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吉—平农业产业化密集带建设研究

长—吉—平农业产业化密集带建设研究

张凤娟[1]2003年在《长—吉—平农业产业化密集带建设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伴随着新世纪的来临,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农产品供求关系,经济发展的体制环境和国际关系已经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吉林省作为农业大省,国家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农业和农村经济面临着以下几大问题:粮食主产区产业结构和农民收入结构“两个不优”并存;粮食供给与农村劳动力供给“两个过剩”并存;农产品加工业发展滞后,全省粮食主产区县域经济缺乏活力,财政困难,城市化水平低。这些问题严重制约着吉林省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在新形势下,如何破解这些难题,成为经济发展的首要任务。实践证明,农业产业化是加速我国农业发展,全面振兴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业国际竞争力的重要途径。本研究正是从吉林省的现实情况出发,顺应农业产业化向优势农户,优势企业,优势产业和优势区域集聚的趋势,提出建设长-吉-平农业产业化密集带这一新的发展思路,以加速农业产业化的发展进程,推动该地区率先形成高度密集、具有强大竞争力的产业体系,加快农村产业结构升级的步伐,提高吉林农业的国际竞争力,实现农村经济的跨越式发展。 本文以非均衡发展理论为指导,从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这一中观层次,采用规范分析和实证研究相结合、定性和定量分析相结合、比较分析等方法,对在长春、吉林、四平地区建设农业产业化密集带这一问题进行研究。主要研究工作和研究结论包括以下几方面。 1、运用区域经济学中区域差异存在和经济空间集聚的观点,阐述了农业产业化密集带的具体内涵和形成机制;以非均衡发展理论和增长极理论作为理论依据,提出农业产业化密集带建设的必然性。 2、根据各种资源对区域经济发展作用的不同,把区域资源分为自然资源、经济资源、社会资源以及区位资源四大类,分别阐述各类资源的具体含义和作用。在此基础上,对长-吉-平地区各类资源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设置了经济资源评价指标体系,采用价值分析法,着重对吉林省各地区经济资源进行了系统评价。最后得出:长-吉-平地区在自然资源、经济资源、社会资源、区位资源上处于绝对的优势地位,长-吉-平农业产业化密集带建设具有充分的现实依据。 3、通过对长-吉-平地区农业产业化发展现状的实证分析,归纳出该区农业产业化发展的规律性特征;并通过同国内外发达省份、地区的横向比较分析,从产业内部发展和外部环境两个方面,深刻揭示出吉林省及长-吉-平地区农业产业化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由此得出结论:长-吉-平地区农业产业化进入新的发展吉林农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长一吉一平农业产业化密集带建设研究阶段,建设长一吉一平农业产业化密集带时机成熟。 4、根据长一吉一平地区农业产业化发展实际,提出了密集带建设的总体思路:即充分发挥长一吉一平地区的粮食和畜牧业资源比较优势和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产业优势,加速资金、技术、管理人才等生产要素向该区集聚,重点发展玉米经济、精品畜牧业经济,建设全国一流的玉米生产和玉米深加工产业化基地、一流的精品畜牧业和畜产品精深加工产业化基地。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壮大龙头企业,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使该区成为跨区域的经济增长极,成批带动县域经济的跨越式发展。 按照总体思路,确定了长一吉一平农业产业化密集带建设的重点内容:即①叁大产业化工程:玉米产业化工程、大豆产业化工程、精品牧业产业化工程,深入的剖析长一吉一平地区发展叁大产业化工程的产业比较优势;②四大支撑体系:质量标准体系、市场流通体系、信息服务体系、科技开发及培训体系。以形成完整产业体系为目标,针对产业链条的薄弱环节,确定了叁大产业和四大支撑体系建设重点、发展方向及区域布局。 5、针对长一吉一平地区农业产业化发展存在问题,提出农业产业化密集带建设的重要举措。即:强化政策扶持,优化农业产业化发展环境;超常规发展和壮大大型龙头企业;城乡统筹,为农业产业化发展提供新的体制环境;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

谢景武[2]2004年在《吉林省中部“V”型经济带构建理论与实证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作为经济欠发达省份的吉林省,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集团化的今天,如何迎头赶上发达地区,实现跨跃式发展,一直困扰着在这片黑土地上生活的人们。本文试图从经济地理学的角度,运用经济带的基本理论,分析和研究吉林省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问题,提出用构建吉林省中部“V”型经济带这一办法,来解决吉林省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同时,系统探讨了构建吉林省中部“V”型经济带的战略对策和思路。第一部分,本文重点研究了经济带形成发展的基本理论。主要是在回顾和总结国内外学者对经济带的概念、性质和特征、经济带形成机制和结构体系演变规律的基础上,阐述了经济带的功能、地域类型及其形成的影响因素等方面的问题。本文认为,经济带是工业化与区域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一种经济活动沿着交通基础设施集聚分布的现象,是随着近代工业的兴起而出现的。它是建立在一个巨大经济空间中企业彼此之间联系基础之上,并由众多的彼此配合协作密切的产业部门围绕资源密集区、中心城市或交通方便的区域(或节点)集聚,形成由线状基础设施束彼此相互联结的若干大小不等的、相互联系密切的中心共同组成的具有内在联系的条带状产业集聚区域。第二部分,本文从经济地理学的角度,对吉林省域经济系统现状及其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系统研究,采用规范的统计分析和典型分析方法,对构建吉林省“V”型经济带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行了论述。本文认为,吉林省经济社<WP=5>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归根结底还是本身结构、功能方面的缺失以及体制、机制的障碍引起的。构建吉林省中部“V”型经济带,既十分必要,又切实可行。构建吉林省中部“V”型经济带不仅可以推动吉林省未来产业发展,而且还可以推动吉林省现代工业体系的形成,促进城市化质量的进一步提高。第叁部分,本文从吉林省“V”型经济带形成的区域背景入手,系统论述了建立“V”型经济带的理念与具体目标,同时,对“V”型经济带的结构如何进行调整和升级改造进行了分析。笔者认为,构建吉林省中部“V”型经济带,其实质就是在吉林省中部建设现代化的“V”型制造业工业带、“V”型城镇密集带和“V”型生态经济带。第四部分,是在前叁部分分析和论证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出构建吉林省中部“V”型经济带的战略对策。一是抓好体制创新,主要包括城市间协调体制创新、国有企业体制创新、社会管理体制创新和社会保障体制的进一步创新。二是搞好区域创新网络建设。主要包括引导大学和科研机构积极参与吉林省的自主知识创新,成为重要的创新源;强化企业能力建设,使企业成为区域创新网络的核心;转变政府职能,发挥区域创新网络的构建和维护功能;强化中介服务体系建设。叁是实施产业集群化战略。主要是建设汽车及其零部件产业集群、化工产业集群、生物与医药产业集群、光电子产业集群和农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等五个产业集群。四是对吉林省中部“V”型经济带内空间增长极进行整合。主要是主要增长极的确定、中心城市圈的建设和交通基础设施束沿线增长极的建设。五是区域性基础设施和统一市场建设。<WP=6>主要包括统一的交通、通讯和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经济带快速交通网络建设、共同市场建设以及能源、水利、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区域环境的综合整治。

曹传新[3]2004年在《大都市区形成演化机理与调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大都市区是区域经济地理学、城市地理学研究的重要前沿领域,是当前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核心空间载体表现形式。本文从区域和城市互动的角度,以系统方法论为思维支撑,运用区域经济地理学和城市地理学的理论与方法,融合生态学、社会学、经济学等其它学科的思维理论和方法,在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全面论述了大都市区的概念、特征、条件、环境、资源、机制、结构、功能、规律、趋势等基础理论层范畴,以此为基础,初步探讨了大都市区调控的应用理论层范畴,包括调控的概念和本质、主体和客体、目标和原则、内容和方法、机制和理念、类型和模式等方面。最后,以长春大都市区为案例,深入地诊断了长春大都市区形成演化机理,系统地论述了长春大都市区调控的原则、目标、类型、模式和策略。第一部分主要是论述大都市区的形成演化机理,包括大都市区的概念与界定、地理环境和条件、资源对大都市区形成发育的作用、形成发展机制、结构和功能演变等四个章节,这是全文的核心主体部分。大都市区是城市地域的一种空间类型和外在表征,是区域经济地理学研究城市及大都市领域的学科概念的空间区域表述,是区域概念系统中的城市地域系统的范畴。从发生学角度,大都市区界定应该从人地相关系统运动的地域分异和组合动态发展进程中来认识和概括,现代化不能完全客观反映大都市区人地矛盾运动发展的全过程,以此为基础,本文建立了大都市区界定的指标体系,旨在动态透视大都市区形成发展的全过程。建立了大都市区自然——环境条件、产业——经济条件、社会——人文条件叁个层次研究体系。以此为基础,建立了自然——环境资源、产业——经济资源、社会——人文资源叁个层次认识框架。分工机制、非均衡机制、联系机制、自组织机制等是大都市区形成发展的原理机制。地域分异和组合机制是大都市区形成发展的经济地理机理。动力过程、运行过程、转换和协调过程、变异过程等构成了大都市区<WP=5>形成发展的运动机制。产业要素机制、产业成本机制、产业形态机制、产业组织机制等构成了大都市区部门结构演变机制;空间地域扩展机制、空间职能组合机制、空间地域联系机制、地域形态演变机制等构成了大都市区空间结构演变机制。要素投资型、市场需求型、功能辐射型等是产业关联的基本类型。从资源拥有和利用的程度和大都市区形成发展的全过程来认识,主要有资源开发型、加工制造型、商务服务型和混合型等四种基本产业部门结构地域类型,生态人文型是演化趋势。大都市区产业空间结构地域组合类型,根据空间形态分布特征,主要有点扩展型、点轴辐射型、网络组团型等;根据空间相互作用关系,主要有地方空间型、跨区域型、数字空间型等;根据城镇空间组合形式,主要有单核集成型、双核整合型、多核群落型等;根据产业空间聚集形态,主要有工业枢纽型、信息枢纽型等。全球城市、巨型城市、信息化与生态化耦合的数字化都市是大都市区空间结构系统的演化趋势。要素互补能、经济结构能、阶段等级能、制度差异能等是大都市区的地理势能基本类型,主要存在于功能场,以共生功能键的形式相互依存。从系统论和发生学思维出发,城市功能体系主要分为经济、管理、创新、生态等四大类,主要有主导功能集成系统和综合功能集成系统两种功能地域组合类型。第二部分主要论述了调控的基本理论和方法。调控研究是现代地理学的重点前沿领域。大都市区调控原理部分是全文核心部分的重要补充和完善。从区域系统运动中对大都市区实施调控是区域经济地理学的根本出发点和精髓所在,人地矛盾是大都市区调控的实质所在。要素调控、环境调控、结构调控、功能调控等是大都市区调控的基本内容。培育推进型和优化整合型等是大都市区调控的基本类型,中心主导模式、联动组合模式、群落合作模式、模式群等是大都市区的四种基本空间发展调控模式。目前,大都市区产业空间结构系统主要有点-轴-网、功能板块、区域系统等叁种基本类型的空间构造调控模式。第叁部分主要是长春大都市区调控实践研究,以长春大都市区为案例,运用上述大都市区形成演化机理和调控原理为基础,透视了长春大都市区形成演化的宏观区域地理环境背景和地理条件,诊断了长春大都市区<WP=6>形成发展阶段、状态、水平、类型、结构、功能等,提出了长春大都市区调控的原则和目标,科学选择了以培育推进型为主导、优化整合型为支撑的综合调控类型,构建了长春大都市区“大工业、大城市”的中心主导调控战略模式、“点轴结合、梯度推移,城乡融合、均衡发展”的产业空间网络化辅助模式的模式群体系。

参考文献:

[1]. 长—吉—平农业产业化密集带建设研究[D]. 张凤娟. 吉林农业大学. 2003

[2]. 吉林省中部“V”型经济带构建理论与实证研究[D]. 谢景武. 东北师范大学. 2004

[3]. 大都市区形成演化机理与调控研究[D]. 曹传新. 东北师范大学. 2004

标签:;  ;  ;  ;  ;  ;  ;  ;  ;  

长—吉—平农业产业化密集带建设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