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换反应论文_黄振旭,高海荣,陈凌霞,孙海杰,李永婷

导读:本文包含了交换反应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碳酸,甲基,生物,催化剂,柴油,离子,液体。

交换反应论文文献综述

黄振旭,高海荣,陈凌霞,孙海杰,李永婷[1](2019)在《CaO/La_2O_3固体碱催化剂制备及其催化大豆油酯交换反应性能》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共沉淀法制备了氧化钙/叁氧化二镧(CaO/La_2O_3)固体碱催化剂,并将其应用于大豆油与甲醇进行的酯交换反应。XRD表征结果表明,活性组分在叁氧化二镧上高度分散,且钙与镧之间有较强的协同作用。催化剂适宜的制备条件:钙与镧物质的量比为2∶1,焙烧温度为750℃,焙烧时间为3 h。在醇与油物质的量比为13∶1、催化剂质量占大豆油质量的4%、反应时间为4 h条件下,制备的氧化钙/叁氧化二镧固体碱催化剂催化大豆油和甲醇进行的酯交换反应制备生物柴油的产率达到90%以上。(本文来源于《无机盐工业》期刊2019年12期)

许姝,马良[2](2019)在《CeO_2/MgO的制备及催化生物质衍生物酯交换反应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共沉淀法制备合成了一系列不同摩尔比的复合金属氧化物(x)CeO_2/MgO(x=2.5, 6.5, 8.5),并应用于生物质衍生物的酯交换反应。通过XRD、BET、CO2-TPD对CeO_2/MgO表征,结果表明Ce/Mg为6.5具有最多能提供碱性位点的表面晶格氧,这使得其催化表现最佳。在最优反应条件下,反应时间8h、反应温度120℃、DMC/HMF、摩尔比6:1、催化剂用量5 wt.%, HMF酯收率达到了86%。(本文来源于《井冈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9年06期)

李鑫钢,闫宇陶,王瑞,李洪,高鑫[3](2019)在《可逆反应辅助煤基乙二醇分离精制——缩醛交换反应动力学》一文中研究指出目前煤制乙二醇生产工艺中依然存在分离精制技术难题,即副产物1,2–丁二醇与乙二醇存在共沸现象,且相对挥发度极低,常规精馏分离方法能耗高、收率低、产品质量差。针对此难题,课题组前期提出一种利用可逆反应来强化分离精制的新方法,但该方法中缩醛反应步骤存在缩醛交换过程,对该工艺的设计计算造成较大影响。作者主要针对缩醛反应步骤中的1,2–丁二醇与2–乙基–1,3–二氧戊环的缩醛交换反应动力学进行探究,通过催化剂粒径、研究转速、催化剂用量、反应温度、反应物进料摩尔比例等因素对反应过程的影响,得到了正逆反应的活化能分别为70.48 kJ/mol和80.14 kJ/mol,正逆反应的指前因子分别为3.79×1010 L/(mol·min·g)和1.95×1012 L/(mol·min·g),采用二级拟均相模型可以很好的对实验数据进行拟合。研究结果还表明该反应为可逆放热反应,反应热为–7.83 kJ/mol。通过该反应动力学的研究发现,合理控制反应条件可以有效提高1,2–丁二醇转化率,降低乙二醇转化率,从而实现分离,为该过程的模拟设计提供了可靠的基础数据,有助于工业化推广应用。(本文来源于《工程科学与技术》期刊2019年06期)

张学玲,陶宁,张少峰,田朝玉[4](2019)在《KF/γ-Al_2O_3催化酯交换反应精馏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克服酯交换反应精馏中均相催化剂与体系难分离等缺陷,以γ-Al_2O_3为载体,氟化钾为活性中心,通过等体积浸渍法制备不同焙烧温度下的KF/γ-Al_2O_3固体碱催化剂,并利用XRD、FTIP对催化剂进行表征。通过反应精馏的方法对KF/Al_2O_3催化碳酸乙烯酯的酯交换合成碳酸二甲酯进行研究,考察了反应精馏过程中回流比、进料空速及原料摩尔比对碳酸乙烯酯转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回流比、进料空速与原料摩尔比优化值分别为5、0. 09 h-1和5时,碳酸乙烯酯的转化率为95. 44%。(本文来源于《现代化工》期刊2019年11期)

李剑,蔡思怡,邹华生[5](2019)在《响应面法优化超声波辅助猪油酯交换反应制备生物柴油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猪油和甲醇为原料,KOH为催化剂,采用单因素法确定醇油摩尔比、超声波功率、催化剂用量、反应温度等因素对猪油酯交换反应的脂肪酸甲酯产率的影响。单因素实验结果显示各因素的最佳值分别为醇油摩尔比6∶1,超声波功率为120 W,催化剂用量为0.8%,反应温度为60℃。采用响应面分析法优化超声强化KOH均相碱催化酯交换条件,结果显示最优条件为:醇油摩尔比为5.8∶1,超声功率为135.91W,反应温度为52.78℃,催化剂用量为0.86%,在该条件下甲酯最大的理论转化率为99.53%。(本文来源于《粮油食品科技》期刊2019年04期)

王吉宇,张志刚,姚杰,陈飞,石磊[6](2019)在《卤化烷基咪唑催化碳酸二甲酯与乙醇酯交换反应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了烷基咪唑卤化物{[Rmim]X}对碳酸二甲酯(DMC)与乙醇酯交换反应的催化作用,考察了烷基取代基、卤素和温度对[Rmim]X催化性能的影响。当温度在78 ℃或以上时,[Rmim]X对DMC与乙醇的酯交换反应有明显的催化活性。当反应温度和烷基取代基相同时,催化活性为烷基咪唑碘化物≥烷基咪唑溴化物>烷基咪唑氯化物;当反应温度和卤素相同时,催化活性为甲基咪唑卤化物>乙基咪唑卤化物>丁基咪唑卤化物。若以碘化-1,3-二甲基咪唑为催化剂,当DMC与乙醇的摩尔比为1.0,催化剂对反应混合物的质量比为3.0%时,在130 ℃反应1 h,乙醇和DMC的摩尔转化率分别约为60%和55%,EMC的选择性在82%左右。催化剂在同样条件下重复使用25次不失活。(本文来源于《化学研究与应用》期刊2019年06期)

王珣,陈苏,吴翊乐,王晓宇,唐果[7](2019)在《五配位氧磷烷分子间配体交换反应-RNA水解和融合过程的化学模型(英文)》一文中研究指出具有五元环和叁配体结构的五配位氧磷烷(ab_2)在碱催化条件下自发进行分子间的配体交换反应,产生不同配体组合的全部叁种五配位氧磷烷(a_3,b_3和a_2b).如果把其中a_3与b_3作为父代分子,其配体交换产生的五配位氧磷烷a_2b和ab_2可以视作子代分子,从而自发实现了分子结构的多样化.因此,五配位氧磷烷分子间配体交换反应可以作为研究生命过程中具有五配位磷中间体结构化学性质的模型,对理解基因转录和生命信息储存等过程中涉及的RNA分子剪接、水解和融合等重要生命过程的分子机制提供了重要依据.(本文来源于《有机化学》期刊2019年08期)

王浩[8](2019)在《负载型离子液体催化酯交换反应合成生物柴油的应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现今世界面临着能源短缺和环境问题,生物柴油作为一种可再生的环境友好型资源,可替代化石燃料,引起人们广泛关注。离子液体是一种绿色高效催化剂,在催化反应中表现出独有的特性,显示出良好的发展前景。文章研究分析生物柴油合成过程中的工艺条件,阐述了以负载型离子液体作为催化剂在油脂酯交换反应中的应用研究。(本文来源于《现代盐化工》期刊2019年02期)

Mukhambet,Yerkebulan[9](2019)在《对富油微藻的热解以及酯交换反应的研究:粗生物油和生物柴油生产的比较》一文中研究指出近来,微藻作为第叁代生物燃料的原料在能源研究领域引起了极大的关注。因为微藻具有的独特优势,使其与第一代原料有着很大的区别,例如较高的光合效率、生长速率、生物量生产力以及在废液或海水中的生长能力。然而,与传统燃料市场相比,微藻生物燃料的商业可行性是需要克服的主要挑战。本研究项目的重点是生物质热解和脂质酯交换反应以及对一些有潜力的微藻进行生物柴油制备的评估,其中包括Micractinium reisseri,Scenedesmus obliquus SAG276-10和Scenedesmus obliquus FACHB-276。本研究利用固定床反应器对生物质进行热解,然后使用热重分析仪,气相色谱/质谱(GC/MS)分析和傅立叶变换红外(FTIR)光谱分析,将脂质转化为脂肪酸甲酯(FAME)。在第一部分中,该研究比较了在不同操作条件下使用固定床反应器不同微藻的生物油生产率,以获得高产率的粗生物油。在不同温度(450℃,500℃,550℃和600℃)和不同保留时间(15分钟,30分钟,45分钟和60分钟)下进行热解实验。此外,研究了热裂解,产物质量和催化裂解。然后对最有生产力的藻种使用催化剂ZSM-5和MCM-41以提高生物油产率和质量。对于S.obliquus SAG276-10,在600℃下获得的最高生物油产率为54.37%,反应时间为60分钟。此外,非催化热解的GC/MS结果显示,与其他两种微藻相比,S.obliquus SAG276-10生物油(20.84%)中碳氢化合物的相对含量较高。FTIR分析与GC-MS的分析在直接热解油中获得的结果相一致。然而,通过MCM-41催化剂的催化热解S.obliquus FACHB-276反应出了最大生物油产率为56.36%。该部分提供催化剂的有效选择性,它将决定生物油的组成以及热解条件的优化。本研究的第二部分研究了S.obliquus SAG276-10在高浓度CO_2浓度下生长的效率。因此,该研究检测了不同浓度的CO_2(0%,2%,5%和10%,v/v)下S.obliquus SAG276-10的生长。尽管在5%CO_2下记录的最大生物量生产力为0.113 g L~(-1) d~(-1),但与对照(54.4%)相比,生物油的产量受到负面影响(46.0%)。因此,在进一步研究中进行了生长,没有额外的二氧化碳供应。在最后一节中,研究了S.obliquus SAG276-10的收获方法和能量回收的优化。离心被用作标准收获方法,而化学絮凝被比较地用作成本有效的收获方法。使用两种收获方法生产粗制生物油和生物柴油,并计算能量输出和估计成本。离心细胞的脂质回收率为17.4%,通过絮凝显着增加至20.7%。尽管两种收获方法都显示出相似的热裂解模式,但絮凝的生物质显示出比离心细胞高15.7%的生物炭形成,这导致生物油产量显着降低18.5%。使用离心和絮凝估计的生物油的能量输出分别为每吨0.87和0.68 GJ。对于生物柴油生产,使用离心和絮凝的能量输出分别为每吨0.177和0.211 GJ。由于生物柴油产量较高,生物油质量较好,能耗较低,本研究表明,从经济角度来看,化学絮凝是一种优于离心微藻的收集方法。(本文来源于《江苏大学》期刊2019-04-01)

高琳锋,姚岩岩,王雷,张渊,赵高昕[10](2019)在《碘同位素交换反应在碘吸附器性能评价应用中的可行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依据卤代烃亲核取代反应的特性,设计了碘同位素交换反应制备放射性甲基碘的实验方案。结合核电站现场安全管理要求,对实验试剂进行物性分析和毒理分析。通过实验进行了示踪剂验证、碘同位素交换验证、实验效率分析、实验安全性分析、试剂管理及放射性残液处理等方面的研究,初步验证了用碘同位素交换反应制备放射性甲基碘在碘吸附器性能评价应用中的可行性。(本文来源于《辐射防护》期刊2019年02期)

交换反应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通过共沉淀法制备合成了一系列不同摩尔比的复合金属氧化物(x)CeO_2/MgO(x=2.5, 6.5, 8.5),并应用于生物质衍生物的酯交换反应。通过XRD、BET、CO2-TPD对CeO_2/MgO表征,结果表明Ce/Mg为6.5具有最多能提供碱性位点的表面晶格氧,这使得其催化表现最佳。在最优反应条件下,反应时间8h、反应温度120℃、DMC/HMF、摩尔比6:1、催化剂用量5 wt.%, HMF酯收率达到了86%。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交换反应论文参考文献

[1].黄振旭,高海荣,陈凌霞,孙海杰,李永婷.CaO/La_2O_3固体碱催化剂制备及其催化大豆油酯交换反应性能[J].无机盐工业.2019

[2].许姝,马良.CeO_2/MgO的制备及催化生物质衍生物酯交换反应研究[J].井冈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

[3].李鑫钢,闫宇陶,王瑞,李洪,高鑫.可逆反应辅助煤基乙二醇分离精制——缩醛交换反应动力学[J].工程科学与技术.2019

[4].张学玲,陶宁,张少峰,田朝玉.KF/γ-Al_2O_3催化酯交换反应精馏的研究[J].现代化工.2019

[5].李剑,蔡思怡,邹华生.响应面法优化超声波辅助猪油酯交换反应制备生物柴油的研究[J].粮油食品科技.2019

[6].王吉宇,张志刚,姚杰,陈飞,石磊.卤化烷基咪唑催化碳酸二甲酯与乙醇酯交换反应性能研究[J].化学研究与应用.2019

[7].王珣,陈苏,吴翊乐,王晓宇,唐果.五配位氧磷烷分子间配体交换反应-RNA水解和融合过程的化学模型(英文)[J].有机化学.2019

[8].王浩.负载型离子液体催化酯交换反应合成生物柴油的应用研究[J].现代盐化工.2019

[9].Mukhambet,Yerkebulan.对富油微藻的热解以及酯交换反应的研究:粗生物油和生物柴油生产的比较[D].江苏大学.2019

[10].高琳锋,姚岩岩,王雷,张渊,赵高昕.碘同位素交换反应在碘吸附器性能评价应用中的可行性研究[J].辐射防护.2019

论文知识图

反应物比例和pH值调控的系列[Ni12-n...离子交换法制备Bi2MoO6基纳米复合物...手性阴离子功能性离子液体电化学性能测试用对称薄层电池示意图催化剂Cat-2用量对酯换反应产物率的...二氧化碳插入反应形成的碳酸酯配体和...

标签:;  ;  ;  ;  ;  ;  ;  

交换反应论文_黄振旭,高海荣,陈凌霞,孙海杰,李永婷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