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公共英语教学论文_邱光华

导读:本文包含了大学公共英语教学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大学英语,公共英语,英语教学,大学,因材施教,教学法,教学改革。

大学公共英语教学论文文献综述

邱光华[1](2019)在《大学公共英语教学中英美文化的渗透式教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当前,英语作为一门基础学科,教学方法仍存在一些问题。在大学公共英语教学中普遍存在英美文化渗透太少的现象,导致学生认为英语教学难度偏大,也很难学以致用。本文从现代大学公共英语教学中,英美文化渗透式教学的重要性及文化融入途径叁个方面来研究大学公务英语教学中英美文化渗透式教学。(本文来源于《英语广场》期刊2019年12期)

李伟[2](2019)在《艺术院校大学公共英语教学的现状与思考》一文中研究指出在中外合作办学越来越流行以及双语教学在高等艺术院校陆续推行的大背景之下,艺术院校的大学英语教学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本文从艺术院校的大学英语教学现状出发,提出了一些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建议和措施以期培养出国际化的专业艺术人才。(本文来源于《校园英语》期刊2019年46期)

叶金梅[3](2019)在《移动教学模式在大学公共英语教学中的应用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现代电子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作为对国家新课改下教育政策的响应,移动教学模式的使用成为了大学公共英语教学的常用手段。移动教学模式能有效提升大学英语的教学效率,使学生碎片化时间得到高效利用,具有很大的理论价值和应用优势。(本文来源于《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中旬刊)》期刊2019年11期)

马琳[4](2019)在《大学英语公共课程建设中优化分级教学的重要性》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大学入学人数的不断攀升,生源水平出现了参差不齐的状况,尤其是学生的外语水平能力上出现了较大的差距。因此,面对学生学习能力水平的差距现状,多数高校开始试行个性化的教学模式,分级教学已成为教学改革的新趋势。讨论如何设计具有精准性、针对性的课程,开展个性化的教学模式,实施过程性评价,进行多学科交融课程的改革探索是本文的初衷。(本文来源于《传播力研究》期刊2019年30期)

徐承生[5](2019)在《大学公共英语教学中的英语应用能力培养探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新时期下,随着全球经济逐渐实现一体化,社会对人才的英语能力提出更为严格的要求,公共英语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基础学科,需要迎合时代发展趋势和社会人才标准,培养以及锻炼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提升其就业竞争力,为学生未来的职业发展夯实基础。该文主要针对大学公共英语教学中英语应用能力培养进行分析和探究,希望给予我国高等教育以些许参考和借鉴。(本文来源于《文化创新比较研究》期刊2019年28期)

郑军[6](2019)在《“生成课程”理论在现代教育技术背景下的应用探索——以学习通移动教学平台在大学公共英语课中的应用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由美国教育家贝蒂·琼斯在20世纪70年代首先提出的"生成课程"概念曾在教育界引起广泛关注,至今方兴未艾。当前,随着电脑多媒体技术的飞速发展及其在教学中的广泛应用,生成课程理论也应该与时俱进。本文以学习通移动教学平台在大学公共英语课中的应用为例,从英语阅读和听说等方面探索该理论在现代教育技术背景下的发展与应用。(本文来源于《开封教育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9期)

张兰芳,黄培希,任再新[7](2019)在《应用能力提升导向下大学公共英语教学体系及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实践——以东华大学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为培养大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东华大学外语学院在公共英语课程体系和人才培养模式上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具体举措有:建立了本硕博一体化的公用英语课程体系,打通本硕博选课限制;引入新生分级考机制和分层次教学理念,将读写和听说教学分开实施,同时使学生能够根据个人的英语水平、兴趣爱好和职业需求选择适合自己的拓展类英语课程;实行各种免修政策,将社会考试和校内课程挂钩,有效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激励学生学习更高水平课程;以提升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为导向,加强师资建设、课程建设和教材建设,创新教学模式,开设第二课堂,建设公共英语课程质量标准,提高教学水平。(本文来源于《东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9年03期)

杜亚花[8](2019)在《浅谈大学公共英语教学中折中教学法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各种英语教学法争相出现的今天,大学英语教学却以培养英语交际人才、提高学生英语能力为导向的教学模式,如此使得各种教学方法都存在不足,而折中教学法则是博采众长为我所用,根据不同教学目的、计划、步骤而采用不同教学方法,最终实现现阶段我国大学英语教学综合性英语人才培养的目标。本论文针对听说读写译五个环节来对应采用不同教学方法,来体现折中教学法的特点优势。(本文来源于《长江丛刊》期刊2019年26期)

王兰[9](2019)在《新媒介时代大学公共英语教学管理改革探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大学公共英语是高校学生的必修基础课之一,在现代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各种新媒介不断涌现,这就要求高校的大学公共英语教学及其管理必须做到与时俱进,加强对传统教学方法与管理模式的改革,这样才能实现大学公共英语教学质量的提升。本文笔者针对新媒介时代大学公共英语教学管理改革进行了分析和研究。(本文来源于《科教文汇(上旬刊)》期刊2019年09期)

毛婧[10](2019)在《大学公共英语教学两难困境的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全球化的进一步发展,英语的重要性也逐渐凸显出来,它不仅是国际交流的重要工具,同时也是增强我国文化软实力的有效途径。大学公共英语教学是培养优秀英语人才的重要阵地,但从当前的现状来看,我国大学公共英语在教学过程中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困难与问题,正是由于这些困难和问题的存在,导致我国大学生的英语学习水平很难实现有效提升。笔者就针对大学公共英语教学两难困境进行了分析和研究。(本文来源于《科教文汇(上旬刊)》期刊2019年08期)

大学公共英语教学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在中外合作办学越来越流行以及双语教学在高等艺术院校陆续推行的大背景之下,艺术院校的大学英语教学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本文从艺术院校的大学英语教学现状出发,提出了一些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建议和措施以期培养出国际化的专业艺术人才。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大学公共英语教学论文参考文献

[1].邱光华.大学公共英语教学中英美文化的渗透式教学研究[J].英语广场.2019

[2].李伟.艺术院校大学公共英语教学的现状与思考[J].校园英语.2019

[3].叶金梅.移动教学模式在大学公共英语教学中的应用分析[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中旬刊).2019

[4].马琳.大学英语公共课程建设中优化分级教学的重要性[J].传播力研究.2019

[5].徐承生.大学公共英语教学中的英语应用能力培养探究[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9

[6].郑军.“生成课程”理论在现代教育技术背景下的应用探索——以学习通移动教学平台在大学公共英语课中的应用为例[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9

[7].张兰芳,黄培希,任再新.应用能力提升导向下大学公共英语教学体系及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实践——以东华大学为例[J].东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

[8].杜亚花.浅谈大学公共英语教学中折中教学法的应用[J].长江丛刊.2019

[9].王兰.新媒介时代大学公共英语教学管理改革探究[J].科教文汇(上旬刊).2019

[10].毛婧.大学公共英语教学两难困境的探讨[J].科教文汇(上旬刊).2019

论文知识图

王颂找到该问题的解决方法。教学行动研究附录:2002年出版图书统计(6)附录:2002年出版图书统计(10)附录:2002年出版图书统计(5)附录:2002年出版图书统计(8)

标签:;  ;  ;  ;  ;  ;  ;  

大学公共英语教学论文_邱光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