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碳氮论文-潘孝晨,唐海明,肖小平,李超,汤文光

微生物碳氮论文-潘孝晨,唐海明,肖小平,李超,汤文光

导读:本文包含了微生物碳氮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水稻,土壤耕作,根际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

微生物碳氮论文文献综述

潘孝晨,唐海明,肖小平,李超,汤文光[1](2019)在《不同耕作和秸秆还田模式对紫云英-双季稻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含量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土壤微生物能够灵敏、准确地反映土壤质量变化,可综合反映土壤肥力和环境质量状况。为探明南方双季稻区不同耕作和秸秆还田模式对水稻(Oryza sativa L.)根际与非根际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含量的影响,以紫云英(Astragalus sinicus L.)-双季稻种植模式大田定位试验为平台,设双季水稻翻耕+秸秆还田(CT)、双季水稻旋耕+秸秆还田(RT)、双季水稻免耕+秸秆还田(NT)、双季水稻旋耕+秸秆不还田(对照,RTO)4种土壤耕作处理,于2017年和2018年系统分析了不同土壤耕作处理对双季稻各个主要生育时期根际与非根际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含量和微生物熵及水稻产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早、晚稻各个主要生育时期,各处理根际与非根际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含量和微生物熵均表现为先增加再降低的变化趋势,均于齐穗期达到最大值;2个年份早、晚稻各个主要生育时期,各处理根际与非根际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平均含量变化范围分别为317.2-822.4、276.9-616.8 mg·kg~(-1)和286.8-792.0、281.1-617.8 mg·kg~(-1);根际与非根际土壤微生物生物量氮平均含量变化范围分别为38.6-64.5、33.1-50.6 mg·kg~(-1)和37.8-64.6、33.2-50.6 mg·kg~(-1);根际与非根际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含量大小顺序均表现为:CT>RT>NT>RTO。早、晚稻各个主要生育时期,CT处理根际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比和微生物熵均显着高于NT处理(P<0.05)。秸秆还田处理(CT、RT和NT)根际与非根际土壤微生物熵均显着高于RTO处理(P<0.05)。CT和RT处理早稻和晚稻产量均显着高于RTO处理(P<0.05)。总的来说,耕作方式和秸秆还田对南方双季稻区稻田根际与非根际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含量均具有明显的影响,采用土壤翻耕、旋耕和秸秆还田模式对于增加水稻根际与非根际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含量、微生物熵和水稻产量的效果为最佳。(本文来源于《生态环境学报》期刊2019年08期)

单文俊,付琦,邢亚娟,闫国永,韩士杰[2](2019)在《氮沉降对长白山白桦山杨天然次生林土壤微生物量碳氮和可溶性有机碳氮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土壤理化性质易受氮沉降、温度变化、二氧化碳浓度等外界环境因子的影响,其中土壤微生物量碳、氮(MBC、MBN)和可溶性有机碳、氮(DOC、DON)作为土壤中高活性物质,更易受到诸如氮沉降等环境变化的影响,尤其是不同月份的温度和水分变化会对其产生显着影响。长白山白桦山、杨天然次生林对人工模拟氮沉降响应的控制试验始于2006年,共设计3个氮添加处理,即对照CK(N 0 kg·hm~(-2)·a~(-1))、低氮LN(N 25 kg·hm~(-2)·a~(-1))和高氮HN(N 50 kg·hm~(-2)·a~(-1)),每个处理重复3次。于2017年植物生长季(5-10月),按照不同土壤深度(上层0-10 cm和下层10-20 cm)分别对土壤pH、DOC、DON和MBC、MBN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氮添加导致土壤pH显着降低(P<0.05),变异系数随氮添加量逐步降低,且上、下层土壤表现一致。(2)氮沉降对上层土壤DOC表现为促进作用,对下层土壤DOC影响不显着(P>0.05)。HN处理抑制上层土壤DON,而LN处理对5月和9月的上层土壤DON有促进作用,对6月和8月有抑制作用;LN处理促进下层土壤DON,而HN处理有抑制作用。(3)氮沉降在春季月份对MBC和MBN有抑制作用,秋季月份有促进作用;LN处理降低了夏季月份MBC和MBN,HN处理则差异不显着。(4)氮添加、月份、土壤深度以及叁者之间的交互作用对土壤各指标都有显着影响,由此可见,单个月份的研究结果并不能代表整个生长季的总体变化趋势。故建议在开展土壤易发变化组分研究时,应同时关注时空变化对其的影响,并进行综合分析,才能确保研究结果的准确性和完整性。(本文来源于《生态环境学报》期刊2019年08期)

王泽西,陈倩妹,黄尤优,邓慧妮,谌贤[3](2019)在《川西亚高山森林土壤呼吸和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对施氮的响应》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全球大气氮沉降的明显增加,将有可能显着影响我国西部地区受氮限制的亚高山森林生态系统。土壤微生物是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土壤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重要参与者。由于生态系统类型、土壤养分、氮沉降背景值等的差异,土壤呼吸和土壤生物量碳氮对施氮的响应存在许多不确定性。而施氮会不会促进亚高山森林生态系统中土壤呼吸和微生物对土壤碳氮的固定?基于此假设,选择了川西60年生的四川红杉(Larix mastersiana)亚高山针叶林为研究对象,通过4个水平的土壤施氮控制试验(CK:0 g m~(-2) a~(-1)、N1:2 g m~(-2)a~(-1)、N2:5 g m~(-2) a~(-1)、N3:10 g m~(-2)a~(-1)),监测了土壤呼吸及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在一个生长季的动态情况。结果表明:施氮对土壤呼吸各指标和土壤微生物碳氮都有极显着的影响,施氮能促进土壤全呼吸、自养呼吸、异养呼吸通量和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的增长,施氮使土壤呼吸通量提高了11%—15%,土壤微生物量碳提高了5%—9%,土壤微生物量氮提高了23%—34%。在中氮水平下(5 g m~(-2) a~(-1))对土壤呼吸的促进最显着。相关分析发现,土壤呼吸与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和微生物代谢商极呈显着正相关,微生物量碳氮与土壤温度呈极显着的正相关,与土壤湿度呈极显着负相关。通过一般线性回归拟合土壤呼吸速率与土壤10 cm温湿度的关系,发现土壤呼吸速率与土壤温度呈极显着的正相关,与土壤湿度极显着负相关(P<0.001),中氮水平下土壤温度敏感性系数Q_(10)值(7.10)明显高于对照(4.26)。(本文来源于《生态学报》期刊2019年19期)

韩梅[4](2019)在《青海高原复种绿肥毛叶苕子对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在小麦收获后复种绿肥毛叶苕子研究绿肥的培肥效应。在复种绿肥毛叶苕子的情况下,研究后茬作物小麦生育期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的时空变化。结果表明,小麦生育期0~20 cm土层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均表现为有毛叶苕子处理高于无毛叶苕子处理,其中施肥70%化肥+毛苕子翻压还田处理的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最高。小麦苗期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含量最低,至抽穗期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含量达到最高,成熟期又有所降低。微生物熵在各时期的变化与微生物生物量碳一致,绿肥处理表现出明显较高的微生物熵。(本文来源于《微生物学杂志》期刊2019年04期)

涂志华,范志平,王善祥,秦依婷,邹艺华[5](2019)在《大伙房水库流域不同水源涵养林土壤微生物量碳氮特征及其影响因素》一文中研究指出以大伙房水库流域4种不同水源涵养林植被类型为研究对象,研究土壤微生物量碳(MBC)、氮(MBN)含量以及土壤理化性质和凋落物养分的变化特征,运用通径分析模型,探讨土壤微生物量对土壤理化性质和凋落物养分的响应。结果表明:1)不同植被类型土壤有机碳(SOC)、全氮(TN)、铵态氮(NH4+-N)、硝态氮(NO3--N)含量表现为0~10 cm> 10~20 cm土层,且刺槐天然次生林显着高于其他植被类型;土壤C/N变化范围在11. 17~16. 42,土壤无机氮以NH4+-N为主,占77%。2)土壤MBC和MBN质量分数分别为92. 69~562. 55 mg/kg和64. 10~193. 42mg/kg,均表现为刺槐天然次生林>油松人工林>落叶松人工林>红松人工林,0~10 cm土壤MBC、MBN质量分数分别是10~20 cm土层的1. 83~2. 55、1. 18~1. 62倍。3)土壤MBC/MBN变化范围在1. 40~3. 15之间,土壤微生物量碳熵、氮熵的变化范围分别0. 38~0. 81%、3. 26~3. 59%。4)相关分析表明,土壤理化性质、凋落物养分质量分数与土壤MBC、MBN质量分数显着正相关;通径分析结果表明,土壤全氮、无机氮、有机碳、土壤含水量是直接影响该区域不同植被类型土壤微生物量碳氮的主导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刺槐天然次生林土壤质量较优于针叶人工林,建议今后在大伙房水库流域应减少人为干扰,加强对刺槐天然次生林水源涵养林的建设和保护。(本文来源于《中国水土保持科学》期刊2019年04期)

吴晓玲,张世熔,蒲玉琳,徐小逊,李云[6](2019)在《川西平原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磷含量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通过区域调查采样和统计分析,探讨了川西平原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MBC)、土壤微生物生物量氮(MBN)和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磷(MBP)含量特征及其对气候、海拔、母质和土地利用等因素的响应,揭示了其关键影响因素,以期为川西平原地区土壤质量管理提供参考。结果表明,不同土壤类型的MBC、MBN和MBP含量表现为冲积土显着高于水稻土、潮土和黄壤(P<0.05),潮土MBC/MBN显着高于水稻土。气候和海拔的影响为:MBC、MBN和MBP含量随着≥0℃积温、≥10℃积温、年均温和年均降水量的增加呈指数减少,而随干燥度和海拔增加呈线性增加。不同成土母质中,MBC、MBN和MBP含量均为灰色冲积物显着高于老冲积物。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叁者含量为草地显着高于水田和旱地,水田、旱地和林地差异不显着。皮尔森相关分析和冗余分析表明,MBC和MBN均与≥0℃积温、年均温呈极显着负相关(P<0.01),与海拔呈极显着正相关关系,MBP与母质呈现极显着负相关关系。逐步回归分析表明,MBC主要受年均温、干燥度、年均降水量和母质的影响; MBN主要受海拔、干燥度和年均降水量的综合影响; MBP主要受母质、年均温、≥10℃积温和年均降水量的调控。因此,川西平原土壤MBC、MBN、MBP能灵敏地反映不同采样点气候的变化,可为该区气候变化下土壤碳、氮、磷的响应预测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期刊2019年10期)

石柯,董士刚,申凤敏,龙潜,姜桂英[7](2019)在《小麦播量与减氮对潮土微生物量碳氮及土壤酶活性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以我国黄淮平原粮食主产区潮土为研究对象,通过探讨小麦-玉米轮作体系下,不同小麦播量与减量氮肥下,土壤微生物量碳、氮和酶活性的差异和变化,以了解小麦播量和氮肥对土壤微生物量的影响。【方法】试验设4个处理,分别为:(1)常规播量+常规施氮肥(CK);(2)增播30%+常规施氮(T1);(3)增播30%+减氮20%(T2);(4)常规播量+减氮20%(T3)。2016—2018年3季作物收获后,采取不同土层土壤,测定有机碳(SOC)、全氮(TN)、微生物量碳氮(SMBC、SMBN)及其相关酶活性。【结果】总体上,3季中各处理土壤微生物量碳氮、有机碳、全氮以及3种酶活性均随土壤深度增加而下降。常规施肥处理(CK和T1)的SMBC的含量在2017年的小麦和玉米季0—20 cm土层以及2018年小麦季则0—30 cm基本表现为显着高于减氮处理(T2和T3),其中T1处理最高为170.89 mg?kg-1。SMBN与SMBC表现出类似的趋势,在3季中均以常规施肥处理显着高于减氮处理,其中CK处理的SMBN在3季中0—30 cm土层均表现较高,最高为57.24 mg?kg-1。各处理SOC含量的差异在前两季主要集中在0—20 cm土层,而第3季则集中在10—30 cm土层;其中2017年玉米季0—20 cm土层减氮处理的SOC含量显着高于常规施肥处理,以T3处理SOC含量最高,为12.85 g?kg-1。2017年小麦季各处理TN含量在0—30 cm土层基本差异不显着;而在2017年玉米季和2018年小麦季的0—20 cm土层均以CK处理TN含量显着高于其他处理,最高为1.57 g?kg-1。各处理土壤碳氮比(C/N)在2017年小麦季没有明显规律,而在2017年玉米季和2018年小麦季的0—20 cm土层基本表现为减氮处理的C/N显着高于常规施肥处理。各处理的微生物熵(Cmic/Corg)、微生物量氮/全氮(Nmic/Ntotal)分别在0.5%—2.5%、2%—6%之间,微生物量碳氮比(Cmic/Nmic)在5﹕1以下。各处理Cmic/Corg除2017年小麦季10—20 cm土层,其他作物季节和土层均表现为常规施肥处理显着高于减氮处理。各处理Nmic/Ntotal与Cmic/Corg类似,除2017年玉米季的10—20 cm和2018年小麦季处理间Nmic/Ntotal基本差异不显着,其他季节和土层则表现为常规施肥处理显着高于减氮处理。2017年T1处理的Cmic/Nmic在0—20 cm土层均显着高于其他处理;而在后两季的0—10 cm处理间Cmic/Nmic均差异不显着。土壤脲酶活性在2018年小麦季显示增播处理显着高于常播处理。各处理蔗糖酶活性在玉米季明显高于小麦季,其中在2017年玉米季10—30 cm土层的减氮处理高于常规施肥处理。减氮处理的土壤中性磷酸酶活性在2017年小麦季0—30 cm土层均显着高于常规施肥处理。减氮处理2018年小麦季产量显着高于常规施肥处理,同时提高了地上部氮素积累量,最高达到了322.30 kg?hm-2。【结论】在黄淮平原小麦-玉米轮作区,在供试条件下,减氮处理降低了土壤微生物量和全氮含量,但提高了土壤酶活性和地上部氮素积累量,能增加或维持小麦产量,其中小麦常规播量下减氮20%处理综合效果较好。(本文来源于《中国农业科学》期刊2019年15期)

张雅茜,方晰,冼应男,王振鹏,项文化[8](2019)在《亚热带区4种林地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磷及酶活性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在位于亚热带丘陵区的长沙县大山冲林场选取地域毗邻、环境条件(立地、土壤、气候)基本一致的杉木人工林(CL)和3种次生林:马尾松-柯(又名石栎)针阔混交林(PM-LG)、南酸枣落叶阔叶林(CA)、柯-青冈常绿阔叶林(LG-CG),每种林地随机设置5个20 m×20 m的样地,分别采集表层(0—15 cm)和亚表层(15—30 cm)土壤样品,测定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B_C)、氮(B_N)、磷(B_P)和蔗糖酶(INV)、脲酶(URE)、酸性磷酸酶(ACP)、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分析4种林地土壤微生物生物量和酶活性及其与土壤化学性质的关系。结果表明:表层和亚表层土壤B_C、B_N、B_P和ACP活性依次为:CA> LG-CG> PM-LG> CL,INV和URE活性依次为:LG-CG> CA> PM-LG> CL,CAT活性依次为:CA> PM-LG> LG-CG> CL,说明森林植被恢复对土壤微生物生物量和酶活性有明显的促进作用。通径分析表明,土壤B_C、B_N、B_P的直接影响因素和主要影响因素分别为SOC和TN/TP,TN和TN/TP,TP和SOC/TP,而TN/TP与B_C之间,TN与B_N之间具有较强的负相关;INV、ACP活性的直接影响因素主要是TN、TN/TP,其中TN/TP与INV、ACP活性具有较强的负相关;URE、CAT活性分别为B_P/TP和B_P,B_C/SOC和SOC,其中B_P与URE活性具有较强的负相关,B_C/SOC、SOC两者与CAT活性具有较强的正相关。此外,土壤B_C、B_N、B_P以及INV、URE、ACP、CAT活性的剩余余项通径系数较低,说明土壤化学性质对土壤微生物生物量,以及土壤化学性质和微生物生物量对土壤酶活性具有较大的影响。土壤B_C、B_N、B_P之间及其与土壤酶活性呈显着正相关。(本文来源于《生态学报》期刊2019年14期)

马昱萱,刘立志,张宇飞,王晓纯,房秋娜[9](2019)在《添加碳氮对大豆秸秆还田土壤酶活性及微生物量碳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试验设置3因素(秸秆(S)、红糖(T)、氮素(N))、2水平(添加(1)、未添加(0)),共8个处理STN1、STN0、SN1、SN0、TN1、TN0、N1、N0,在室温下进行60d的土壤培养试验,测定各处理在培养时期内的土壤呼吸、微生物量碳、3种土壤酶(蔗糖酶、脲酶、过氧化氢酶)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各处理的土壤呼吸速率均表现为前期快速增加,达到峰值后逐渐下降随之趋于稳定;随培养时间变化,各处理土壤酶活性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大豆秸秆还田与不还田处理相比,对3种酶(蔗糖酶、过氧化氢酶、脲酶)以及微生物量碳含量有促进作用,其中秸秆+氮肥对土壤脲酶活性的提高最显着,秸秆+红糖+氮肥处理对土壤呼吸速率、蔗糖酶活性、过氧化氢酶活性、微生物量碳含量的影响最显着。(本文来源于《东北林业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10期)

王丽娜,罗久富,杨梅香,张利,刘学敏[10](2019)在《氮添加对退化高寒草地土壤微生物量碳氮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若尔盖高寒草地生态系统脆弱,对环境因子的改变响应敏感。本试验以若尔盖高寒退化草地为研究对象,在2015-2016年每年返青期,以尿素作为氮源在野外开展控制试验,4个氮处理分别为CK(0 g·m~(-2)·a~(-1))、N_5(5 g·m~(-2)·a~(-1))、N_(10)(10 g·m~(-2)·a~(-1))、N_(20)(20 g·m~(-2)·a~(-1)),分析了氮添加下4个不同退化程度的高寒草地土壤微生物量碳氮以及土壤理化性质的变化规律,探讨若尔盖高寒草地对氮添加的响应机制,旨在为脆弱生境草地的治理与恢复提供参考。结果表明,不同退化草地的土壤微生物量碳氮对氮添加的敏感性随退化程度加剧而逐渐降低。氮浓度20 g·m~(-2)·a~(-1)处理下土壤微生物量碳氮含量变化趋势发生显着变化:轻度退化草地>未退化草地>中度草地>重度退化草地。相关分析表明,土壤微生物量碳氮与速效磷、硝态氮、全氮、全磷、有机碳具有显着正相关,可在一定程度上表征土壤养分状况。氮添加下,土壤微生物量碳氮与土壤理化性质的相关关系发生变化,尤其在N_(20)处理下土壤微生物量碳、氮与其他理化因子间无显着相关关系,需要进一步从土壤微生物对土壤养分的吸收利用方面解释其原因。氮浓度变化显着改变土壤微生物C/N:CK重度退化草地的土壤微生物量碳氮比显着高于其他3个退化样地。N_5和N_(10)条件下不同退化草地土壤微生物C/N无显着差异,而N_(20)处理下未退化草地土壤微生物C/N与CK比显着提高33.7%,而重度退化草地与CK比下降了62.5%,说明氮添加在一定程度上对土壤微生物的组成和群落结构产生了影响。(本文来源于《草业学报》期刊2019年07期)

微生物碳氮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土壤理化性质易受氮沉降、温度变化、二氧化碳浓度等外界环境因子的影响,其中土壤微生物量碳、氮(MBC、MBN)和可溶性有机碳、氮(DOC、DON)作为土壤中高活性物质,更易受到诸如氮沉降等环境变化的影响,尤其是不同月份的温度和水分变化会对其产生显着影响。长白山白桦山、杨天然次生林对人工模拟氮沉降响应的控制试验始于2006年,共设计3个氮添加处理,即对照CK(N 0 kg·hm~(-2)·a~(-1))、低氮LN(N 25 kg·hm~(-2)·a~(-1))和高氮HN(N 50 kg·hm~(-2)·a~(-1)),每个处理重复3次。于2017年植物生长季(5-10月),按照不同土壤深度(上层0-10 cm和下层10-20 cm)分别对土壤pH、DOC、DON和MBC、MBN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氮添加导致土壤pH显着降低(P<0.05),变异系数随氮添加量逐步降低,且上、下层土壤表现一致。(2)氮沉降对上层土壤DOC表现为促进作用,对下层土壤DOC影响不显着(P>0.05)。HN处理抑制上层土壤DON,而LN处理对5月和9月的上层土壤DON有促进作用,对6月和8月有抑制作用;LN处理促进下层土壤DON,而HN处理有抑制作用。(3)氮沉降在春季月份对MBC和MBN有抑制作用,秋季月份有促进作用;LN处理降低了夏季月份MBC和MBN,HN处理则差异不显着。(4)氮添加、月份、土壤深度以及叁者之间的交互作用对土壤各指标都有显着影响,由此可见,单个月份的研究结果并不能代表整个生长季的总体变化趋势。故建议在开展土壤易发变化组分研究时,应同时关注时空变化对其的影响,并进行综合分析,才能确保研究结果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微生物碳氮论文参考文献

[1].潘孝晨,唐海明,肖小平,李超,汤文光.不同耕作和秸秆还田模式对紫云英-双季稻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含量的影响[J].生态环境学报.2019

[2].单文俊,付琦,邢亚娟,闫国永,韩士杰.氮沉降对长白山白桦山杨天然次生林土壤微生物量碳氮和可溶性有机碳氮的影响[J].生态环境学报.2019

[3].王泽西,陈倩妹,黄尤优,邓慧妮,谌贤.川西亚高山森林土壤呼吸和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对施氮的响应[J].生态学报.2019

[4].韩梅.青海高原复种绿肥毛叶苕子对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的影响[J].微生物学杂志.2019

[5].涂志华,范志平,王善祥,秦依婷,邹艺华.大伙房水库流域不同水源涵养林土壤微生物量碳氮特征及其影响因素[J].中国水土保持科学.2019

[6].吴晓玲,张世熔,蒲玉琳,徐小逊,李云.川西平原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磷含量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2019

[7].石柯,董士刚,申凤敏,龙潜,姜桂英.小麦播量与减氮对潮土微生物量碳氮及土壤酶活性的影响[J].中国农业科学.2019

[8].张雅茜,方晰,冼应男,王振鹏,项文化.亚热带区4种林地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磷及酶活性特征[J].生态学报.2019

[9].马昱萱,刘立志,张宇飞,王晓纯,房秋娜.添加碳氮对大豆秸秆还田土壤酶活性及微生物量碳的影响[J].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19

[10].王丽娜,罗久富,杨梅香,张利,刘学敏.氮添加对退化高寒草地土壤微生物量碳氮的影响[J].草业学报.2019

标签:;  ;  ;  ;  

微生物碳氮论文-潘孝晨,唐海明,肖小平,李超,汤文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