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的就业效应论文_周升强,赵凯

导读:本文包含了政策的就业效应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效应,农牧,政策,模型,就业政策,质量,财政政策。

政策的就业效应论文文献综述

周升强,赵凯[1](2019)在《草原生态补奖政策对农牧户减畜行为的影响——基于非农牧就业调解效应的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阐释了草原生态补奖政策影响农牧户减畜行为的机理,并引入非农牧就业变量,基于内蒙古与宁夏自2010年以来持续从事牧业生产的281份农牧户调查数据,实证分析了草原生态补奖政策对农牧户减畜行为的影响以及非农牧就业对草原生态补奖政策影响农牧户减畜行为的调节效应。研究结果表明:(1)自草原生态补奖政策实施以来,样本农牧户户均养羊数量不降反升,减畜发生率与减畜率均较低,减畜形势依然严峻;(2)补奖金额与农牧户是否减畜以及减畜率之间均存在稳健的"U型"关系,且正处在"U型"关系的左侧,即当前草原生态补奖政策对农牧户减畜具有不利影响,且由于补奖收入过低,不利影响仍将继续加深;(3)非农牧就业对农牧户是否减畜以及减畜率均具有显着的正向促进作用,且在草原生态补奖政策影响农牧户是否减畜中具有正向调节作用,但在政策影响农牧户减畜率中的调节作用并不明显,表明通过提高农牧户的非农牧就业收入占比能够缓解草原生态补奖政策对农牧户是否减畜的不利影响,但对缓解政策对减畜率的不利影响作用不明显。(本文来源于《农业经济问题》期刊2019年11期)

余娜[2](2019)在《持续用力发挥政策效应,着力推动农民工高质量就业创业 春风化雨助创业》一文中研究指出8月下旬,甜城内江骄阳似火。位于内江市市中区广场路一家名叫"面千缘"的面馆内,老板娘曾卫琴正在厨房忙着煮面条,她的丈夫和女儿则在外面招呼着客人。尽管天气炎热,叁人热情不减,创业的喜悦之情溢于言表。"多亏政府为我们提供了免费培训平台,不仅为我们这些没有特长的农民工提供机会学习技能,还为我们创(本文来源于《四川党的建设》期刊2019年17期)

黄晶晶[3](2019)在《创业政策的就业效应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就业关乎民生,它不仅在经济领域中是一个重要的问题,还在政治领域中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改革开放以来,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就业工作,一直以实现充分就业而努力,因此,我国就业形势基本稳定。但是由于2008年金融危机的影响,世界经济陷入疲软状态,这导致我国向国际市场出口产品严重下滑,同时我国经济又步入了新常态,经济发展呈现出经济增长速度趋缓、经济结构深度调整的特点,这些变化对中国就业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导致就业形势更加复杂——就业呈现出新旧矛盾交织的现象。于是国家在2007年,党的"十七大"首次指出要以创业带动就业为扩大就业的战略。至此,创业成为了增加就业的一个关键途径。国家也越来越重视创业,颁布了一系列创业政策以鼓励人们选择创业,进而带动就业,但是这些政策的实施效果亟待检验。因此本文以创业政策为研究对象,从研究创业融资政策、降低进入规制政策以及创业商业服务支持政策对就业的影响,到进一步探寻这叁项创业政策对就业产生影响的主渠道,研究思路层层递进,因此可以对创业政策的实施效果进行更全面的评价。这能够为我国创业政策更高效的发挥其政策效应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因此本文把创业政策对就业的影响作为一个重要的课题进行研究。本文主要从宏观层面对创业政策的就业效应进行了理论方面的研究和实证方面的研究。在理论方面,主要分析了创业政策对就业产生了什么影响,以及创业政策对就业产生影响的机制。具体来说,基于本文研究需要,首先梳理了现有创业定义的研究成果,并对创业进行了定义,即创业是个体基于“创造性破坏”的机会并利用该机会创建企业的一个过程,是个体进行职业决策的表现;然后本文对个体创业决策机制进行了分析,分析发现个体选择创业是基于创业的预期收益决定的,并进一步分析了影响创业者预期收益的因素;本文所研究的创业政策正是作用于这一系列影响创业者预期收益的关键因素,进而影响个体的职业选择,即促进更多的个体选择创业进入,创业进入的一个明显标志就是创建新企业进入市场,新企业进入市场会通过市场机制进而影响就业供给规模;在实证分析中,根据本文的理论提出了研究假说,为了验证本文的研究假说构建了中介效应模型,并使用2006—2017年省级层面的面板数据,首先对扶持高新技术企业的创业政策的就业效应进行了计量检验,然后进一步对创业政策影响就业的主渠道进行了计量识别与计量检验。实证结果显示创业融资政策、创业商业服务支持政策在宏观层面上显着的促进了就业,并且主要是通过促进创业对就业供给规模产生影响的,但是降低进入规制政策在宏观层面上对就业的影响不显着且没有通过渠道识别。最后在理论分析与实证结论的基础上,提出了以下政策建议:进入规制要继续深化改革,尤其要重点关注创业者进入活动收益的长期性,系统结合放松规制以及其他领域规制等更深层面的实践举措;进一步完善创业资本支持体系,尤其要注重政府公共资金为主的资金支持,充分发挥有限公共资金的最大政策效应;进一步加强提供商业服务支持的创业服务平台建设,尤其要更加注重创业服务平台的服务质量建设,提升我国创业服务平台的服务能力。(本文来源于《云南财经大学》期刊2019-06-01)

昌硕[4](2019)在《主体错位、就业替代与疤痕效应:欧洲青年就业激活政策的叁重困境》一文中研究指出青年就业激活政策作为欧洲积极劳动力市场政策的组成部分,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历了政策执行模式的整合与分散、政策效应的内部分化以及私营化改革。但在政策演进的过程中,一系列问题接踵而至。青年就业培训领域的政策移植使服务供给主体出现错位,公共部门就业替代指数居高不下,同时严苛的制裁体系让青年就业者面临沉重的制度压力。这一方面源于对市场神话的盲目遵从,另一方面是激活政策本身的理论预设存在偏差。对于中国而言,欧洲青年就业激活政策的一系列问题启示我国要厘清青年就业政策的整体定位,完成公共服务供给主体的关系调适,并推动就业岗位质量的提升与青年就业者的社会融入。(本文来源于《中国青年研究》期刊2019年05期)

苏丽锋[5](2019)在《环保投资对就业的带动效应及政策含义》一文中研究指出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并将污染防治攻坚战作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叁大攻坚战之一。新时期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取得了重大进展,环境质量明显提升,但对于环境保护工作给就业带来的短期冲击效应也引起了社会的普遍关注。深刻分析和厘清环境保护工作对就业乃至高质量发展的积极带动效应,是进一步做好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前提。本研究从学术视角分析了我国20年来环保投资对就业的影响效应,论证了环保投资对就业规模扩展的积极作用及其机制,对于认识新时期环境保护工作的社会价值,制定针对性政策预案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本文来源于《环境与可持续发展》期刊2019年01期)

李磊,席恒[6](2019)在《我国延迟退休年龄政策对青年人的就业效应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从国际经验看,延迟退休年龄是许多国家应对人口老龄化问题的重要政策手段,但该政策对就业的影响,尤其对青年人就业的影响备受关注。本文主要对延迟退休年龄政策如何影响青年人就业数量、质量和结构进行研究。通过分析发现,对于就业数量,该政策在短期内对青年人就业会产生一定的就业"挤出效应",但在长期内会产生一定的就业"吸纳效应";对于就业质量,该政策对应届毕业大学生不会产生负面影响,而对青年农民工会产生显着的负面影响;对于就业结构,该政策在大部分行业内不会对青年人就业产生显着影响。(本文来源于《管理评论》期刊2019年01期)

王岩[7](2018)在《分析创业带动就业的效应分析及政策选择》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主要以创业带动就业的效应分析及政策选择为重点阐述,从创业带动就业的效应、创业带动就业的政策选择这几方面进行深入探索与研究,其目的在于推动我国现代化社会持续稳定发展,以期我国社会公众生活质量上升到新的层次,为加强我国核心竞争力提供有效依据。(本文来源于《现代国企研究》期刊2018年22期)

李金峰[8](2018)在《积极财政政策与重庆就业效应关系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基于重庆市的实际数据,通过建立财政支出与就业量的线性方程和生产总值与就业量的线性方程,用最小二乘法估算财政政策与就业量的回归系数,对积极财政政策影响重庆就业量的效应进行实证分析和评价,并针对评价结果提出完善财政政策以促进重庆就业的建议。(本文来源于《重庆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期刊2018年03期)

张冰鑫[9](2018)在《最低工资政策的正向就业质量效应》一文中研究指出最低工资政策作为一项保护劳动者的政策,通过企业生产率这一中介变量,可以对就业质量产生影响。一方面,通过提高劳动者收入可以提升就业质量;另一方面,通过改善工作环境可以提升就业质量。若最低工资政策有利于提高企业生产率,则可以改善就业质量。本文通过双重差分模型检验最低工资政策对企业生产率的影响,得出最低工资政策对企业生产率呈现不显着的、稳定的、正向影响,即最低工资政策对企业生产率影响微弱,即使是有影响也是正向影响。本文认为虽然最低工资政策会直接增加企业的用工成本,但是不会阻碍企业生产率的提高,同时还有利于提高劳动者工资,是一项利于提升就业质量的劳动政策。我国或迟或早会达到"刘易斯拐点",劳动力供给由过剩向短缺过渡,劳动力成本必然会上升,最低工资制度的完善有利于适应这一趋势。(本文来源于《河北企业》期刊2018年08期)

李锐,张苏,袁军[10](2018)在《积极就业政策中的政府选择与撇脂效应》一文中研究指出运用世界银行调查数据,构造联立选择模型分析政府积极就业政策参与决定机制,依此检验决定过程中的"撇脂效应"。研究发现,积极就业政策参与政府决策包括个体、宏观层面;依照政府选择过程可将积极就业政策分为叁类,第一类小额担保贷款、社会保险补贴受个体和宏观因素共同主导,第二类职业培训仅受宏观因素主导,第叁类职业介绍、公共岗位仅受个体因素主导;宏观因素占主导的职业培训存在严重的"撇脂效应"。在积极就业政策实施过程中必须对政府选择行为采取适当的激励,才能缓解"撇脂效应"。(本文来源于《人口与经济》期刊2018年04期)

政策的就业效应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8月下旬,甜城内江骄阳似火。位于内江市市中区广场路一家名叫"面千缘"的面馆内,老板娘曾卫琴正在厨房忙着煮面条,她的丈夫和女儿则在外面招呼着客人。尽管天气炎热,叁人热情不减,创业的喜悦之情溢于言表。"多亏政府为我们提供了免费培训平台,不仅为我们这些没有特长的农民工提供机会学习技能,还为我们创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政策的就业效应论文参考文献

[1].周升强,赵凯.草原生态补奖政策对农牧户减畜行为的影响——基于非农牧就业调解效应的分析[J].农业经济问题.2019

[2].余娜.持续用力发挥政策效应,着力推动农民工高质量就业创业春风化雨助创业[J].四川党的建设.2019

[3].黄晶晶.创业政策的就业效应研究[D].云南财经大学.2019

[4].昌硕.主体错位、就业替代与疤痕效应:欧洲青年就业激活政策的叁重困境[J].中国青年研究.2019

[5].苏丽锋.环保投资对就业的带动效应及政策含义[J].环境与可持续发展.2019

[6].李磊,席恒.我国延迟退休年龄政策对青年人的就业效应研究[J].管理评论.2019

[7].王岩.分析创业带动就业的效应分析及政策选择[J].现代国企研究.2018

[8].李金峰.积极财政政策与重庆就业效应关系研究[J].重庆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

[9].张冰鑫.最低工资政策的正向就业质量效应[J].河北企业.2018

[10].李锐,张苏,袁军.积极就业政策中的政府选择与撇脂效应[J].人口与经济.2018

论文知识图

基于模型经济的财政支出政策就业效应模...)。、税收政策的就业效应:基于企...在各种政府税率提高的冲击下,就业的脉...要素禀赋结构对脉冲响应函数的影响最优货币政策以及泰勒规则下技术冲击的...各大专院校、科研单位承担省部级以上人文社...

标签:;  ;  ;  ;  ;  ;  ;  

政策的就业效应论文_周升强,赵凯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