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股沟斜疝无张力修补手术护理体会

腹股沟斜疝无张力修补手术护理体会

梅智君(四川省第五人民医院外科四川成都610031)

【摘要】目的临床分析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手术的护理措施。方法选取我院2006年4月至2011年4月收治的老年腹股沟斜疝患者70例,所有患者均实施无张力疝气修补术,按照随机分配的方法,将其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35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实施精心护理,主要包含术前护理、术后护理与健康教育,对比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经过护理后,研究组患者的术后肠功能恢复时间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研究组随访复发率、住院并发症与住院天数明显少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针对腹股沟疝实施修补术患者,采用综合护理措施,可有效降低发生术后复发、并发症的几率,减少治疗的住院天数,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护理体会

【中图分类号】R473.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1752(2012)26-0277-02

随着我国进入老龄化社会,临床上老年人患有腹股沟疝疾病病发率正在逐年上升,对于该疾病的治疗,多选择无张力修补术,可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但若护理不合理,在术后极易导致各种并发症。所以,护理是无张力修补术治疗过程中的关键环节[1]。笔者选取我院2006年4月至2011年4月收治的腹股沟斜疝患者70例,其中35例实施精心护理,取得了良好的护理效果,现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06年4月至2011年4月收治的老年腹股沟斜疝患者70例,所有患者均实施无张力疝气修补术,按照随机分配的方法,将其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35例。研究组男性27例,女性8例,年龄63~77岁,平均年龄68.3岁,5例直疝、30例腹股沟斜疝。3例复发疝、32例原发疝。对照组男性28例,女性7例,年龄63~76岁,平均年龄68.4岁,5例直疝、30例腹股沟斜疝。6例复发疝、29例原发疝。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情等一般资料比较,均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

1.2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术前2周,全部病例给予戒烟、酒,指导患者在床上练习大小便。术前实施辅助检查,主要包含尿常规、心电图检查、血常规、胸部X线检查、肝肾功能检查、血糖、出凝血时间。在完成手术回病房后,选择平卧6小时,以利于患者休息和病情观察,之后可选择半卧位,在手术1天后,可下床进行适量活动。仔细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若发现异常,及时向医生汇报,并给予及时处理[2]。

研究组:患者实施精心护理。具体步骤如下:(1)术前护理。加强心理护理,向患者讲解有关腹外疝气的预防方法,以及手术重要性,使患者明白手术治疗的方式、疾病病因、麻醉方式等,以获得患者的信任感。术前选择肥皂水进行灌肠,以使肠内积粪得到清除,避免术后出现排便困难、腹胀等现象。在手术前,将小便排空,并于术中给予导尿管留置,避免术中误伤膀胱、术后排尿困难。给予患者足够休息睡眠,因睡眠不足,极易导致器官组织耗氧量增加,增高患者血压,引发术中大出血。(2)术后护理。加强麻醉护理,完成手术后,给予平卧位,垫软枕于膝下,稍微弯曲髋关节,减少腹股沟张力、腹腔内压力,便于降低术口疼痛、患者翻身。加强生活护理,若患者出现呕吐、恶心、排尿与排便困难、伤口疼痛等不良反应,护理人员应尽可能满足患者需求,仔细倾听主诉,给予充分理解,帮助患者安全度过围手术期。术后应给予及早活动,以降低术后的不适感,防止术后肠粘连、切口感染。对于术后麻醉已清醒者,可鼓励患者及早进行四肢活动、床上活动,预防褥疮,促使肠道功能正常恢复,并给予保暖,确保大、小便通畅。加强饮食护理,对于术后患者未出现呕吐、恶心等症状,可饮食少量流质食物,主要以清淡、易消化为主。对于实施肠切除术患者,应给予禁食,强化口腔护理,保证口腔清洁、卫生,肠功能恢复后,给予进食,确保大便通畅。(3)健康教育。向患者讲解有关腹股沟疾病知识,降低如便秘、咳嗽等疾病发生率,给予充分营养支持,以使体质增强,在术后3月内防止重体力劳动,给予定期随访[3]。

1.3观察指标

术后肠功能恢复时间、随访复发率、住院并发症与住院天数。

1.4统计学分析

本次研究患者的临床资料与数据全部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治疗前后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明显性,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经过护理后,研究组患者的术后肠功能恢复时间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研究组随访复发率、住院并发症与住院天数明显少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

3讨论

腹股沟疝是指腹腔内脏器通过腹股沟区的缺损向体表突出所形成的疝,俗称“疝气”,腹股沟区是位于下腹壁与大腿交界的三角区,根据疝环与腹壁下动脉的关系,腹股沟疝分为腹股沟斜疝和腹股沟直疝两种。腹股沟斜疝从位于腹壁下动脉外侧的腹股沟管深环突出,向内下,向前斜行经腹股沟管,再穿出腹股沟浅环,可进入阴囊中,占腹股沟疝的93%。引起腹股沟疝的原因很多,主要是腹部强度降低,以及腹内压力增高[4]。

对于腹股沟斜疝患者,实施无张力疝修补术,复发率低,疼痛小,同时必须加强临床护理,以便于取得更好的治疗效果。在本组实验中,研究组患者给予精细护理,取得了良好的护理效果,未出现住院并发症、术后复发病例,其住院天数、术后肠恢复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这说明,针对腹股沟斜疝实施无张力修补术患者,采用综合护理措施,可有效降低发生术后复发、并发症的几率,减少治疗的住院天数,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杨明霞.腹股沟斜疝无张力修补术护理体会[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1,13(12):189-190.

[2]姬润刁,马静.腹股沟斜疝无张力修补术60例围手术期护理体会[J].当代医学,2012,18(5):127-128.

[3]张瑞平.浅谈腹股沟斜疝无张力修补术患者的护理[J].按摩与康复医学(中旬刊),2011,02(2):150.

[4]陆宏霞.老年腹股沟斜疝无张力修补术的健康教育及护理[J].当代护士(专科版),2011,(4):26-27.

标签:;  ;  ;  

腹股沟斜疝无张力修补手术护理体会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