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癌相关抗原论文_王帅兵

导读:本文包含了胃癌相关抗原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胃癌,抗原,胃蛋白酶,肿瘤,免疫,激酶,可溶性。

胃癌相关抗原论文文献综述

王帅兵[1](2018)在《肿瘤相关抗原自身抗体联合检测对胃癌诊断价值的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胃癌(Gastric cancer)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均位于我国所有癌症发病和死因顺位的第二位,患者的5年生存率低于20%。目前,胃镜是诊断胃癌最常用的技术,但因其具有侵袭性而不适用于大规模无症状高危人群的筛查。肿瘤相关抗原(Tumor associated antigen,TAA)自身抗体能够在肿瘤患者血清中稳定存在并可以在出现症状数月甚至数年之前就可以被检测到,因此,可作为一种新兴的非侵入性的肿瘤早期免疫诊断标志物。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是通过检测研究对象血清中的9种TAAs(p53,p62,c-Myc,PTEN,IMP1,p16,14-3-3 ξ,MDM2和NPM1)自身抗体的含量,旨在筛选出一组可用于胃癌诊断的抗-TAA自身抗体组合,并构建相应的胃癌患病预测模型,用另一组独立人群验证该患病预测模型对胃癌的诊断价值,从而为构建一种新的适用于早期胃癌筛查的非侵袭性诊断方法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方法1.PTEN重组蛋白的表达与纯化:将pET-30a(+)-PTEN重组质粒转化到BL21(DE3)化学感受态细胞中进行诱导表达,采用镍离子亲和层分析法对PTEN蛋白进行纯化。2.单个自身抗体指标对胃癌的诊断价值:采用ELISA方法检测930例研究对象血清中9种抗-TAA自身抗体的含量,使用U检验比较胃癌组和健康对照组血清中这些自身抗体含量的差异。运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计算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C),灵敏度和特异度,以此来评估单个自身抗体对胃癌的诊断价值。3.构建胃癌患病预测模型:以受试组558例研究对象血清中抗-TAA自身抗体含量为自变量,是否患有胃癌事件为因变量,采用逐步向前(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法构建胃癌患病预测模型,计算每个研究对象患胃癌事件的预测概率,运用ROC曲线评价该模型对受试组中胃癌患者的诊断价值。4.验证胃癌患病预测模型:使用另外一组人群(验证组,n=372)验证已构建的预测模型,将验证组中研究对象血清中抗-TAA自身抗体的含量带入上述模型,以上述的方法计算出每个研究对象的预测概率,同样以ROC曲线评价该预测模型对验证组中胃癌患者的诊断价值。5.所构建的患病预测模型对不同TNM分期胃癌诊断价值的比较:评估预测模型对受试组和验证组中早期胃癌(TNM分期为Ⅰ和Ⅱ期)和晚期(TNM分期为Ⅲ和Ⅳ期)胃癌患者的诊断价值,以及评估预测模型对所有早期胃癌患者的区分能力。6.采用Wilcoxon符号秩和检验方法比较胃癌患者手术前后血清中抗-TAA自身抗体含量的差异。结果1.本研究成功纯化出PTEN重组蛋白,浓度为0.65mg/mL。2.无论是在受试组还是验证组,9种抗-TAA自身抗体在胃癌患者中的含量均显着高于健康对照组人群(P<0.05)。3.9种自身抗体对受试组中胃癌患者的诊断AUC变化范围为0.570-0.738,灵敏度范围为59.50%-91.04%,特异度范围为26.52%-74.91%。其中,c-Myc自身抗体对胃癌的诊断价值最高,对应的AUC为0.738(95%CI:0.700-0.774),灵敏度为61.65%和特异度为74.91%。4.以受试组为研究对象,构建了一个基于6种TAAs(p62,c-Myc,NPM1,14-3-3 ξ,MDM2和p16)的胃癌患病预测模型,该模型对受试组胃癌患者的诊断 AUC 为 0.841(95%CI:0.808-0.871),灵敏度为 78.14%,特异度为 78.85%,对验证组中胃癌患者的诊断AUC为0.856(95%CI:0.812-0.893),灵敏度为84.52%,特异度为79.35%。当受试组和验证组的早期胃癌患者合并时,该预测模型对所有早期胃癌患者的诊断AUC为0.834(95%CI:0.790-0.863),灵敏度为78.92%,特异度为74.70%,判定正确率为76.90%,表明该预测模型能够较好的将早期胃癌患者从正常人群中区分开来,且该模型在不同TNM分期胃癌患者的诊断价值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p62,c-Myc,IMP1,14-3-3ξ和NPM1自身抗体在胃癌患者术后血清中的含量显着高于术前血清中的含量(P<0.05);p53,PTEN,p16和MDM2自身抗体在胃癌患者术前术后血清中的含量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1.本研究所纳入的9种抗-TAAs自身抗体均有可能是胃癌潜在的诊断标志物。2.单个抗-TAA自身抗体对胃癌的诊断价值较低;基于6种抗-TAA自身抗体组合(p62,c-Myc,NPM1,14-3-3ξ MDM2和p16)的胃癌患病预测模型可用于胃癌,尤其是早期胃癌的免疫诊断。3.该研究进一步证实了抗-TAA自身抗联合检测可以提高对恶性肿瘤的诊断价值。(本文来源于《郑州大学》期刊2018-05-01)

胡晓璐,段荣,柯江维,王占科[2](2014)在《量子点流式微球技术定量检测血清胃癌相关抗原MG7的方法学建立及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建立一种基于量子点流式微球技术检测胃癌相关抗原MG7的方法,并对该方法进行评价。方法将兔抗人MG7多克隆抗体与5μm聚苯乙烯微球耦联,与MG7结合,加入鼠抗人MG7单克隆抗体,最后加入生物素化羊抗鼠Ig G和链霉亲合素化量子点,通过流式细胞仪检测量子点平均荧光强度(mean fluorescent intensity,MFI)。对该方法的灵敏度、线性范围、精密度、干扰实验、阳性临界值等指标进行初步评价,并检测19例胃癌、23例胃溃疡、25例浅表性胃炎、21例萎缩性胃炎/增生患者和25例体检健康者血清MG7水平。结果聚苯乙烯微球粒径均一性好,2 h为最佳耦联时间,耦联率为67.43%。方法检测灵敏度为0.21 ng/m L,线性范围为0.39~100 ng/m L。体检健康者混合血清及胃癌组混合血清的变异系数分别为10.43%和7.87%。低浓度胆固醇(6.50 mmol/L)、胆红素(0.15 mmol/L)和叁酰甘油(18.00 mmol/L)对检测干扰较小。ROC曲线下面积(AUCROC)为0.922,最佳临界值为15.00 ng/m L。胃癌组血清MG7浓度显着高于体检健康组、浅表性胃炎组、胃溃疡组、萎缩性胃炎/增生组(P均<0.01);萎缩性胃炎/增生组MG7浓度显着高于体检健康组、浅表性胃炎组、胃溃疡组(P均<0.01);胃溃疡组MG7浓度高于体检健康组(P<0.05);以15.00 ng/m L为临界值时,胃癌阳性检出率为73.68%。结论本实验建立的量子点流式微球技术可用于血清胃癌相关抗原MG7的定量测定,其检测性能良好,检测结果与临床疾病发展规律相符合。(本文来源于《临床检验杂志》期刊2014年12期)

王云峰,高美华,宋晓锋[3](2014)在《血清胃癌相关抗原联合胸苷激酶检测在胃癌诊断中的临床价值》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评价血清胃癌相关抗原(MG7-Ag)联合胸苷激酶(TK1)检测对胃癌患者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1年9月-2013年7月期间在青岛市城阳区人民医院就诊的胃病患者130例和健康查体者30例,分别检测MG7-Ag和TK1在各受试者血清中的水平。结果:胃癌组血清MG7-Ag和TK1含量及阳性检出率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和胃良性病变组(P<0.01),二者联合检测阳性率最高为75.0%。结论:血清MG7-Ag和TK1的联合检测对胃癌的诊断具有极高的临床价值。(本文来源于《现代肿瘤医学》期刊2014年08期)

袁先武,何仕钦,黎阿龙[4](2014)在《胃癌相关抗原MG7-Ag对胃癌诊断价值的Meta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胃癌相关抗原MG7-Ag对胃癌的诊断价值。方法检索Pubmed、Embase、ISI Web of Knowledge、中国知网、维普和万方等数据库,检索时间截止到2013年4月5日。QUADAS量表用于对纳入文献进行质量评估。Stata12和MetaDiSc软件用于分析纳入文献的异质性检验和Meta分析。结果检索到610篇文章,7篇文献含4 516例患者符合纳入标准。评估其灵敏度、特异度、阳性似然比、阴性似然比和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2(95%CI:0.68~0.76)、0.94(95%CI:0.93~0.94)、6.09(95%CI:3.36~11.07)、0.34(95%CI:0.21~0.56)和0.893 4。结论综合研究结果表明,MG7-Ag在诊断胃癌时灵敏度为0.72,比现用的诊断标志物癌胚抗原(CEA)、糖蛋白抗原CA50和糖蛋白抗原CA19-9灵敏度高;特异度达0.94,有很高的排除其他疾病的价值,可作为胃癌诊断的标志物。(本文来源于《国际检验医学杂志》期刊2014年05期)

张学兰[5](2014)在《肿瘤相关抗原微阵列检测在胃癌诊断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评价肿瘤相关抗原(TAA)微阵列检测在胃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ELISA法检测58例胃癌患者(胃癌组)和60例健康志愿者(对照组)血清中的6种TAA水平,包括癌胚抗原(CEA)、糖蛋白抗原19-9(CA19-9)、糖蛋白抗原12-5(CA12-5)、糖蛋白抗原24-2(CA24-2)、糖蛋白抗原72-4(CA72-4)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对单一和微阵列检测结果进行流行病学筛选试验进行评价,并确定最佳微阵列组合。结果胃癌组患者6种血清TAA水平高于对照组(P均<0.05);单一TAA检测时,灵敏性在37.93%~56.90%,正确指数为0.313~0.436;多种TAA微阵列检测的灵敏性和正确指数高于单一抗体检测,其中6种TAA微阵列检测为最佳组合,灵敏性为89.66%,特异性为81.67%,正确指数为0.713。结论联合6种TAA微阵列检测对胃癌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可提高胃癌的检出率,有助于早期诊断。(本文来源于《山东医药》期刊2014年02期)

王文国[6](2013)在《血清胃蛋白酶原、胃癌相关抗原及癌胚抗原对胃癌早期诊断的应用价值》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胃蛋白酶原I、胃蛋白酶原Ⅱ、MG7-Ag及CEA与胃癌发生的关系,探讨检验血清胃蛋白酶原I、胃蛋白酶原Ⅱ、MG7-Ag、CEA对胃癌早期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免疫放射分析法(IRMA)检测PGI、PGⅡ;ELISA双抗体夹心法检测MG7-Ag;化学发光法(CLIA)检测CEA对62例胃癌患者,75例胃炎患者和43例正常人进行上述四项水平检测并比较。结果胃癌患者PGI,PGⅡ的水平显着低于胃炎患者和正常人(P<0.05);胃癌患者MG7-Ag的阳性率明显高于胃炎患者和正常人(P<0.05);胃癌患者CEA的阳性率也明显高于胃炎患者和正常人(P<0.05)。结论检测血清PGI、PGⅡ对胃癌的诊断及区别胃良性病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血清MG7-Ag对胃癌诊断有特异性,可作为胃癌早期诊断的有效指标。CEA对胃癌诊断也有一定的临床价值,但特异性低于MG7-Ag。(本文来源于《菏泽医学专科学校学报》期刊2013年04期)

杜宪红,邢召全,焦晋山[7](2013)在《血清可溶性细胞毒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在胃癌早期诊断中价值》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胃癌患者可溶性细胞毒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soluble cytotoxic T lymphocyte associated antigen-4,sCTLA-4)表达情况及其对胃癌的诊断价值。方法胃癌患者63例(胃癌组)、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15例(胃炎组)、胃溃疡患者12例(胃溃疡组)、体检健康者24例(对照组),采用ELISA法检测4组血清sCTLA-4水平,电化学发光法检测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 antigen,CEA)和糖类抗原72-4(carbohydrate antigen 72-4,CA72-4)水平,ROC曲线评价sCTLA-4单独及与CEA,CA72-4联合检测在胃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结果胃癌组血清sCTLA-4,CEA及CA72-4水平明显高于胃炎组、胃溃疡组及对照组(P<0.05),胃炎组与胃溃疡组血清sCTLA-4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胃炎组与胃溃疡组血清sCTLA-4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胃炎组、胃溃疡组与对照组血清CEA及CA72-4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胃癌组血清sCTLA-4水平在临床分期与淋巴结转移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CTLA-4诊断胃癌的AUC为0.618,临界值为8.31ng/mL,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2.4%,79.3%,与CEA及CA72-4联合检测诊断胃癌的AUC为0.835,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8.9%,94.2%。结论胃癌患者sCTLA-4表达明显升高,其对胃癌早期诊断有重要价值。(本文来源于《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期刊2013年04期)

郭明权[8](2012)在《血清胃癌相关抗原联合检测对胃癌早期诊断的应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检测早期胃癌患者中血清胃癌相关抗原MG7(MG7-Ag)及胃蛋白酶原(PG)的含量变化及趋势,探讨二者联合检测在早期胃癌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54例患者和同数量健康人,抽取患者血清进行检测。结果与健康对照组相比,病变患者的MG7-Ag含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各组个体血清中的PGA/PG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与健康对照组相比,病变组患者血清中的各项指标阳性检出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MG7-Ag、PG联合检测对早期胃癌的诊断效果明显,因此可以作为早期诊断主要指标并可在临床推广使用。(本文来源于《检验医学与临床》期刊2012年21期)

马伟明,陈笑腾,康年松,陈振浩,岑迎东[9](2012)在《慢性萎缩性胃炎中医辨证分型与血清胃癌相关抗原MG_7、胃蛋白酶原的相关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慢性萎缩性胃炎(CAG)中医辨证分型与血清胃癌相关抗原MG7(sMG7-Ag)、胃蛋白酶原I、II(sPGI、II)变化的相关性。方法:90例CAG患者按中医辨证分为脾胃虚弱、肝胃不和、脾胃湿热和胃络瘀血4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各型患者血清sMG7-Ag、sPGI、sPGⅡ的含量。结果:CAG患者sMG7-Ag水平明显高于正常人,其中胃络瘀血型患者sMG7-Ag水平明显高于其他叁型;CAG患者sPGI、sPGⅡ含量明显低于正常人,脾胃虚弱、胃络瘀血型患者sPGI、sPGⅡ含量明显低于肝胃不和、脾胃湿热型患者。结论:sMG7-Ag、sPG变化与CAG患者的中医辨证分型有一定的相关性。(本文来源于《中国中医药科技》期刊2012年04期)

王云峰[10](2012)在《血清胃蛋白酶原和胃癌相关抗原的联合检测对胃癌诊断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血清胃蛋白酶原(PG)及其亚群(PG Ⅰ、PG Ⅰ/PGⅡ)和胃癌相关抗原(MG7Ag)的联合检测对胃癌的诊断价值及预后判断的意义。方法采用乳胶增强免疫比浊法检测PG(PG Ⅰ、PG Ⅰ/PG Ⅱ)及ELISA法检测MG7-Ag在各受试者血清中的含量,将结果用统计学方法处理。结果胃癌组的血清PG Ⅰ、PG Ⅰ/PG Ⅱ(PGR)含量明显低于各对照组,该差异有非常显着性(P<0.01);萎缩性胃炎组血清PG Ⅰ、PGR含量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胃溃疡组及浅表性胃炎组,差异有显着性(P<0.05);胃溃疡组和浅表性胃炎组的血清PG I含量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显着性(P<0.05)。胃癌组血清MG7-Ag含量明显高于各对照组,该差异有非常显着性(P<0.01);萎缩性胃炎组血清MG7-Ag含量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胃溃疡组及浅表性胃炎组,差异有显着性(P<0.05)联合检测阳性率最高为90%。胃癌患者血清中PG Ⅰ、PGR、MG7-Ag含量与年龄及性别无显着性差异(P>0.05)。胃癌患者术后PG Ⅰ含量很低,MG7-Ag含量也明显降低,差异有非常显着性(P<0.01),但当胃癌复发后PG Ⅰ及MG7-Ag含量均明显升高,与复发前比较差异有显着性(P<0.05)结论(1)血清PG Ⅰ、PGR和MG7-Ag的联合检测有助于胃癌的早期诊断及与胃部良性病变的鉴别诊断。(2)胃癌患者血清PG Ⅰ、PGR和MG7-Ag的联合检测阳性率远远高于单一项目的检测阳性率。(3)血清PG Ⅰ、PGR和MG7-Ag的联合检测有助于判断术后胃癌的复发和转移。(本文来源于《青岛大学》期刊2012-05-16)

胃癌相关抗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建立一种基于量子点流式微球技术检测胃癌相关抗原MG7的方法,并对该方法进行评价。方法将兔抗人MG7多克隆抗体与5μm聚苯乙烯微球耦联,与MG7结合,加入鼠抗人MG7单克隆抗体,最后加入生物素化羊抗鼠Ig G和链霉亲合素化量子点,通过流式细胞仪检测量子点平均荧光强度(mean fluorescent intensity,MFI)。对该方法的灵敏度、线性范围、精密度、干扰实验、阳性临界值等指标进行初步评价,并检测19例胃癌、23例胃溃疡、25例浅表性胃炎、21例萎缩性胃炎/增生患者和25例体检健康者血清MG7水平。结果聚苯乙烯微球粒径均一性好,2 h为最佳耦联时间,耦联率为67.43%。方法检测灵敏度为0.21 ng/m L,线性范围为0.39~100 ng/m L。体检健康者混合血清及胃癌组混合血清的变异系数分别为10.43%和7.87%。低浓度胆固醇(6.50 mmol/L)、胆红素(0.15 mmol/L)和叁酰甘油(18.00 mmol/L)对检测干扰较小。ROC曲线下面积(AUCROC)为0.922,最佳临界值为15.00 ng/m L。胃癌组血清MG7浓度显着高于体检健康组、浅表性胃炎组、胃溃疡组、萎缩性胃炎/增生组(P均<0.01);萎缩性胃炎/增生组MG7浓度显着高于体检健康组、浅表性胃炎组、胃溃疡组(P均<0.01);胃溃疡组MG7浓度高于体检健康组(P<0.05);以15.00 ng/m L为临界值时,胃癌阳性检出率为73.68%。结论本实验建立的量子点流式微球技术可用于血清胃癌相关抗原MG7的定量测定,其检测性能良好,检测结果与临床疾病发展规律相符合。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胃癌相关抗原论文参考文献

[1].王帅兵.肿瘤相关抗原自身抗体联合检测对胃癌诊断价值的评价[D].郑州大学.2018

[2].胡晓璐,段荣,柯江维,王占科.量子点流式微球技术定量检测血清胃癌相关抗原MG7的方法学建立及评价[J].临床检验杂志.2014

[3].王云峰,高美华,宋晓锋.血清胃癌相关抗原联合胸苷激酶检测在胃癌诊断中的临床价值[J].现代肿瘤医学.2014

[4].袁先武,何仕钦,黎阿龙.胃癌相关抗原MG7-Ag对胃癌诊断价值的Meta分析[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4

[5].张学兰.肿瘤相关抗原微阵列检测在胃癌诊断中的应用[J].山东医药.2014

[6].王文国.血清胃蛋白酶原、胃癌相关抗原及癌胚抗原对胃癌早期诊断的应用价值[J].菏泽医学专科学校学报.2013

[7].杜宪红,邢召全,焦晋山.血清可溶性细胞毒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在胃癌早期诊断中价值[J].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2013

[8].郭明权.血清胃癌相关抗原联合检测对胃癌早期诊断的应用研究[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2

[9].马伟明,陈笑腾,康年松,陈振浩,岑迎东.慢性萎缩性胃炎中医辨证分型与血清胃癌相关抗原MG_7、胃蛋白酶原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中医药科技.2012

[10].王云峰.血清胃蛋白酶原和胃癌相关抗原的联合检测对胃癌诊断的研究[D].青岛大学.2012

论文知识图

2 人胃癌组织总蛋白免疫印迹图谱1 人胃癌组织总蛋白双向凝胶电泳的考染...1胃癌组织和Ⅷ因子相关抗原阳性表达(S...纯化的噬菌粒测序模板电泳图和hnRNPA2/B1在同一胃癌组织中的...人胃癌组织(Tl)病理切片图,低分化腺癌

标签:;  ;  ;  ;  ;  ;  ;  

胃癌相关抗原论文_王帅兵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