[10].王春林.第一人称叙事的实验与探索[N].山西日报.2019

论文知识图

《体育图片》周刊带有强烈情感的标题...

标签:;  ;  ;  ;  ;  ;  ;  

第一人称叙事论文_朱菊香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