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线粒体COI基因的南海浮游介形类斜突浮萤(Proceroecia procera)单倍型与种群遗传结构研究

基于线粒体COI基因的南海浮游介形类斜突浮萤(Proceroecia procera)单倍型与种群遗传结构研究

论文摘要

介形类是一类小型的双壳甲壳类动物,其海洋浮游种类就超过200余种,是海洋浮游动物中主要组成部分,也是海洋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与能量流动的关键环节。以线粒体细胞色素氧化酶亚基I(mtCOI)基因为标记,分析南海浮游介形类中的广布种斜突浮萤(Proceroecia procera)的单倍型多样性与种群遗传结构在空间上的分布,并结合环境选择压力对种群的遗传多样性与结构分化的影响。结果显示, 38个个体共检出18种单倍型,广布的单倍型在6个种群中都有分布,说明P.procera种群可以实现远距离扩散,最远超过700km。P.procera种群呈现中度的遗传分化(平均FST=0.186)。种群间遗传分化系数与地理距离无相关性(r=0.17, p=0.15),种群未呈现空间距离隔离。远距离分布的单倍型并没有带来强劲的基因流,相邻种群间甚至呈现出明显的遗传分化。RDA分析结果显示,空间与环境并不是决定P.procera种群遗传结构的主要因素,推测历史上种群扩展带来的拓殖隔离可能是主要解释。

论文目录

  • 0前言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样品采集与DNA提取
  •   1.2 COI序列扩增与测序
  •   1.3 数据处理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单倍型多样性
  •   2.2 种群间遗传分化
  • 3 讨论
  • 文章来源

    类型: 期刊论文

    作者: 徐磊,季莹莹,黎红,杜飞雁

    关键词: 介形类,遗传分化,空间距离隔离,基因,南海

    来源: 生态科学 2019年05期

    年度: 2019

    分类: 基础科学

    专业: 生物学

    单位: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广东省渔业生态环境重点实验室,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科学学院

    基金: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2017YB26)

    分类号: Q953

    DOI: 10.14108/j.cnki.1008-8873.2019.05.003

    页码: 15-22

    总页数: 8

    文件大小: 687K

    下载量: 85

    相关论文文献

    • [1].海洋浮游介形类的多样性和生态学研究进展[J]. 生态科学 2019(06)
    • [2].南海西北部夏冬季浮游介形类的分布及其影响因素[J]. 热带海洋学报 2020(02)
    • [3].西藏地区现代沉积物中介形类环境指示意义初探[J]. 湖泊科学 2015(05)
    • [4].第16届国际介形类大会在巴西举行[J]. 微体古生物学报 2009(04)
    • [5].菲律宾海北部底质沉积中的深海介形类[J]. 微体古生物学报 2011(01)
    • [6].云南滇池淡水介形类新记录[J]. 微体古生物学报 2010(04)
    • [7].晚白垩世介形类壳体稳定同位素尝试——以松科1井南孔样品为例[J]. 现代地质 2011(03)
    • [8].南沙群岛海域春、秋季浮游介形类生态学特征[J]. 水产学报 2015(06)
    • [9].《中国介形类化石(第三卷)》出版[J]. 地层学杂志 2010(02)
    • [10].包头地区第四纪中晚期介形类生物地层与环境演化[J].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18(10)
    • [11].黄、渤海中、晚更新世的冷水介形类[J]. 微体古生物学报 2014(04)
    • [12].贵州省红枫湖现生介形类新纪录[J]. 微体古生物学报 2013(02)
    • [13].介学之母——纪念著名的中国介形类化石研究的开拓者和一代宗师侯祐堂教授逝世一周年[J]. 微体古生物学报 2011(01)
    • [14].藏北南部介形类分布与环境因子的典范对应分析[J]. 科技导报 2014(35)
    • [15].渤海海域渤中34-A地区古近系介形类组合特征及沉积环境[J]. 微体古生物学报 2019(03)
    • [16].侏罗纪末至白垩纪非海相介形类生物地层学:回顾与展望[J]. 地层学杂志 2012(02)
    • [17].皖南地区震旦系古介形类化石的发现及其意义[J]. 安徽地质 2012(02)
    • [18].台湾海峡底栖介形类真喜萤属一新种(介形纲:喜萤科)[J]. 水产学报 2015(04)
    • [19].怀念中国微体古生物学介形类学科奠基人——恩师侯祐堂研究员[J]. 微体古生物学报 2011(01)
    • [20].新疆晚白垩世非海相介形类化石[J]. 新疆地质 2010(02)
    • [21].我国东部轻度富营养化湖泊(元荡湖)介形类组成及其生态意义(英文)[J].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18(05)
    • [22].越南北部Tong Vai Valley下泥盆统介形类Sinoleperditiinae(英文)[J]. 古生物学报 2013(03)
    • [23].基于形态及分子性状对介形类高级分类体系的分析(英文)[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04)
    • [24].洞庭湖介形类现生种的分布与生态特征[J]. 沉积学报 2019(01)
    • [25].辽西建昌盆地下白垩统义县组的划分及其介形类化石[J]. 地质与资源 2012(01)
    • [26].第四纪湖相介形类壳体化石在古环境中的应用——种属组合研究进展与问题[J]. 地球科学进展 2009(11)
    • [27].内蒙古巴丹吉林沙漠东南部湖泊底质中现代介形类[J]. 微体古生物学报 2018(03)
    • [28].松辽盆地晚白垩世青山口组—嫩江组一段介形类壳饰、壳形类型与环境关系分析[J]. 中国地质 2014(01)
    • [29].华东地区元荡湖现生介形类新记录[J]. 微体古生物学报 2016(03)
    • [30].西藏南部吉隆盆地晚中新世-早更新世介形类群落研究[J]. 地质学报 2013(06)

    标签:;  ;  ;  ;  ;  

    基于线粒体COI基因的南海浮游介形类斜突浮萤(Proceroecia procera)单倍型与种群遗传结构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