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组织多普勒显像技术评价肺动脉高压患者右室舒张功能的初步研究

应用组织多普勒显像技术评价肺动脉高压患者右室舒张功能的初步研究

张红菊[1]2004年在《应用组织多普勒显像技术评价肺动脉高压患者右室舒张功能的初步研究》文中认为目的:探讨组织多普勒显像 (TDI)技术评价肺动脉高压患者右室舒张功能的临床意义。方法: 140例肺动脉高压患者为研究对象,平均年龄45±11岁,按肺动脉高压程度分为轻、中、重3组(轻度组50例,中度组51例,重度组39例) ;正常对照组30例 ,平均年龄45±11岁。常规取胸骨旁四心腔切面应用血流频谱多普勒技术分别测定叁尖瓣口舒张期血流频谱的e波(舒张早期血流峰值速度)、a波(舒张晚期血流峰值速度)并计算e/a比值。然后应用组织多普勒技术测定E波(舒张早期叁尖瓣环运动峰值速度)、A波(舒张晚期叁尖瓣环运动峰值速度)和IR(等容舒张时间),并计算E/A比值。结果:本研究中,按照肺动脉压程度的不同,患者舒张功能均有较为明显的变化,肺动脉高压患者右室舒张功能较正常减低并且随肺动脉压力的增高逐渐减低,其与肺高压程度呈负相关;随着肺动脉压力的增加,等容舒张时间明显延长;与叁尖瓣口血流多普勒充盈参数相比,TDI法对轻、中度肺动脉高压患者右室舒张功能异常的检出率更高,在重度肺动脉高压患者中,两者无差别。结论:与血流多普勒方法比较,组织多普勒显像技术是一项评价肺动脉高压患者右室舒张功能更为敏感的方法,可以早期预测右室舒张功能的变化。

郑光美[2]2006年在《组织多普勒成像技术评价风湿性心脏病患者右室整体功能》文中认为目前临床对右心功能的评估尚无准确统一的方法。本研究尝试用脉冲波组织多普勒显像技术(pulsed wave-tissue Doppler imaging,PW-TDI)所测相关时间间期来计算Tei指数,评价风湿性心脏病(rheumatic heart disease,RHD)患者右室整体功能,并引入PW-TDI速度指标和时间参数分别评价RHD患者的右室整体收缩功能与舒张功能。本研究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组织多普勒Tei指数评价风湿性心脏病患者右室整体功能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目的探讨应用叁尖瓣环的脉冲波组织多普勒显像技术(PW-TDI)所测相关时间参数计算的Tei指数评价风湿性心脏病(RHD)患者右室整体功能的临床价值,并分析该方法所测Tei指数与年龄、心率的关系。方法测量36例RHD患者及24例健康对照者的经胸超声心动图探查的右心常规超声指标:右房横径(RA)、右室横径(RV)、右室前壁厚度(RVAW)、根据叁尖瓣返流估测的肺动脉收缩压(SPAP)。同时记录叁尖瓣环的PW-TDI频谱图,在同一心动周期内测量其相关时间间期: A波终末至下一E波起始的间期(a)及S波的起止间期(b),并计算出Tei指数,Tei指数=(等容收缩时间+等容舒张时间)/射血时间=(a-b)/ b。结果(1)36例RHD患者中,A组(n=20)患者虽有少量叁尖瓣返流或轻中度肺动脉高压,但并无右心扩大征象,B组(n=16)有较明显的肺动脉高压及右心扩大。但A、B两组患者的Tei值均明显增大,分别为0.68±0.13和0.72±0.09,与对照组0.35±0.07相比差异均有显着性意义(P<0.01),但风湿性心脏病患者A、B两组间的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P>0.05)。(2)单元线性相关分析表明:正常对照组中,Tei指数与年龄(r=0.10,P>0.05)、心率(r=0.11,P>0.05)均无相关性;RHD患者中,Tei指数与年龄(r=0.42, P<0.05)正相关,而与心率(r=0.10,P>0.05)无相关性。结论用右室叁尖瓣环的PW-TDI法获得的Tei指数可以较敏感的反映RHD患者右室整体功能的变化,该方法克服了传统多普勒血流法无法在同一心动周期测量Tei指数的缺陷,避免了生理情况下心率波动带来的误差,且简单易行,不受年龄、心率和前负荷的影响,是评价其右室整体功能的较好指标。第二部分组织多普勒成像技术评价风湿性心脏病患者右室整体收缩与舒张功能目的探讨应用脉冲波组织多普勒显像技术(PW-TDI)评价风湿性心脏病(rheumatic heart disease,RHD)患者右室整体收缩与舒张功能的临床价值,并初步分析其变化特点与形成机制。方法测量36例RHD患者及24例健康对照者的右心常规超声指标:右房横径(RA)、右室横径(RV)、右室前壁厚度(RVAW)、叁尖瓣口多普勒血流频谱E、A峰;根据叁尖瓣返流估测的肺动脉收缩压(SPAP)。同时记录叁尖瓣环的PW-TDI频谱图,测量收缩期相关指标:收缩期峰值速度Vs,射血前期时间PET(心电图QRS波起点至TDI频谱图S波起点的时间),射血时间ET(TDI频谱图S波持续时间),计算PET/ ET;测量舒张期相关指标:舒张早期峰值速度Ve,舒张晚期峰值速度Va,等容舒张期时间IRT(TDI频谱图等容舒张波持续时间),计算Ve/Va。将RHD各组患者与健康对照者的右室相关指标进行比较。结果(1)36例RHD患者中A1组(n=7)有少量叁尖瓣返流但无肺动脉高压,A2组(n=13)患者虽有轻到中度肺动脉高压但无明显右心肥大征象,B组(n=16)有明显的肺动脉高压及右心扩大。(2)单元线性相关分析表明:正常对照组的PW-TDI心功能指标中,收缩期参数Vs随年龄变化不显着,而反映舒张功能的Ve、Ve/Va与年龄负相关,Va与年龄正相关。(3)在排除年龄因素影响后,A1组的收缩功能指标Vs、PET、PET/ET与对照组相比无显着变化(P>0.05),而反映舒张功能变化的Ve与Ve/Va下降,IRT延长,与对照组相比均有显着性差异(P<0.05);A2组以及B组的收缩功能指标Vs减低,PET延长、PET/ ET增大;舒张功能指标Ve、Ve/Va均下降,IRT延长,与对照组相比均有显着性差异(P<0.05)。结论(1)RHD患者的右室功能在肺动脉高压出现之前就已存在改变,且早期以舒张功能下降为主要表现;肺动脉高压出现后,右室整体收缩及舒张功能均受到损害。(2)从右室叁尖瓣环的PW-TDI频谱图获得的各项指标中,Vs、PET、PET/ ET可以较敏感的反映右室整体收缩功能的变化,而Ve、Ve/Va可以较敏感的反映右室整体舒张功能的变化。(3)同左室功能参数一样,在单独应用Ve与Ve/Va评价右室功能时,应考虑到年龄因素的影响。

宋倩[3]2012年在《斑点追踪显像技术评价肺动脉高压对左心室扭转运动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目的:应用斑点追踪显像(speckle tracking imaging, STI)技术评价肺动脉高压(pulmonary arterial hypertension, PAH)对左心室短轴基底段、心尖段水平心内膜、心外膜、整体旋转角度和达峰时间的影响以及对左心室扭转(Left Ventricular twist, LVtwist)运动的影响。方法:PAH组24例,分别是临床确诊为肺血栓栓塞(Chronic Thromboembolic Pulmonary Hypertension, CTEPH)患者10例,特发性肺动脉高压(idiopathic pulmonary arterial hypertension, IP AH)患者10例,肺原性心脏病(肺心病)患者3例,脾切除术后导致PAH患者1例;结缔组织病(connective tissue disease,CTD)患者40例,其中并发PAH患者(CTD-PAH组)20例,未并发PAH患者(CTD组)20例;正常对照组20例,为经临床查体、心电图及超声心动图排除心肺疾患的健康体检者。所有观察对象就诊时均为窦性心律,并排除右心室流出道狭窄、肺动脉瓣狭窄、高血压、冠状动脉性心脏病、二尖瓣和主动脉瓣疾病、心肌病、心律失常及与左心室相关的疾病。采用Philips iE33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S5-1探头,频率1.7~3.4MHz。配有Q-Lab7.0定量分析软件。常规二维超声测量左心房前后径(Left Atrial dimension, LAD),左心室舒张末径(Left Ventricular End-diastolic Dimension, LVEDD),单平面Simpson法计算左心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 LVEF),左心室舒张末期容量(Left Ventricular End-diastolicVolume, LVEDV);尖瓣脉冲多普勒血流频谱测量舒张早期峰值流速(E)、舒张晚期峰值流速(A)及并计算E/A比值;脉冲组织多普勒(Tissue Doppler Imaging, TDI)方式记录左心室侧壁二尖瓣环运动频谱,测量舒张早期峰值速度(Ea),舒张晚期峰值速度(Aa)并计算Ea/Aa值,测量等容收缩期(Isovolumetric Contraction Time, ICT),等容舒张期(Isovolumetric Relaxation Time, IRT)及射血期(Ejection Time, ET),计算Tei指数=(ICT+IRT)/ET;选取左心室短轴基底段、心尖段水平高帧频图像(帧频>60Hz),测量各段心内膜、心外膜及整体收缩期旋转峰值角度及达峰时间,并计算LVtwist角度=心尖段旋转峰值角度-基底段旋转峰值角度。比较PAH组与正常对照组、CTD组与正常对照组、CTD-PAH组与正常对照组、CTD-PAH组与CTD组间各段心内膜、心外膜、整体收缩期旋转峰值角度和达峰时间以及LVtwist角度。结果:1.PAH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PAH组LVtwist角度减低(P<0.001);PAH组左心室心尖段心内膜、心外膜、整体峰值旋转角度和基底段心外膜、整体峰值旋转角度降低(P<0.001或P<0.05);心尖段心内膜、心外膜、整体旋转角度达峰时间提前(P<0.001);基底段心内膜、心外膜、整体旋转角度达峰时间延迟(P<0.05),基底段心内膜峰值旋转角度及达峰时间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CTD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CTD组心尖段心内膜、心外膜、整体旋转角度及LVtwist角度均降低(P<0.001)。其它参数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CTD-PAH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CTD-PAH组左心室心尖段、基底段心内膜、心外膜、整体旋转角度及LVtwist角度均减小(P<0.001,P<0.01或P<0.05);心尖段心内膜、心外膜、整体旋转角度达峰时间提前(P<0.01)。4.CTD-PAH组与CTD组比较:CTD-PAH组左心室心尖段心内膜、整体旋转角度、基底段心外膜旋转角度及LVtwist角度降低(P<0.01或P<0.05);心尖段心内膜、心外膜、整体旋转角度达峰时间提前(P<0.01)。结论:1.PAH患者左心室心尖段、基底段旋转角度降低,以心尖段为着,LVtwist角度降低,表明左心室局部及整体收缩功能受损。2.结缔组织病患者左心室局部及整体心肌收缩功能受损,结缔组织病并发PAH患者心尖段、基底段心内膜、心外膜、整体旋转角度均降低,LVtwist角度降低,表明左心室收缩功能严重受损,提示治疗PAH患者应注意其左心室功能。3.STI技术可定量测量左心室短轴旋转及LVtwist角度,能早期敏感地反映PAH患者左心室收缩功能受损。

孙佳英[4]2011年在《应变率及应变成像评价肺动脉高压患者右房功能的初步研究》文中提出目的:应用应变率及应变成像技术研究肺动脉高压(Pulmonary Hypertension,PH)患者右房功能的改变,评价应变率及应变技术在评价右房功能方面的价值,探索新的评价右房功能的指标。方法:选择正常组33例,其中男性10例,女性23例。年龄13~57岁,平均(38.09±13.84)岁。PH组61例,按肺动脉收缩压(PASP)程度分为叁组:轻度PH组(LPH组),共22例,男8例,女14例,平均46.20±14.98岁:中度PH组(MPH组),共19例,男7例,女12例,平均44.26±17.40岁;重度PH组(SPH组),共20例,男7例,女13例,平均35.68±12.39岁。对正常组及所有PH患者行常规超声、应变率及应变超声检查,测量或计算以下参数:1.PASP。2.右室功能参数:右室Tei指数、叁尖瓣环E’/A’、右室舒张末期容积(RVEDV)、右室收缩末期容积(RVESV)、右室每搏输出量(RVSV)和右室射血分数(RVEF)等。容积参数均以体表面积(BSA)校正为容积指数(RVEDVI、RVESVI和RVSVI)。3.右房功能传统参数:右房最大容积(Vmax)、右房最小容积(Vmin)、右房收缩前容积(Vpre)、右房每博量(RASV)、右房被动排空容积(RAPEV)、右房被动排空分数(RAPEF)、右房主动排空容积(RAAEV)、右房主动排空分数(RAAEF)和右房射血力(RASF)等。其中,容积参数和RASF均以BSA校正为相应指数(VImax、VImin、VIpre、RASVI、RAPEVI、RAAEVI和RASFI)。4.右房功能应变率及应变参数:右房侧壁舒张早期应变率E峰峰值(ESR)、房缩期应变率A峰峰值(ASR)、收缩期应变率S峰峰值(SSR)和右房应变峰值(ASS)。分别对正常组与PH各组间上述参数进行比较,分析右房功能相关参数与PASP和右室功能相关参数等之间的相关性。结果:1.右房功能参数的比较(1)右房管道功能参数:RAPEF和ESR在PH各组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ESR在PH各组间无明显差异(P均>0.05)。(2)右房主动收缩功能参数:RAAEF、RASFI、ASR和ASS在PH各组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其中RASFI、ASR在各组间的变化更敏感。(3)右房储器功能参数:PH各组RASVI和SSR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2.相关性分析(1)右房功能参数与PASP之间。右房管道功能参数:RAPEF与PASP呈负相关(r=-0.65,P<0.01)。ESR、RAPEVI与PASP之间无明显相关性。右房主动收缩功能参数:RAAEF、RASFI、ASR和ASS在一定程度内(PASP<70mmHg)与PASP均呈正相关(P均<0.01),其中ASR和ASS相关性较好(r值分别为0.67和0.74);在SPH组,则均无明显相关性。右房储器功能参数:RASVI、SSR与PASP均呈正相关(P均<0.01),其中SSR相关性较好(r=0.75)。(2)右房功能参数与右室功能参数之间。ESR、RAPEF、ASR、RASFI、ASS、RAAEVI、SSR与右室Tei指数均有相关性(P均<0.01)。ESR、RAPEF、ASR、RASFI、ASS、RAAEVI、SSR和RASVI与E’/A’比值均有相关性(P均<0.01),其中ESR和RAPEF相关性较好(r值分别为0.65和0.70)。ESR、RAPEF、ASR、RASFI、ASS、RAAEVI、SSR与RVEF均有相关性(P均<0.01),其中SSR相关性最好(r=-0.65)。结论:1、随着PASP的升高,右房容积参数变化敏感,但不能具体反映各个时相的功能。2、随着PASP的升高,右房管道功能呈递减趋势,储器功能呈递增趋势,主动收缩功能在轻中度PH时呈增高趋势,但重度PH时由于失代偿反而从高峰下降但仍高于正常对照组。3、反映右房管道功能最敏感的参数为RAPEF;反映右房主动收缩功能最敏感的参数为ASS和ASR:反映右房储器功能最敏感的参数为SSR。4、应变率及应变参数更适合于评价右房主动收缩和储器功能。

张晓玲[5]2009年在《应变率显像技术评估肺动脉高压患者右心室功能及收缩后收缩》文中研究说明目的:应用应变率显像技术评价不同程度的肺动脉高压患者右室局部心肌收缩和舒张功能及收缩后收缩(Postsystolic shortening , PSS)现象,并分析PSS的相关因素,通过多因素逐步回归分析PSS的主要影响因素,以期更早、更敏感的识别节段心肌功能,并充分认识PSS的临床价值。方法:1实验组为肺动脉高压患者60例,所有入选者均除外肺动脉狭窄及右室流出道梗阻、叁尖瓣器质性病变、右心室安置起搏器、右室心肌梗死及心肌病。并根据肺动脉收缩压(PASP)将肺动脉高压患者分为A组:轻度20例(30~49mmHg,1mmHg=0.133kPa)、B组:中度20例(50~69mmHg),C组:重度20例(≥70mmHg)。同期选取20例健康人为正常对照组,经体检、心电图、胸片及超声心动图检查证实均无心肺疾患。所有研究对象均为窦性心律。2采用GE公司的Vivid 7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1.7~3.4MHZ,系统具备实时心肌多普勒显像及应变率显像。应用其Q-analyze软件进行心肌各节段各心动周期时相的应变率定量分析。3所有入选者均左侧卧位,平静呼吸,连接心电图,首先进行左室长轴切面及标准心尖四腔心切面的二维图像采集,然后获取标准心尖四腔心切面的叁尖瓣口连续多普勒血流频谱,再于TVI模式下获取心尖四腔心切面及胸骨旁右室流入道长轴切面,上述各切面得到理想图像后,将连续3个心动周期的图像以Loop形式存入仪器硬盘待后分析。4图像分析和参数测取:4.1测量右室前壁厚度(RVAW),右室横径(RVD),代表右室结构参数。4.2根据连续多普勒测量叁尖瓣口最大返流速度,估测肺动脉收缩压(PASP)。4.3进入TVI模式,将帧频调节至大于100帧/秒,采用心尖四腔心切面,记录右室游离壁叁尖瓣环频谱,测量等容舒张时间(IRT)、等容收缩时间(ICT)和射血时间(ET),并计算右心Tei指数,反映右室整体功能。4.4于应变率模式下,分别获取右室游离壁及右室后壁基底段及中间段的应变率曲线,测量收缩期峰值应变率及舒张早期应变率,统计出现PSS的节段数,PSS表现为等容舒张期应变率呈负向改变,出现PSS节段的等容舒张期应变率值即PSS值。结果1一般资料的比较各组间性别、年龄无显着差异。对照组与A组比较,静息心率无显着差异,但与B组、C组比较心率增快,均有显着性差异;与A组相比,B、C组静息心率加快,有显着性差异。B组与C组间静息心率比较,有显着性差异。2各组间超声参数的比较2.1右室结构参数的比较与对照组比较,B、C两组的RVD增大,RVAW增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对照组与A组间无显着性差异。2.2右室功能的比较与对照组比较,伴随肺动脉压力的增高,肺动脉高压组收缩期峰值应变率(SRs)表现为下降趋势,舒张早期应变率(SRe)表现为下降趋势,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与B、C两组间比较,Tei指数增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与A组间比较,无显着性差异。2.3 PSS的比较各组均可见PSS现象,其中对照组约23%出现,A组约38%出现,B组约47%出现,C组约58%出现。与对照组比较,肺动脉高压组出现PSS节段数增多,且PSS值增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肺动脉高压各组间比较,伴随肺动脉压力增高,出现PSS节段数增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 PSS与右室结构指标、功能指标的相关分析PSS与RVAW及RVD之间存在相关性,PSS与肺动脉收缩压、右室收缩功能、舒张功能及右室整体功能均有一定的相关性。4影响右室PSS主要因素的分析以PSS为因变量,RVAW、PASP、RVD和HR为自变量,进行多因素逐步回归分析,最终进入方程的变量仅有RVAW,提示右室壁厚度是影响PSS的主要因素。结论:肺动脉高压患者的右室功能减低,应变率显像技术可定量、准确地评价右室长轴功能;肺动脉高压患者病理性PSS的出现率较高,且由逐步回归分析得出右室壁厚度是影响肺动脉高压患者右室心肌PSS的主要因素,提示肺动脉高压右室局部心肌节段存在相对心肌缺血。

张雁飞[6]2009年在《组织多普勒应变成像技术对肺动脉高压患者右室非同步运动的研究》文中认为目的:1通过对肺动脉高压(pulmonary hypertension, PH)患者右心室(右室)心肌非同步运动的研究,探讨组织多普勒应变成像技术(strain imaging, SI)评价右室心肌非同步运动方面的价值,为超声心动图检测右室功能提供一个有价值的方法。2明确肺动脉高压患者中是否存在右室非同步运动,并将右室非同步运动应变参数与其它常用的右室功能参数、结构参数进行相关性分析,为临床评价右室功能提供一个实用的参考指标。方法:1实验组:选择2007年8月至2008年12月在我院门诊和住院部接受治疗的肺动脉高压患者共60例,男21例,女39例,其中原发性肺动脉高压9例,先天性心脏病12例,慢性阻塞性肺病13例,慢性肺动脉栓塞11例,结缔组织病15例。根据肺动脉收缩压(PASP)的程度,依据判断标准将其分为轻度、中度、重度叁组:A组为轻度肺动脉高压组(30mmHg≤PASP<50mmHg,1mmHg=0.133kPa),男7例,女13例,平均年龄(41.12±15.38);B组为中度肺动脉高压组(50mmHg≤PASP<70mmHg),男8例,女12例,平均年龄(44.20±15.85);C组为重度肺动脉高压组(PASP≥70mmHg),男6例,女14例,平均年龄(41.00±13.03)。右室流出道梗阻、右束支传导阻滞、急性心肌梗死、心脏瓣膜病、心肌病、严重心律失常、右心室起搏及左室收缩功能异常的患者不作为研究对象。对照组为年龄、性别与实验组相匹配的健康志愿者20例,男8例,女12例,平均年龄(41.25±13.12)。2使用仪器:采用美国GE公司生产的Vivid 7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1.5~4.0MHz。该机内配置组织应变成像系统定量分析软件,3所有入选者均取左侧卧位,连接同步心电图。将连续3个心动周期的图像存入仪器硬盘待后分析。所有参数均由一位操作者测量。4图像分析和参数测取4.1根据叁尖瓣返流估测肺动脉收缩压。获取叁尖瓣最大返流速度,利用伯奴利简化方程计算右房室收缩压差,加上估测的右房压,得到肺动脉收缩压。右房压根据下腔静脉的内径和它随呼吸变化的程度测得。4.2于心尖四腔心切面测量右房横径(RATD),右室舒张末面积(RVEDA)和收缩末面积(RVESA),计算右室面积变化分数RVFAC=(RVEDA-RVESA)/RVEDA(右室收缩功能参数);测量右室横径(RVTD)与左室横径(LVTD),并计算RVTD/LVTD(右室结构参数)。获取心尖四腔心切面组织速度图像,测得右室侧壁处叁尖瓣环的舒张早期峰速(Ea)、舒张晚期峰速(Aa),并计算Ea/Aa(右室舒张功能参数)。在右室侧壁处叁尖瓣环组织速度曲线上测得Aa波结束至下一个Ea波起始的时间(a)和Sa波持续时间(b),依据Tei等提出的公式:Tei指数=(a-b)/b,计算Tei指数。4.3参照D’Arcy等提出的右室壁节段划分法,将右室壁分为长轴方向的前壁、游离壁、后壁和室间隔,并进一步将各壁分为基底段、中间段和心尖段。获取心尖四腔心和右室流入道长轴切面3个以上心动周期组织多普勒图像,在应变模式下,获得游离壁、后壁、室间隔处基底段、中间段(由于右室前壁组织速度图像不满意,心尖部心肌存在取样角度依赖性,上述室壁节段被排除在外)应变曲线,测量各节段室壁长轴收缩期应变峰值(peak systolic strain,PST)、应变达峰时间(TQ-S心电图QRS波起点至应变峰值时间),计算6个节段间TQ-S的最大差值(Max-△TQ-S反映右室心肌整体不同步收缩参数)、并计算6个节段间PST的最大差值(Max-△PST)。结果:1各组间一般资料的比较各组间年龄、性别比例无显着性差异(P>0.05)。对照组与A组比较静息心率无显着性差异(P>0.05),但肺动脉高压各组之间静息心率的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间随着肺动脉压力的增高,静息心率亦顺序递增。对照组与A组比较RATD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与B组、C组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2各组间右室参数的比较PASP以对照组、A组、B组、C组为顺序递增,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对照组比较,肺动脉高压各组的RVEDA、RVESA、RATD、RVTD/LVTD、Tei指数增大,RVFAC、Ea、Ea /Aa减小,但对照组与A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上述参数中,对照组的RVTD/LVTD与C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它参数在对照组与B组、C组的比较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肺动脉高压组的Max-△PST、Max-△TQ-S明显增大,并以对照组、A组、B组、C组为顺序递增,A组的Max-△PST、Max-△TQ-S已明显大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着性(P<0.01),但Max-△PST在肺动脉高压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Max-△TQ-S在B组与C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右心室应变参数与右心室结构、功能参数的相关性分析3.1右心室非同步参数Max-△TQ-S与PASP高度相关(r=0.81, p<0.001)。Max-△TQ-S与右心室结构和功能参数(除Aa)均有相关性,尤其与RVESA、RVFAC、RVAD/LVTD、Tei指数、Ea有高度相关性(分别为r=0.62, p<0.001; r=-0.71, p<0.001; r=0.71, p<0.001; r=0.68, p<0.001;r=-0.66; p<0.001),与RVEDA、RATD、Ea /Aa亦有一定的相关性(分别为r=0.44, p<0.01; r=0.48, p<0.01;r=-0.48; p<0.01)。3.2右室壁不同节段应变峰值最大差值Max-△PST与PASP有良好的相关性(r=0.48, p<0.01);与Tei指数、Ea、Ea /Aa有一定的相关性(分别为r=0.41, p<0.05; r=-0.45, p<0.05; r=-0.42, p<0.05)。结论:1应变成像技术作为一种超声新技术,其时间和空间分辨率都很高,可以精确反映在整个心动周期内局部心肌收缩活动的发生,识别不同节段之间心肌形变在空间和时间分布上的细微差别,为超声心动图检测右心室功能提供了一个有价值的方法。2肺动脉高压患者存在右室非同步运动,且在轻度肺动脉高压组中即有明显改变;右室非同步应变参数具有敏感、曲线平滑、容易测量、不受右室几何形态影响、与其它常用右室结构、功能参数有良好相关性等优点,提示右室非同步应变参数可用于早期评价肺动脉高压患者的右室功能。

任永凤[7]2016年在《二维斑点追踪技术评价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左室功能及肺动脉高压影响因素的研究》文中认为目的应用二维斑点追踪成像(two dimensional spenkle tracking imaging,2DSTI)技术评价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患者左室扭转运动及整体收缩功能,并探讨MHD患者肺动脉高压(pulmonary hypertension,PH)发生率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收集我院血液净化中心经动静脉内瘘(arteriovenous fistula,AVF)行MHD晚期肾病患者68例,健康志愿者30例,血透患者被分成无PH组、轻度PH组、中度PH组、重度PH组。彩色多普勒超声12L高频探头记录动静脉造瘘处吻合口血流峰值流速(TAV)及吻合口内经(r),得到吻合口流量(Qa)(Qa=TAV×πr2×60)。被检者平静状态下取左侧卧位,连接叁导联心电图,使用X5-1探头,常规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测量叁尖瓣返流峰值流速,估测肺动脉收缩压(Systolic pulmonary arterial pressure,s PAP)。用双平面Simpson法测量左室射血分数(LVEF)。受检者呼气末屏气、心律稳定后分别采集连续4个心动周期左室心尖长轴、四腔、两腔切面及左室短轴二尖瓣水平(显示二尖瓣叶开口)、乳头肌水平、心尖水平(尽量远离乳头肌)二维灰阶动态图像(连续四个心动周期)并存储。使用仪器内置QLAB定量分析软件,选择所要分析区域心肌范围,系统自动包络心肌内膜,与心肌厚度一致,对描绘不理想的心肌节段进行手动微调。选择global srain得到各节段应变参数牛眼图,得到左室整体纵向应变(globa longitudinal strain,GLS)及整体环向应变(globa circumferential strain,GCS)数值。选择global rotation得到左室短轴基底段扭转角度峰值(Prot-B)、心尖段扭转角度峰值(Prot-A)、整体扭转角度峰值(Ptw-All)。比较透析各组基底段扭转角度峰值、心尖段扭转角度峰值、整体扭转角度峰值、整体纵向及环向应变参数的差异,并分析其诊断价值,同时探讨左室整体收缩功能、透析时间(透析龄)、年龄及性别等与PH发生的关系。结果1、45例患者发生肺动脉高压(45/68,66.2%),平均透析时间(22.1±13.5)个月,没有肺动脉高压患者平均透析时间(13.8±11.9)个月,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透析时间与PH存在正相关(r=0.324,P<0.001),透析时间越长,肺动脉高压越严重。2、与对照组比较,所有透析患者SBP及DBP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有PH组SBP较无PH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中重度PH组与对照组比较,LVEF较对照组、无PH组及轻度PH明显减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轻度PH和无PH组LVEF与对照组比较上述参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透析各组左室扭转参数与对照组比较Prot-B、Prot-A、Ptw-All减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各组GLS、GCS亦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并随着GLS、GCS减低肺动脉压增高程度进行性加重,pearson相关分析表明透析患者肺动脉压与左室GLS、GCS之间呈负相关(r=-0.45,-0.34,P<0.01)。结论1、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左室功能明显减低,2DSTI技术可以定量评价左室心肌扭转力学变化,可以定量评价左室总体纵向及环向应变,较常规超声心动图参数更加敏感。2、PH与透析时间呈正相关,透析时间越长肺动脉高压越严重。3、性别及患者血压是肺动脉高压发生的影响因素,女性及高血压患者发生肺动脉高压的几率增高,但无明显相关性。4、肺动脉压高压与左室整体收缩功能的下降呈负相关,肺动脉压程度越重,左室功能下降越明显。

佚名[8]2006年在《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2006年第15卷主题词索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说明:(1)本索引主题词按汉语拼音字母顺序排列;(2)冠有阿拉伯数字、西文字词的主题词,按其后汉字的拼音排序,在汉字相同的情况下,按数字、英文字母、希文字母顺序先后排列;(3)文题、作者后括号内数字为期号,最后为起页。A癌,导管,乳腺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的超

白鸿晖[9]2014年在《瓣环位移追踪技术评价房间隔缺损封堵术后右室功能的变化》文中研究说明研究背景房间隔缺损(atrial septal defects,ASD)是最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之一,其最主要的病理生理特征是心房水平存在左向右的分流。由于长期存在左向右分流,可引起慢性右心系统容量负荷过重、肺动脉高压,进而影响右心室功能。因此,准确评价右心室功能对于ASD患者的诊断、治疗及预后都有重要的意义。目前评价右心室功能的方法有超声心动图、CT成像、磁共振成像、放射性核素显像及心室造影等,由于超声心动图检查具有便捷、无创伤和无放射损害等优点,成为对右心系统形态、血流及功能进行评估的最便利、有效的首选方法[1]。超声心动图评价右心室收缩功能的方法有很多,组织运动瓣环位移自动追踪技术(tissue motion annular displacement, TMAD)是近些年发展起来的新技术,相关研究表明TMAD测定叁尖瓣环位移(tricuspid annular displacement, TAD)方法简单、可重复性好,可作为评价右心室收缩功能的新方法[2,3]。目的应用组织运动瓣环位移自动追踪技术(TMAD)测定叁尖瓣环位移(TAD)评价房间隔缺损(ASD)患者介入封堵术前后右心室收缩功能的变化,探讨TMAD技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研究对象为25例成功进行介入封堵的继发孔型ASD患者,分别于术前、术后3d、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行超声检查,二维超声常规测量右心室前后径(rightventricular, RV)、右心房左右径(right atrium, RA)、主肺动脉内径(main pulmonary artery,MPA)及右心室射血分数(righ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 RVEF);应用TMAD技术测量在上述各时间点叁尖瓣环右室游离壁处、室间隔处及二者连线中点处相对于右室心尖部的收缩期峰值位移(T1、T2、Tm),并对测量结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与术前相比:①术后不同时间点RA、RV、MPA逐渐减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术后不同时间点RVEF有所增大,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术后不同时间点T1、Tm逐渐增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不同时间点T2有所增大,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ASD封堵治疗术后,随时间推移右心系统结构和功能逐渐改善。2、TMAD技术可用于评估ASD封堵术后右心室收缩功能的改善状况。3、TAD测量方法简便,其中T1、Tm可作为定量评价ASD封堵术前后右心收缩功能的新指标。

朱玉菡[10]2016年在《超声心动图评估危重症肺动脉高压患者右心功能的临床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应用床旁超声心动图无创性评估危重症肺动脉高压患者的右心功能,以探讨评价右心功能的有价值的超声指标,为危重症患者右心功能不全的早期诊断提供依据;并研究危重症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方法]于2015年3月至2016年2月,连续前瞻性收集在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重症医学科(ICU)诊断为肺动脉高压(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的住院患者30例作为实验组,并收集同期入住ICU且性别、年龄相匹配并除外肺动脉高压患者33例作为对照组。根据入选患者28天死亡与否分为死亡组19例和存活组44例。全部入选患者入住ICU后获得知情同意,完善基本信息(姓名、性别、年龄、)、生命体征(体温、心率、呼吸、血压)、入住ICU主要诊断、APACHE Ⅱ评分、机械通气使用情况、7天死亡率、28天死亡率、ICU住院时间、中医辩证分型等资料的收集。并行床旁超声心动图检查,超声测量参数包括右心房横径(RAT)、右心房纵径(RAL)、右心房面积(RAA)、右心室基底段横径(RVDI)、右心室纵径(RVD2)、右心室中间段横径(RVD3)、右心室游离壁厚度(RVFW)、右室流出道近端内径(RVOT-Prox-D)、右心室流出道远端内径(RVOT-Distal-D)、主肺动脉内径(PAD)、右心室面积变化率(RVFAC)、叁尖瓣环收缩期位移(TAPSE)、右心室射血分数(RVEF)、叁尖瓣舒张期血流E峰与A峰比值(E/A)、叁尖瓣E峰减速时间(DT)、右心室心肌机能指数RIMP(又称Tei指数)等,所有超声参数测量十次取平均值。将上述结果填入调查表中,建立数据库后用SAS8.2统计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结果]1、一般资料分析:本研究共入选63例患者,根据有无肺动脉高压分为实验组30例和对照组33例。实验组男性14例,女性16例,年龄32-89岁,平均74±13岁,APACHEII评分平均17.9±6.2分,机械通气使用率63.3%,ICU住院时间平均9.5±8.3天,7天死亡率13.3%,28天死亡率30.0%;对照组33例,其中男性20例,女性13例,年龄31-88岁,平均72±13岁,APACHE Ⅱ评分平均17.4±7.4分,机械通气使用率63.6%,ICU住院时间平均11.5±14.1天,7天死亡率21.2%,28天死亡率30.3%。根据入选患者28天死亡与否分为死亡组和存活组,死亡组19例,其中男性12例,女性7例,年龄39-89岁,平均74±14岁,APACHE Ⅱ评分平均20.4±5.7分,机械通气使用率73.7%;存活组44例,其中男性22例,女性22例,年龄31-89岁,平均72±13岁,APACHE Ⅱ评分平均16.5±7.0分,机械通气使用率59.1%。2、主要疾病分布:实验组30例中脓毒症16例(54%)、AECOPD5例(17%)、冠心病4例(13%)、脑血管病2例(7%)、糖尿病1例(3%)、心肺复苏术后1例(3%)、其它1例(3%);对照组33例病例中脓毒症12例(37%)、AECOPD3例(9%)、冠心病4例(12%)、脑血管病9例(27%)、心肺复苏术后1例(3%)、其它4例(12%):死亡组19例中脓毒症10例(53%)、AECOPD 1例(5%)、冠心病2例(11%)、脑血管病4例(21%)、糖尿病1例(5%)、心肺复苏术后1例(5%);存活组44例中脓毒症18例(41%)、AECOPD 7例(16%)、冠心病6例(14%)、脑血管病7例(16%)、心肺复苏术后1例(2%)、其它5例(11%)。3、超声心动图参数:右心腔径大小方面实验组右心房横径(RAT)及右心房面积(RAA)较对照组明显增大(P值分别为0.002、0.001),右心室基底部横径(RVDl)、右心室中间部横径(RVD3)较对照组显着增大(P值分别为0.000、0.000),右室游离壁厚度在两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7.2±1.5vs7.8±2.0,P=0.173),右心室流出道远端内径(RVOT-Distal-D)较对照组增宽(P值为0.000),主肺动脉内径较对照组增宽(P值为0.000)。右心功能方面:实验组Tei指数较对照组增大(0.48±0.23VS 0.27±0.18,P值为0.000)、实验组叁尖瓣E/A较对照组增大(1.13±0.28VS 0.99±0.17,P值为0.031)、TAPSE、RVFAC、VREF、DT在两组间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204、0.082、0.089、0.635)。4、危重症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的多因素逻辑回归分析:APACHEⅡ评分是危重症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OR=1.101,P=0.034)。5、中医证型分布:肺气虚证16例,占53.3%,大气下陷证7例,占23.3%,心气虚证4例,占13.3%,血瘀证3例,占10%。[结论]应用床旁超声心动图可以定量评估危重症肺动脉高压患者右心结构和功能,Tei指数、右心腔径大小及主肺动脉内径有望成为危重症肺动脉高压患者右心功能评估的超声指标。APACHEII评分是危重症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参考文献:

[1]. 应用组织多普勒显像技术评价肺动脉高压患者右室舒张功能的初步研究[D]. 张红菊. 山西医科大学. 2004

[2]. 组织多普勒成像技术评价风湿性心脏病患者右室整体功能[D]. 郑光美. 华中科技大学. 2006

[3]. 斑点追踪显像技术评价肺动脉高压对左心室扭转运动的影响[D]. 宋倩. 天津医科大学. 2012

[4]. 应变率及应变成像评价肺动脉高压患者右房功能的初步研究[D]. 孙佳英. 天津医科大学. 2011

[5]. 应变率显像技术评估肺动脉高压患者右心室功能及收缩后收缩[D]. 张晓玲. 河北医科大学. 2009

[6]. 组织多普勒应变成像技术对肺动脉高压患者右室非同步运动的研究[D]. 张雁飞. 河北医科大学. 2009

[7]. 二维斑点追踪技术评价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左室功能及肺动脉高压影响因素的研究[D]. 任永凤. 安徽医科大学. 2016

[8]. 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2006年第15卷主题词索引[J]. 佚名. 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 2006

[9]. 瓣环位移追踪技术评价房间隔缺损封堵术后右室功能的变化[D]. 白鸿晖. 山西医科大学. 2014

[10]. 超声心动图评估危重症肺动脉高压患者右心功能的临床研究[D]. 朱玉菡.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6

标签:;  ;  ;  ;  ;  ;  ;  

应用组织多普勒显像技术评价肺动脉高压患者右室舒张功能的初步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