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宽带论文_印倩,李丽娴,邵晓龙,荣志鹏,吴翠翠

导读:本文包含了超宽带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天线,电感,波导,可调,波特,谐振器,枝节。

超宽带论文文献综述

印倩,李丽娴,邵晓龙,荣志鹏,吴翠翠[1](2020)在《一种新型超宽带双极化EMC测量天线》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目前大多数波导喇叭电磁兼容(EMC)测量天线存在的重量重、频带窄和单极化等问题,设计了一种新型超宽带Vivaldi双极化EMC测量天线。通过将2个相同的Vivaldi天线十字正交安装,实现双线极化功能;优化2个天线的馈电位置,实现2个天线高隔离、方向图一致、对称、平缓和交叉极化低等技术要求。利用ANSYS HFSS电磁仿真软件对天线进行仿真分析,结果表明,0.6~6 GHz时,辐射方向图在±55°内平缓、对称、无凹坑,满足探头天线的使用需求。整个频带内交叉极化<-25 dB,2个输入端口隔离度≤-28 dB,完成了对天线实物的加工,其测量结果与设计结果较好地吻合,满足了作为EMC测试天线的使用需求。(本文来源于《无线电工程》期刊2020年01期)

王鸥,于亮亮,杨明钰,金成明,王飞[2](2019)在《一种基于超宽带测距的粒子滤波平滑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室内环境中,由于无法收到卫星导航定位信号,使得卫星定位方式无法使用。为了能够在室内环境中进行人员定位,需要其他的定位方式或技术。两种常见的室内定位技术为基于惯性测量的定位与基于超宽带(Ultra Wide Band,UWB)测距的定位。其中,基于惯性测量的定位通过处理人员携带的惯性传感器(Inertial Measurement Unit,IMU)的数据,从而推算人员的位置,但是存在误差随时间增长的缺点。基于超宽带测距的定位方式,通过超宽带信号测量基站与人员携带的标签之间的位置,从而推算人员当前的位置。但是该方式需要部署较为密集的测距基站,成本较高。本文提出一种定位方式,将惯性方式和超宽带定位方式结合,通过粒子滤波融合惯性轨迹信息与距离信息,再通过粒子滤波平滑之后,得到最终的人员位置信息。本文提出的方法相比于传统的融合惯性和超宽带测距的方法,能够避免轨迹突变现象的出现,并且能够提高最终的平均定位精度。最后,本文通过仿真实验证明了所提出方法的有效性,与相比于传统粒子滤波的方法平均误差下降了0.9 m,最大误差下降了1.8 m。(本文来源于《电子设计工程》期刊2019年24期)

乔旭光,姜兆能,赵晓燕[3](2019)在《一种超宽带高增益的透镜喇叭天线的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该文提出了一种适用于微波通讯系统的超宽带(UWB)高增益透镜喇叭天线。该天线由一个E面喇叭天线,一个球面介质透镜和双楔形金属脊构成,并由同轴线馈电及采用HFSS软件仿真。仿真结果表明,双楔形金属脊可有效增加喇叭天线的带宽,有效频率带宽达到2~12 GHz。当仅使用双金属脊来改善喇叭天线的性能时,喇叭天线的增益会下降。文中使用一种球面介质透镜来补偿双金属脊对喇叭天线增益的负面影响。仿真结果表明,该透镜可有效提高喇叭天线在工作频带内的增益。采用透镜和金属脊结构后,该喇叭天线拥有超宽带,高增益和较强的定向辐射性能,可以应用于各类通信系统中。(本文来源于《压电与声光》期刊2019年06期)

张馨心,姚爱琴,柴晋强[4](2019)在《CPW馈电的超宽带天线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设计了一种基于共面波导(CPW)馈电的超宽带(UWB)天线。该天线由以低成本的FR4为介质基板,以馈线为中心的两个不对称的接地板和一个开口谐振环组成。天线结构简单紧凑,尺寸仅为31.6 mm×48 mm×1.6 mm。通过在其中一侧地板上方增加一个开口谐振环,不仅使天线的工作频带变宽,且也减小了天线的尺寸。最终天线的回波损耗为-10 dB,带宽为2.33~11.75 GHz。结果表明,该文设计的天线适用于无线通信系统。(本文来源于《压电与声光》期刊2019年06期)

刘文进,赵泽慧,南敬昌[5](2019)在《紧凑型多陷波超宽带滤波器的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传统带阻单元构成滤波器存在陷波深度不足和阻带抑制较差的问题,提出一种加载开路枝节的多陷波超宽带滤波器。基于开路枝节线和阶跃阻抗谐振器理论,通过在超宽带滤波器多模谐振器上引入一对折迭开路枝节线产生2个陷波频段,这种特殊枝节实现的陷波抑制能力更强;在超宽带结构下方耦合阶跃阻抗谐振器产生第3个陷波频段,陷波深度更好。最终实现超宽带带通滤波器的中心频率为6.6 GHz,陷波频段相对带宽约为134%。仿真与实测结果表明,该滤波器工作带宽为2.2~11.2 GHz,实现了2.8~4.4 GHz,6.2~6.8 GHz和8.8~9.8GHz 3个频段的陷波特性,可有效滤除C波段和WLAN频段信号对超宽带通信系统的干扰。满足超宽带系统对陷波滤波器插入损耗和带外抑制的要求。(本文来源于《重庆邮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9年06期)

王连胜,夏冬艳,付全红,汪源,丁学用[6](2019)在《基于石墨烯光电特性的超宽带可调超材料吸波体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石墨烯的电导率可调特性设计了一种超宽带可调超材料吸波体。模拟计算了不同石墨烯费米能级时吸波体的吸收率,结果表明,当石墨烯费米能级为0.7 e V时,吸波体在1.74 GHz~10.44 GHz的吸收率保持在90%以上,实现了电磁波的超宽带吸收;当改变外加电压使石墨烯的费米能级从0.7 e V逐渐减少到0 e V时,吸波体在1.74 GHz~10.44 GHz的吸收率逐渐下降,其调制深度可达53.8%,实现了吸收率可调的功能;通过对表面电流分布进行仿真与分析,阐述了其电磁波宽带吸收及吸收率可调的机理;模拟分析了石墨烯费米能级为0.7 e V时,入射波极化状态和入射角度对吸波体吸收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由于结构单元的旋转对称性,吸波体的吸收特性具有极化不敏感的特点;随着电磁波入射角度的增大,其吸收率逐渐降低。(本文来源于《重庆邮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9年06期)

胡亮[7](2019)在《基于超宽带和惯导的井下人员定位系统研究与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采矿作业的科技进步,以及对井下环境和作业人员的安全关注度越来越高,要求管理者对井下作业人员实现基于高精度定位服务的精细化管理。现阶段基于RFID、ZigBee等技术的人员定位系统仅能实现区域化或低精度定位,无法满足高精度定位的需求,而仅采用UWB技术存在成本过高、遮挡严重区域定位效果差的问题。基于该原因,采用基于UWB的TDOA定位技术实现可视空间的高精度定位,采用Mems惯导技术对不适宜布设UWB区域进行运动轨迹记录,解决了现存的定位精度差、成本高等问题。研究结果表明,设计的基于超宽带和惯导的井下人员定位系统可实现高精度定位,同时具有可靠性高、智能化高的特点。(本文来源于《能源与环保》期刊2019年11期)

杨波,彭志恒,刘德康,陈张平,王春达[8](2019)在《基于超宽带的变电站人员安全防护报警系统》一文中研究指出为防止变电站内发生人员误入非安全区,设计了一种基于超宽带的变电站人员安全防护报警系统。该系统需人员佩戴UWB定位标签,辅以机器人指定路线巡逻进行突增非安全区域标注,并将其上传至后台,实现对人员的危险区域安全报警防护。通过在非安全区域外围设置报警区域,一旦人员进入,立即对其报警提醒。经测试,系统失报(应报警但未报)率为0.15%,误报(不应报警却发出警报)率为0.36%。(本文来源于《实验技术与管理》期刊2019年11期)

罗思涵,陈星[9](2019)在《超宽带植物仿生美化天线》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室内天线的通信和隐蔽问题,结合美化天线的理念,将天线外观设计为盆栽植物,在实现良好无线通信的同时,能够隐藏天线和美化天线应用环境。采用双套筒结构,设计了一只具有超宽带的单极子天线。3D打印制作了该天线样品,将天线装饰为一只盆栽植物。对制作的天线实物进行了测试,该植物仿生美化天线的电压驻波比(voltage standing wave ratio, VSWR)<2阻抗带宽达到了8:1(1.25GHz-10.25GHz)。该天线在WIFI等无线通信领域有广阔应用前景。(本文来源于《信息技术与信息化》期刊2019年11期)

李仲茂,井永成,成静文,付稳,尹军舰[10](2019)在《超宽带锥形电感特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锥形螺旋电感是一种新型电感,在较宽的频带内有良好的一致性,在毫米波电路和光载无线通信系统(RoF Radio-over-Fiber)中有广泛的应用.本文对锥形螺旋电感感值、螺旋电感长度、直流电阻的计算方法进行了研究,给出了精确计算方法,其中,电感值误差在10.2%以内,直流电阻误差在6.5%以内;对锥形空心螺旋电感微波特性进行研究,提出了一种等效模型,该模型拟合计算结果与实测曲线有较好的一致性,使用该模型给出了螺旋电感宽带特性的详细理论推导,同时利用该模型首次对锥形螺旋电感的宽带特性进行了直观解释;最后,将绕制参数对电感微波性能的影响进行分析,引入单位长度电感量参数α和电感量-频率参数β,可对超宽带锥形电感微波特性进行优化,对某些特性进行快速优化.(本文来源于《电子学报》期刊2019年11期)

超宽带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室内环境中,由于无法收到卫星导航定位信号,使得卫星定位方式无法使用。为了能够在室内环境中进行人员定位,需要其他的定位方式或技术。两种常见的室内定位技术为基于惯性测量的定位与基于超宽带(Ultra Wide Band,UWB)测距的定位。其中,基于惯性测量的定位通过处理人员携带的惯性传感器(Inertial Measurement Unit,IMU)的数据,从而推算人员的位置,但是存在误差随时间增长的缺点。基于超宽带测距的定位方式,通过超宽带信号测量基站与人员携带的标签之间的位置,从而推算人员当前的位置。但是该方式需要部署较为密集的测距基站,成本较高。本文提出一种定位方式,将惯性方式和超宽带定位方式结合,通过粒子滤波融合惯性轨迹信息与距离信息,再通过粒子滤波平滑之后,得到最终的人员位置信息。本文提出的方法相比于传统的融合惯性和超宽带测距的方法,能够避免轨迹突变现象的出现,并且能够提高最终的平均定位精度。最后,本文通过仿真实验证明了所提出方法的有效性,与相比于传统粒子滤波的方法平均误差下降了0.9 m,最大误差下降了1.8 m。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超宽带论文参考文献

[1].印倩,李丽娴,邵晓龙,荣志鹏,吴翠翠.一种新型超宽带双极化EMC测量天线[J].无线电工程.2020

[2].王鸥,于亮亮,杨明钰,金成明,王飞.一种基于超宽带测距的粒子滤波平滑方法[J].电子设计工程.2019

[3].乔旭光,姜兆能,赵晓燕.一种超宽带高增益的透镜喇叭天线的设计[J].压电与声光.2019

[4].张馨心,姚爱琴,柴晋强.CPW馈电的超宽带天线设计[J].压电与声光.2019

[5].刘文进,赵泽慧,南敬昌.紧凑型多陷波超宽带滤波器的设计[J].重庆邮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

[6].王连胜,夏冬艳,付全红,汪源,丁学用.基于石墨烯光电特性的超宽带可调超材料吸波体设计[J].重庆邮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

[7].胡亮.基于超宽带和惯导的井下人员定位系统研究与设计[J].能源与环保.2019

[8].杨波,彭志恒,刘德康,陈张平,王春达.基于超宽带的变电站人员安全防护报警系统[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9

[9].罗思涵,陈星.超宽带植物仿生美化天线[J].信息技术与信息化.2019

[10].李仲茂,井永成,成静文,付稳,尹军舰.超宽带锥形电感特性研究[J].电子学报.2019

论文知识图

改进的脉冲产生电路原理图异构网络的多种接入方式及其应用[3]超宽带无线接收机实物典型的微带不连续性结构(a)传统二阶带阻滤波器(b)逆向型...几种常见的SRR结构

标签:;  ;  ;  ;  ;  ;  ;  

超宽带论文_印倩,李丽娴,邵晓龙,荣志鹏,吴翠翠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