篡改检测论文_翁韶伟,彭一航,危博,易林,叶武剑

导读:本文包含了篡改检测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色温,图像,特征,视频,卡尔,模型,距离。

篡改检测论文文献综述

翁韶伟,彭一航,危博,易林,叶武剑[1](2019)在《基于Inception-V3网络的双阶段数字视频篡改检测算法》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克服现有数字视频取证算法识别准确率低、定位能力差等缺点,提出一种具有高识别率且定位准确的基于Inception-V3网络的二级分类取证算法.在第一级分类器中提出简单的阈值判断方法来区分原始和篡改视频,第二级分类器将采用Inception-V3网络的稠密卷积核结构来自动提取篡改视频帧的高维多尺度特征.高维多尺度特征有助于提升篡改视频帧的识别率.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算法不仅能准确地检测出篡改视频,还能从篡改视频中精确定位出篡改帧.(本文来源于《广东工业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06期)

杨健梅,刘盈颖[2](2019)在《基于色温的视频帧复制-粘贴篡改检测》一文中研究指出视频帧复制-粘贴篡改是一种常见的视频篡改方式,即复制某个视频中一段连续视频序列粘贴至另一段视频序列中,使得视频内容发生改变。提出一种基于色温的视频篡改检测方法,用于检测不同光源下拍摄所得的视频帧复制-粘贴篡改。算法首先估计每一视频帧的全局色温与参考色温,接着计算全局色温与参考色温的色温距离,最后使用k-means算法找出色温异常的视频帧视为篡改帧。实验结果表明,与同类型算法相比,该算法具有更高的准确度和更好的检测效率。(本文来源于《警察技术》期刊2019年06期)

盈盈[3](2019)在《基于面积比一致性的图像拼接篡改检测》一文中研究指出提出一种基于面积比一致性的图像拼接篡改检测。利用仿射不变量——区域面积比反映平面物体的几何形变,分别在矫正图像和正投影图像上提取物体轮廓的交比谱,采用动态时间规整算法匹配形状,估计局部区域面积比。最后,定义度量误差,根据面积比一致性鉴定拼接图像。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能够检测平面透视一致性,实现图像真实性取证。(本文来源于《工业控制计算机》期刊2019年10期)

普菡,黄添强,翁彬,肖辉,黄维[4](2019)在《融合空间约束和梯度结构信息的视频篡改检测算法》一文中研究指出相邻帧间相似性原理的传统视频被动取证方法会对画面运动剧烈的视频发生大量误检测,针对这个问题,提出了一种融合空间约束和梯度结构信息的视频篡改检测方法。首先,利用空间约束准则,提取低运动区域和高纹理区域,并将两个区域进行融合,获取顽健的量化相关性丰富区域用于提取视频最优相似性特征;然后,改进原有特征的提取和描述方法,运用符合人类视觉系统特性的梯度结构相似性GSSIM来计算空间约束相关性值,最后,利用切比雪夫不等式对篡改点进行定位。实验证明,针对画面运动剧烈的视频,所提算法误检率更低,精确度更高。(本文来源于《网络与信息安全学报》期刊2019年05期)

卢淑萍,肖随贵[5](2019)在《基于曲率度量耦合仿射制约策略的图像复制-粘贴篡改检测算法》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当前较多图像复制-粘贴篡改检测算法主要依靠对特征点间的距离进行度量来完成特征匹配,忽略了特征点间的仿射关系,使其在几何变换条件下的篡改检测检测正确性不高的问题,将特征点间的仿射关系引入到特征匹配过程中,提出基于曲率度量耦合仿射制约策略的图像复制-粘贴篡改检测算法。该算法主要是通过像素点曲率和特征点仿射关系来完成图像复制-粘贴篡改检测。首先,采用Sobel边缘检测方法提取图像的边缘轮廓,通过计算边缘轮廓上像素点的曲率值来获取图像特征。然后,通过计算特征点邻域中的Haar小波值,生成特征向量。利用特征向量构造特征点间的仿射关系模型,计算特征点间的仿射关系值,用于建立仿射制约策略,完成特征匹配。最后,借助于SURF算法完成特征点的集群,对复制-粘贴篡改区域进行定位,获取检测结果。实验结果显示,较当前的复制-粘贴篡改检测方法而言,所提算法具有更高的检测正确性与鲁棒性,能够更好地适应缩放、旋转等伪造内容的检测。(本文来源于《电子测量与仪器学报》期刊2019年09期)

张威虎,郑佳雯,郭明香,陶智慧,贺元恺[6](2019)在《多距离特征匹配的篡改图像检测算法》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解决当前篡改图像的检测算法主要依靠单一的特征进行描述以及欧几里德距离进行匹配,导致篡改图像的检测率较低的问题,以及在对图像复制粘贴后进行一系列后处理操作的篡改图像检测时,容易出现匹配错误和鲁棒性差的问题,采用一种多距离特征匹配的篡改图像检测算法。首先,对获取到的图像提取尺度不变特征变换(SIFT)特征,在SIFT特征待描述区域的基础上,提取具有权值旋转不变均匀性的局部二值模式(LBP)特征,构成特征描述子;其次,分别计算描述子之间的标准欧几里德距离、相关距离以及汉明距离,通过多距离匹配改进g2nn算法进行特征的初次匹配;最后,通过凝聚型分层特征聚类以及随机一致性(RANSAC)算法去除存在的错误匹配点,完成篡改图像的检测。在MICC-F220图像数据库上进行了测试,实验结果表明,与当前2种主流算法相比,总体准确率分别提高了2.86%和2.11%,对于缩放、旋转以及缩放+旋转的后处理均具有很好的鲁棒性,是一种研究复制粘贴后进行缩放和旋转后处理的篡改图像检测的有效方法。(本文来源于《西安科技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04期)

陈天宇,张蓉,王珩[7](2019)在《基于深度学习的图像篡改被动检测技术的研究与实现》一文中研究指出图像篡改的被动检测技术通过提取图像的特征从而判断图像是否遭受到了篡改。本文通过提取图像DCT系数的马尔科夫转移概率特征矩阵,经阈值处理、多步长差分后作为深度学习的输入,进行图像篡改检测。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对拼接篡改图像的检测准确率高达92.54%,具有一定的实用性。(本文来源于《网络安全技术与应用》期刊2019年07期)

王一岚[8](2019)在《面向数字取证中图像篡改检测的智能鲁棒算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数字图像作为信息传载的重要形式,其应用越来越广泛。利用编辑软件对图像进行操作处理越来越容易,这为人们工作和生活带来极大便捷的同时,也产生了一些负面影响,比如针对图像内容的伪造篡改。因此,针对数字图像内容真实性的取证技术研究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复制-粘贴(Copy-Move)是一种常见的图像篡改操作,现有的检测方法在抵抗几何旋转和缩放攻击时鲁棒性不足,检测流程也缺乏一定的智能化。本文结合信号处理领域的极谐波变换(Polar Harmonic Transform,PHT)、智能优化中的粒子群优化算法(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PSO)和机器学习中的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SVM)等理论和方法,提出一套有效检测与定位篡改区域的解决方案,实现针对几何攻击和后处理操作的鲁棒性,完成检测智能化。本文具体工作如下:(1)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PHT矩的抗几何攻击图像复制-粘贴篡改检测(Copy-Move Forgery Detection,CMFD)算法。该算法首先对图像进行预处理,并对图像进行圆形块划分。接着计算每个重迭图像块的PHT矩系数作为不变特征,并通过奇异值分解(Singular Value Decomposition,SVD)来降低特征维数,得到所有块特征后计算块间相似性距离。PSO被用来根据块相似性度量直方图寻找最优的相似性阈值。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不仅能有效地抵抗旋转和缩放等几何攻击,对高斯白噪声和JPEG压缩等后处理操作也有较好的鲁棒性,而且提高了检测准确率。此外,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相似性阈值估计方案,所估计的阈值使得本方法在检测率和计算复杂度上都有所改进。(2)本文提出一种基于SVM分类的图像复制-粘贴篡改检测智能算法。通过对图像重迭圆块做极谐波变换,计算每两块之间的相似性度量,并形成块相似性度量直方图(Histogram of Block Similarity Measures,HBSM),最后提取直方图特征用于区分原始未篡改的自然图像与复制-粘贴篡改图像。实验结果表明,即使在几何和后处理攻击下,本方法的准确率也较高。(3)本文对现有图像复制-粘贴篡改盲取证技术进行了比较分析,对篡改检测机理进行了研究,并针对篡改过程中的几何操作建立篡改模型。在实验所用数据集方面,对公共数据集做了扩展。鲁棒检测的攻击类型包括多角度旋转、多尺度缩放、不同强度高斯白噪声、高斯滤波和JPEG压缩等。(本文来源于《西安理工大学》期刊2019-06-30)

甘玲,王凯[9](2019)在《基于HSV和HE的复制粘贴篡改检测算法》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块匹配检测算法不能准确提取图像面积较小区域、自然相似区域以及平滑区域特征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HSV(hue,saturation,value)颜色空间和直方图均衡化算法的复制粘贴篡改精确检测与定位的方法。将待测图像从RGB(red,green,blue)颜色空间转换到HSV颜色空间,并通过直方图均衡化算法对图像HSV颜色空间的V通道进行特征增强;提取基于圆谐波变换的特征构建特征向量;使用最近邻搜索算法对构建的特征向量进行快速随机搜索得到稠密的偏移场;采用稠密线性拟合的方法滤除错误匹配,并通过形态学操作标识定位出篡改区域。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能够有效降低面积较小区域、自然相似区域和平滑区域的误检与漏检像素,从而提升检测结果并准确定位出图像的篡改区域。(本文来源于《重庆邮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9年03期)

张维,步兵,王洪伟[10](2019)在《基于KF的列控系统数据篡改攻击检测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提高城市轨道交通列车运行控制系统信息安全保护级别、针对列控系统面临的潜在数据篡改攻击进行有效检测。首先基于列控系统的运行原理以及信息交互特性,对列车追踪运行过程、攻击者篡改列车上下行信息过程进行数学建模;其次提出基于卡尔曼滤波器(KF)的列车状态估计方法和基于卡方检测器相结合的入侵检测方法,通过对卡方检测器进行改进,使之能够检测数据篡改攻击并在攻击期间持续输出报警;最后通过半实物仿真平台进行仿真,并给出验证结果。结果表明:入侵检测方法可以对攻击者的数据篡改攻击给出实时报警,且具有95%以上的准确率和6%以下的误报率。(本文来源于《中国安全科学学报》期刊2019年S1期)

篡改检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视频帧复制-粘贴篡改是一种常见的视频篡改方式,即复制某个视频中一段连续视频序列粘贴至另一段视频序列中,使得视频内容发生改变。提出一种基于色温的视频篡改检测方法,用于检测不同光源下拍摄所得的视频帧复制-粘贴篡改。算法首先估计每一视频帧的全局色温与参考色温,接着计算全局色温与参考色温的色温距离,最后使用k-means算法找出色温异常的视频帧视为篡改帧。实验结果表明,与同类型算法相比,该算法具有更高的准确度和更好的检测效率。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篡改检测论文参考文献

[1].翁韶伟,彭一航,危博,易林,叶武剑.基于Inception-V3网络的双阶段数字视频篡改检测算法[J].广东工业大学学报.2019

[2].杨健梅,刘盈颖.基于色温的视频帧复制-粘贴篡改检测[J].警察技术.2019

[3].盈盈.基于面积比一致性的图像拼接篡改检测[J].工业控制计算机.2019

[4].普菡,黄添强,翁彬,肖辉,黄维.融合空间约束和梯度结构信息的视频篡改检测算法[J].网络与信息安全学报.2019

[5].卢淑萍,肖随贵.基于曲率度量耦合仿射制约策略的图像复制-粘贴篡改检测算法[J].电子测量与仪器学报.2019

[6].张威虎,郑佳雯,郭明香,陶智慧,贺元恺.多距离特征匹配的篡改图像检测算法[J].西安科技大学学报.2019

[7].陈天宇,张蓉,王珩.基于深度学习的图像篡改被动检测技术的研究与实现[J].网络安全技术与应用.2019

[8].王一岚.面向数字取证中图像篡改检测的智能鲁棒算法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19

[9].甘玲,王凯.基于HSV和HE的复制粘贴篡改检测算法[J].重庆邮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

[10].张维,步兵,王洪伟.基于KF的列控系统数据篡改攻击检测方法[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19

论文知识图

非负矩阵分解重构图像效果图复制-粘贴检测算法原始测试图片基于线性对比增强痕迹检测的图像拼接...基于透视约束的篡改图像拼接检测结果图像检索示例数字录音制作时间确定Fig.4.17Produ...

标签:;  ;  ;  ;  ;  ;  ;  

篡改检测论文_翁韶伟,彭一航,危博,易林,叶武剑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