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盐基离子交换量论文_赵维俊,敬文茂,马剑,季元祖,成彩霞

导读:本文包含了土壤盐基离子交换量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交换量,离子,阳离子,土壤,剖面,红壤,坡地。

土壤盐基离子交换量论文文献综述

赵维俊,敬文茂,马剑,季元祖,成彩霞[1](2019)在《祁连山哈溪林区典型植被土壤阳离子交换量和交换性盐基离子的变化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选择祁连山东段哈溪林区的高山灌丛林、祁连圆柏林和青海云杉林3种典型植被土壤为研究对象,研究了其0~100 cm土层土壤阳离子交换量(CEC)和交换性盐基离子(K~+、Na~+、Ca~(2+)、Mg~(2+))的垂直分布规律。结果表明,随土层深度增加,高山灌丛林、祁连圆柏林和青海云杉林的土壤CEC值均不断减小,不同植被按其土壤CEC值大小排序为祁连圆柏林>青海云杉林>高山灌丛林;土壤交换性K~+、Na~+、Ca~(2+)、Mg~(2+)含量随土层深度变化规律各不相同,交换性K~+含量不断减小,交换性Na~+、Ca~(2+)、Mg~(2+)含量没有明显的变化规律;不同森林土壤交换性盐基总量(TEB)变化规律各不相同,按其值大小排序为青海云杉林>祁连圆柏林>高山灌丛林;土壤中交换性K~+、Na~+、Ca~(2+)和Mg~(2+)含量占TEB比例大小为Ca~(2+)>Mg~(2+)>Na~+>K~+;不同森林土壤盐基饱和度(BSP)变化规律亦不相同,按其大小排序为青海云杉林>祁连圆柏林>高山灌丛林。(本文来源于《中国水土保持》期刊2019年11期)

温军,王晓丽,王彦龙[2](2019)在《长江源区3种地形高寒草地土壤阳离子交换量和交换性盐基离子的分布特征及其机理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土壤阳离子交换量及交换性盐基离子在维持土壤养分和缓冲土壤酸化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研究不同地形高寒草地的土壤阳离子交换量及交换性盐离子的分布规律,有助于深入认识高寒草地土壤特性及其离子运动过程。以长江源区高寒草地为研究对象,研究了阴坡、滩地和阳坡3个不同地形土壤阳离子交换量及交换性钾钙钠镁离子的分布规律,并初步探讨其相关关系。结果表明,长江源区高寒草地不同坡向、不同土层的土壤全盐量TDS(%)为0.08%-0.20%,阳离子交换量CEC为19.68-74.33 cmol·kg~(-1),且阴坡高寒草地的土壤阳离子交换量显着高于阳坡和滩地的阳离子交换量。土壤盐基离子含量基本呈现Ca~(2+)>Mg~(2+)>K~+>Na~+,符合一般规律。土壤交换性盐基总量在0-10 cm和10-20 cm土层呈现阴坡大于滩地和阳坡的规律,在20-40cm土层规律不明显。相关分析表明,土壤pH与交换性Ca~(2+)和盐基饱和度呈显着正相关关系(P=0.002;P=0.034)。逐步回归分析表明,土壤含水量、pH、SOC和NH_4~+-N 4个因子进入CEC的模型,NO_3~--N、pH和TN 3个因子进入Ca~(2+)的模型,AK、AP、土壤含水量3个因子进入K+的模型,只有土壤NO_3~--N进入Na+的模型,但这些土壤因子都未能进入模型解释Mg~(2+)的变化。综上,长江源区高寒草地土壤阳离子交换量和交换性盐基离子总量在不同坡向有明显差异,且均呈现阴坡大于滩地和阳坡的规律。(本文来源于《生态环境学报》期刊2019年03期)

黄尚书,叶川,钟义军,成艳红,武琳[3](2016)在《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红壤坡地土壤阳离子交换量及交换性盐基离子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文章以第四纪红粘土母质发育的红壤为研究对象,研究了红壤荒坡地(WL)、红壤旱地(UL)、红壤坡地茶园(TG)和红壤坡地果园(OR)4种土地利用方式下红壤坡地土壤土壤阳离子交换量(CEC)和交换性盐基离子的分布规律,并初步探讨了土壤CEC和盐基离子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研究区土壤CEC介于13.48 cmol·kg~(-1)~16.31 cmol·kg~(-1),保肥能力中等;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CEC差异不显着(p>0.05);土壤粘粒对土壤CEC贡献较大。(2)该区土壤交换性盐基总量(TEB)介于1.73 cmol·kg~(-1)~5.01 cmol·kg~(-1),交换性盐基离子的含量呈现出Ca~(2+)>Mg~(2+)>K+>Na+的规律;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交换性盐基离子的含量差异显着(p<0.05),以红壤旱地和红壤坡地果园整体较高,红壤坡地茶园最低;除红壤坡地果园外,土壤交换性Ca~(2+)、Mg~(2+)含量均表现为0~10 cm低于10 cm~40 cm土层,而土壤交换性K+、Na+具有一定的表聚性;土壤粘粒对土壤交换性Ca~(2+)、Mg~(2+)含量的贡献较大,而对土壤交换性K+、Na+的影响较小。(3)该区土壤盐基饱和度(BSP)介于4.3%~19.9%,土壤肥力水平较低;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BSP差异显着(p<0.05);土壤BSP对p H影响不显着(p>0.05)。(本文来源于《土壤与作物》期刊2016年02期)

姜林,耿增超,李珊珊,佘雕,何绪生[4](2012)在《祁连山西水林区土壤阳离子交换量及盐基离子的剖面分布》一文中研究指出以祁连山西水林区分布的棕钙土、灰褐土、栗钙土和高山草甸土为对象,研究了阳离子交换量和盐基离子(K+、Na+、Ca2+、Mg2+)的剖面分布规律及其与土壤理化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土壤阳离子交换量(CEC,介于4.80—48.10 cmol/kg)和盐基总量(TEB,介于4.67—21.34 cmol/kg)随剖面深度的增加逐渐减小,不同土壤类型的大小顺序为:灰褐土>高山草甸土>栗钙土>棕钙土;土壤盐基组成以Ca2+、Mg2+为主(占TEB的比例平均为71.6%、22.9%),K+、Na+所占比例较低(占TEB的比例平均为3.3%、2.2%);棕钙土、灰褐土和栗钙土盐基离子的剖面分布由浅至深呈现:K+≈Ca2+>Na+≈Mg2+,高山草甸土盐基离子则呈现:K+>Na+>Mg2+>Ca2+。不同土壤类型间盐基离子的含量及饱和度随发生层次不同存在较大差异。土壤有机质是CEC的主要贡献因素,粉粒对CEC也有显着的促进作用,而砂粒、CaCO3对CEC有显着抑制作用。土壤生物复盐基作用弱于淋溶作用,造成盐基饱和度较大(BSP,介于44.4%—97.2%),并随剖面深度的增加逐渐增大。相关性分析表明,土壤交换性Na+、Mg2+的含量及饱和度均呈极显着正相关,交换性Na+、Mg2+饱和度与CaCO3含量呈极显着正相关;pH值与BSP呈极显着正相关;土壤速效P含量与CEC呈极显着正相关,速效K含量与交换性K+含量呈极显着正相关。(本文来源于《生态学报》期刊2012年11期)

土壤盐基离子交换量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土壤阳离子交换量及交换性盐基离子在维持土壤养分和缓冲土壤酸化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研究不同地形高寒草地的土壤阳离子交换量及交换性盐离子的分布规律,有助于深入认识高寒草地土壤特性及其离子运动过程。以长江源区高寒草地为研究对象,研究了阴坡、滩地和阳坡3个不同地形土壤阳离子交换量及交换性钾钙钠镁离子的分布规律,并初步探讨其相关关系。结果表明,长江源区高寒草地不同坡向、不同土层的土壤全盐量TDS(%)为0.08%-0.20%,阳离子交换量CEC为19.68-74.33 cmol·kg~(-1),且阴坡高寒草地的土壤阳离子交换量显着高于阳坡和滩地的阳离子交换量。土壤盐基离子含量基本呈现Ca~(2+)>Mg~(2+)>K~+>Na~+,符合一般规律。土壤交换性盐基总量在0-10 cm和10-20 cm土层呈现阴坡大于滩地和阳坡的规律,在20-40cm土层规律不明显。相关分析表明,土壤pH与交换性Ca~(2+)和盐基饱和度呈显着正相关关系(P=0.002;P=0.034)。逐步回归分析表明,土壤含水量、pH、SOC和NH_4~+-N 4个因子进入CEC的模型,NO_3~--N、pH和TN 3个因子进入Ca~(2+)的模型,AK、AP、土壤含水量3个因子进入K+的模型,只有土壤NO_3~--N进入Na+的模型,但这些土壤因子都未能进入模型解释Mg~(2+)的变化。综上,长江源区高寒草地土壤阳离子交换量和交换性盐基离子总量在不同坡向有明显差异,且均呈现阴坡大于滩地和阳坡的规律。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土壤盐基离子交换量论文参考文献

[1].赵维俊,敬文茂,马剑,季元祖,成彩霞.祁连山哈溪林区典型植被土壤阳离子交换量和交换性盐基离子的变化特征[J].中国水土保持.2019

[2].温军,王晓丽,王彦龙.长江源区3种地形高寒草地土壤阳离子交换量和交换性盐基离子的分布特征及其机理探讨[J].生态环境学报.2019

[3].黄尚书,叶川,钟义军,成艳红,武琳.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红壤坡地土壤阳离子交换量及交换性盐基离子的影响[J].土壤与作物.2016

[4].姜林,耿增超,李珊珊,佘雕,何绪生.祁连山西水林区土壤阳离子交换量及盐基离子的剖面分布[J].生态学报.2012

论文知识图

刈割处理下土壤中有效态微量元素与土...2-20每季作物在不同氮肥管理模式下的...模拟氮沉降对土壤铵态氮和硝态氮的影响土壤调理剂的分类Fig.1-1Classificat...一8植物篱处理土壤的酸碱缓冲曲线图5一...不同土壤类型各层次土壤阳离子交换量...

标签:;  ;  ;  ;  ;  ;  ;  

土壤盐基离子交换量论文_赵维俊,敬文茂,马剑,季元祖,成彩霞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