雾-霾天人体平均呼吸高度处不同粒径气溶胶的微生物特性

雾-霾天人体平均呼吸高度处不同粒径气溶胶的微生物特性

论文摘要

粒径分布和微生物种群结构是雾-霾天气溶胶与人体健康密切相关的典型特征.采用安德森六级采样器在人体平均呼吸高度(近地面1. 5 m)处对北京某地雾-霾天及晴天分别进行气溶胶样品采集,从不同粒径气溶胶中的可培养细菌、真菌浓度及种群结构角度展开研究.结果表明,雾-霾天不同粒径气溶胶中可培养微生物浓度呈现不均匀分布状态;不同粒径气溶胶中微生物浓度、种群结构差异性均明显高于晴天.雾-霾天条件下,在粒径大于3. 3μm的气溶胶中,芽孢杆菌(Bacillus sp.)占据优势地位,在粒径小于3. 3μm的气溶胶中,芽孢杆菌(Bacillus sp.)和解淀粉芽孢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占优势地位.而当雾-霾过后,解淀粉芽孢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在所有粒径的生物气溶胶中均占优势地位.雾-霾天条件下,在粒径大于3. 3μm的气溶胶中共检出5种优势真菌,分别是链格孢菌(Alternaria sp.)、意大利青霉(Penicillium italicum)、蓝状菌(Talaromyces stollii)、枝孢菌(Cladosporium sp.)和Davidiella sp.;而当雾-霾过后,仅链格孢菌(Alternaria sp.)被检测为优势菌.无论雾-霾天还是晴天,在粒径小于3. 3μm的气溶胶中真菌均主要以意大利青霉(Penicillium italicum)和蓝状菌(Talaromyces stollii)为主.在人体平均呼吸高度处,雾-霾天与晴天不同粒径气溶胶中微生物浓度和种群结构存在明显差异.雾-霾天人体平均呼吸高度处微生物浓度高、且种群结构较为复杂,其微生物特性对人体健康的潜在风险不容忽视.

论文目录

  • 1 材料与方法
  •   1.1 采样地点及生物气溶胶的采集
  •   1.2 DNA提取和聚合酶链式反应 (PCR) 扩增
  •   1.3 构建克隆文库
  •   1.4 数据统计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人体平均呼吸高度处不同粒径气溶胶中细菌和真菌的浓度变化特征
  •   2.2 人体平均呼吸高度处不同粒径气溶胶中细菌、真菌种群特征
  •     2.2.1 细菌种群结构
  •     2.2.2 真菌种群结构
  • 3 讨论
  • 4 结论
  • 文章来源

    类型: 期刊论文

    作者: 杨唐,韩云平,李琳,刘俊新

    关键词: 雾霾天,生物气溶胶,呼吸高度,粒径分布,种群结构

    来源: 环境科学 2019年04期

    年度: 2019

    分类: 工程科技Ⅰ辑

    专业: 环境科学与资源利用

    单位: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水污染控制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学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51308527),环境保护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201509008),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青年科学基金项目(RCEES-QN-20130006F)

    分类号: X513

    DOI: 10.13227/j.hjkx.201807163

    页码: 1680-1687

    总页数: 8

    文件大小: 424K

    下载量: 322

    相关论文文献

    • [1].大气中气溶胶颗粒对红外激光的散射特性研究[J].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0(03)
    • [2].二次雾霾气溶胶颗粒的扫描电子显微学分析[J]. 电子显微学报 2017(05)
    • [3].气溶胶生长过程的微观动力学研究[J]. 工程热物理学报 2020(02)
    • [4].教室粉笔气溶胶空间分布实验研究[J]. 实验科学与技术 2018(06)
    • [5].山西夏季气溶胶散射特征的飞机观测研究[J]. 气候与环境研究 2019(04)
    • [6].2018年中国长江三角洲地区气溶胶的垂直分布特征[J]. 环境科学 2019(11)
    • [7].气溶胶对陆生植物生长的影响研究进展[J]. 气象与环境科学 2018(01)
    • [8].动物鼻式气溶胶暴露装置的运行效果评价[J].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2018(09)
    • [9].室内生物气溶胶颗粒行为特性研究[J]. 建筑热能通风空调 2011(05)
    • [10].浓雾天气气溶胶颗粒物的输运和转化特性[J]. 上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03)
    • [11].多角度偏振浊度计系统设计[J]. 仪表技术 2020(07)
    • [12].利用单颗粒气溶胶质谱仪分析细菌气溶胶颗粒[J]. 分析化学 2019(09)
    • [13].夏季高湿度条件下北京市气溶胶颗粒物粒谱特征研究[J]. 环境科学 2010(01)
    • [14].会议室人体飞沫气溶胶颗粒运动规律的数值分析[J]. 节能 2015(08)
    • [15].云贵高原气溶胶分布的区域与气候特征[J]. 生态环境学报 2019(02)
    • [16].动物气溶胶暴露装置的特点及其应用[J]. 中国医学装备 2018(01)
    • [17].基于大涡模拟的人体呼出气溶胶颗粒运动规律研究[J]. 暖通空调 2018(08)
    • [18].气溶胶颗粒密度测量方法研究[J]. 量子电子学报 2014(06)
    • [19].节后返工相伴气溶胶传播,你失眠了吗?[J]. 恋爱婚姻家庭(月末) 2020(03)
    • [20].广州市秋季气溶胶光学特性日变化[J].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9(02)
    • [21].鹤山气溶胶光学性质和单颗粒化学组分的研究[J]. 中国环境科学 2019(07)
    • [22].空气气溶胶病原体的采样和检测方法研究进展[J]. 现代预防医学 2018(01)
    • [23].利用太阳光度计进行北京地区气溶胶光学性质研究[J]. 大气与环境光学学报 2018(02)
    • [24].西安市一次霾过程中气溶胶垂直分布特征及气象要素影响[J]. 环境科学研究 2018(09)
    • [25].SO_2-NO_2-NH_3-H_2O四元反应体系中气溶胶的生成特性[J]. 中国环境科学 2019(07)
    • [26].雾天气向霾天气转化时气溶胶颗粒物的动力学特性[J].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12(02)
    • [27].激光粒子计数器校准中气溶胶稀释方法的研究[J]. 计量学报 2016(04)
    • [28].气溶胶颗粒在人体上呼吸道模型内沉积的实验研究[J]. 医用生物力学 2013(02)
    • [29].北京地区大气温湿廓线对气溶胶垂直分布的影响[J]. 装备环境工程 2019(06)
    • [30].基于嵌入式系统的气溶胶热发生器的关键技术研究[J].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9(32)

    标签:;  ;  ;  ;  ;  

    雾-霾天人体平均呼吸高度处不同粒径气溶胶的微生物特性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