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余秋雨现象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秋雨,散文,文学批评,现象,文化,知识分子,连阴雨。
余秋雨现象论文文献综述
王使璋[1](2018)在《余秋雨作品中“文化自信”现象的分析与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余秋雨先生的作品中,从文化的传承、文化的反思到文化的比较,突出表现出"文化自信"这一命题。分析和探讨余先生作品中的"文化自信"现象,对新时期的文化大繁荣、文化大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进作用。(本文来源于《现代职业教育》期刊2018年29期)
戴潍娜[2](2013)在《镜像人格与规定气质——余秋雨现象二十年重审》一文中研究指出发韧于"五四"时期的中国现代散文包涵了叁大传统——"审美"的抒情,"审丑"的幽默,"审智"的思索。根据周作人的研究,其渊源主要是中国的明人小品和英国的幽默散文。然而,在五十年代以后的中国现代散文史上,这叁大传统发生了分裂,散文一味浪漫,滥于抒情,没有现代性的突破。"从某种意义上讲,余秋雨生逢其时,他在中国当代散文陷于抒情审美,落伍于诗歌、小说、戏剧的审智(本文来源于《小说评论》期刊2013年06期)
谢琦娜[3](2011)在《从余秋雨现象看当代中国的文学创作与批评》一文中研究指出20世纪90年代以来,余秋雨散文风靡一时,随之形成了对余秋雨其人其文褒贬不一的空前大讨论。但这场讨论并没有对余秋雨其人其文做出正确的判断,而且还暴露出了当代中国文学创作与批评中文学性的缺失和文学创作与批评在商业浪潮冲击下面临的挑战。(本文来源于《新乡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1年05期)
王艳华[4](2011)在《简论余秋雨现象》一文中研究指出20世纪80年代后期,伴着《文化苦旅》的出版,余秋雨先生横空出世,一举成为了世界闻名的散文大家。同时,学术界对他为人为文的批判和非议也接踵而至,措辞之尖锐,火气之猛烈,已经形成了所谓的"余秋雨现象"。本文将从余文的优点、不足及其文学价值等叁方面做一简单探讨。(本文来源于《景德镇高专学报》期刊2011年03期)
谢琦娜[5](2011)在《从余秋雨现象看当代中国的文学创作与批评》一文中研究指出20世纪90年代以来余秋雨散文风靡一时,随之形成了对余秋雨其人其文褒贬不一的空前大讨论。但这场讨论并没有对余秋雨其人其文做出正确的判断,而且还暴露出了当代中国文学创作与批评中文学性的缺失和文学创作与批评在商业浪潮的冲击下面临的挑战。(本文来源于《铜仁职业技术学院学报》期刊2011年04期)
马小敏[6](2011)在《论中国知识分子的自我文化形象期许——从余秋雨批评现象谈起》一文中研究指出余秋雨批评现象成为20世纪90年代文坛引人注目的事件,影响之大是因为它凸显了当时知识分子通过文学创作或批评重塑群体文化形象的努力,这一形象内涵主要包括道德理想主义、思考独立性及对现实社会的高度关注。同时,弊端也显现了出来:"酷评"背后的批评学理性缺失,道德拔高造成"反求诸己"的缺失。余秋雨事件中的种种得失应引起文坛足够的重视,在吸收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更好地践行批评的功能,承担起社会思想与文学审美积极建构的责任。(本文来源于《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1年02期)
马小敏[7](2010)在《论中国知识分子的“自我文化形象”期许——从余秋雨批评现象谈起》一文中研究指出一、余秋雨批评现象的潜在背景在中国文化传统中,知识分子一直扮演着支撑整个中华民族运作和精神寄托的重要作用,在"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儒家思想和"与自然合一"的道家思想中进行入世与出世的命运转换,形成"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士"的形象。面对中国历史上的种种内忧外患,这一群体积极地寻求着救国强国之路,思考着民族文化的生存之路,文化自觉和文化情怀始终是知识分子这一群体的内在特质,忧患意识和"为天下先"的文化形象成为其较显着的外在表现。(本文来源于《百年中国文学与“中国形象”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期刊2010-05-15)
张历[8](2010)在《冷僻与承载——浅析余秋雨文化散文用语“陌生化”现象》一文中研究指出余秋雨无疑是当代散文开宗派的作家,其代表性的"文化大散文"早已成为一种符号和范式。就当大众以"集体无意识"的热忱迷狂于其间的时候,作家却以高傲的心理姿态营造出"陌生化"的文本,使之与传统大众产生隔膜。(本文来源于《呼伦贝尔学院学报》期刊2010年02期)
张扬[9](2008)在《“余秋雨现象”与“文化大散文热”》一文中研究指出《文化苦旅》的走红、“文化大散文”热和“余秋雨现象”是20世纪90年代文学史中一场引人注目的连环戏,而90年代社会转型所带来的文学生产机制的转变则是这些热点现象不可忽视的重要背景。所谓文学生产机制,指的是文学生产各部分、各环节的内在工作方式及其相互关系。当中国社会从一个以生产为主导的传统社会步入了消费型的现代商业社会的时候,上述现象恰恰可以从文学生产机制的角度为这次转型提供一份症候性的解读。本文试图从这几个鲜活具体又彼此关联的个案入手,考察90年代文学生产机制的转型对作者、读者、出版界、批评界和文化市场的深刻影响。《文化苦旅》在90年代初所获得的空前成功,不但得益于自身的艺术魅力,同时也与图书出版体制改革的深化、大众传播媒介的迅猛发展和以消费性为特征的现代都市文化的逐步形成有着密切的联系。90年代中后期东方出版中心《文化大散文系列》丛书的推出,则是一场选题、制作、营销一气呵成的精彩的出版策划行为,充分体现出出版社在新的竞争机制下的成长。通过利用“明星效应”、评奖机制和以命名行为“广而告之”,“文化大散文”成为一个被精心打造的出版品牌。而当“文化大散文热”因为模式化、批量化生产的倾向而逐步落潮的时候,其“行走”、“文化”、“剧场化”等元素却随着视觉文化的兴起被市场再度利用,不再以文字而以图象、电视等为媒介而重新走红。从90年代延续至今的“余秋雨现象”,更是传媒、作者与批评者围绕“市场”这一要素进行互动而结出的光怪陆离的果实。在文化市场形成,大众文化兴起,大众传播发展的新语境下,新兴的报刊、电视、网络等传媒机制、读者接受的消费机制和传统的文学生产机制的遗留力量——如通过期刊走向出版的发表机制和国家/官方评奖的引导机制等相互作用,彼此影响,形成转型过程中的复杂形态,也促成了这一时期乱花迷眼的文学格局。(本文来源于《华东师范大学》期刊2008-10-01)
唐大光,柯银焕[10](2005)在《由“余秋雨现象”看当代文学批评的缺失》一文中研究指出“余秋雨现象”是我国20世纪90年代一个重要的文学现象之一。透过这一空前激烈而又混乱的文学现象,分析了在转型期的社会背景下,我国文学批评存在的倾向及产生的原因,并从接受美学的角度提出建立一种正常的“叁角关系”,以利于文学批评的发展。(本文来源于《韶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期刊2005年10期)
余秋雨现象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发韧于"五四"时期的中国现代散文包涵了叁大传统——"审美"的抒情,"审丑"的幽默,"审智"的思索。根据周作人的研究,其渊源主要是中国的明人小品和英国的幽默散文。然而,在五十年代以后的中国现代散文史上,这叁大传统发生了分裂,散文一味浪漫,滥于抒情,没有现代性的突破。"从某种意义上讲,余秋雨生逢其时,他在中国当代散文陷于抒情审美,落伍于诗歌、小说、戏剧的审智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余秋雨现象论文参考文献
[1].王使璋.余秋雨作品中“文化自信”现象的分析与探讨[J].现代职业教育.2018
[2].戴潍娜.镜像人格与规定气质——余秋雨现象二十年重审[J].小说评论.2013
[3].谢琦娜.从余秋雨现象看当代中国的文学创作与批评[J].新乡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
[4].王艳华.简论余秋雨现象[J].景德镇高专学报.2011
[5].谢琦娜.从余秋雨现象看当代中国的文学创作与批评[J].铜仁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
[6].马小敏.论中国知识分子的自我文化形象期许——从余秋雨批评现象谈起[J].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
[7].马小敏.论中国知识分子的“自我文化形象”期许——从余秋雨批评现象谈起[C].百年中国文学与“中国形象”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10
[8].张历.冷僻与承载——浅析余秋雨文化散文用语“陌生化”现象[J].呼伦贝尔学院学报.2010
[9].张扬.“余秋雨现象”与“文化大散文热”[D].华东师范大学.2008
[10].唐大光,柯银焕.由“余秋雨现象”看当代文学批评的缺失[J].韶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