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术互联网论文_李峰,朱巍,刘波

导读:本文包含了战术互联网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互联网,战术,协议,效能,指标体系,海洋,可控性。

战术互联网论文文献综述

李峰,朱巍,刘波[1](2019)在《基于Dynamic Entropy Method的战术互联网效能评估》一文中研究指出战术互联网效能评估是检验和提升战术互联网规划的重要手段,目前还处于发展阶段,缺乏完善的理论体系和系统化的研究成果。通过分析、总结和归纳战术互联网效能评估的特点,提出了一种基于Dynamic Entropy Method的战术互联网效能评估模型,并设计了模型程序实现的方法和流程。最后,通过仿真验证了该模型的有效性和合理性。(本文来源于《指挥控制与仿真》期刊2019年05期)

李峰,朱巍,刘乾[2](2018)在《一种基于Topsis的战术互联网网络效能评估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战术互联网网络效能评估问题,在对战术互联网体系进行研究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Topsis的战术互联网网络效能评估方法,构建了战术互联网网络效能评估模型,并对四种战术互联网网络结构进行评估和验证。该方法具有较好的鲁棒性和时效性,能满足战场环境下对信息通信网系评估的通用性要求。(本文来源于《信息通信》期刊2018年11期)

李红领,陈颖颖,张增[3](2018)在《基于整网效果的战术互联网干扰效果的评估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以往针对战术互联网的干扰更侧重于网络中单链路和单网的效果,对于整个战术互联网干扰效果评估的研究较少。本文在分析战术互联网组成与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整网效果的战术互联网干扰效果评估方法,最后通过软件实现了对战术互联网干扰效果的评估。(本文来源于《现代信息科技》期刊2018年08期)

聂浩,蔡晓霞,陈红[4](2018)在《战术互联网效能评估指标体系的建立》一文中研究指出有效合理地建立指标体系是对战术互联网进行效能评估的前提与基础。通过对战术互联网的网络功能结构进行分析,从业务和战术层面提出较为全面的指标系统,在分析粗糙集的基础上,提出粗糙分布函数的方法,通过对指标系统的单点性及协调性进行定义分析,在明确的指标体系基础上进行指标约简处理,从而达到精简指标的目的。最后提出"满意度"指标评价体系,对已建立的指标体系的综合评价提供理论指导。(本文来源于《火力与指挥控制》期刊2018年08期)

赵萌,石志强[5](2018)在《基于改进TCP协议的战术互联网可靠传输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战术互联网的传输中,大量的分组丢失使得网络中里TCP性能变得很不稳定。通过考虑影响战术互联网中TCP的性能的主要因素,分析和比较现有的改善战术互联网性能的方法。并详细分析了几种技术间的优缺点,为战术互联网的可靠传输研究和应用提出可能的研究方向。(本文来源于《中国新通信》期刊2018年15期)

姜胜明[6](2018)在《海洋互联网的战略战术与挑战》一文中研究指出海洋互联网(marine internet)是陆地互联网在海洋环境(水下、水面、空中)中的延伸,其重要性不言而喻。然而,陆地与海洋之间的巨大差异使得陆地互联网无法直接无缝地扩展到海洋环境中,并导致一些成熟的网络研究思路和设计方法变得不适用。简要讨论海洋互联网的战略意义、现状以及实现它的战术思路和面临的主要挑战。(本文来源于《电信科学》期刊2018年06期)

齐晓娜[7](2018)在《大规模战术互联网快速规划系统研究与实现》一文中研究指出战术互联网(Tactical Internet,TI)是以无线通信和互联网技术为基础,将战术无线电台、路由器和战术终端等计算机软件和硬件设备有机地互联在一起的,面向数字化战场的一体化战术通信系统。战术互联网能够在指挥控制平台、机动作战部队、情报信息系统与后端通信保障系统之间提供可靠的态势感知和指挥控制数据信息传输功能。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广泛应用,现代战术互联网的规模不断扩大,为战术互联网快速组网带来新的困难与挑战,例如IP地址编址问题、节点连通关系问题、战术业务规划问题等。采用传统的人工手动部署方式,不仅会消耗大量人力,而且会增加设计规划周期,从而不能够满足大规模战术互联网快速组网的需求。因此,采用计算机辅助工具进行高效、合理地规划,对快速构建大规模战术互联网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首先总结归纳了战术互联在规划过程中需要考虑的因素,结合美国现代战术互联网的总体特征和组网特点,主要针对大规模、多层级、异构型的战术互联网快速规划问题进行了研究。然后,在分析战术互联网组织结构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战术建制的分级分域快速组网方案,并且设计了相应的规则,包括战术建制组网规则、节点命名规则、IP地址编址规则、连通关系规则,以及通信业务流规则。其次。基于以上设计方案和规则,以典型的师级战术互联网为研究对象,设计了一种以实际需求为驱动的大规模战术互联网快速规划流程和方法,并且以此为依据,基于ODK(OPNET Development Kit)编程实现了大规模战术互联网快速规划系统,通过该平台不断迭代、递归,灵活设计网络方案,以加快网络规划流程,提高战术互联网组网效率。最后,采用OPNET网络仿真软件对规划结果进行仿真验证,仿真结果证明了战术互联网规划方案的正确性与有效性,能够实现网络的互联互通,并且能够满足不同规模战术互联网的网络性能需求。本文对大规模战术互联网快速规划的研究,有助于指导现代战术互联网体系架构的设计与优化,有助于提高战术互联网的可用性和可靠性,对战术互联网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本文来源于《北京交通大学》期刊2018-04-01)

马慧慧,卢昱,陈兴凯[8](2018)在《SDN在可控战术互联网中的应用展望》一文中研究指出信息化作战主要依靠战术互联网,分析了当前战术互联网的性能缺陷。结合作战需求和网络技术动向,阐明了未来战术互联网的发展趋势。针对军事网络安全可控性高的特点,提出了将软件定义网络和可控网络理论用于战术互联网的新思路。总结了软件定义网络和可控网络的关键理论和发展动态,同时对两者的结合机制进行了讨论。在此基础上,探讨了软件定义网络与可控网络在战术互联网的应用前景,并对未来战场网络的发展进行了展望。(本文来源于《飞航导弹》期刊2018年03期)

阮章静[9](2018)在《大规模战术互联网移动自组织路由协议优化技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移动自组织网络(MANET)是一种多跳、临时的自组织系统,它是一种分布式网络,能够在没有基础网络设施的情况下,提供节点之间的相互通信能力。移动自组织网络在军事指挥通信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其中最为典型的应用就是战术互联网。战术互联网(Tactical Internet,TI)可以看作是战场环境下的移动自组织网络,它是网络中心战在局部战场的表现,同时也是保障战场信息传输的基础设施。战术互联网中节点的通信资源和信道速率较为有限,并且网络拓扑动态变化,这些特点都给战术互联网组网方式和路由协议设计带来了新的困难与挑战。尤其是在大规模战场环境中,节点的移动性导致网络产生大量的拓扑消息,从而出现信道堵塞,通信延时过长等问题。因此,在构建大规模战术互联网过程中,路由协议的设计与优化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以当前美军最新推出的战术互联网技术构架—宽带网络波形(Wideband Network Waveform,WNW)为研究目标,以优化链路状态路由协议(OptimizedLink State Routing Protocol,OLSR)为基础,结合分簇技术、跨层优化技术和模糊视觉技术,提出了适用于大规模战场环境的路由协议CH-OLSR(Clustered and Hazy Sighted OLSR)。相比于OLSR协议,CH-OLSR协议的网络控制消息不再进行全网广播,而是只在簇内广播;同时采用模糊视觉技术与跨层信息共享技术来降低拓扑控制开销;为了保障路由性能,CH-OLSR协议将网络节点分为簇首、网关、普通节点,网关负责簇间通信,仅将抽象的精简拓扑消息进行全网广播,以此来降低全网通信所产生的路由开销;通过设计具有可扩展性的网关选择策略来增强大规模战术互联网的稳定性。为了验证本文所提出的CH-OLSR协议的性能,文章采用OPNET网络仿真软件进行建模,并设计多种战场场景进行模拟测试,比较CH-OLSR与OLSR在不同网络规模、不同网关策略下的路由性能、业务收发情况、网络开销以及端到端延时。仿真结果证实了本文所提出的CH-OLSR路由协议能够有效地减少网络开销,降低带宽占用率,同时能够降低端到端延时,更适用于大规模战术互联网络。本论文有助于推进我军对于大规模战场环境下移动自组织路由协议的研究,并且对新一代战术通信网络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本文来源于《北京交通大学》期刊2018-03-12)

马换[10](2018)在《战术互联网分簇式媒体接入控制协议关键技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军事通信网络与互联网技术的不断融合,现代数字化战场产生了一个重要的信息传输网络,即战术互联网。联合战术电台系统宽带网络波形(JointTactical Radio System Wideband Network Waveform,JTRS WNW)是美军战术互联网中最流行的战术波形。本文研究了 WNW战术波形的数据链路层协议M-USAP(Modified-Unifying Slot Assignment Protocol),分析了其在大规模网络场景下存在的帧结构长、时延增大、时隙复用率低等不足,提出了适用于大规模战术互联网的分簇式媒体接入控制协议(Clustering-Media Access Control Protocol,C-MAC)。C-MAC 协议分为C-USAP、C-MANAGE和C-UCDS叁个子协议。本文围绕这叁个子协议开展了如下研究工作:(1)C-USAP:在M-USAP基础上引入分簇思想,通过多频段分割技术将大规模网络分为多个互相独立工作的簇,设计了 C-USAP协议的“动态时分-频分多址”的时帧结构,扩展了 M-USAP协议的控制信令。(2)C-MANAGE:针对网络中不同簇节点工作在不同的频段不能互通的问题,提出了“簇首”、“网关”和“普通节点”的网络角色划分方案,设计了簇首管理策略和网关管理策略,实现了簇间互联互通、节点动态入簇和节点跨簇功能。(3)C-UCDS:在统一连通支配集协议(Unifying Connected Dominating Set,UCDS)的基础上,结合分簇网络成员角色等特点,设计了 C-UCDS协议,该协议能够在不产生额外网络开销的前提下选择骨干节点并构建网络骨干拓扑。本文利用OPNET软件对提出的C-MAC协议进行仿真建模,对比分析了不同网络规模仿真场景下C-MAC和M-USAP协议的性能,并使用展示软件直观地显示C-UCDS协议构建的骨干网络。仿真结果表明,与M-USAP协议相比,本文提出的C-MAC协议有效地提升了业务流的投递率,提高了时隙复用率,降低了时延。(本文来源于《北京交通大学》期刊2018-03-01)

战术互联网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针对战术互联网网络效能评估问题,在对战术互联网体系进行研究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Topsis的战术互联网网络效能评估方法,构建了战术互联网网络效能评估模型,并对四种战术互联网网络结构进行评估和验证。该方法具有较好的鲁棒性和时效性,能满足战场环境下对信息通信网系评估的通用性要求。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战术互联网论文参考文献

[1].李峰,朱巍,刘波.基于DynamicEntropyMethod的战术互联网效能评估[J].指挥控制与仿真.2019

[2].李峰,朱巍,刘乾.一种基于Topsis的战术互联网网络效能评估研究[J].信息通信.2018

[3].李红领,陈颖颖,张增.基于整网效果的战术互联网干扰效果的评估方法[J].现代信息科技.2018

[4].聂浩,蔡晓霞,陈红.战术互联网效能评估指标体系的建立[J].火力与指挥控制.2018

[5].赵萌,石志强.基于改进TCP协议的战术互联网可靠传输研究[J].中国新通信.2018

[6].姜胜明.海洋互联网的战略战术与挑战[J].电信科学.2018

[7].齐晓娜.大规模战术互联网快速规划系统研究与实现[D].北京交通大学.2018

[8].马慧慧,卢昱,陈兴凯.SDN在可控战术互联网中的应用展望[J].飞航导弹.2018

[9].阮章静.大规模战术互联网移动自组织路由协议优化技术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8

[10].马换.战术互联网分簇式媒体接入控制协议关键技术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8

论文知识图

美军战术互联网组织层次战术互联网效能评估系统层次模...战术互联网逻辑显示图联网与以...战术互联网频谱管理系统模型战术互联网系统层次模型战术互联网结构示意

标签:;  ;  ;  ;  ;  ;  ;  

战术互联网论文_李峰,朱巍,刘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