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门相位论文_宋东先,谢辉,邹庆武,陈韬

导读:本文包含了气门相位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相位,气门,汽油机,发动机,压缩比,进气门,直喷。

气门相位论文文献综述

宋东先,谢辉,邹庆武,陈韬[1](2016)在《进气门相位对HCCI汽油机燃油分布和燃烧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应用激光诱导荧光技术研究了不同进气门相位和缸内直喷的喷油时刻对压缩末期燃油分布的影响,同时结合热力学单缸机试验分析了其对燃烧的影响.结果表明,压缩过程中推迟燃油喷射时刻在压缩末期形成愈加明显的燃油分层,燃油分布的循环变动明显增大,使燃烧着火时刻提前,燃烧持续期增加,燃烧循环变动增加.进气门相位的调整改变了缸内流动和喷雾的环境条件,推迟进气门相位可以降低压缩末期燃油分布的不均匀度.提前进气门相位使有效压缩比和燃油分布不均匀度增大,从而使燃烧时刻提前,燃烧持续期略有增加.(本文来源于《燃烧科学与技术》期刊2016年04期)

胡顺堂,谢辉,陈韬,赵华[2](2011)在《进气门相位对无节气门负荷控制汽油机性能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在自主开发的进排气门升程和相位全可变4VVAS(4 Variable Valve Actuation System)单缸汽油机上,开展了进气门相位调整对气门升程控制负荷汽油机性能影响的试验研究。研究了不同进气门开启时刻对泵气损失以及燃烧过程的影响,分析了进气门相位对燃油经济性和排放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采用进气门早开的控制策略,可以明显降低换气过程的泵气损失;与节气门控制相比,在部分负荷泵气损失可以降低20%~30%,指示燃油消耗率降低3%~12%;进气门开得越晚,泵气损失越大,油耗就会增加。(本文来源于《拖拉机与农用运输车》期刊2011年02期)

周重光,张志福,董宏伟,蔡亚兵[3](2010)在《气门相位对高膨胀比发动机性能影响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1台几何压缩比为12的双独立可变凸轮相位汽油机上,在转速1 500~5 500 r/min、全负荷工况下进行了不同进排气相位对发动机输出扭矩、燃油消耗率、爆震倾向影响的试验研究,分析了不同转速下进排气相位优化的规律以及对发动机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采用可变相位技术后,低速时扭矩提高超过8%,中高速时功率增长达10%~14.8%,转速在4 500 r/min以下燃油消耗率平均降低5%,在2 000 r/min时最低燃油消耗率达到250 g/(kW.h)。(本文来源于《车用发动机》期刊2010年05期)

王凤军[4](2009)在《发动机可变进气门相位的确定及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理想的可变配气相位机构需要灵活的调节进排气门开闭的时间,同时调节行程的大小,对进气量、进气流速、残余废气系数进行控制,最终改善燃烧过程,提高发动机综合性能。而发动机进气门处压力对发动机充气效率有决定性的影响,它与气缸内的压力、进气门流通面积共同决定了发动机的充气效率。笔者对进气门处压力进行了计算分析,对可变进气门相位进行了确定及优化。(本文来源于《内燃机》期刊2009年06期)

平银生,张小矛,董尧清,朱国华,王乾[5](2008)在《利用可变气门相位提高车用发动机性能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应用WAVE整机性能分析软件研究了某汽油机的可变气门相位对发动机性能的影响,提出了优化的进、排气相位。在此基础上,进行了不同进、排气相位策略对发动机动力性、经济性和排放影响的试验研究。研究着重分析在外特性及2000 r/min负荷特性下采用可变气门相位技术对发动机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可变气门相位技术,不但提高了低速扭矩和最大功率,还改善了低速、部分负荷时的燃油经济性。(本文来源于《内燃机工程》期刊2008年06期)

平银生,张小矛,董尧清[6](2008)在《可变气门相位对发动机性能影响的仿真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应用WAVE整机性能软件,研究分析了某汽油机的可变进气相位对发动机进气性能的影响。在优化进气相位基础上,分析了采用可变气门相位技术的发动机在6000r/min(最大功率)和低速1500r/min两种工况下,不同排气相位对发动机动力性、经济性和排放性的影响。(本文来源于《汽车技术》期刊2008年02期)

Pereira,L,V,M,Pires,L,B,M,Pinto,A,A,李慧萍[7](2005)在《改变进气门相位对进气充量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活塞与进气门交互运动产生的压力波会沿整个进气管传播,这种压力波能适当增加进入发动机气缸的进气质量。进行了改变进气门相位的试验研究,目的是分析它对进气充量的影响。‘试验在一台1. O L,16气门、每缸?,个进气门的产品发动机上进行。先在气流试验台上进行模拟发动机进气流状况的初步试验,然后再在测功器上进行发动机试验。气流试验台测试结果显示,在300CaA范围内改变进气相位角能使进气质量增加。发动机台架试验的结果是在进气门比原来气门开启相位迟开7. 50CaA的情况下测得的。(本文来源于《国外内燃机》期刊2005年06期)

丘柳东,肖沙里,唐跃林,姚富光[8](2004)在《摩托车发动机气门相位及压缩比测量系统》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中国嘉陵工业集团的生产需要,在分析国内摩托车发动机气门相位及压缩比测量的现状和缺陷的基础上,研制了一套摩托车发动机气门相位及压缩比测量系统。重点介绍了液体测量的原理以及测试过程中的误差分析。易于操作,目前已应用于生产实践中,并取得了较好的测试效率。(本文来源于《计算机测量与控制》期刊2004年09期)

丘柳东[9](2004)在《摩托车发动机气门相位及压缩比测量系统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论文以重庆嘉陵工业集团“摩托车发动机气门相位、压缩比测量”为科研背景,研究开发了基于PC机的摩托车气门相位及压缩比测量系统。全文分为绪论、工作原理、总体设计、硬件设计、软件设计、误差分析六个部分。国内对摩托车发动机气门相位和压缩比测量的一般方法存在着操作复杂,精确度较低等问题,在分析对发动机换气过程与气门结构、气门通过能力的基础上,提出了改进的方法。介绍了工程系统总体设计的方法和步骤,然后根据工程系统总体设计的原则规划出本系统的软、硬件系统。采用光栅位移传感器和光电轴角编码器,分别将发动机进、排气门位移量和曲轴旋转位移量的变化信号通过数据采样,输入到计算机,通过软件对叁路信号加以比较,找出气门的相位关系,准确测量出气门相位的各个参数。对两种不同的测量压缩比的方法进行了比较研究,提出了两种方法的使用范围,对各自的优缺点进行了相应的分析。从而引出本系统的压缩比测量方法——液体测量。并对本系统液体测量的方法和如何选择测量液体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围绕着液体测量的方法进行了硬件上的选择,搭建了本系统的硬件结构,给出了各个硬件具体的安装示意图。并且根据夹具设计的原则专门设计了本系统所需要用到的夹具,给出了夹具设计图。阐述了面向对象编程的原则和基本概念,对统一建模语言UML的开发过程进行了总结。用UML按照面向对象的设计思想对软件进行系统建模和提供针对本系统所设计的概念模型,并介绍了软件中重要的用况、进行用况分析和介绍了典型事件发生过程。程序的编写采用VISUAL BASIC,详细介绍了软件的使用流程。对误差理论进行了阐述,具体介绍了误差的各种来源和消除这些误差的各种方法。对系统中可能出现的误差进行了具体的分析,并给出如何减小,甚至在误差源上消除这些误差的方法。本系统已在重庆嘉陵工业集团运行了一年多,使用情况良好。操作简单,安装方便,并且能够提供较高的精确度。对摩托车发动机技术开发人员在品质控制上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本文来源于《重庆大学》期刊2004-04-12)

李刚[10](2002)在《摩托车发动机气门相位及压缩比参数测量系统》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介绍了嘉陵工业集团摩托车发动机开发中,气门相位和压缩比测量系统的建立过程。本文主要包括如下的内容:1、目前我国摩托车行业发动机气门相位、压缩比测量技术现状的调研。2、对气门相位、压缩比测量的理论分析和方法计算。3、摩托车发动机气门相位测量装置的设计开发。4、摩托车发动机压缩比测量装置的设计开发。5、以上两种测量装置的测量误差分析。在气门相位测量中,采用光栅位移传感器和光电轴角编码器,分别将发动机进、排气门位移量和曲轴旋转位移量的变化信号通过采样,输入计算机,对叁路信号加以比较找出气门的相位关系,从而为设计开发人员、品质控制人员提供可靠的测量参数。在压缩比测量装置中,采用粘性液体,代替发动机工作燃气,分别测量出发动机燃烧工作室的最大容积、余隙容积和工作容积,方便地计算出发动机的压缩比。本文还对两种不同测量压缩比的方法进行了比较研究,提出了两种方法的使用范围,对各自的优缺点进行了相应的分析。本文提出了一种测量气门相位和压缩比的方向性方法,文中所述的装置可以完全运用于科研开发和生产实际中,同时可对该种方法开展进一步的研究。具有较为丰富的研究价值。本文对摩托车发动机技术开发人员和品质控制人员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本文来源于《重庆大学》期刊2002-05-14)

气门相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在自主开发的进排气门升程和相位全可变4VVAS(4 Variable Valve Actuation System)单缸汽油机上,开展了进气门相位调整对气门升程控制负荷汽油机性能影响的试验研究。研究了不同进气门开启时刻对泵气损失以及燃烧过程的影响,分析了进气门相位对燃油经济性和排放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采用进气门早开的控制策略,可以明显降低换气过程的泵气损失;与节气门控制相比,在部分负荷泵气损失可以降低20%~30%,指示燃油消耗率降低3%~12%;进气门开得越晚,泵气损失越大,油耗就会增加。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气门相位论文参考文献

[1].宋东先,谢辉,邹庆武,陈韬.进气门相位对HCCI汽油机燃油分布和燃烧的影响[J].燃烧科学与技术.2016

[2].胡顺堂,谢辉,陈韬,赵华.进气门相位对无节气门负荷控制汽油机性能的影响[J].拖拉机与农用运输车.2011

[3].周重光,张志福,董宏伟,蔡亚兵.气门相位对高膨胀比发动机性能影响的研究[J].车用发动机.2010

[4].王凤军.发动机可变进气门相位的确定及优化[J].内燃机.2009

[5].平银生,张小矛,董尧清,朱国华,王乾.利用可变气门相位提高车用发动机性能的研究[J].内燃机工程.2008

[6].平银生,张小矛,董尧清.可变气门相位对发动机性能影响的仿真研究[J].汽车技术.2008

[7].Pereira,L,V,M,Pires,L,B,M,Pinto,A,A,李慧萍.改变进气门相位对进气充量的影响[J].国外内燃机.2005

[8].丘柳东,肖沙里,唐跃林,姚富光.摩托车发动机气门相位及压缩比测量系统[J].计算机测量与控制.2004

[9].丘柳东.摩托车发动机气门相位及压缩比测量系统的研究[D].重庆大学.2004

[10].李刚.摩托车发动机气门相位及压缩比参数测量系统[D].重庆大学.2002

论文知识图

设计的机构气门升程和相位同时变化时进气阀门升程曲线进气门相位对燃烧相位影响进气门相位对有效压缩比影响进气门相位对NOx排放影响

标签:;  ;  ;  ;  ;  ;  ;  

气门相位论文_宋东先,谢辉,邹庆武,陈韬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