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昌吉州加工番茄高产栽培技术

新疆昌吉州加工番茄高产栽培技术

一、新疆昌吉州加工番茄高产栽培技术(论文文献综述)

董洁,赵双印,火顺利[1](2020)在《新疆加工番茄栽培技术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产业结构调整的深化,种植加工番茄成为新疆的主导产业之一,也成为了农民收入的重要来源。为了向市场提供高品质、高质量的番茄,本研究结合新疆加工番茄种植实践,系统、全面地研究了其整个生长过程,并提出了加工番茄在种子选择和处理、种植条件及要求、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等方面的管理技术。为新疆种植加工番茄提供了相应的技术支持。

杨文杰[2](2020)在《微咸水膜下滴灌对加工番茄生理生长及耗水规律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加工番茄是重要的经济作物之一,膜下滴灌可以使作物根区土壤保持较优的水分条件,有利于作物根系对水分的吸收,但使用微咸水灌溉,容易引起作物根区土壤溶液渗透势下降,发生水分胁迫,从而影响作物生长并导致其减产。本文通过大田种植试验,研究了微咸水膜下滴灌对土壤水盐分布规律、加工番茄生长生理及耗水规律、产量及品质的影响,寻求适宜本地区加工番茄生长的微咸水膜下滴灌灌溉制度,以期更好的将膜下滴灌与微咸水灌溉相结合,为新疆地区微咸水可持续膜下滴灌提供理论与技术支撑。方法:试验采用大田小区种植模式,加工番茄品种选用“屯河9号”,设置灌水矿化度和灌水定额两个因素,其中3个灌溉水矿化度水平分别为S1:1 g/L、S2:3 g/L和S3:5 g/L,3个灌水定额分别为W1:245mm、W2:365mm和W3:485mm,共9个处理,每个处理设定3个重复。结果:(1)覆膜微咸水滴灌条件下土壤含水量垂直方向的变化趋势表现为020cm随深度增加含水量逐渐降低、20100cm随深度增加含水量逐渐增大,60100cm范围内土层剖面含水量最大的分布规律,全生育期平均土壤含水率随灌水量的增大而增大,W3S1处理土壤含水率保持较高水平,在W1S3处理保持较低水平,两者相差2.65%(p<0.05)。(2)灌水矿化度为5g/L时加工番茄株高、茎粗、叶面积指数均受到一定程度的抑制作用,灌水量和矿化度交互作用对加工番茄株高、茎粗、叶面积指数均产生显着影响(P<0.05)。单因素灌水量对株高和茎粗、叶面积均呈显着影响(P<0.05),单因素矿化度对株高和茎粗产生显着影响(P>0.05),叶面积指数受矿化度影响不显着(P>0.05),通径分析结果显示,株高、茎粗和叶面积之间呈显着正相关关系。(3)不同水盐处理下,各生育期作物耗水量随灌水量的增大而增大,各处理耗水量、耗水模数随生育期的推进呈递减趋势,在水盐交互作用下,作物总耗水量最高处理(W3S1)比最低处理(W1S3)高48.96%。双因素方差分析结果显示,水分及水盐交互对作物耗水强度的影响极显着(P<0.01),盐分未达到显着水平(P>0.05),各处理耗水强度随生育期的推进呈先增后减的变化趋势,在开花坐果期达到最大值为7.30mm/d。(4)覆膜微咸水滴灌条件下,高水低矿化度(W3S1)处理下的产量最高,达到127613.2 kg·hm-2,低水高盐(W1S3)处理的产量最小,降幅27.81%。同一灌水矿化度下,产量随灌水量的减少平均降低7.4112.97%,同一灌水量下,产量随灌水矿化度的增大平均减产3.0715.54%。双因素方差分析表明,水分及盐分对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极显着(P<0.01),水盐交互未达到显着水平(P>0.05),同时,单株结果数和单果质量对加工番茄产量的影响极显着(P<0.01)。(5)灌水量对加工番茄Vc含量、番茄红素、总糖均具有极显着的影响(P<0.01),对总酸及可溶性固形物具有显着的影响(P<0.05)。矿化度对加工番茄Vc含量、番茄红素及可溶性固形物具有显着的影响(P<0.05),对总酸和总糖具有极显着影响(P<0.01);同一灌水量水平下,加工番茄Vc含量、总糖、总酸均随矿化度的增加呈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可溶性固形物和糖酸比随矿化度的增加而呈增大趋势。结论:本试验在全面考虑水盐分布规律、耗水规律、生长生理、产量及品质等各项指标后,认为覆膜滴灌条件下,利用灌水定额485mm和灌水矿化度13g/L的微咸水对加工番茄进行灌溉对其产量及品质影响不大,且节约了灌溉水资源;同时认为在在淡水资源比较缺乏而微咸水资源比较丰富的新疆地区,采用13g/L微咸水对加工番茄进行膜下滴灌是安全可行的。

张凯[3](2020)在《新疆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水平、经济效应及对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推进农村三产融合发展对农业现代化建设,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实现五位一体的乡村振兴总体布局具有重要意义。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影响生产力的发展。当前我国经济发展步入新的阶段,社会的主要矛盾,转化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这一主要社会矛盾在乡村尤为突出。因此,在新经济背景下,转变农业生产方式,构建新型的农业生产关系显得尤为重要。产业融合发展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结果,产业间通过相互融合、相互渗透,能重构生产关系和产业发展的空间。如果忽视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农业生产关系构建所必须的法律制度需求,农业与工业、服务业融合发展的客观要求,农业则难以实现代化发展,难以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政策实施以来,我国各地亮点纷呈,但总体处于初级阶段,各区存在差异,新疆的农村产业融合发展需要因地制宜;新型经营主体发展迅速,但竞争力不足,与农民利益联结不紧密;农业剩余劳动力多,但转移能力较差;区域农业资源具有特色,但品牌建设尚不完善,农产品加工深度不高。针对以上问题,本研究以为新疆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提供对策为出发点,以产业经济学、制度经济学等理论为基础。运用比较优势方法分析了新疆农业发展的区域差异性,运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与产值贡献度相结合的方法定量评价了新疆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水平,结果表明:农业机械化、农业产业化水平普遍北疆地区强于南疆地区;特色经济作物、粮食作物种植方面北疆地区比较优势强于南疆地区;南疆、东疆地区的林果种植优势较强。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相对较好的是乌鲁木齐、昌吉、伊犁地区,相对一般的是哈密、吐鲁番、塔城、喀什、阿克苏、巴州地区,发展程度较低的是克州、阿勒泰、和田地区。运用理论分析结合案例论证与数据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促农增收、增进社会福利、推动经济增长的经济效应。农业与农产品加工业的融合度,与农业和农业服务业的融合度存在着相互替代作用。农业与农产品加工业融合度对农业产值有正效应,农业与农业服务业融合度对农业产值具有负效应。农业产值对农业与农产品加工业融合度、农业与农业服务业融合度在短时期内存在正效应。根据对新疆农业、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分析结合借鉴国内外发展经验,为新疆农村产业融和发展提出了几点措施建议。

王平[4](2020)在《基于高质量发展的新疆棉花技术集成研究》文中指出2018年新疆棉花面积264.4万公顷,占全国棉花面积的74.3%,棉花总产量511.1万吨,占全国棉花产量的83.8%,新疆已经成为全国最大的优质棉花生产基地。但与新疆棉花产业迅速发展的态势不匹配的是,新疆棉花质量在国际市场仍处于劣势。特别是机采棉迅速发展后,仍沿用手采棉时期以高产为目标的技术集成体系,适宜机采的棉花技术集成体系没有配套建立,表现在适宜机采的棉花品种未大面积推广应用,种植模式仍然以“矮密早丰”模式为主,水肥一体化技术精准程度较低,残膜对棉花质量的影响难题尚未解决。在采收环节由于田间堆放原因导致的棉花二次污染问题始终没有解决,在加工环节由于机采棉杂质、异性纤维较多,导致籽棉和皮棉的清理次数偏多、棉花纤维长度减短、强度降低、短纤维含量增加和棉结数量比率偏高。以上技术环节的问题是导致新疆棉花质量下降的主要原因,制约着新疆棉花实现高质量发展目标的实现。同时由于机采棉化学脱叶工序的需要,导新疆棉花生长期缩短、棉花自然吐絮率降低,棉花生产条件劣势更加突出。因此,新疆棉花在生产技术和生产条件上存在的问题,必然要依靠构建和推广配套的技术集成体系来解决。本研究的目的是针对新疆棉花要实现高质量发展目标,探索建立适宜新疆棉花产业现状的配套技术集成体系,发挥技术进步推动经济增长的有力作用,解决技术集成过程中的评价体系构建、技术集成评价、技术集成体系的优化、技术集成的影响因素分析、技术集成体系的推广路径等一系列问题。本研究通过发放专家意见征询表、发放调查问卷、访谈、查阅资料等方式收集数据和资料,采取理论研究与调查研究、规范分析和实证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来进行系统研究。本文提出了技术集成体系的不配套是制约新疆棉花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影响因素这个假设,并运用技术进步、技术集成、快乐植棉和技术变迁等相关理论,对假设进行科学、系统论证。首先对新疆棉花质量和技术集成现状进行分析,并与美国、澳大利亚等国进行对比,找出了新疆棉花在质量和技术集成方面存在的差距,分析提出了新疆棉花要走“高质量、高效益”的高质量发展道路的观点。通过组织国内棉花领域的权威专家参与,运用德尔菲法与层次分析法相结合的方法,从定性与定量两个角度来进行构建棉花技术集成评价体系。在此基础上对新疆棉区的南北疆、六个流域棉区的64个县团单位进行棉花的技术集成和质量评价,对比找出不同棉区间的技术集成和质量差异,并检验技术集成和质量的相关性。通过评价结果筛选技术集成体系的指标值,并结合美国、澳大利亚和兵团技术集成的经验,对新疆棉花技术集成体系进行优化。通过分析政府宏观层面的产业定位和产业政策对技术集成影响作用,采用TAM框架及理论设计了棉农技术集成采纳意愿分析方案,运用二元Probit模型对棉农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从而找出这两个层面的影响因素对技术集成的影响程度。最后研究提出技术集成推广路径、对策建议。通过研究,可能的创新点主要体现在:1.从经济学研究视角,首次在新疆棉花实现高质量发展视角下,对新疆棉花技术集成问题进行全面系统研究,包含技术集成现状和差距分析、技术集成评价体系构建、典型棉区技术集成评价、技术集成体系优化、技术集成宏观和微观层面的影响因素分析、技术集成体系的推广路径和对策建议,以此形成了高质量发展战略下的新疆棉花技术集成的系统理论体系。2.在全国范围组织权威专家,构建了以质量为核心的棉花技术集成评价体系,并在此基础上对新疆典型棉区进行了全面评价,实证了新疆典型棉区技术集成和质量水平,并创新性的对棉花技术集成水平与质量水平进行相关性检验,论证两者之间的相关关系,优化了技术集成的体系,提出了技术集成的影响因素、推广路径和对策建议,为新疆棉花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目标提供了解决方案。本研究得出以下结论:结论一,新疆棉花要走高质量发展道路。新疆棉花要发挥自身的优势,走“高质量、高效益”的高质量发展道路,通过生产高质量的棉花产品实现高价格和高效益,弥补生产高成本高、生产效率低的劣势,并以此占领世界棉花中高端市场,从而带来棉花产业的转型升级。结论二,技术集成体系不配套是新疆棉花高质量发展的制约因素。新疆棉花目前处于机采棉的成长阶段,但仍依赖以手采棉的“矮密早丰”、追求产量为目标的技术集成体系,适宜机采棉的技术集成体系尚未建成,从而导致机采棉整体质量较低。技术集成严重制约着新疆棉花质量的提升。结论三,构建技术集成评价体系奠定评价基础。本研究采用德尔菲法与层次分析法相结合的方法,从定性与定量两个角度来进行构建棉花技术集成评价体系,最终确定了包括了品种、种植技术、采收技术、加工技术4个一级指标和14个二级指标的综合评价体系,并运用层次分析法来确定各个指标的权重。结论四,对新疆典型棉区的技术集成和质量实证评价,实证了不同棉区的技术集成和质量水平。通过对新疆南北疆六个流域棉区的64个县团级单位发放调查问卷,运用技术集成评价体系对样点棉区组织实施技术集成和质量评价,并验证了技术集成和质量两个变量呈显着正相关关系,实证了技术集成水平是影响棉花质量的关键因素。结论五、优化新疆棉花技术集成体系是新疆棉花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点。本研究最终优化构建了包含品种、种植技术、采收技术和加工技术4个一级技术指标,包含优质棉品种、主栽品种、种植技术等14项二级技术指标,并对二级技术指标内容分别进行了详细的赋值。结论六,政府和棉农行为是影响技术集成的关键因素。研究得出政府在产业定位和产业政策两个方面对技术集成产生影响,棉农对技术集成体系的采纳意愿行为受到年龄、家庭人均纯收入等诸多因素的影响。结论七,确定了技术集成推广路径和提出了对策建议。一是确定以“政府主导型”的推广路径,以政府牵头组织农业部门、科研院所、推广机构、加工企业、合作社、社会化服务组织和棉农开展技术集成体系的推广应用。二是提出了对策建议。新疆棉花产业要建立“高质量高效益”高质量的发展观和产业定位,产品定位于国内高端棉花产品,并建议在目前国家棉花目标价格补贴政策的基础上,制定质量为先的产业政策和配套措施。

李娟[5](2019)在《万里援疆家国情——福建省第七批援疆指挥部援助昌吉州纪实》文中指出题引在幅员辽阔的天山北麓,准噶尔盆地南缘,天撒珠串般地镶嵌着一片集山地、草原、森林、平原、大漠为一体的宝地。这片宝地上,雪山巍峨,森林茂密,水丰草绿,禾菽弥望、葡园千亩,棉海辽远。这片宝地,春夏之时呈现南国秀丽山水的温婉,秋冬之际彰显粗犷雄浑壮美的北国景致。这就是被誉为"乌鲁木齐后花

张卫国[6](2019)在《新疆加工番茄高产栽培技术探析》文中研究表明新疆地区自然气候特殊,在农产品的栽培种植方面也有独特之处。就新疆加工番茄特性和栽培环境要求进行简要阐述,探究新疆加工番茄高产栽培技术及病虫害防治措施。

李潇[7](2019)在《番茄镰孢菌根腐类病害病原和种抗性鉴定及其药剂筛选》文中提出番茄(Lycopersicon esculentum Mill.)是茄科番茄属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植物,原产南美洲,我国南北方广泛栽培。随着栽培年限的延长,病害的发生逐年加重,尤其是根腐病类病害已成为阻碍番茄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本研究以西北地区番茄根腐类病害病原为研究材料,通过致病性分析、抗病种质资源筛选、室内药剂筛选等几个方面的试验对番茄根腐类病害进行研究。旨在为抗病品种选育的开展及合理防治等方面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研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2016年对西北地区的番茄苗期和成株期的根腐类病害进行了调查,发现番茄根腐类病害发生普遍,平均发病率在5%-20%之间。应用多点采样法采得番茄根腐类病害样品共106份。2.根据所分离到的病原及发生症状,结合番茄病害研究概况,将番茄根腐类病害确定为番茄颈腐根腐病和番茄镰孢菌根腐病。其中番茄颈腐根腐病主要表现为茎基部以及根部变褐,皮层干燥出现褪绿病斑,老叶变黄脱落,在近地面部分,可见褐色腐烂,病斑常常包围茎干一圈,部分植株可见白色霉层,苗期茎基部缢缩,纵切面可见维管束以及韧皮部变褐坏死,严重时植株枯萎;番茄镰孢菌根腐病主要危害植株根,在直根或大的次生根上有红棕色病斑,根部病变处皮质变色。地面症状包括叶脉间的黄褐斑和叶片的变白,发生严重时,地上部枯黄,根茎腐烂,植株枯萎死亡。3.采用组织分离法进行真菌分离、单孢分离法进行纯化、柯赫氏法则进行致病性测定,结合形态特征和分子生物学特征对病原菌进行鉴定。结果表明,番茄颈腐根腐病优势病原菌为尖孢镰孢菌(Fusarium oxysporum),番茄镰孢菌根腐病优势病原菌为茄病镰孢菌(Fusarium solani)。4.对番茄根腐类病害病原的致病性研究发现,同种不同菌株之间的致病性差异较大,烧杯水琼脂法所测定的菌株的致病性高于盆栽法所测定的各菌株的致病性,且差异显着。但经过相关性分析表明,两种方法所测定的致病性极显着相关,说明两种方法所测定的发病率及致病性的结果是一致的。5.采用盆栽法对全国大面积种植的33个国内外番茄品种进行抗病性鉴定。结果表明,在筛选的33个番茄品种中,未检测到对两种病害免疫的品种,大部分品种表现为感病品种或中感。共筛选得到台湾粉玉女、精品红美女、花绣球和元明粉玉女4个抗病品种。6.通过平皿菌丝抑制法在室内对7种化学杀菌剂进行筛选和毒力测定,试验结果表明,7种化学药剂均对番茄颈腐根腐病和镰孢菌根腐病病原菌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且随着药剂浓度的增大,抑菌率也随之加强,药剂浓度和抑菌率呈正相关。筛选出三唑酮对两种病原菌有较好的防效。

燕在珍[8](2019)在《广西和山东番茄主产区产业发展及土地利用效益比较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国是世界最大的番茄产区,每年番茄种植面积超过1250万亩。随着番茄产业规模的变化,有些地方出现盲目扩大种植面积,种植结构单一,单位面积效益不高等现象。通过对田阳县田州镇、那满镇、百育镇,寿光市稻田镇、田柳镇、古城街道等番茄主要生产乡镇进行实地走访和问卷调查、查阅统计年鉴等方式获取番茄种植生产和土地利用状况相关数据,运用对比分析和层次分析等方法研究两地番茄种植业的发展特征,对比分析两地番茄成本收益,开展番茄种植业土地集约度评价研究。研究基于两大番茄典型主产地广西田阳县和山东省寿光市的番茄种植产业状况,分析两地区番茄种植生产过程中农业资源要素投入利用效率,探讨番茄种植业降低成本,提高种植效益的有效途径。重点从投入程度、利用程度和利用效益评价番茄种植业的土地利用效率,提高番茄种植业用地的集约化利用水平,提出促进两地区番茄产业可持续健康发展的对策建议。研究结果表明,田阳县每亩总生产成本为6056.29元,寿光市为9670.46元。田阳县露地番茄土地利用集约度为0.5826,寿光市设施番茄为0.9513,寿光市土地集约化水平明显高于田阳县。寿光市因科技服务信息体系完善、农民专业化程度高等因素,设施番茄的利润率和土地集约度明显高于露地番茄;但是寿光市的设施大棚维修建造费用和番茄生产成本投入较高,成本利润率略低于田阳县露地番茄。基于两地的番茄种植业和土地利用现状,提出两地区番茄种植业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李明睿[9](2019)在《兵团第六师设施农业发展路径选择研究》文中指出【目的】现阶段设施农业的发展还存在诸多的问题,如设施机械化程度低、资金资源缺乏、发展指导与风险保障缺乏、硬件设施建设程度不足、缺乏相关专业性人才、市场化程度低、设施规模与生产效率有待提高等。兵团第六师五家渠市作为“一带一路”北通道的重要节点、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区域和乌昌一体化的后花园,研究其设施农业发展路径选择,以点带面,对全面推进新疆兵团设施农业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方法】本文采用文献研究法、实地走访调研考察法、SWOT分析法与理论与实际结合法,在进行大量的国内外、新疆、兵团设施农业发展的相关资料文献收集、阅读、梳理与分析的基础上,深入兵团第六师五家渠市及所属团场,走访政府管理部门、生产基地了解真实情况,分析其优势与劣势,机遇与威胁,根据所学理论支持与调查数据分析,与实际的建设操作相联系,进行科学合理的分析与建议。【结果】本文在收集分析国内外设施农业发展的文献,以及对第六师设施农业发展特征及存在问题实地调研的基础上,通过SWOT分析方法以及了解我国不同时期不同省份设施农业发展中得到的启示,探索了第六师设施农业发展的路径选择。论文共分六章,第一章对收集的文献资料进行研究分析,了解国内外设施农业发展现状,为进一步研究做了理论基础准备。第二章通过实地调查数据分析等方法阐述了兵团第六师设施农业发展演变的过程及特征,提出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第三章运用SWOT分析法,研究了提出了第六师设施农业发展的优势、劣势、机遇与威胁,第四章通过对明清北京蔬菜基地发展情况,以及对各省蔬菜基地发展演变从中发现其特有的发展模式,在对乌鲁木齐城市圈研究相结合,从中获得第六师设施农业发展的启示,第五章提出可持续发展、环境友好型等四个发展原则和发展目标,结合国家与地方发展战略规划与实际情况,论述了适合第六师设施农业发展的路径并提出了建议。【结论】当前第六师的设施农业产业发展并不十分发达,对于设施农业产业的发展过程还多需借鉴,第六师设施农业基本已经完成发展之初的经验积累,形成了一套设施农业发展体系,着手眼前需要坚持设施农业发展可持续化,建设环境友好型设施农业产业,切实改善提高兵团职工收入和生活水平,充分发挥区域经济发展特点,第六师各团连牧场基本囊括在乌鲁木齐城市圈之中,从石河子市一直延伸到奇台县,十分利于城郊集约型设施农业和休闲旅游型设施农业发展。

王纯武,孟谦文,鲜开梅,贾尔恒·伊力亚斯,秦刚,肖春燕[10](2019)在《新形势下新疆特色作物发展现状及对策》文中提出目前,特色作物已成为新疆促进一产上水平的高效产业,因此分析和研究新疆特色作物2014-2017年的发展成效,通过找准定位、理清思路,对各级农业行政、科研、推广等部门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本文从新疆特色作物规模、种类、品种、种植技术、优势特色分布、农民增收、功能等方面分析,总结成功经验,找出存在的问题,提出今后的发展目标、思路、原则和举措。

二、新疆昌吉州加工番茄高产栽培技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新疆昌吉州加工番茄高产栽培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新疆加工番茄栽培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加工番茄的种子要求
2 加工番茄的种植条件及要求
    2.1 土壤要求
    2.2 施肥整地
3 加工番茄的田间管理
    3.1 滴水管理
    3.2 施肥管理
4 加工番茄病虫害的防治
    4.1 主要病害
        4.1.1 立枯病
        4.1.2 早疫病
    4.2 主要虫害
        4.2.1 白粉虱
        4.2.2 棉铃虫
6 结语

(2)微咸水膜下滴灌对加工番茄生理生长及耗水规律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微咸水灌溉的研究进展
        1.2.2 微咸水灌溉条件下水盐动态研究进展
        1.2.3 微咸水灌溉对作物生理生长的影响研究
        1.2.4 微咸水灌溉与作物耗水的关系
    1.3 微咸水膜下滴灌存在的问题与展望
    1.4 主要研究内容
    1.5 技术路线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区概况
    2.2 试验处理及设计
    2.3 测定项目及方法
        2.3.1 土壤含水率的测定
        2.3.2 土壤盐分的测定
        2.3.3 地上部形态指标测定
        2.3.4 功能叶片生理指标测定
        2.3.5 作物耗水量计算
        2.3.6 水分利用效率计算:
    2.4 数据处理与分析
第三章 覆膜微咸水滴灌下土壤水盐分布规律
    3.1 不同水盐处理对土壤含水率变化的影响
        3.1.1 不同水盐处理下土壤水分剖面分布规律
        3.1.2 不同生育期灌水前后0~100cm土层土壤含水率动态变化
        3.1.3 全生育期0~100cm土层平均土壤含水率动态变化
    3.2 不同水盐处理对土壤盐分分布的影响
第四章 微咸水膜下滴灌对加工番茄生长特性及耗水规律的影响
    4.1 微咸水膜下滴灌对加工番茄株高和茎粗及叶面积指数的影响
        4.1.1 不同灌水矿化度对加工番茄株高和茎粗的影响
        4.1.2 不同水盐处理对加工番生长指标的影响
    4.2 微咸水膜下滴灌条件下加工番茄耗水规律
        4.2.1 不同水盐处理下加工番茄耗水量
        4.2.2 不同水盐处理下加工番茄耗水特性
        4.2.3 不同水盐处理下加工番茄耗水强度
第五章 微咸水膜下滴灌对加工番茄生理特性的影响
    5.1 不同水盐处理对加工番茄叶绿素SPAD值的影响
    5.2 微咸水膜下滴灌对加工番茄光合指标的影响
        5.2.1 不同水盐处理对净光合速率(Pn)和蒸腾速率(Tr)的影响
        5.2.2 不同水盐处理对气孔导度(Gs)和细胞间CO2 浓度(Ci)的影响
    5.3 微咸水膜下滴灌对加工番茄荧光指标的影响
第六章 微咸水膜下滴灌对加工番茄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6.1 微咸水膜下滴灌对加工番茄产量及构成因素的影响
    6.2 加工番茄单株结果数和单果质量与产量的相关性分析
    6.3 生长生理指标对加工番茄产量的影响分析
        6.3.1 生长生理指标与加工番茄产量的相关关系
        6.3.2 生长生理指标与加工番茄产量的通径关系
    6.4 微咸水膜下滴灌对加工番茄单项品质指标的影响
    6.5 基于灰色关联度法对加工番茄品质的综合评价
        6.5.1 确定评价指标及分析数列
        6.5.2 品质指标的归一化和相关矩阵
        6.5.3 品质指标权重及综合评价结果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附件

(3)新疆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水平、经济效应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文献综述
        1.2.1 产业融合发展理论的研究
        1.2.2 农村产业融合理论研究
        1.2.3 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测度研究
        1.2.4 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经济效应研究
        1.2.5 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应用研究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可能的创新点
    1.5 技术路线
2 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农村一二三产业
        2.1.2 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
    2.2 理论基础
        2.2.1 产业结构理论
        2.2.2 交易成本理论
        2.2.3 产业链理论
        2.2.4 农业多功能性理论
        2.2.5 中国共产党领导集体关于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相关理论
3 新疆农业发展的区域特征与比较优势分析
    3.1 新疆总体农业发展概况
        3.1.1 农业生产要素投入稳中有升
        3.1.2 农业生产特色突出
        3.1.3 农业综合生产效率有待提升
    3.2 新疆农业发展的区域差异性
        3.2.1 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进程
        3.2.2 新疆农业机械化水平的区域差异
        3.2.3 新疆农业产业化水平的区域差异
    3.3 新疆种植业、养殖业结构状况
        3.3.1 新疆主要作物种植结构
        3.3.2 新疆林果特色种植结构
        3.3.3 新疆畜产品结构
    3.4 新疆农畜产品比较优势分析
        3.4.1 新疆农畜产品比较优势分析方法
        3.4.2 粮食作物的比较优势分析
        3.4.3 特色经济作物的比较优势分析
        3.4.4 林果作物的比较优势分析
        3.4.5 畜产品的比较优势分析
    3.5 本章小结
4 新疆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现状与水平测度
    4.1 新疆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现状
        4.1.1 农村产业融合主体发展较快
        4.1.2 农产品加工深度不断深化
        4.1.3 农业社会化发展滞后于农业发展
        4.1.4 乡村非农从业比逐渐上升
    4.2 新疆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典型模式
        4.2.1 种养加循环型融合发展模式
        4.2.2 产业链延伸型融合发展模式
        4.2.3 农业功能拓展型融合发展模式
    4.3 新疆农村产业融合水平测度
        4.3.1 回归计量模型
        4.3.2 变量说明
        4.3.3 模型检验
        4.3.4 模型确定
    4.4 结果分析
        4.4.1 新疆总体农村产业融合度
        4.4.2 新疆县、市农村产业融合度
    4.5 本章小结
5 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经济效应分析
    5.1 融合主体的利益联结机制
        5.1.1 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利益联结模式
        5.1.2 融合主体的风险-成本-收益分析
    5.2 农村产业融合发展促农增收、增进社会福利的效应分析
        5.2.1 促农增收
        5.2.2 增进社会福利
        5.2.3 案例论证
        5.2.4 案例启示
    5.3 农村产业融合发展促进农业经济增长的经济效应分析
        5.3.1 农村产业融合发展与农业经济增长互动机制分析
        5.3.2 实证方法
        5.3.3 模型检验
        5.3.4 结果分析
    5.4 本章小结
6 新疆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经验借鉴与措施建议
    6.1 国内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经验借鉴
        6.1.1 新疆兵团“土地流转+社会保障”
        6.1.2 金秋农业的葡萄三产融合之路
        6.1.3 南湖杏花村乡村旅游发展
    6.2 国际经验借鉴
        6.2.1 荷兰现代农业的做法
        6.2.2 美国农工商一体化做法
        6.2.3 日本“六次产业”的做法
    6.3 措施建议
        6.3.1 加快特色产业布局,推进农业产业专业化
        6.3.2 完善法律服务体系,保障发展可持续
        6.3.3 发展农业教育,为三产融合添动力
        6.3.4 把握发展机遇,提升产业发展质量
        6.3.5 培育融合主体,推动创新驱动发展
    6.4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4)基于高质量发展的新疆棉花技术集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农业高质量发展相关研究
        1.2.2 农业技术进步相关研究
        1.2.3 农业技术集成的相关研究
        1.2.4 农业技术集成与质量关系研究
        1.2.5 文献述评
    1.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方法
        1.3.2 技术路线
    1.4 研究内容、研究目标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目标
        1.4.3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5 创新点
第二章 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机采棉
        2.1.2 高质量发展
        2.1.3 农业高质量发展
        2.1.4 技术集成
    2.2 理论基础
        2.2.1 技术进步理论
        2.2.2 技术集成理论
        2.2.3 快乐植棉理论
        2.2.4 技术变迁理论
第三章 新疆棉花质量与技术集成现状
    3.1 新疆棉花产业概况
    3.2 新疆棉花质量现状
        3.2.1 新疆棉花质量现状
        3.2.2 新疆棉花提质增效现状
    3.3 新疆棉花技术集成现状
        3.3.1 新疆棉花技术集成阶段和特点
        3.3.2 新疆棉花技术集成现状分析
    3.4 新疆与世界棉花主产国的棉花质量与生产技术对比分析
        3.4.1 美国棉花质量与生产技术现状
        3.4.2 澳大利亚棉花质量与生产技术现状
        3.4.3 新疆与世界棉花主产国的棉花质量与生产技术对比分析
    3.5 新疆棉花质量和技术集成对比差距的解决思路
    3.6 小结
第四章 新疆棉花技术集成评价体系构建
    4.1 新疆棉花技术集成评价体系构建原则与方法选取
        4.1.1 技术集成评价体系构建原则
        4.1.2 技术集成评价体系构建的方法选取
    4.2 新疆棉花技术集成评价体系的指标筛选
        4.2.1 技术集成评价体系备选指标的考量
        4.2.2 技术集成评价体系权威专家的选定
        4.2.3 技术集成评价体系指标的筛选
    4.3 新疆棉花技术集成评价体系指标权重的确定
        4.3.1 构造判断矩阵
        4.3.2 各层次的判断矩阵及一致性检验
    4.4 小结
第五章 新疆典型棉区棉花技术集成和质量评价
    5.1 新疆典型棉区样点选择与调查问卷设计
        5.1.1 典型棉区样点选择
        5.1.2 调查问卷设计
    5.2 新疆典型棉区棉花技术集成评价
        5.2.1 技术集成标准值与计分方法确定
        5.2.2 典型棉区棉花技术集成评价
    5.3 新疆典型棉区棉花质量评价
        5.3.1 质量指标的确定与数据来源
        5.3.2 典型棉区棉花质量评价
    5.4 新疆典型棉区技术集成与质量的相关性分析
        5.4.1 技术集成与质量的数据来源与描述性统计
        5.4.2 技术集成与质量相关性分析
    5.5 小结
第六章 新疆棉花技术集成体系优化
    6.1 新疆棉花技术集成体系的优化原则与方法
        6.1.1 技术集成体系的优化原则
        6.1.2 技术集成体系的优化方法
    6.2 新疆棉花技术集成体系的指标筛选
        6.2.1 技术集成体系指标筛选的样点单位选择
        6.2.2 技术集成体系的指标值筛选
    6.3 新疆技术集成体系优化的经验借鉴
        6.3.1 国外棉花主产国的经验借鉴
        6.3.2 新疆兵团的实践经验借鉴
    6.4 新疆棉花技术集成体系的指标优化
        6.4.1 技术集成体系的指标构架优化
        6.4.2 技术集成体系的指标值优化
    6.5 小结
第七章 新疆棉花技术集成的影响因素分析
    7.1 新疆棉花技术集成影响因素的选定
    7.2 新疆棉花技术集成政府层面影响分析
        7.2.1 产业定位的影响分析
        7.2.2 产业政策的影响分析
    7.3 新疆棉花技术集成棉农采纳意愿影响分析
        7.3.1 TAM框架及理论分析
        7.3.2 棉农采纳意愿的概念框架
        7.3.3 棉农采纳意愿的研究方法
        7.3.4 棉农采纳意愿的实证结果与分析
        7.3.5 棉农采纳意愿的分析结论
    7.4 小结
第八章 新疆棉花技术集成体系的推广与对策建议
    8.1 新疆棉花技术集成体系的推广
        8.1.1 技术集成体系推广路径
        8.1.2 技术集成体系推广的具体措施
    8.2 对策建议
        8.2.1 确立新疆棉花高质量发展观
        8.2.2 确立新疆棉花高质量发展的产业定位和产业政策
        8.2.3 建立新疆棉花高质量发展的组织保障措施
    8.3 小结
第九章 研究结论、研究不足与研究展望
    9.1 研究结论
    9.2 研究不足
    9.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一: 棉花技术集成评价体系构建国内咨询专家名单
附录二: 技术集成评价体系指标专家意见征询表
附录三: 技术集成评价体系指标权重专家意见征询表
附录四: 典型棉区棉花技术集成情况调查表
附录五: 棉花技术集成情况调查问卷
附录六: 棉花技术集成农户需求与采纳意愿调查问卷
附录七: 全文图示及表格
致谢
作者简介
石河子大学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导师评阅表

(5)万里援疆家国情——福建省第七批援疆指挥部援助昌吉州纪实(论文提纲范文)

题引
第一章开局之年
    1.身未动,心已远
    2.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3.心语声声诵援疆
第二章福地之约
    4.比较优势
    5.思路决定出路
    6.福地之约
第三章二十里店村的春晚
    7.要致富先修路
    8.坐拥馕坑唱馕歌
    9.幸福是奋斗出来的
    10.二十里店村的春晚
第四章玛纳斯碧玉璀璨葡酒香
    12.碧玉之都
    13.破壁突围
    14.葡酒之乡
    15.初心如磐
第五章““奇台礼物”
    16.奇台面粉
    17.电商梦
    18.奇台礼物
第六章南菇北移百果香
    19.谋定而后动
    20.致富梦
    21.菇菌朵壮百果香
第七章情暖木垒河
    22.这一仗打得真漂亮
    23.情暖木垒河
    24.“木垒联盟”
第八章洒满阳光的校园
    25.诗和远方
    26.师者为师
第九章组团的战士援疆的兵
    27.组团而战
    28.起死回生之手,安民济世之心
    29.医者仁心大爱无疆
第十章真情像草原一样宽阔
    30.解一人困,解全家贫
    31.““圆梦行动”
    32.圆梦行动,福建在行动
第十一章书生报国手中笔
    33.初心能抵日月长
    34.责任
尾声向祖国报告向福建报告

(6)新疆加工番茄高产栽培技术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1 新疆加工番茄特性和栽培环境要求
2 新疆加工番茄高产栽培技术及病虫害防治措施
    2.1 新疆加工番茄高产栽培技术
    2.2 新疆加工番茄病虫害防治措施
3 结束语

(7)番茄镰孢菌根腐类病害病原和种抗性鉴定及其药剂筛选(论文提纲范文)

项目资助
摘要
Summary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番茄生产现状
        1.1.1 番茄产量
        1.1.2 番茄育种
        1.1.3 番茄功效及番茄生产面临的问题
    1.2 番茄土传病害的研究概况
        1.2.1 番茄青枯病为害症状、分布以及防治
        1.2.2 番茄枯萎病为害症状、分布以及防治
        1.2.3 番茄根结线虫病为害症状、分布以及防治
    1.3 番茄根腐类病害的研究
        1.3.1 番茄颈腐根腐病
        1.3.2 番茄镰孢菌根腐病
    1.4 番茄土传病害病原致病性研究方法
    1.5 番茄抗病品种研究现状
    1.6 根腐病病原菌药剂筛选研究进展
    1.7 研究目的及意义
第二章 番茄镰孢菌根腐类病害调查与采样、病原菌的分离与鉴定
    2.1 材料与方法
        2.1.1 材料
        2.1.2 方法
        2.1.3 菌株再分离
    2.2 结果与分析
        2.2.1 病原菌分离与纯化
        2.2.2 番茄颈腐根腐病
        2.2.3 番茄镰孢菌根腐病
    2.3 小结
    2.4 讨论
第三章 番茄根腐类病害种质资源抗病筛选
    3.1 材料和方法
        3.1.1 材料
        3.1.2 方法
        3.1.3 抗性分级标准
    3.2 结果与分析
        3.2.1 接种尖孢镰孢菌抗性品种筛选
        3.2.2 接种茄病镰孢菌抗性品种筛选
    3.3 小结
    3.4 讨论
第四章 番茄根腐类病害药剂筛选
    4.1 材料和方法
        4.1.1 供试材料
        4.1.2 药剂筛选
        4.1.3 数据分析
    4.2 结果与分析
        4.2.1 7种药剂对尖孢镰孢菌和茄病镰孢菌的抑制效果
        4.2.2 毒力测定
    4.3 小结
    4.4 讨论
第五章 结论与创新点
    5.1 结论
    5.2 创新点
    5.3 下步工作计划
参考文献
致谢
导师简介
作者简介

(8)广西和山东番茄主产区产业发展及土地利用效益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番茄产业发展研究状况
        1.3.2 农产品生产成本收益研究
        1.3.3 农用地集约利用评价研究
    1.4 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及路线
        1.5.1 研究方法
        1.5.2 路线
2 广西田阳县和山东寿光市番茄种植业状况
    2.1 广西田阳县和山东寿光市概况
    2.2 番茄种植规模和区域布局对比
        2.2.1 番茄种植面积对比
        2.2.2 番茄种植产量对比
        2.2.3 番茄区域种植布局对比
    2.3 两地区番茄种植业发展前景和存在问题
        2.3.1 田阳县番茄种植业发展前景和存在问题
        2.3.2 寿光市番茄种植业发展前景和存在问题
3 广西田阳县和山东寿光市番茄种植业成本收益对比分析
    3.1 番茄种植业生产成本分析
        3.1.1 物质资料与服务费用投入
        3.1.2 人工投入
        3.1.3 土地租金投入
        3.1.4 间接投入
        3.1.5 小结
    3.2 广西田阳县和山东寿光市番茄种植业成本收益对比分析
        3.2.1 田阳县露地番茄种植业成本收益分析
        3.2.2 寿光市设施番茄种植业成本收益分析
        3.2.3 田阳县与寿光市番茄产业成本收益比较分析
4 广西田阳县和山东寿光市番茄种植业土地集约利用评价
    4.1 两地区农业用地情况分析
    4.2 两地区番茄种植业用地集约利用评价
        4.2.1 评价单元确定
        4.2.2 评价指标的选取与指标体系的构建
        4.2.3 指标标准化
        4.2.4 评价指标权重值的确定
        4.2.5 两地区番茄种植业用地集约利用评价
        4.2.6 两地区番茄种植业用地集约利用评价结果
5 对策建议
    5.1 田阳县番茄种植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5.2 寿光市番茄种植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6 结论
    6.1 结论
    6.2 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6.2.1 主要创新点
        6.2.2 不足之处
参考文献
附录1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9)兵团第六师设施农业发展路径选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设施农业的概念及理论
        1.1.1 设施农业的概念
        1.1.2 设施农业发展理论
    1.2 国内外设施农业发展现状
        1.2.1 国外设施农业发展现状
        1.2.2 国内设施农业发展现状
        1.2.3 新疆设施农业发展现状
        1.2.4 兵团设施农业发展现状
        1.2.5 兵团第六师设施农业发展现状
    1.3 研究的背景、目的及意义
        1.3.1 研究的背景
        1.3.2 研究的目的
        1.3.3 研究的意义
        1.3.4 研究的方法
        1.3.5 研究的技术路线
第二章 兵团第六师设施农业生产发展特征与存在问题
    2.1 兵团第六师设施农业生产发展的演变
        2.1.1 兵团第六师设施农业发展过程
        2.1.2 兵团第六师设施农业种植面积的演变
    2.2 兵团第六师设施农业发展特征
        2.2.1 设施结构特征
        2.2.2 种植类型特征
        2.2.3 装备与栽培技术特征
        2.2.4 团场区域特征
    2.3 兵团第六师设施农业生产发展存在的问题
        2.3.1 设施结构简单,抗灾能力弱
        2.3.2 技术与装备不配套,劳动强度大
        2.3.3 设施土壤化学与物理性状恶化,病虫害严重。
        2.3.4 职工综合素质不高、团场设施农业专业技术人员匮乏
        2.3.5 设施农业组织化程度和集约化生产水平低
第三章 兵团第六师设施农业的SWOT分析
    3.1 独特的优势
        3.1.1 自然环境优势
        3.1.2 区位优势
        3.1.3 产业优势
        3.1.4 市场需求优势
    3.2 现实的劣势
        3.2.1 土地资源有限
        3.2.2 资金投入不足
        3.2.3 农民技术文化水平较低
        3.2.4 服务体系不健全
    3.3 难逢的机遇
        3.3.1 政策机遇
        3.3.2 社会发展机遇
        3.3.3 农业转型机遇
        3.3.4 增收增效的现实机遇
        3.3.5 促进就业优化产业机遇
    3.4 潜在的威胁
        3.4.1 技术威胁
        3.4.2 经营威胁
        3.4.3 自然环境威胁
第四章 我国设施农业发展规律的启示
    4.1 以明清时期北京为例
    4.2 以省蔬菜基地发展为例
    4.3 以乌鲁木齐市城市圈为例
第五章 兵团第六师设施农业发展路径选择及建议
    5.1 兵团第六师设施农业发展的原则
        5.1.1 可持续发展原则
        5.1.2 环境友好型原则
        5.1.3 以兵团职工为基础原则
        5.1.4 以乡村振兴为目标原则
    5.2 兵团第六师设施农业发展的目标
        5.2.1 加快美丽乡村建设
        5.2.2 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
        5.2.3 提高兵团职工收入
        5.2.4 完善设施农业产业链
    5.3 兵团第六师设施农业发展的路径选择
        5.3.1 政策路径——贯彻落实自治区党委和政府的战略规划
        5.3.2 区域路径——依托有利条件谋求发展
        5.3.3 产业路径——产业升级与产业链延伸
        5.3.4 科技路径——强农惠农,提高设施农业科技含量
        5.3.5 创新路径——积累经验探索新的路径
    5.4 兵团第六师设施农业发展的建议
        5.4.1 科学统一规划,统筹协调发展
        5.4.2 引进智慧农业技术,推进设施农业现代化进程
        5.4.3 依托师市旅游资源,建立休闲观光设施农业示范基地
        5.4.4 加大各类人才引进,提高设施农业人力资源水平
        5.4.5 积极发展多种类型经营模式
第六章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作者简介
附件

(10)新形势下新疆特色作物发展现状及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发展状况
    1.1 规模增长较快
    1.2 种植种类繁多
    1.3 品种进一步优化
    1.4 推广先进的种植技术
    1.5 优势特色带分布明显
    1.6 功能更全面
    1.7 比较效益高, 带动农民增收作用大
2 成功经验
    2.1 自治区重视, 高位推动大发展
    2.2 试验示范先行, 农技推广成效显着
    2.3 农业科技推广是关键, 是提高农民素质的根本途径
    2.4 以供给侧改革为抓手, 发展势头强劲
    2.5 依托资源优势, 主导地位渐突出
    2.6 狠抓订单生产, 建好产业基地
    2.7 实施品牌战略, 绿色产品上档次
3 特色农作物发展存在的问题
    3.1 特色品种筛选工作滞后
    3.2 标准化种植水平较低
    3.3 机械化程度不高
    3.4 种植成本高, 比较效益低
    3.5 精深加工落后, 产品研发不足
    3.6 市场波动大, 产销体系不健全
4 今后发展的思考
    4.1 发展目标
    4.2 发展思路
    4.3 发展原则
    4.4 发展举措
        4.4.1 技术上实现突破, 为特色作物高质高效提供技术支撑
        4.4.2 机械化实现突破, 为特色作物规模化发展提供支撑
        4.4.3 标准化实现突破, 为特色作物的提质增效提供支撑
        4.4.4 延伸产业链上实现突破, 为特色作物转型升级提供支撑
        4.4.5 信息和流通体系上实现突破, 为特色作物平稳及扩大销售渠道提供支撑
5 结语

四、新疆昌吉州加工番茄高产栽培技术(论文参考文献)

  • [1]新疆加工番茄栽培技术研究[J]. 董洁,赵双印,火顺利. 农村实用技术, 2020(08)
  • [2]微咸水膜下滴灌对加工番茄生理生长及耗水规律的影响研究[D]. 杨文杰. 石河子大学, 2020(08)
  • [3]新疆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水平、经济效应及对策研究[D]. 张凯. 新疆师范大学, 2020(07)
  • [4]基于高质量发展的新疆棉花技术集成研究[D]. 王平. 石河子大学, 2020(04)
  • [5]万里援疆家国情——福建省第七批援疆指挥部援助昌吉州纪实[J]. 李娟. 回族文学, 2019(06)
  • [6]新疆加工番茄高产栽培技术探析[J]. 张卫国. 山西农经, 2019(12)
  • [7]番茄镰孢菌根腐类病害病原和种抗性鉴定及其药剂筛选[D]. 李潇. 甘肃农业大学, 2019
  • [8]广西和山东番茄主产区产业发展及土地利用效益比较研究[D]. 燕在珍. 广西大学, 2019(01)
  • [9]兵团第六师设施农业发展路径选择研究[D]. 李明睿. 石河子大学, 2019(01)
  • [10]新形势下新疆特色作物发展现状及对策[J]. 王纯武,孟谦文,鲜开梅,贾尔恒·伊力亚斯,秦刚,肖春燕.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19(03)

标签:;  ;  ;  ;  ;  

新疆昌吉州加工番茄高产栽培技术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