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铸轧论文_张琪,凌玉华,廖力清

导读:本文包含了快速铸轧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电磁场,快速,电磁,镁合金,温度场,轧机,波形。

快速铸轧论文文献综述

张琪,凌玉华,廖力清[1](2010)在《基于CANopen的铝合金板带快速电磁铸轧通信系统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以前铝合金板带快速电磁铸轧通信系统的数据帧格式不是按照一个规范进行定义所造成的后期设备的互联,以及不同厂家设计的CAN节点的兼容性欠佳的设计方法。给出了一种基于CANopen的新型铝合金板带快速电磁铸轧通信系统的设计方法。本系统通过CANopen协议的支持,可以对不同厂商的设备通过总线进行配置,因而具有很高的互用性和互换性。(本文来源于《电子元器件应用》期刊2010年08期)

张丁非,胡红军,潘复生,杨明波[2](2010)在《镁合金薄板快速铸轧过程有限元仿真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研究铸轧工艺参数对AZ31镁合金薄板快速铸轧过程温度场和热应力场的影响,基于铸轧区板坯的对称性建立了纵截面1/2的二维几何模型;选择了基于热弹塑性增量理论的热应力控制方程;采用大型通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对镁合金快速铸轧过程中的铸坯温度场和热-应力场进行了仿真分析,并就不同工艺参数(浇注温度、接触界面换热系数、铸轧速度)对铸坯温度和应力的分布及其相变区的影响进行了研究。仿真结果增强了对镁合金快速铸轧过程相变区温度变化和热裂产生机制的理解,为快速铸轧工艺参数的优化提供了依据。(本文来源于《材料热处理学报》期刊2010年03期)

胡红军,张丁非[3](2009)在《AZ31镁合金快速铸轧过程热应力场有限元仿真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变形镁合金得到了广泛的研究和应用,薄板快速铸轧技术为新型变形镁合金提供质量合格的板坯。为了研究铸轧工艺参数对AZ31镁合金薄板快速铸轧过程温度场和热应力场的影响,根据该技术在镁合金中应用的特点,基于铸轧区板坯的对称性建立了纵截面1/2的二维几何模型;选择自由网格划分法和Smart-Sizing算法划分有限元网格;采用大型通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对镁合金快速铸轧过程中的铸坯温度场和热-应力场进行了仿真分析,并就不同工艺参数(接触界面换热系数、铸轧速度)对铸坯温度和应力的分布及其相变区的影响进行了研究。仿真结果增强了对镁合金快速铸轧过程相变区温度变化和热裂产生机制的理解,为快速铸轧工艺参数的优化提供了依据。(本文来源于《系统仿真学报》期刊2009年18期)

张国良,王志勇[4](2008)在《铝薄带快速铸轧技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常规连续铸轧工艺存在铸轧速度低、生产率不高的问题。为此,华北铝业有限公司、中南大学和涿神公司合作开发研制了中国第一台超薄快速铸轧机,于2001年12月至2006年进行了多次工业试验,成功地生产出厚度为3.0 mm的铝箔毛料,最大铸轧速度达到4.7 m/min,产能提高了20%,并生产出合格的0.007 mm铝箔。这些试验对今后的工业生产有一定指导意义。(本文来源于《有色金属加工》期刊2008年05期)

胡忠举[5](2007)在《铝合金快速铸轧新型铍铜材料辊套及其应用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双辊连续铸轧方法生产铝带坯,是一种集凝固、变形于一体的近终形成型工艺。由于其良好的经济与社会效益,该工艺已成为铝带坯的主要生产方式。但常规铝带坯铸轧工艺的生产效率较低,可铸轧的合金品种有限,铸轧板表面及内部存在偏析,难以生产出高性能和高表面质量的铝合金带箔。应用快速铸轧工艺生产铝合金板带坯,铸轧速度大大提高,带坯厚度减薄,铸轧区铝熔体的凝固速度大幅度提高,并可同时获得具有较大轧制变形率的塑性变形,从而提高铸轧效率,拓宽可生产的合金范围,所获带坯的质量更优。这种成型工艺被国际铝加工行业认为是代表新一代铝加工技术发展的重要方向。实现铝合金快速铸轧的过程,要求铸轧辊套具有比常规铸轧辊套更优异的导热性能,以完成铝熔体的快速凝固。研究满足铝合金快速铸轧要求的新型材料辊套及其应用性能,是实现铝合金快速铸轧的技术关键之一。中南大学冶金机械研究所研制的新型Be-Cu合金辊套材料,为突破铝合金快速铸轧技术瓶颈奠定了基础。本研究围绕新型Be-Cu合金材料的成分优化、新型材料辊套的制备及其主要性能,进行了系列实验研究,试图为快速铸轧辊套的高质量制备与应用提供依据。本文涉及如下内容:1.新型Be-Cu合金辊套材料组分优化实验研究。通过系列组分优化实验,获得了力学性能与现有合金钢辊套材料基本相当、导热系数是合金钢辊套材料3-4倍,且制备工艺性能良好的新型Be-Cu合金辊套材料。2.新型Be-Cu合金辊套材料制备工艺性能实验研究。探讨了新型Be-Cu合金辊套材料对离心铸造工艺的适应性及其热处理性能,并在工业试验铸轧辊套的制备过程中得到验证;探索性研究了新型Be-Cu合金辊套材料的切削与磨削加工性能,并与现有典型合金钢辊套材料的相应性能进行了对比实验研究。3.铝合金铸轧辊套工作表面完整性研究。提出并系统阐释了铝合金铸轧辊套工作表面完整性概念;分析了影响辊套工作表面完整性的主要因素:揭示了新型Be-Cu合金辊套具有良好的保持其工作表面完整性的机理。4.新型Be-Cu合金材料辊套的抗热损伤性能研究。建立了铝合金铸轧辊套温度场数学模型;提出了铸轧辊套温度场近似分析解思想;导出了辊套温度场的近似分析解;对仿真结果进行了实验验证;仿真分析了快速铸轧工况下辊套温度的分布规律。基于辊套温度场的近似分析解,导出了铸轧辊套热应力场的分析解;进行了快速铸轧工况下新型Be-Cu合金辊套热应力仿真分析。5.新型Be-Cu合金辊套快速铸轧试验。在实验铸轧机及工业铸轧机上进行了快速铸轧试验,对新型Be-Cu合金辊套的冷却能力、使用性能及其变化、所获带坯质量进行了实验与分析。(本文来源于《中南大学》期刊2007-12-01)

田照耀,廖力清,刘建良[6](2007)在《铝电磁场快速铸轧过程的分布式实时控制系统》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介绍了集多传感器信息融合技术、网络化和实时操作系统为一体的铝电磁场快速铸轧过程分布式实时控制系统,分析了系统的分布式网络化结构、硬件设计方案及实时操作系统软件结构,最后对铸轧板带的质量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系统稳定可靠,铸轧板带晶粒细化效果明显,力学性能显着改善。(本文来源于《第二十六届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期刊2007-07-26)

杜磊[7](2007)在《铝电磁快速铸轧系统磁场分析与特种电源控制系统仿真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铝电磁铸轧技术是一种高效、节能的铝带坯生产高新技术,它将特殊的电磁场引入连续铸轧区,改变铝熔体的凝固结晶条件,从而达到细化晶粒、提高铸轧带坯性能的目的。铸轧特种电源控制系统是实现电磁铸轧技术的关键,本项目属于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电磁场快速铸轧制备高性能铝板带材”。论文就铝电磁场快速铸轧系统中的电磁感应器的复合磁场、控制系统方案设计、变频控制系统的建模与仿真、控制系统及电磁感应器的磁场实验进行了详细的研究:1、分析了电磁场快速铸轧铸轧区的复合磁场,主要是电磁场快速铸轧对控制系统及电磁场的特殊要求及复合磁场的形成原理,另外对复合电磁场电磁力的力学特性进行了分析。2、针对电磁感应装置内部的独特结构,铸轧特种电源主电路以交-交变频主电路为基础,采用了一种改进的主电路结构形式,从根本上解决了环流问题。3、针对电磁感应装置难以建立精确数学模型的特点,采用MATLAB软件中的电力系统工具箱,提出一种面向变频系统的电气原理结构图的模块图形化建模仿真新方法。对仿真结果进行的分析表明,改进的交-交变频系统可以满足电磁感应器对电流的特殊要求,减少了电力系统中的谐波含量,也使得实际中的控制系统设计简单化,有利于电磁感应器中磁势的迭加,产生比较大的电磁力。4、对整个控制系统的性能进行了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本铝电磁铸轧特种电源控制系统的研究和设计达到了预期效果,负载电流波形比较理想;另外对电磁感应器产生的复合电磁场进行了磁感应强度的测试,探讨了复合电磁场的分布规律。本论文的研究工作,可以为电磁铸轧系统的研究和设计提供一种新思路,缩短研发周期,有利于进一步探讨铸轧区磁感应强度的分布规律。系统的成功研制有助于铝电磁铸轧技术的推广应用和提高铝材质量的进一步研究。(本文来源于《中南大学》期刊2007-06-30)

胡仕成,杜磊[8](2007)在《基于MCU+CPLD技术的铝电磁场快速铸轧控制系统》一文中研究指出介绍了一种基于MCU+CPLD技术的铝电磁场快速铸轧变频控制系统,分析了系统的工作原理、硬件结构、数字触发控制,并且对系统特性进行了试验研究。试验表明,该系统可以对电磁感应器产生的复合磁场进行控制,系统控制精度高、可靠性高,动态性能好,满足铝电磁场快速铸轧的基本要求。(本文来源于《工业仪表与自动化装置》期刊2007年03期)

胡仕成,杜磊[9](2007)在《铝电磁场快速铸轧特种电源的MATLAB仿真》一文中研究指出在连续铸轧过程中,将电场与磁场施加于固液态区产生一起伏变化的能场,这种多维变化能场驱动铝合金产生无序流变,同时产生的行波力与脉动力对长大中的晶粒具有破碎作用,使晶粒细小均匀,从而提高了铸轧材料的力学性能。本文根据铝合金电磁铸轧对电磁场的要求提出了一种铝电磁场快速铸轧变频控制系统,分析了系统的工作原理,建立了MATLAB的仿真模型,仿真结果表明:这种新的主电路方案是可以达到电磁铸轧的电磁感应器对电流的要求,不存在使电源短路的问题,控制起来更简单。试验表明,此系统可以对电磁感应器产生的复合磁场进行控制,系统控制精度高、可靠性高,动态性能好,满足铝电磁场快速铸轧的基本要求。(本文来源于《制造业自动化》期刊2007年03期)

王玲芳,肖刚[10](2006)在《快速铸轧隔离剂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防止快速铸轧时发生粘辊,通常采用石墨乳作为隔离剂,且石墨乳隔离剂必须保持合适的喷涂量才能保证既不发生粘辊又有较好的导热能力。从理论上分析了隔离剂对接触热导的影响,并通过实验研究了接触热导随喷涂量和表面活性剂乙醇添加量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接触热导随着喷涂量的增加先升高后下降;乙醇的加入使得导热能力升高,且随着乙醇浓度的增大,接触导热升高,在乙醇含量为15%时导热能力最好,随后接触热导基本不随浓度的改变而改变。(本文来源于《润滑与密封》期刊2006年05期)

快速铸轧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为了研究铸轧工艺参数对AZ31镁合金薄板快速铸轧过程温度场和热应力场的影响,基于铸轧区板坯的对称性建立了纵截面1/2的二维几何模型;选择了基于热弹塑性增量理论的热应力控制方程;采用大型通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对镁合金快速铸轧过程中的铸坯温度场和热-应力场进行了仿真分析,并就不同工艺参数(浇注温度、接触界面换热系数、铸轧速度)对铸坯温度和应力的分布及其相变区的影响进行了研究。仿真结果增强了对镁合金快速铸轧过程相变区温度变化和热裂产生机制的理解,为快速铸轧工艺参数的优化提供了依据。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快速铸轧论文参考文献

[1].张琪,凌玉华,廖力清.基于CANopen的铝合金板带快速电磁铸轧通信系统设计[J].电子元器件应用.2010

[2].张丁非,胡红军,潘复生,杨明波.镁合金薄板快速铸轧过程有限元仿真研究[J].材料热处理学报.2010

[3].胡红军,张丁非.AZ31镁合金快速铸轧过程热应力场有限元仿真研究[J].系统仿真学报.2009

[4].张国良,王志勇.铝薄带快速铸轧技术研究[J].有色金属加工.2008

[5].胡忠举.铝合金快速铸轧新型铍铜材料辊套及其应用性能研究[D].中南大学.2007

[6].田照耀,廖力清,刘建良.铝电磁场快速铸轧过程的分布式实时控制系统[C].第二十六届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2007

[7].杜磊.铝电磁快速铸轧系统磁场分析与特种电源控制系统仿真研究[D].中南大学.2007

[8].胡仕成,杜磊.基于MCU+CPLD技术的铝电磁场快速铸轧控制系统[J].工业仪表与自动化装置.2007

[9].胡仕成,杜磊.铝电磁场快速铸轧特种电源的MATLAB仿真[J].制造业自动化.2007

[10].王玲芳,肖刚.快速铸轧隔离剂研究[J].润滑与密封.2006

论文知识图

超薄快速铸轧板形控制系统一4电磁快速铸轧上卷情况图3一5用...快速铸轧监测系统结构框图一20超薄快速铸轧过程铸轧区温度...镁合金快速铸轧示意图一9数据处理窗体本监控软件界面友好,使...

标签:;  ;  ;  ;  ;  ;  ;  

快速铸轧论文_张琪,凌玉华,廖力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