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化学需氧量指数法研究亚甲基蓝的可见光光电催化脱色反应机理

用化学需氧量指数法研究亚甲基蓝的可见光光电催化脱色反应机理

论文摘要

以玻璃碳(GC)为基底材料,采用电化学沉积法结合连续化学浴沉积法制备了CuInSe2/Ag3PO4@AgIO4/GC复合光电极,并利用此电极研究了亚甲基蓝(MB)的可见光光电催化脱色反应过程.通过监测反应体系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水相红外吸收光谱和化学需氧量指数(COD)等变化对其脱色反应机理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固定可见光辐照时间、强度和光电极受光面积的条件下,当光电极外加偏压设为0.61 V(vs. SCE), H2O2促进剂的初始浓度为0.42 mmol/L, 0.15 mol/L Na2SO4支持电解质的pH为2.7时,对0.050 mmol/L的亚甲基蓝溶液光电催化降解45 min时其脱色率与矿化率的比值为8.5;并观察到伴随MB分子的脱色反应过程逐渐有少量有机沉淀产物生成,表明MB经光电催化脱色反应后其分子的吩噻嗪母核结构仅发生了部分降解,但并未彻底矿化为无机物;结合紫外和红外光谱实验结果提出了光电催化MB脱色反应的机理.

论文目录

  • 1 实验部分
  •   1.1 试剂与仪器
  •   1.2 复合光电极的制备
  •   1.3 可见光光电催化降解MB实验
  •   1.4 COD指数的测定
  • 2 结果与讨论
  •   2.1 复合光电极的形貌表征
  •   2.2 可见光光电催化MB脱色反应的实验条件优化
  •     2.2.1 双氧水加入量的影响
  •     2.2.2 支持电解质酸度的影响
  •   2.3 脱色率与COD去除率的对比
  •     2.3.1 光电极上施加偏压的影响
  •     2.3.2 光辐照时间的影响
  •   2.4 亚甲基蓝光电催化脱色反应的动力学性质
  •   2.5 亚甲基蓝光电催化脱色反应机理
  • 3 结 论
  • 文章来源

    类型: 期刊论文

    作者: 刘芬,周敏,王苏霞,王荣,杨宁,马永钧

    关键词: 可见光光电催化,光电极,化学需氧量,亚甲基蓝

    来源: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2019年09期

    年度: 2019

    分类: 工程科技Ⅰ辑

    专业: 化学,环境科学与资源利用

    单位: 西北师范大学化学化工学院甘肃省生物电化学与环境分析重点实验室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批准号:21862019,21767026)资助~~

    分类号: O643.36;X703

    页码: 1988-1997

    总页数: 10

    文件大小: 10916K

    下载量: 126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  ;  ;  ;  

    用化学需氧量指数法研究亚甲基蓝的可见光光电催化脱色反应机理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