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氟芬那酸丁酯软膏减轻紫外线光疗仪不良反应的作用机制

浅谈氟芬那酸丁酯软膏减轻紫外线光疗仪不良反应的作用机制

赵英柳曦光宋颖陈蕾(黑龙江省医院皮肤科150001)

【摘要】随着光疗技术的不断成熟,光疗已经成为治疗各类皮肤病的主要手段之一。然而,随着光疗的广泛应用,光疗所致的不良反应不断增加。如何避免或减少光疗的不良反应成为新的课题。本文从光疗致不良反应的机制入手,探讨和分析了氟芬那酸丁酯软膏在降低光疗不良反应中的优势,提示氟芬那酸丁酯软膏(布特)可有效降低光疗不良反应。

【关键词】布特软膏紫外线光仪的不良反应

【中图分类号】R4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4)03-0137-02

紫外线光疗是通过特定波长的紫外线光照射来达到治疗目的的一种物理疗法及光学疗法,近年来在各类皮肤病治疗中已逐步推广使用[1]。紫外线光疗系采用特定配方的金属卤化物灯为光源,根据光量子的光电效应、生物效应及光化学效应,将特定波长的光量子束直接作用于皮肤,透过皮肤达真皮浅、中层。其治疗皮肤病的作用机制主要为诱导细胞凋亡,尤其是免疫T细胞的凋亡;通过光照可明显抑制表皮朗格汉斯等抗原呈递细胞的活性,减轻表皮炎性反应,从而达到治疗白癜风、银屑病、湿疹、异位性皮炎多、多形性日光疹等及早期的皮肤T细胞瘤等多种皮肤疾病的效果,疗效较为满意,给皮肤病患者带来了福音。但由于光疗使用不恰当和个体差异等,某些患者在治疗中会出现光疗相关的不良反应或副作用[2],不但影响了疾病的治疗效果,甚至会加重病情。

氟芬那酸丁酯软膏(商品名:布特,沈阳同联药业)是氟芬那酸的衍生物,属于灭酸类非甾体抗炎镇痛药。具有较强的抗炎活性,抗炎机制是通过在机体细胞内阻断花生四烯酸生成前列腺素及白三烯等炎性介质(见图1-1)。氟芬那酸丁酯软膏可在体内有效控制浅层皮肤细胞浆内溶酶体膜的稳定,使得炎性介质和酸性水解酶不会渗透到细胞间质内,使炎症不会进一步扩散加重,同时能缓激肽和组胺所引起的血管通透性增加[3],对紫外线产生的红斑及迟发型变态反应也有抑制作用。有研究表明,紫外线照射2h后,氟芬那酸丁酯红斑抑制率达100%;紫外线照射5h后,氟芬那酸丁酯红斑抑制率达80%[4]。

1-1

红斑和水肿是紫外线刺激皮肤常见的急性反应。早在六七十年代,国外就有非甾体药物成功治疗日晒伤的报道[5]。现代研究表明,DNA损伤是紫外线导致红斑的初始环节[6],前列腺素E2和一氧化氮是紫外线红斑的重要媒介[7],提示氟芬那酸丁酯抑制紫外线红斑与促进DNA修复和抑制PGE2有关。

紫外线刺激可使皮肤的成纤维细胞形态变的宽大扁平,胞浆透明,胞核颗粒增多,呈现典型的衰老表现。患者皮肤变粗糙,皱纹加深,皮肤的光老化[8]。皮肤屏障功能下降正是光老化的典型表现之一。布特软膏的油包水型制剂有滋润作用,可促进皮肤屏障功能恢复,对紫外线照射后出现的皮肤瘙痒及粗糙老化可起到明显的改善作用。同时布特软膏具有糖皮质激素的临床作用,但无激素的不良反应,适于长期应用。

目前紫外线照射致癌的机制已得到广泛认可,主要引起皮肤的鳞状细胞癌(SCC)和基底细胞癌(BCC)的发生[9]。在肿瘤的发生发展中,表皮受紫外线诱导后COX-2异常增高,是使正常细胞变异的潜在的增生性刺激。非甾体抗炎药可通过多种途径(包括抑制COX-2途径)来抑制包括皮肤肿瘤在内的多肿瘤的发生。布特软膏对于减轻UVB诱导的皮肤肿瘤是非常有效的,已有动物实验证实氟芬那酸丁酯外用可显著降低紫外线引发的皮肤肿瘤[10]。最近欧洲皮肤病学会将非甾体药物双氯芬酸写入了癌前病变光化性角化病的治疗指南[11],也进一步提示非甾体药物在防控皮肤癌变中具有优势。而且,最近国内研究显示,氟芬那酸丁酯对光致皮肤损伤疾病(光线性皮肤病)有很好的疗效[12],机制可能与促进DNA修复,抑制超敏反应,促进皮肤屏障功能恢复有关,有待今后进一步研究。因此,对于长期应用紫外线光疗法治疗某些慢性皮肤病的患者,通过配合应用布特软膏,可以减少UVB照射诱导的皮肤肿瘤发生的潜在危险性。

综上所述,在皮肤科的临床治疗中,对各种长期应用紫外线光疗仪治疗的患者,在照射前应用氟芬那酸丁酯软膏(布特),能够有效预防和明显减轻UVB对人体的副作用及损害,从而减少了因紫外线诱导而带来的各种不良反应,值得临床借鉴和推广。

参考文献

[1]顾有守.窄谱中波紫外线光疗在皮肤科的应用[J].临床皮肤科杂志,2006,35:190-191

[2]金颂良,骆丹.紫外线诱导的皮肤免疫抑制研究进展[J].中国美容医学,2006,15(8):987-989

[3]陈晓旭,李秀岩,陈国羽,等.氟芬那丁酸酯软膏在皮肤科的临床应用[J].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12,23(8):977-979

[4]王家璧,刘跃华.氟芬那丁酸酯软膏在中国8年临床研究回顾[J].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2010,24(8):689-691

[5]Snyder,D.S.andW.H.EAGLSTEIN,Topicalindomethadnandsunburn.BritishJournalofDermatology,1974.90(1):p.91-93.

[6]Vink,A.A.andL.Roza,Biologicalconsequencesofcyclobutanepyrimidinedimers.JournalofPhotochemistryandPhotobiologyB:Biology,2001.65(2):p.101-104.

[7]Rhodes,L.,etal.,Ultraviolet-B-inducederythemaismediatedbynitricoxideandprostaglandinE2incombination.JournalofInvestigativeDermatology,2001.117(4):p.880-885.

[8]李春雨,张丽宏,张宁,等.紫外线诱导皮肤光老化的形成机制[J].中国美容医学,2009,18(3):416-419

[9]何方,肖毅,吴严,等.非甾体抗炎药对中波紫外线诱导的小鼠皮肤肿瘤的影响[J].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2008,24(8):589-591

[10]何方,非甾体抗炎药对中波紫外线诱导小鼠皮肤肿瘤影响的研究,2006.

[11]Stockfleth,E.,etal.,Developmentofatreatmentalgorithmforactinickeratoses:aEuropeanConsensus.EurJDermatol,2008.18(6):p.651-659.

[12]刘霞,氟芬那酸丁酯软膏治疗面部常见日光相关性皮肤病临床疗效分析.临床皮肤科杂志,2011.40(7):p.435-436.

标签:;  ;  ;  

浅谈氟芬那酸丁酯软膏减轻紫外线光疗仪不良反应的作用机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