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制度论文_崔艳丽

导读:本文包含了高等教育制度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制度,高等教育,日本,大学,北平,基本矛盾,理性。

高等教育制度论文文献综述

崔艳丽[1](2019)在《英国高等教育治理:一种制度理性维度的审视》一文中研究指出从理论上说明制度的正义性和必要性,并通过实践理性来规范其可行性和现实性,是制度形成、发展与完善的必要过程,也体现了现实制度创新中知行统一的内在要求。英国高等教育治理改革也即是一项新制度的生成过程,其中,新自由主义等理论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支持,而依据本国传统、社会潮流进行的改革充分表明了其坚实的实践理性基础,展示了一个高等教育强国在制度创新方面的强大能量,为我国的高等教育治理改革提供了可资借鉴之处。(本文来源于《高教学刊》期刊2019年24期)

刘蔚,贺又舜,常小荣,何桂霞,黄巧玲[2](2019)在《以高等教育质量提升为目标的督导制度改革研究——以湖南中医药大学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发展与创新教育督导制度,既是国际教育的发展趋势,也是高等教育质量提升的必由之路。本文以湖南中医药大学"专业、中立、独立"为价值引领的教学督导评价新机制为例,由叁层面探析基于高等教育质量提升的督导制度架构权衡:由学术化与行政化制度架构权衡,趋于专业督导;由客观性与主观性制度架构权衡,趋于中立督导;由规范化与博弈化制度架构权衡,趋于独立督导。(本文来源于《科教文汇(上旬刊)》期刊2019年11期)

刘湘容[3](2019)在《日本短期大学第叁方评估制度研究——以日本高等教育评估机构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JIHEE是承担日本短期大学第叁方评估工作的主要机构之一。通过分析JIHEE评估的使命、方针、标准和过程等活动,总结日本短期大学第叁方评估制度的特点,为我国正在兴起的高等职业教育第叁方评估制度的建设提供借鉴。(本文来源于《职业教育研究》期刊2019年11期)

宗会霞[4](2019)在《高等教育普及化背景下学士学位制度的坚守与展望》一文中研究指出长期以来,衡量本科教育标准的学士学位教育呈现出单薄且虚化的状态。学位标准过低、学位课程缺失、学位论文低质、学位培养涣散等现象较为突出。伴随着高等教育普及化时代的到来,作为高等教育中坚力量的本科教育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作为本科教育的重要环节,学士学位制度必须在普及化浪潮中坚守内在价值,通过一系列措施进行纠偏。同时适应新时代对学士学位制度的需求,重塑内涵,增强机能。(本文来源于《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10期)

陆屹洲,马得勇[5](2019)在《权力、能动者与高等教育政策变迁——对研究生“推荐免试”工作的历史制度主义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现有国内有关高等教育制度变迁的研究主要以经济学视角和政策学视角为主,两种视角均存在明显的理论缺陷。文章以研究生"推荐免试"(简称:推免)工作的变迁为案例,以历史制度主义理论范式作为分析框架,对其发展演变进行了分析,试图在理论上克服已有研究的缺陷。文章研究发现,看似静止的研究生推免制度事实上经历了数次较大的变迁,在较大的变迁之间又存在着政策上的微调。在这一变迁过程中,环境和观念是制度变迁的主要动因,作为主管部门的教育部拥有政策制定的主导权,掌握了这一政策的制定和改变,而作为政策执行者的高校之间的博弈、作为政策对象的学生群体的行为策略则在制度的微调中发挥了一定的作用。正是由于能动者在权力上的不对等,教育制度变迁呈现出"行政主导、博弈为辅"的面貌。研究同时发现,教育制度的频繁变迁中充满了非理性因素和"历史偶然性"。(本文来源于《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期刊2019年05期)

穆随心[6](2019)在《新时代高等教育法治建设的价值自觉与制度逻辑》一文中研究指出新时代高等教育法治建设的根本目的在于为加快推进高等教育现代化、建设高等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高等教育提供坚实的法治保障,形成政府依法行政、高校依法办学、教师依法执教、社会依法支持和参与高等教育现代化治理的新格局。如何实现这一新格局?笔者认为,新时代高等(本文来源于《中国社会科学报》期刊2019-09-18)

秦惠民[7](2019)在《高等教育法治发展从制度性探索走向良法善治》一文中研究指出高等教育法治发展的70年,是一段在党的领导下坚持探索、勇于实践并不断发展和完善的历史。高等教育法治发展经历了思想认识上的发展变化和实践的不断推进,对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发挥了重要的引领、调整和保障作用。(本文来源于《中国高等教育》期刊2019年17期)

徐晓飒,宋伟[8](2019)在《我国优质高等教育资源省域布局政策变迁的制度逻辑——基于历史制度主义的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建国70年来,我国优质高等教育资源省域间布局始终存在着巨大差异和失衡问题,这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标志性特征,亦是高等教育学研究的重要课题。因此,有必要以历史制度主义的分析范式,对建国70年来的优质高等教育资源布局政策进行回顾,厘清历史政策脉络,追溯政策背后隐匿的制度逻辑,从而对我国优质高等教育资源省域布局未来的政策进行理性思考。(本文来源于《教育发展研究》期刊2019年Z1期)

许长青,黄玉梅[9](2019)在《制度变迁视域中粤港澳大湾区高等教育融合发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国家战略背景下,粤港澳大湾区高等教育融合发展问题备受社会关注。通过运用扎根理论的方法对粤港澳大湾区15所大学校长及院士的访谈资料进行分析,建立了粤港澳大湾区高等教育融合发展的制度变迁整合模型。模型解释了粤港澳大湾区高等教育融合发展的制度变迁前因、制度变迁特征以及制度变迁结果。基于"强制性+诱致性"混合制度变迁策略,提出了在政府层面加强湾区高等教育体制机制创新、在高校层面促进湾区高等教育协同创新、在社会层面推动湾区高等教育多元共治的政策建议。(本文来源于《中国高教研究》期刊2019年07期)

张强[10](2019)在《缔造与消失:高等教育制度变迁视野下的国立北平大学》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国近代高等教育的出现与发展,通过制度的引进和调适,呈现了中国特色的多元现代性进程。国立北平大学作为大学区制改革的产物,通过借鉴法国模式,丰富了中国高等教育制度建设的思想资源,提供了制度引进的实践经验。历经抗日战争的迁徙和战后复员的曲折,国立北平大学的改组和消失,呼应了中国高等教育进行区域分布均衡调整的时代需要。一校的变迁,从国际到国内,由华北到西北,彰显了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外部制度借鉴与内部结构调整。(本文来源于《现代大学教育》期刊2019年04期)

高等教育制度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发展与创新教育督导制度,既是国际教育的发展趋势,也是高等教育质量提升的必由之路。本文以湖南中医药大学"专业、中立、独立"为价值引领的教学督导评价新机制为例,由叁层面探析基于高等教育质量提升的督导制度架构权衡:由学术化与行政化制度架构权衡,趋于专业督导;由客观性与主观性制度架构权衡,趋于中立督导;由规范化与博弈化制度架构权衡,趋于独立督导。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高等教育制度论文参考文献

[1].崔艳丽.英国高等教育治理:一种制度理性维度的审视[J].高教学刊.2019

[2].刘蔚,贺又舜,常小荣,何桂霞,黄巧玲.以高等教育质量提升为目标的督导制度改革研究——以湖南中医药大学为例[J].科教文汇(上旬刊).2019

[3].刘湘容.日本短期大学第叁方评估制度研究——以日本高等教育评估机构为例[J].职业教育研究.2019

[4].宗会霞.高等教育普及化背景下学士学位制度的坚守与展望[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9

[5].陆屹洲,马得勇.权力、能动者与高等教育政策变迁——对研究生“推荐免试”工作的历史制度主义分析[J].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19

[6].穆随心.新时代高等教育法治建设的价值自觉与制度逻辑[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9

[7].秦惠民.高等教育法治发展从制度性探索走向良法善治[J].中国高等教育.2019

[8].徐晓飒,宋伟.我国优质高等教育资源省域布局政策变迁的制度逻辑——基于历史制度主义的分析[J].教育发展研究.2019

[9].许长青,黄玉梅.制度变迁视域中粤港澳大湾区高等教育融合发展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2019

[10].张强.缔造与消失:高等教育制度变迁视野下的国立北平大学[J].现代大学教育.2019

论文知识图

世界一流大学地理分布年魏.民办份妇高校区过分布翻洛阳师范学院鉴定验收项目(8)洛阳师范学院鉴定验收项目(7)洛阳师范学院鉴定验收项目(6)洛阳师范学院鉴定验收项目(3)

标签:;  ;  ;  ;  ;  ;  ;  

高等教育制度论文_崔艳丽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