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经营者之法律约束机制

公司经营者之法律约束机制

邹健[1]2003年在《公司经营者之法律约束机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公司所有权和经营权的逐步分离,委托代理成为必然趋势;同时,“股东会中心主义”衰落,“董事会中心主义”开始兴起,内部人控制、经营者损害所有者利益的现象相伴而行。没有制约的权力必然导致腐败。公司治理的本质就是所有者出于对自己利益关怀而对经营者进行约束。分权制衡理论、功利主义理论是构建公司经营者法律约束机制的理论基础。对公司经营者进行约束必须通过合理的公司治理机制。在我国内部公司治理机制中,股东会中要注重股东投票权的改革;董事会中应引进独立董事制度和董事会评估机制,实行董事长和总经理分任制度;监事会中革除弊端,提高监督力度.在外部公司治理机制方面,强调经营者的注意和忠实义务,发挥银行、机构投资者的作用,完善股东诉讼制度,健全资本市场,培育经理人市场。

高新宇[2]2008年在《我国公司治理中经营者激励与约束机制研究》文中认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得到很好的发展,经济体制改革催活了“企业”这个国民经济主体,为社会创造了极大的价值。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激活了企业经营者的积极性,生产、管理效率得到最大限度的提高。然而,企业所有者放权却带来了另一个问题,即经营者消极怠工或者恶意串通来损害所有者利益。如何避免这个问题的发生以及完善补救措施成为企业所有者积极思考的问题,也成为一些专家和学者热衷研究的主题。毋庸置疑,科学、有效的经营者激励与约束机制对企业的生存与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我国,经营者激励约束理论还不成熟,实践中存在的问题也不可小觑,这更凸显了经营者激励约束机制的研究的重要性。本论文研究了我国公司治理中管理者激励与约束机制建构与完善的问题,力求找出我国企业经营者激励与约束机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措施建议。为了达到研究目的,本文介绍了公司治理及经营者激励与约束理论,并分析了我国公司治理与经营者激励约束机制的现状,以便针对我国企业(主要指国有企业)经营者激励与约束方面存在的问题及不足进行具体、细化分析。

张建军[3]2004年在《桂西北矿业有限责任公司经营者激励与约束问题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以国外对企业经营者激励和约束问题的基本理论和国内对企业经营者激励与约束问题理论(特别是超产权论)为指导,系统分析了两权分离后国有企业经营者的定位、作用、需求及其行为;阐述了国有企业经营者的基本特征及桂西北矿业有限责任公司经营者的特征;全面分析了桂西北矿业有限责任公司经营者激励与约束的问题与原因,指出产权制度不合理、治理结构残缺、经营者报酬形式单一且偏低、市场发育不成熟、政府主管部门对公司经营的干预过多、代理链条过长及中间代理人和企业经营者责权利不对等是造成对桂西北矿业有限责任公司经营者激励不足、约束不力的根本原因;提出加强对桂西北矿业有限责任公司经营者激励与约束效能,必须以重构经营者激励约束制度为重点,同时完善其它措施以与之相适应的观点。 借鉴发达国家企业经营者激励约束理论研究和实践的经验,针对桂西北矿业有限责任公司的实际情况,本文认为要以基薪、风险收入、职位消费、虚拟期权以及补充养老保险、医疗保险为要素的经营者报酬激励模式来加强桂西北矿业有限责任公司经营者的物质激励。为构建完整的激励机制,本文同时也对桂西北矿业有限责任公司经营者的精神激励、控制权激励以及市场激励进行了探讨,并提出具体的措施和建议。与激励机制相对应,论文也探讨了桂西北矿业有限责任公司的约束机制,提出构建起包括制度约束、审计约束、市场约束、法律约束以及债务约束等一系列的约束制度。 本论文的研究成果不仅有利于桂西北矿业有限责任公司建立起科学、合理的激励和约束机制,调动经营者的积极性,加快自身的发展,而且对全行业经营者激励约束问题的解决具有借鉴意义。

王胜利[4]2005年在《乡镇企业经营者激励机制研究》文中指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乡镇企业异军突起,迅猛发展,成为农村经济的主体力量和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20世纪90年代中期后,乡镇企业发展开始陷入困境,引起了学术界的热烈讨论。但是,多数讨论都集中在探讨乡镇企业产权制度、产业结构、经营管理水平等不同层次和方面,而在微观层次上关于乡镇企业治理结构和经营者激励机制的研究很少。本研究正是针对这一缺陷,把改制后的乡镇企业经营者激励机制构建作为研究重点。 对激励理论的研究,已经形成了由管理学激励理论和经济学激励理论共同组成的激励理论体系,对进一步深入研究乡镇企业经营者激励问题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但是,这些理论各有其局限性,尤其是关于我国乡镇企业经营者的激励理论,依然还有很多问题有待研究,如乡镇企业经营者激励机制作用机理和激励路径问题;乡镇企业经营者业绩评价及报酬激励机制设计问题等等。本研究正是以这些实际问题为导向,逐步展开的。 本研究以委托代理理论、产权理论、制度经济学、管理激励理论为主要的理论依据,运用数理模型分析、比较分析、系统分析、制度分析等研究方法,研究乡镇企业经营者的行为特征,分析经营者效用均衡和所有者最优激励约束机制,论证企业应对经营者实行物质激励和非物质激励组合,所有者对经营者的最优激励是使综合代理成本最小化;以乡镇企业改制为背景,分析研究改制前后委托代理制度变迁,对当前乡镇企业产权安排下的激励机制进行理论和实证分析,提出乡镇企业应该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基础上构建经营者激励机制的有效途径;通过理论和案例分析对经营者年薪制、股权激励、精神激励,业绩评价、选择和约束机制等经营者激励方式和方法进行研究;最后得出研究结论并提出完善乡镇企业经营者激励机制的政策建议。 本研究的特色在于从乡镇企业改制背景下的乡镇企业经营者激励这一崭新视角展开研究,论证适合乡镇企业经营者行为特征的乡镇企业经营者激励机制的作用机理和激励路径;提出较适用于乡镇企业实际的与平衡记分卡相结合的经济增加值(EVA)经营者业绩评价指标体系;针对乡镇企业经营者报酬激励机制存在的问题,提出新的经营者报酬激励模式:基于EVA的乡镇企业经营者年薪制与业绩股票期权相结合的报酬激励模式。这一经营者报酬激励模式对国有企业等其它类型企业的经营者激励问题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王志芳[5]2003年在《上市公司经营者激励约束机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经营者激励约束问题是当前我国经济发展中的一个重大的理论与实践课题,它的状况如何对于我国企业改革与发展具有重大的理论与现实意义。本论文从经济学和管理学角度出发,对上市公司经营者激励约束机制进行了探讨性研究。通过对已有的国内外经营者激励约束的理论文献的回顾,总结了有关经营者激励约束理论的研究成果,为论文随后的研究打下基础。本论文吸收最近几年国内外对经营者激励约束机制研究的最新成果和理论方法,同时把对经营者激励约束问题研究的触角延伸到中国上市公司的分析领域,努力把握中国企业经营者激励约束机制的一般规律。其基本理论的研究包括:为什么要对上市公司经营者进行激励约束?对上市公司经营者激励约束所需要的环境条件是什么?如何对上市公司经营者进行激励约束?怎样的激励约束组合是最优、最佳的等四个方面的内容。论文首先把研究对象定位在上市公司经营者的激励约束机制上,在对选题研究所涉及到的一些基本概念的内涵和外延进行界定和说明的基础上,指出文章所研究的激励约束是辩证统一的。其次,本论文全面阐述了对经营者进行激励约束的必要条件和充分条件,并揭示这些条件的内在关系,回答为什么必须对经营者进行激励。再次,论文从宏观与微观两个层面对中国上市公司经营者激励约束的环境进行了分析,通过分析环境状况,使我们认识到上市公司经营者激励约束机制,要受到多种因素和现状的影响与限制,我们要充分考虑到这些因素,才能设计出切实可行的激励约束方案。第四,论文的主要部分是对各种激励约束具体形式和内容进行的分析研究,这其中包括年薪制、福利与津贴、股票激励、股票期权激励和精神激励等具体激励形式,对各种主要激励形式的四川大学博士学位论文分析研究,包括从该项激励约束形式的概念界定、功能介绍、产生或由来,该种激励形式在我国的实践过程,还包括该形式在现实操作中所存在的问题以及需要进行一步完善的外部条件和具体措施。力求通过对各种激励约束形式的认识和分析,为我国上市公司找到一些更为有效的经营者激励约束的实施办法。最后在上述各单项分析的基础上,为了达到激励约束组合的最优或最佳状况,笔者提出了激励组合设计的原则与具体操作程序,以期为上市公司设计具体的激励与约束机制提供有益的帮助。

季宸东[6]2009年在《传媒上市公司经营者激励与约束机制研究》文中指出作为传媒产业化发展的生力军,传媒上市公司建立和完善符合时代要求和产业发展规律的公司治理体制已变得日益重要和迫切。传媒上市公司治理的核心问题是要解决好企业内权力机构、执行机构和监督控制机构的权利制衡和利益分配关系,即经营者的激励与约束机制,这是传媒上市公司维护股东权益、实现稳健持续发展的关键。目前,我国传媒上市公司经营者激励与约束方面的问题主要包括:经营者选择机制先天不足,部分高管勤勉尽责意识淡薄,高管“免费资本”幻觉导致投资失败和效率低下,传媒上市公司激励与约束效应弱化,短期激励加强而长期激励不足,内部监督者外部化现象突出,股权结构不合理导致所有者缺位和内部人控制等。在传媒企业现代化和规范化治理的约束条件下,本研究基于中国传媒业的特殊属性与发展特点,运用媒介经济学、委托代理、公司治理和新制度经济学等理论方法,结合定性与定量分析提出了传媒上市公司经营者激励与约束机制存在的问题、治理模型设计与对策思路。本研究创新点主要包括:(1)构建了传媒上市公司的经营者激励与约束机制优化模型(EMRM模型);(2)首次提出了完整的传媒上市公司委托代理关系模型;(3)运用实证方法,从财务角度分析了传媒上市公司的经营者激励与约束问题;(4)以截止2007年年底传媒上市公司的财务数据为来源,做了沪深两市的全样本分析;(5)将经营者业绩计算模型EVA模型引入传媒上市公司经营者考核评价体系。

李永焱[7]2009年在《我国国有商业银行激励与约束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我国,国有商业银行无论从资产总量、机构规模还是对国民经济的影响力上来衡量,都在我国金融体系中占据了绝对重要的地位。国有商业银行的经营状况更是对我国经济发展以及我国金融市场的稳定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宏观上也对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资源配置效率和经济发展的速度与质量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但是随着WTO后中国金融业的全面开放,国有商业银行面临的竞争也越来越大,同时伴随国内中小股份制商业银行的崛起,使得竞争变得更加激励,尤其是人才的竞争。国有商业银行在这种外有外资银行大量涌入和内有国内中小股份制商业银行崛起的双重压力和人才竞争情形下要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在激励与约束机制方面做出变革。因此,激励与约束机制改革是我国商业银行向现代金融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究竟什么样的激励与约束机制适合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发展,正是本文的研究重点。具体来说,在面对加入WTO所带来的巨大外部挑战时,对于正处在转型时期的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其弱点已经完全暴露出来:1.在激励机制方面,国有商业银行存在经济激励的不科学和行政干预经营者选拨等问题。2.在约束机制方面,国有商业银行存在经理市场不完善、所有者缺位和内部人控制等问题,概括来说即是约束手段不多和约束形式单一。本文主要运用委托代理理论和西方管理学激励理论等,对国有商业银行激励与约束机制进行了研究。论文在对国有商业银行激励与约束机制历史回顾的基础上,分析了国有商业银行激励与约束机制的现状,找出了目前激励机制与约束机制存在的问题,同时采用比较的方法,分析了国外商业银行激励与约束机制的特点,并通过比较和分析,得出对优化我国国有商业银行激励与约束机制方面的一些启示,最后论文提出了优化我国国有商业银行激励与约束机制的建议和方法。本文把理论和实践结合在一起,选择了规范分析的研究范式,采用规范分析和案例分析相结合,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研究了以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为代表的中国国有商业银行激励与约束机制。论文共分七章。第一章,导论部分。分析研究了选题的由来和研究国有商业银行激励与约束机制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界定了论文的研究对象和内容,并对论文的研究框架和结构安排以及研究方法做一个简要介绍,简要概括了论文的创新点以及尚待研究的问题。第二章,理论基础和文献综述。首先提出了基本的假设和前提,基本假设为经济人假设,基本前提是有限理性假定、信息不对称假定和机会主义假定。然后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支撑商业银行激励与约束机制研究的理论基础,重点分析了委托代理理论,然后对商业银行激励与约束机制的有关国内外文献进行梳理,为论文的研究提供铺垫。第叁章,商业银行激励与约束机制分析框架。首先分析了商业银行的性质和特殊性,接着对激励与约束的含义和分类进行了研究,在此基础上做出了论文对激励与约束机制研究的界定,接着,论文对已有的国有商业银行激励与约束机制模型进行了一个评述。然后,探讨了商业银行激励与约束机制的基本要素,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商业银行激励与约束机制的分析框架图。第四章,国外商业银行激励与约束机制对比分析。以美国、德国和日本的激励与约束机制模式为代表,分别探讨了这叁个国家银行治理模式的主要特征、激励机制的主要特点和约束机制的主要特点,通过对比分析提出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可以借鉴的可取之处。第五章,我国国有商业银行激励与约束机制的历史变迁回顾。纵观我国银行业发展历程,国有商业银行在股份制改革前的历史演进中,可以将其发展阶段归结为叁个阶段:1949-1978年的“大一统”银行体系阶段;1979-1993年的国有专业银行阶段;1994-2002年的国有独资商业银行阶段。论文对国有商业银行在这叁个阶段具体的激励与约束机制进行详细分析。结合每个阶段的经济制度背景和社会制度背景来分析国有商业银行每个阶段的激励与约束机制特点,并对每个时期的主要经济激励方式进行分析,指出了该种经济激励方式的优缺点。第六章,我国国有商业银行激励与约束机制现状和问题分析。本章主要在探讨股份制改革后国有商业银行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现状的基础上,归纳出了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方面的主要问题。激励机制方面:经济激励的不科学、行政激励的扭曲和精神激励没有发挥作用;约束机制方面:市场约束不够(主要表现在经理市场不完善)、所有者缺位和内部控制人问题。对这些问题进行了深层次的分析,主要有叁个方面的原因造成,分别是经济体制、社会制度和银行内部自身的缺陷。第七章,优化我国国有商业银行激励与约束机制的对策建议。首先提出了优化我国国有商业银行激励与约束机制的路径选择,然后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优化我国国有商业银行激励与约束机制的建议,最后选取了中国工商银行作为案例,具体分析了其在改革过程中通过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优化工商银行的激励与约束机制。论文试图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创新:第一,完善国有商业银行激励与约束机制的理论框架。论文从理论和我国的实际出发,分别对国有商业银行历史发展沿革的各个不同时期的激励与约束机制的特点进行了分析和阐述。并将激励和约束机制分别进行研究,试图充实和完善国有商业银行激励与约束机制理论。第二,在分析激励与约束机制基本要素的基础上,构建了商业银行激励与约束分析框架图。商业银行激励约束的基本要素为商业银行主体、客体、方法、目标和环境条件,论文紧紧围绕这一主线,无论在分析国有商业银行激励与约束机制的现状和主要问题时还是在提出优化国有商业银行激励与约束机制的对策建议时,都是在该指导思想下来进行分析和探讨。第叁,本文按照现代经济学分析框架,立足于微观主体利益分析,将文章的研究重点高度统一于委托代理理论的分析模型。以严格经济人行为特征的设定为分析起点,强调在信息不对称和有限理性条件下行为主体机会主义倾向和机会主义行为的均衡和制约。由于作者能力的限制,加之薪酬激励方面资料的敏感性致使数据收集的困难,导致论文没有进行深入的实证研究,对动态性的把握还略显不足,推导过程还不够严密,因此文章中可能还存在以点带面、以偏概全的缺陷,在深度上仍嫌不足。这是作者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和认真实践的部分。

谷宁宁[8]2007年在《企业家人力资本价值实现机制研究》文中提出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人力资本在企业绩效创造中的作用日益重要,而企业家,作为企业的实际经营者,企业中的异质型人力资本,其在企业中的作用尤为重要。重视企业家人力资本在企业利润创造中的作用已经成为世界各国企业管理的核心任务之一。但在我国现阶段所有权和经营权相分离的现代公司治理结构中,其委托——代理制却存在这样一种悖论,即企业所有者享有绝大多数的剩余索取权;而实际的经营者企业家虽创造了比较多的企业利润,但剩余索取权却很少,企业家人力资本潜在的使用价值没有最优化发挥,价值实现不足其产权未得到较好的体现,这在国有企业中尤其突显。要解决这种问题,笔者认为,建立有操作性的激励约束机制是有效举措之一。研究目标:1.对“人力资本”、“人力资源”、“智力资本”、“货币资本”等相关概念进行明确的界定,找出它们内在的区别与联系。2.提出适合企业实际工作的人力资本分类方法,便于企业进行分类管理和激励。3.根据我国国有企业家人力资本价值的实现情况,设计出一套有操作性的激励和约束方案。研究方法:1.调查研究的方法。本文以河北省的部分国有企业为调查范围,采用问卷调查及内部调查等方法来收集资料,实证研究企业家人力资本价值实现的机制问题。2.文献研究的方法。本文将通过大量的文献检索及研究,探讨企业家人力资本激励约束机制的理论基础。3.定性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本文对人力资本及价值内涵的界定及其理论基础的明确是定性研究;而研究激励约束机制的建立等相应的指标体系因素,采用的是定量研究方法。通过对上述问题的研究,在逻辑分析和实证研究的基础上,找出符合国有企业实际情况、满足企业实际要求的激励策略,形成与市场经济相配套的激励约束机制,以提高人力资本对企业经济增长的贡献,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减少效率的损失、人才的流失,从而增进国家的人才竞争力。

姚自力[9]2003年在《我国国企经营者约束激励机制研究》文中指出随着国企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如何有效解决国有企业经营者的约束与激励问题成为改革的关键,采取何种更有效的方式对国企经营者进行约束与激励是新成立的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的重要工作,因为约束与激励机制是经济制度效率最终的决定因素。本文从委托代理理论出发,理论联系实际,针对我国国企经营者约束与激励机制的现状进行详细分析和实证考察。通过和西方国家的约束与激励机制进行比较,借鉴国外相关经验,提出完善我国国企经营者约束与激励机制的对策,具有重要的应用参考意义

柴晓卓[10]2008年在《委托代理理论下的中国国有企业经营者激励约束机制分析》文中指出国有企业是中国国民经济的支柱,国有企业改革是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国有企业的经营者作为市场经济中的一种特殊社会资源对国有企业的改革和发展至关重要。为了提高国有企业的竞争力,调动国有企业经营者的积极性,必须进一步完善我国的国有企业经营者的激励约束机制。包括建立与现代企业相适应的报酬制度;进一步完善国有企业经营者业绩考评制度;对激励约束的主体进行改革等等。本文是对中国国有企业经营者的激励约束机制的研究论文,文章共分五部分,首先研究了本文的选题意义,综述了委托代理理论和激励约束理论,进而对中国国有企业经营者委托代理关系和国有企业经营者的激励约束机制的现状进行了分析,文章最后对中国国有企业经营者激励约束机制的构建提出了一些建议,包括报酬机制的构建、精神激励机制的构建、约束机制的构建及法律体系的完善。

参考文献:

[1]. 公司经营者之法律约束机制[D]. 邹健. 南京师范大学. 2003

[2]. 我国公司治理中经营者激励与约束机制研究[D]. 高新宇. 吉林大学. 2008

[3]. 桂西北矿业有限责任公司经营者激励与约束问题研究[D]. 张建军. 湖南大学. 2004

[4]. 乡镇企业经营者激励机制研究[D]. 王胜利. 中国农业大学. 2005

[5]. 上市公司经营者激励约束机制研究[D]. 王志芳. 四川大学. 2003

[6]. 传媒上市公司经营者激励与约束机制研究[D]. 季宸东. 华东师范大学. 2009

[7]. 我国国有商业银行激励与约束机制研究[D]. 李永焱. 西南财经大学. 2009

[8]. 企业家人力资本价值实现机制研究[D]. 谷宁宁. 河北农业大学. 2007

[9]. 我国国企经营者约束激励机制研究[D]. 姚自力. 武汉大学. 2003

[10]. 委托代理理论下的中国国有企业经营者激励约束机制分析[D]. 柴晓卓. 吉林大学. 2008

标签:;  ;  ;  ;  ;  ;  ;  ;  

公司经营者之法律约束机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