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良手法小切口白内障手术临床治疗效果研究

改良手法小切口白内障手术临床治疗效果研究

海南州人民医院青海海南813000

摘要:目的探讨改良手法小切口白内障手术治疗白内障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在我院治疗的60例白内障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30例采用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治疗,观察组30例则采用改良手法小切口白内障手术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视力比较无显著差异,治疗后两组患者视力均有所改善,其中观察组术后视力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和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21.1%和5.6%,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手法小切口白内障手术治疗白内障可更有效改善患者视力,安全性高,可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关键词:改良手法小切口白内障手术;白内障;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疗效

白内障是中老年人常见的一种眼部疾病,受代谢异常、遗传、老化、外伤等引起晶状体蛋白变性,患者视力出现障碍,症状严重者甚至导致患者失明。临床上治疗白内障多采取超声乳化技术,该治疗方式具有的优势是手术切口小,手术源性散光小、术后恢复高,是治疗白内障的首选手术方法,但该手术方式具有的不足之处是并发症较高,影响整体治疗效果[1]。目前,改良手法小切口白内障手术在临床中也得到广泛应用,其可有效弥补超声乳化技术的不足,手术治疗安全性可得到有效提高。本次研究旨在探讨改良手法小切口白内障手术治疗白内障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4年1月到2015年1月在我院治疗的白内障患者60例,所有患者经临床诊断均确诊为糖尿病。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30例,患眼38只,右眼20只,左眼18只,男14例,女16例,年龄48~74岁,平均年龄(64.3±2.6)岁;观察组30例,患眼36只,右眼19只,左眼17只,男15例,女15例,年龄49~76岁,平均年龄(66.3±2.3)岁。患者中有合并全身疾病患者治疗前血压、血糖等均控制在适宜范围。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可进行比较。

1.2方法

两组患者术前均用生理盐水对结膜囊进行冲洗,采用盐酸丙美卡因进行点眼,术前进行常规散瞳、包头、消毒和铺巾。

对照组采用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治疗,采用含0.4%盐酸奥布卡因的滴眼液进行表面麻醉。采用原位超声乳化吸出晶状体核后将其内的皮质清除,将手术切口扩大至5.5mm,将人工晶状体置入囊袋中,对粘弹剂进行冲洗,将残余皮质清除。

观察组采用改良手法小切口白内障手术治疗。前期处理与对照组相同。于患者上方角膜缘以穹隆为基底剪开球结膜,进行灼烧止血,采用巩膜隧道刀在角膜后缘2mm处做半层巩膜切口,切口长度约为6~7mm,切口做好后再向前做巩膜隧道至透明角膜缘内1mm处,进入前房后注入粘弹剂。辅助切口在作于9点位置,作连续环形撕囊,进行常规水分离,巩膜隧道的切口适当扩大,手法劈核,使用圈套匙将晶状体核挖出,将人工晶状体植入,前房清洗后将巩膜切口缝合,电凝闭结膜原位。

1.3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术前后术后1周视力情况。另外对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比较。

1.4统计学方法

使用统计软件SPSS17.0对数据进行分析,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率(%)表示,卡方检验,P值在0.05以下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术前和术后视力情况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视力比较无显著差异,治疗后两组患者视力均有所改善,其中观察组术后视力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2.2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对照组发生角膜水肿3例,前房渗出2例,虹膜损伤3例,并发症发生率为21.1%;观察组发生角膜水肿1例,前房渗出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5.6%。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

3.讨论

初期白内障对患者视力无显著影响,白内障后期则严重影响患者视力,症状严重者甚至会出现失明症状。随着我国老龄化的加剧,白内障发生率不断上升,对中老年人生活质量产生严重影响[2]。目前临床上治疗白内障主要采用手术方法治疗,临床上常用的手术方法是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这种手术方法具有的优势是切口小,对患者眼部组织损伤较小,术后患者可获得更快恢复,但该术式手术安全性有待提高,患者治疗后容易发生组织水肿和感染,另外该术式手术费用也较为昂贵,操作技术较为复杂,其在临床中应用的广泛性受到限制[3]。改良手法小切口白内障手术近年来得到广泛应用,该术式对传统的白内障囊外摘出术的基础上做了进一步改进。该术式在治疗过程中可有效维持前房的稳定,可有效减少对角膜内皮的损伤,皮质可得到有效清除;此外,该术式巩膜隧道切口呈梯形,角膜切口能自行封闭,不需缝线,术后角膜散光较小,患者术后视力恢复更快[4]。

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患者采用改良手法小切口白内障手术治疗,对照组则采用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治疗。两组患者治疗结果显示较治疗前两组视力均有改善,其中观察组改善更为显著,并发症发生率也更低。

综上所述,改良手法小切口白内障手术治疗白内障的临床效果显著,安全性高,可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宋思祥.改良手法小切口白内障手术临床治疗效果研究[J].当代医学,2015,21(3):57-58.

[2]朱明.改良手法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的临床疗效观察[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3,24(14):3324-3325.

[3]屈伸平,南中义,余超良.改良手法小切口白内障手术治疗软核白内障效果观察[J].河南外科学杂志,2015,21(3):67-68.

[4]卞新浩.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的改良方法[J].中华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2013,35(11):848-850.

标签:;  ;  ;  

改良手法小切口白内障手术临床治疗效果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