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格安全服务论文_何丹丹,蒋波

导读:本文包含了网格安全服务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网格,单点,体系,论文,Web,OGSA,Services。

网格安全服务论文文献综述

何丹丹,蒋波[1](2008)在《基于Web服务的网格安全单点登录模型的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网格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重要信息技术,它的目标是实现网络虚拟环境上的高性能资源共享和协同工作,消除信息孤岛和资源孤岛。本文首先简述了网格的基本概念,其次分析了网格环境特征以及网格所面临的特有的安全和策略要求,针对在网格环境中跨越多个可扩展的、动态的、分布式虚拟组织进行安全互访的问题,提出并设计了"基于Web服务的网格安全单点登录模型",实现了网格安全认证机制,提高了网格系统的整体安全性。(本文来源于《计算机与现代化》期刊2008年04期)

郭改文,肖黎[2](2006)在《面向服务的网格安全研究及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为解决网格安全问题,本文首先对OGSA进行分析,提出面向服务的网格安全体系结构和网格全局安全策略;阐述了实现网格安全体系的关键技术;并对网格安全平台进行设计仿真。为网格安全体系的构建,提供了一种新模式、新思路。(本文来源于《商场现代化》期刊2006年20期)

杨胜文,史美林,姜进磊,许骏[3](2005)在《面向服务的学习评价网格安全体系》一文中研究指出安全问题是网格系统中一个极具挑战性的问题。为了解决面向e-L earn ing的学习评价网格(LAG rid)中的安全问题,该文提出了一种面向服务的网格安全体系。该体系基于对称密钥基础设施,实现了单次登录方式的系统用户认证和基于角色的访问控制,以及一种安全令牌发行服务,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实现了网格节点认证和基于W eb服务安全规范的消息加密和签名。这种安全体系已被成功用于构建LAG rid系统,实现了一种安全、透明的基于W eb的用户环境,支持广域资源共享和跨组织的大规模协同工作。(本文来源于《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05年10期)

夏晓松,金海,邹德清[4](2005)在《服务网格安全体系结构的研究与实践》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对服务网格中的安全体系结构进行了初步的研究,结合WebServices安全技术提出了一种协议级别上的服务网格安全模型,并讨论了昊翰服务网格原型系统中安全体系的实现,详细论述了安全服务访问模式以及服务端安全服务实例的创建过程。(本文来源于《计算机工程与科学》期刊2005年05期)

夏晓松[5](2004)在《信息服务网格安全研究与实践》一文中研究指出网格中数量众多的资源可能分布于多个不同的信任域中,运行于多种不同的平台和系统之上,采用多种不同的安全机制,如何保障网格环境下安全的互操作是网格安全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服务网格协议级别上的安全模型,借鉴了Web服务安全技术和开放网格服务架构安全体系结构。昊瀚信息处理平台原型系统中,对安全模型的具体研究和实现侧重于对平台安全绑定层的研究,重点实现平台对信息安全交互的保障。昊瀚信息处理平台底层安全支撑采用公开密钥基础设施(Public Key Infrastructure,PKI)。非对称密钥的PKI体系结构,能更好地满足网格环境下用户身份的认证,以及信任模型的建立。考虑到网格环境的构成特点,综合严格层次的信任结构模型和分布式信任结构模型的优点,形成了一种以“组织”为中心的分布式信任模型。由于网格环境下消息路径的复杂化,消息通讯可能经由多个中介体和多种链路,而网格服务的发布与调用形式为SOAP(Simple Object Access Protocol)消息,因此有必要也有可能实现消息级的端对端安全。考虑到昊瀚信息处理平台所需的实时特性以,通过细粒度地控制安全保障的目标元素,可以只对敏感信息进行精确保护,从而减小安全开销,更好地满足实时性要求。昊瀚信息处理平台采用了叁种安全通讯模式:由平台保障的传输层安全、由平台保障的消息层安全、用户程序自定义安全。在具体的网格环境和安全需求下,对不同的安全模式组合应用将更好的满足安全性要求。通过安全策略可以定义不同的安全等级来满足用户不同的安全需求。(本文来源于《华中科技大学》期刊2004-04-01)

网格安全服务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为解决网格安全问题,本文首先对OGSA进行分析,提出面向服务的网格安全体系结构和网格全局安全策略;阐述了实现网格安全体系的关键技术;并对网格安全平台进行设计仿真。为网格安全体系的构建,提供了一种新模式、新思路。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网格安全服务论文参考文献

[1].何丹丹,蒋波.基于Web服务的网格安全单点登录模型的设计[J].计算机与现代化.2008

[2].郭改文,肖黎.面向服务的网格安全研究及设计[J].商场现代化.2006

[3].杨胜文,史美林,姜进磊,许骏.面向服务的学习评价网格安全体系[J].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

[4].夏晓松,金海,邹德清.服务网格安全体系结构的研究与实践[J].计算机工程与科学.2005

[5].夏晓松.信息服务网格安全研究与实践[D].华中科技大学.2004

论文知识图

1 一个面向服务的网格安全服务体...网格安全模型逻辑视图一3网格安全服务框架类图应用网格数据管理体系结构煤矿安全信息服务网格总体框架图一RJMS安全模块设计图

标签:;  ;  ;  ;  ;  ;  ;  

网格安全服务论文_何丹丹,蒋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