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用“兴趣”提升学生的写作水平

如何用“兴趣”提升学生的写作水平

徐欢

摘要:“写作文真难!”这是许多中学生的烦恼。中学生对作文的畏惧心理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那么,怎样才能消除学生对作文的畏难情绪呢?笔者认为作文教学通过激发学生的兴趣,学生才容易进入作文写作情境中去,但是兴趣不是生来就有的,需要教师指导学生在平时学习过程中逐渐培养。

关键词:激趣;源泉;体验;唤起兴趣;赏识成功;媒体

大家都知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习的原始动力,它能让一个人寻求知识、研究事物产生稳定的倾向。大量实验调查也发现,写作优秀的学生对学习兴趣浓厚,而写作较差的学生则表现为对写作缺乏兴趣,不愿动脑,害怕困难,会产生厌学情绪,写不出一篇好的作文甚至做出违纪的事,那么,教师应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

适时运用“激趣、启思、导疑”,是教师在教学中根据教学规律,采取各种手段引导学生独立思考、积极思维,以获取新知识的教学方法体系。其实质是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启发学生思维,激起学生的积极性、创造性,挖掘其内在潜能,使外部教育产生一种内化作用,提高教学的实效性。几年的语文教学实践使笔者深深地体会到,要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就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一、带领学生走进生活,从多方面积累素材

生活是写作的源泉。作文就是把我们身边的生活写出来,把平时所见的、所听的、所想的用恰当的语言文字表达出来。这正如叶圣陶所说:“生活犹如源泉,文章犹如溪水,源泉丰盛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流个不停息。”这就要求教师多引导学生体验生活,如郊游、参加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广泛积累写作素材。在生活、实践过程中,教师要特别注意引导学生观察过程,若有一些心得体会,就要及时记下来。这样坚持久了,学生在写作文的时候就会习惯于记实事、写真人、抒真情、发实感。

二、运用学生丰富的情感世界激发写作兴趣

情感是运用语言文字来表达,作者缘情而发,把自己强烈的情感演变为文字。因此,激发情感必须披文人情,才能深切感受作者传递出来的感情。叶圣陶先生说:“凡是出色的文艺作品,语言文字必须是作者有趣的最贴合的符号”。读者若不能透彻地了解文字的意义的情味,那么就是只看见徒有迹象而死板的符号,怎能接授近作者的旨趣呢?教师应善于调动学生情感,拨动学生心灵的琴弦,充分利用教材的情感因素,让学生与作者的思想感情产生共鸣。如《卖炭翁》中的一句:“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分析这句时,教师可启发学生:卖炭翁身上穿得很单薄,为什么还希望天气更寒冷些呢?这不矛盾吗?衣单思暖,人之常情呀!为什么呢?因为卖炭老人希望天寒能卖上好价钱,否则,不要说生活无着落,就连买件单薄衣裳的指望也会落空的。这样一启发,学生就能理解老人这种矛盾的心理,蕴含着多么大的痛苦和辛酸啊!这就激发了学生对卖炭老人的深切同情,对当时黑暗社会的强烈不满。

引导学生多途径阅读,唤起写作兴趣

1.在日常学习中,不能太苛求,关键是制定切实可行的奋斗目标,也就是要对他们提出难度低一点,跳一跳就能摘到果子的问题,使他们也能体会到战胜困难获取成功的喜悦,坚持每一天读一段精彩语段。

2.要丰富他们的精神生活。要经常组织他们阅读课外优秀读物,培养读书的兴趣,组织他们参加有益的兴趣活动,使后进生在活动中能发挥自己的特长,体验自身的价值。这时,教师再不失时机地加以引导,可以调动他们写作的内在动力。

3.要常抓不懈。后进生学习底子薄,非一朝一夕就能提高,而其身上的毛病会时常重犯,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持之以恒,花大功夫,就具体的一个闪光点进行表扬和鼓励。只有不折不扣的付出,才会有显著的成效。如果忽冷忽热,将会事倍功半。

四、让学生自己评改,促使写作能力提高

在作文批改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参与评改,可采取互批互改、集体批改等多种形式。常用的是互批互改,要求学生批改作文时做到:先通篇读,看作文是否符合要求,再一句一句认真读,找到不通顺的句子、不恰当的词语、错别字、用错的标点符号等,并用圈、点等符号标出,最后写上对这篇作文的简评。这样基础好的学生与基础薄弱的学生对调批改作文,写得差的学生改到好的作文时,可以从中学到方法,受到启发,得到提高;写得好的同学改到写得差的作文,也从中得到教训。实践证明,让学生自己评改作文会使学生逐步养成爱动笔的好习惯,十分有利于调动他们的写作积极性,天长日久,就会自然而然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

五、赏识学生所取得的成功,从而激发学生更大的写作兴趣

在作文教学中,我们千万不要忽视鼓励的力量。对于那些写作水平不高的学生,教师应努力找出其作文中的闪光点,及时鼓励;对于写作能力强的学生,教师应尽可能地提出稍高一些的要求,做到既充分肯定其成功之处,让学生看到自己的长处,又愉快地认识到自己作文中的不足。这样,所有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产生浓厚的写作兴趣。作文课后,笔者经常会挑出一些优秀作文和进步大的作文,张贴在教室里,让学生相互阅读,这样既可以让学生们互相学习,还有很强的激励效果。笔者还鼓励学生办班级手抄报、写广播稿、评论社会热点问题等,并鼓励他们向报刊社投稿。这些做法都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写作兴趣。

六、充分运用现代化的多媒体手段激发学生写作兴趣

传统教学方法所使用的传输教学信息的手段,已逐渐让生活在科技高度发展、教学条件已极大改善的今天的学生感到不满足,甚至厌倦。电教媒体的运用,可以在教学中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激发学生的学习写作兴趣。直观、生动、逼真的画面,悦耳的音响,对学生来说是陌生的,而恰恰是这些陌生的信息,能给学生以新异感;正是这种新异的刺激,往往容易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所谓媒体启发,主要是指运用现代教学手段,多媒体进行启发,如电化教学、电脑、幻灯、录音等现代化教学工具。化抽象为具体,化静为动,化远为近,化复杂为简单,图文并茂,形声结合。试想,在教高尔基散文诗《海燕》时配乐朗诵,比一般范读效果会更佳。又如在教《小石潭记》时,如画一幅“隔篁竹,闻水声,”周围“青树翠蔓”,“中间”全以石为底,“鱼儿在潭中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的小石潭的投影片、小石潭的方位、概况、情趣就生动形象地表现出来。如果用电视录象或电脑媒体,色、形、声结合,更使我们有身临其境之感。

以上就是笔者在语文教学中的一点尝试和体会,但是初中作文教学的任务是极其艰难的,它绝不能靠一种、二种“特效”方法来解决大部分同学怕写作文的问题,作文更是一个人语言能力、知识水平、思想素质、思维习惯等的综合反映,对学生们写作能力的提升要用发展的而不是静止的、主动的而不是被动的、全面的而不是片面的教学思想来指导提高写作兴趣,不但可以提高作文水平,而且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提高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陈宏伟.初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思考[J].苏州教育学院学报,2002(9).

[2]张本根.略谈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3(6).[3]孔令文,吴恺,耿骞.精细控制提高课堂教学效率10%[J[.中国教育网络,2009(4).作者单位:陕西省安康市岚皋县花里中学

邮政编码:725406

标签:;  ;  ;  

如何用“兴趣”提升学生的写作水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