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湖县钟庄镇计划生育村民自治工作特点

建湖县钟庄镇计划生育村民自治工作特点

一、建湖县钟庄镇计划生育村民自治工作的特色(论文文献综述)

汪茜[1](2021)在《乡村振兴视域下乡村档案馆建设模式及优化策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乡村振兴战略是在解决“三农”问题基础上对新时代乡土中国的召唤与实现,它既将关注乡村发展上升到国家高度,也代表着新时代全面振兴乡村的战略背景。在乡村振兴背景下,档案事业应该贡献怎样的新力量、实现怎样的新发展成为档案学界面对的新课题。乡村档案馆在我国已有30余年的发展历史,在繁荣乡村文化、助力基层治理、推动经济发展等方面作用重大,是新时代基层档案工作发展的一个可行的思路。然而由于乡村社会环境与基层自治等因素,其发展未引起广泛的关注。体现在理论研究层面,乡村档案馆缺乏相关理论支撑与宏观研究,在实践层面,乡村档案馆建设仍存在许多问题。因此笔者通过实地调研,在案例分析的基础上梳理我国乡村档案馆建设模式,并针对所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优化策略,为新时代我国乡村档案工作提供参考。全文主要分为五个章节:第一章阐述了本文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结合国内国外相关文献与专着概括关于本主题的研究现状,最后指明本文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以及创新点与研究难点。第二章解析了乡村振兴与乡村档案馆的相关概念。首先,解释乡村振兴的内涵与意义,在概述乡镇档案馆和村级档案馆概念的基础上提出乡村档案馆的定义,最后引入乡村档案工作这一中间概念论述乡村振兴与乡村档案馆之间的关系。第三章为本文主体部分。笔者结合实地调研,从时间维度与区域分布两个层面简述我国乡村档案馆建设概况,同时根据乡村振兴的不同发展思路,将乡村档案馆建设模式分为“融入城镇”和“特色保护”两大类,前者包括“参与型”的馆室结合的乡镇综合档案馆体系与“嵌入型”的撤村建居的社区档案馆两种建设模式,后者根据支撑乡村档案馆建设主导要素的不同分为“资源核”、“经济核”、“政策核”、“个人核”四种建设模式。最后对不同乡村档案馆建设模式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引出第四章优化策略。第四章笔者从资源建设模式、业务管理体系、综合服务职能、长效发展机制四个方面论述乡村档案馆优化策略。第五章对全文内容进行总结,并指出研究的不足和未来尚待深入研究之处。

朱翩[2](2019)在《建湖县村卫生室运行现状、存在问题及监管对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村卫生室,作为一个村级单位的医疗机构,其主要职能有两个,一是基础疾病的初级诊疗,二是提供公共卫生服务,它是我国农村群众的卫生保障、医疗体系的基石。2016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并实施了《“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在当中明确指出要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中国特色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强化覆盖全民的公共卫生服务,而当中的重要环节之一就是作为最底层医疗机构—一村卫生室的发展,虽然在我国卫生事业的改革和发展过程中,各级政府对农村卫生工作历来都十分重视,在资金投入、政策措施、机构建设上一直在根据社会的发展调整步伐,力求改善基层医疗状况,当然效果是显着的,但仍在机构设置、人员储备、职能履行等方面存在诸多问题。建湖县地处江苏省苏中里下河腹部,背倚苏北平原,农村人口占比大,是典型的倚重村级医疗机构的县城,其卫生保障就是村卫生室提供的医疗及公共卫生服务。对建湖县村卫生室的运行现状进行研究、分析存在问题,提出应对策略,可以为我国村级医疗机构的建设和发展提供决策建议和参考。本文从建湖县村卫生室的运行现状出发,以专家学者对农村医疗机构的理论及实践研究作为基础,通过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数据处理与分析法、归纳总结法,对2016-2018年建湖县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统计的村卫生室相关数据、监管部门的监管信息及对部分相关人员的调查及访谈信息的汇总和分析,得出建湖县村卫生室存在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等职能落实不到位、医疗行为不规范、非法行医现象屡见不鲜、监管部门监管力度不够等问题,并研究得出存在这些问题的原因为村卫生室行政规划不合理、医疗卫生资源配置不合理、医疗卫生相关培训不到位、村卫生室工作人员薪酬低、监管部门各项资源相对匮乏和医疗卫生监管相关法律法规震慑力不足等,并进一步提出了对策建议:一要规范设置村卫生室,提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性能;二要完善乡村医生制度,优化卫生资源配置;三要培训村卫生室工作人员,强化依法执业意识;四改善经济补偿机制,调整村卫生室工作人员薪酬结构;五要健全卫生监管法律法规,加强对村卫生室的监管,遏制非法行医。

田孟[3](2018)在《中国农村医疗卫生事业的制度变迁与现实困境 ——以富县为个案》文中研究说明目前,政府主导下的农村新医改主要表现为大量的公共财政投入和密集的制度建设,然而这些举措却并未实现预期目标,出现了明显的政策偏差,并且最终造成了一种政府、患者(社会)和医院(医生)都不满意的意外结果。这种政策的意外结果构成了笔者的问题意识来源。全面考察农村新医改各项政策的具体实践过程,进而分析和解释其中的政策偏差现象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构成了本文的主要目标。本文主要基于富县这个中西部普通农业县的田野调查,采用将纵向的历史变迁梳理和横向的制度实践分析两个维度相结合的研究路径,探讨了在政府主导下的农村新医改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试图提出相应的破解之策。由于农村的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深度“嵌入”于国家自上而下的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和农村自下而上的经济社会变迁的背景之中,因此,农村医疗卫生服务的供给过程便不仅可以看作是一个考察“政府与市场关系”的经济学或卫生经济学问题,而且也可以看作是一个透视“国家与社会关系”(或国家与农民关系)的社会学问题。由于当前农村新医改所面临的问题已远远超出“政府-市场”框架的解释能力和认识范围,通过引入“国家-社会”框架,将能有助于深化认识,并对接下来的农村新医改具体实践提供更具针对性和有效性的指导和建议。社会学意义上的“国家-社会”分析框架主要关注的是在以国家力量为主要依托的、包括了现代市场和现代政府等在内的现代性因素进入尚具有传统性特征的乡村社会的过程中,那些包括了既有社会结构和文化、规范等要素在内的传统社会因素的反应、作用及其应对方式。其中,特别强调传统社会性因素和机制在这一现代化过程中的所具有的作用和价值等。具体就农村新医改这一研究主题而言,政府主导的卫生体制必须要在政府、市场和农民(社会)之间达成某种均衡,尤其是要注意调动农民及村社自身的主体性和积极性。笔者认为,自上而下的政府主导和基于村社的农民合作共同构成了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供给的主要机制。在“国家-社会”框架下,本文主要从纵向的农村卫生事业发展历程和横向的农村新医改的制度实践两个维度具体展开:首先是考察了新医改前的两个阶段农村医疗卫生事业建设的历程和模式,其次是分别考察了政府主导下的农村新医改阶段最主要的三项制度的实践过程及其面临的困境。首先是对于第一阶段即改革开放以前的考察。国民政府在建设现代卫生事业的过程中,不仅未能较好地体现政府主导作用,而且更为重要的是,也没有以农民为本位,积极发动农民,促成广大农民的积极参与和主体性,这是国民政府时期现代卫生事业不彰的根本原因;而集体时代的农村医疗卫生事业,主要是采取了将行政主导的体制和农民及村社本位的机制相结合的办法,最终快速、有效地推动了现代医疗卫生事业深入到农村社会之中,并取得了巨大成绩。其次是对于第二阶段即改革开放以后至新世纪以前的旧医改的考察。通过引入市场机制,从整体上看,卫生事业活力确实有所增强,卫生机构和卫生人员有所增加,卫生服务能力和服务质量也都有了明显的提高;然而,由于市场失灵的出现和普遍存在,不同区域之间,以及县乡村三级医疗卫生组织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发展不平衡的问题越来越明显,从而严重影响了农村卫生事业的协调发展,“看病难、看病贵”问题日益突出并成为民众的不可承受之重。最后是对于第三阶段即新世纪以来政府主导下的农村新医改的考察。政府主导下的农村新医改中的三项主要制度都没有能够很好地实现预期目标,也即出现了政策偏差的现象。其中的关键原因就是在贯彻落实政府主导的原则的同时,没有能够考虑到农村的客观实际并调动农民的内在积极性。不过,笔者并非笼统地进行阐述和演绎,而是对新医改中的三项制度分别进行探讨:第一,在政府主导下的农村卫生人才问题上,笔者认为,现行城乡同一的执业医师制度脱离了农村的客观实际,是导致农村卫生人才事业陷入短缺困境的关键原因。第二,在政府主导下的农民医疗费用负担问题上,笔者发现,新农合筹资量的剧增并没有减轻农民的疾病负担,而是让农民的疾病负担持续性地保持在了一个并不能够保障其避免陷入贫困之中的支出水平之上。新农合制度以大病统筹作为基本的制度定位和将新农合视为社会医疗保险的倾向,不仅违背了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实际,而且也不符合疾病治疗的基本规律。第三,在政府主导下的农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问题上,笔者发现,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的各项服务主要采取了项目制的方式进行供给,从而非常明显地强化了政府内部“自上而下的决策机制”,导致农民参与决策的空间和主体性严重不足。对于当前政府主导下的农村新医改所遭遇到的困境,必须超越“政府-市场”视角,引入强调社会机制的“国家-社会”分析框架。在后者看来,现代社会的建立过程本质上是现代性因素在整个社会弥散和建立的过程。然而,在此过程中,市场机制和行政机制都并不能自然而然地产生出新的社会秩序。这是因为,市场机制和行政机制都缺乏自律性,故而它们都有可能发生对于社会领域的过度扩展和僭越,也即进入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的领域,从而造成社会秩序的进一步混乱。因此,在一个社会由传统向现代转型的过程中,人们面对的可能不只是市场失灵的问题,也不单是政府失灵的问题,而往往是市场和政府同时出现失灵的问题。对此,“国家-社会”范式强调要超越市场与政府,站在社会的角度来反思市场机制和政府机制,从而为社会秩序的最终达成提供创造性的思路。由此观之,农村新医改的各种制度之所以会在实践过程中遭遇到各种各样的困境和问题,其主要原因是没有能够体现农民的本位原则,农民的参与性和主体性严重不足,农村社会的差异性在决策中没有得到基本的重视和充分的体现,农民的需求偏好得不到有效地地表达和回应。笔者提出,在通过适度下放决策权力的方式以完善政府主导的基本原则的同时,还应着力强调农民及村社在医疗卫生领域中的重要地位,农村医疗卫生政策要以农民为本位,通过将农民有效地组织起来,形成与自上而下的国家各项医疗卫生政策及资源相对接的平台和能力。总之,一方面要继续坚持政府主导的基本原则,另一方面要特别强调以农民为本位的基本方略,即以农村的客观状况和实际需要作为卫生制度改革的基准,并特别注意在村社共同体的基础之上调动农民的内在积极性和主动性,把建立“政府主导下的农民参与模式”作为接下来农村新医改实践的主要方向,这也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医疗卫生事业”总体目标中的“中国特色”之所在。

周博生[4](2017)在《苏北地区农村居住空间的发展演变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人类文明漫长的历史进程中,逐渐形成了城市和农村这两种聚居模式。对于自古以农立国的中国来说,数千年的农耕文明造就了农村独有的物质景观和文化意境。农村不仅是一种有别于城市的聚落形式,一种生产和生活方式,更是传统文化的根基所在。现代文明的快速演进改变了城市的面貌,也同样深刻地影响了农村长期形成的生活方式和居住空间。农村居住空间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经历了哪些不同的时期,在空间形态上具有怎样的特点,是怎样的发展演变过程,背后有哪些影响因素,在新的时期应该怎样发展,这些都是本文所要研究的主要问题。苏北地区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和自然环境下形成了不同的农村居住空间。本文以苏北地区农村聚落和住宅的实地调查为研究基础,整理并分析调研成果,在此基础上归纳总结出农村居住空间的形态特点,结合居住行为及建造技术的演变来探究居住空间的演变过程,并分析背后的影响因素。探究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农村发展面临的形势以及农民对居住环境的需求,结合实际案例从不同的角度来思考农村居住空间在新时期下的更新发展。农村的居住空间是在长期的人地互动中逐渐形成的,是人与自然、社会相处过程中在空间上的反映。因此在社会发展缓慢的阶段,人们利用现有的建筑材料和建造技术逐渐形成了适应当地自然、人文环境的居住空间。现如今快速的城市化使得农村居住空间的自我演化被打破,人们更加追求现代化的生活方式,更多的向城市转移,农村的居住空间也开始更新换代。但原有的农村村落及住宅并非毫无价值,本文正是通过对农村居住空间演变过程的分析来探究其内在的逻辑因素,有利于新时期农村居住空间的更新更加符合人们的生活需求,同时也会更加具有地域性特色。

刘坤[5](2012)在《我国乡村公共开放空间研究 ——以苏南地区为例》文中提出传统乡村聚落中的村落入口、集会广场、滨水空间等公共开放空间,承载着乡村居民的日常生活与公共活动,是乡村聚落整体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维系社区感情的纽带和传承传统文化精神的依托。随着乡村社会经济的发展变迁,特别是近年来城市化进程中的人口迁徙和新农村建设,在乡村人口结构的变化、经济活力提升的同时,也带来了乡村公共活动内容的变化和传统公共开放空间的衰败;同时,土地开发影响下的“迁村并点”进程中,新型开放空间建设又大多不能适应实际乡村公共生活的需要。本文通过对乡村公共开放空间与聚落周边自然环境、村民生产活动以及社会生活关系的梳理,通过理论分析和实地调研,从层级划分、影响要素、主要功能、乡村属性和主要类型等几个方面对乡村公共开放空间的基本特征进行了概括。同时,以苏南地区若干典型村落的公共开放空间的研究为例,本文对于地域特征、经济社会背景和乡村公共活动对乡村公共开放空间的影响进行了分析,总结出苏南传统村落公共开放空间的典型特征:水系与滨水空间丰富,中心性的陆上开放空间较少,空间复合利用等。结合新的形势下苏南地区乡村社会经济的发展对于公共活动复兴的影响,公共开放空间需求的变化,以及新农村建设中乡村公共空间规划建设出现的问题,本文对传统公共开放空间形态的衰落以及新型公共开放空间的规划建设趋势进行了进一步的研究。基于上述研究,本文从三个层面提出了新时期苏南乡村公共开放空间的发展策略:重视文化传承,加强对传统公共开放空间的保护与开发;适应新的需求,推进公共绿地和运动场地的建设;促进品质提升,在“就地城市化”和乡村文化旅游服务中强化公共开放空间的带动和引领作用。

王洪祥[6](2012)在《县级市城市化演进及创新发展研究》文中认为前人对大城市和小城镇的研究很多很多,但对我国六百多座城市中一半以上的县级市却涉及很少,缺乏全面系统的论述。本文在总结和整理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县级市城市化做了以下六方面的研究:(1)县级市的概念。从居民点的演化方向,追踪了农村城市化的脉络;从行政审批的程序,理清了撤县设市、建立县级市的路径;从县级市城市化实践的角度,界定了县级市的系统内涵。(2)县级市城市化的动力机制。考察农村城市化的相关理论,分析县级市从农村到城市的萌发和运行机制。基于结构方程(SEM)的基本原理,对县级市城市化动力系统和元素进行分析验证。透过行政推动的表象,寻找推动县级市城市化的根本动因,寻找基于市场化的内生动力。(3)县级市城市化的评价体系及方法。针对县级市的城市化特性,构建与时俱进的县级市城市化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创造性地引入马田系统(MTS),将稳健设计理念与马氏距离相结合,解决了模式识别中有效特征选取问题,建立起新颖的测度县级市城市化进程的数学模型。(4)县级市城市化的创新发展。一是县级市自身的创新问题,它由农业县创新发展而来,经历了包产到户的洗礼和乡镇工业的异军突起,在八九十年代盛极一时。二是县级市发展过程中的创新问题,它涉及整体的区域创新,分项的工业创新、制度创新、技术创新等等,必须以创新永葆县级市发展的活力。(5)县级市与新农村建设。县级市作为工业反哺农业较成熟的载体,城市支持农村最前沿的阵地,在统筹城乡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起着典型引领、示范发展的作用。本文阐述了新时期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必要性,突出了新农村建设对县级市城市化发展的推动作用。(6)案例分析。以苏南中部县级市—金坛为例,以作者见证的撤县设市背景和亲历的制度设计和行政推动,展示了金坛城市化发展历程,揭示了金坛市城市化发展的特色路径。本文独立界定了县级市的概念,创造性地引入马田系统分析评价县级市城市化水平,明确提出县级市城市化过程的“两个统一”:经济支持和制度创新的统一,农民转变为市民和农业县发展为工业城的统一。本文的研究结果对于完善我国县级市城市化政策、把握国家城市化战略将提供理论和实践的帮助。

薛继亮[7](2012)在《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有效实现形式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我国传统的集体经济制度是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结果。自从废除了人民公社制度以后,我国农村集体经济的实现形式、功能和发展途径都发生了显着的根本性变化。在我国广大农村地区,集体经济组织与农村土地集体所有结合逐渐构成了“土地集体所有,农户承包经营”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但也使得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与村民委员会和村党支部在功能上具有很大的重合。20世纪70年代末以后,在广大农村地区,依靠兴办集体所有制乡镇企业,集体经济有过较快的发展时期,如“苏南模式”、“诸城模式”等。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由于全面实施乡镇企业产权制度改革,推行社区股份合作社和土地股份合作制,农村集体所有制改革取得重大突破。近几年来,一些地区引导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从过去直接兴办集体企业,转变为主要发展集体物业和实施土地流转,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出现了许多新的特征。从总体上来看,目前我国农村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不平衡,多数村级集体经济力量薄弱,在提供农村公共设施和服务等方面发挥的作用比较有限。发展和壮大农村集体经济,成为化解当前农业农村社会经济矛盾的关键。而发展和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必须探索农村集体经济的有效实现形式。从集体经济发展的起源来看,农村集体经济经历了产生、发展、曲折、复苏、增长、调整以及完善的演化过程。从集体经济发展的形态来看,有中心城区的集体经济、郊区的集体经济和农区的集体经济;从区域分布来看,又分为发达地区和后发地区的农村集体经济。从发展的组织形态来看,也是多种多样的。这样的一种历史演化和现实使得寻找农村集体经济的有效实现形式面临较大的挑战。对此,本文从分工不足、契约不完全和市场发育不均衡导致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实现形式多样化的假设出发,深入探索农村能人型、政府主导型和契约型的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有效实现形式,再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分析并解释了当前我国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有效实现形式创新的趋势,探索传统农区和近郊以及城中村的农村集体经济有效实现形式的发展模式及其治理机制,最后在总结我国农村集体经济实现形式发展的经验教训后,提出了新型农村集体经济有效实现形式的制度设计。本研究的具体研究结论如下:(1)分工、市场化程度以及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是导致农村集体经济实现形式多样化的三大原因。多样化形式的根本原因在于公有制实现形式多样化。公有制实现形式多样化,是在不改变公有制经济根本性质的前提下,使农村集体经济公有资产组织形式和经营方式多样化,形成了多种实现形式的农村集体经济。(2)农村能人成长具有典型的外生特征,但是内生性的农村人才成长机制对农村经济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在经济方面,农村能人人力资本通过对先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和二次创新,可以促进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在政治方面,农村能人的努力程度和代理能力水平分离可以有效利用市场激励和弥补市场失灵,从而实现农村集体经济实现形式的经济功能和社会服务功能的剥离。从这两个角度,提出了村级集体企业管理层收购(MBO)和建立“职业村长”市场等两条能人主导型农村集体经济形式的实现路径。(3)从农业园区和社会服务功能的视角探索政府主导型农村集体经济有效实现形式。农业园区作为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有效实现形式最重要的原因在于集群的集聚性和扩散性可以为农民创业提供便利的场地及其他基础设施,可以形成资本、资源的集聚,从而降低交易成本,容易产生样板的示范效应,鼓励和激励农民创业;通过对蒂布特模型的验证发现:集体经济和政府公共支出的差异以及政府公共支出的区域差异导致当前农民的跨区域迁移,政府主导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有效实现形式要关注社会公共服务。(4)从产业的角度分析契约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有效实现形式时发现,农业前向一体化程度在食品制造业和纺织、缝纫及皮革产品制造业中最高,农业产业后向一体化程度最高的是食品制造业。这就需要农业发展要立足这些产业,进行农业模块化分工,促进农业产业合作发展,最终形成现代化大农业。从组织的角度分析契约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有效实现形式时得出农业产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出现是由交易效率决定的,但是农业合作经济组织的特质决定了组织和农户合作不仅是资本和技术的合作,更是监督合作。监督合作的缺失是组织和农户之间的机会主义行为和敲竹杠行为泛滥的原因。因此,完善契约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有效实现形式的关键在于培育市场主体的契约观。(5)未来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有效实现形式创新的关键在于化解国家对集体土地权利的限制和集体对土地权利的争取和保护的产权分配以及农户以何种方式把土地以其价值参与到农村社区合作社中来。考虑到未来工商资本和金融资本可能会涌入农村和农业,围绕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有效实现形式创新可能会出现某些国有化特征。未来的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有效实现形式创新的趋势可能会围绕发展循环农业,实行中央管农垦和超大型龙头企业,省管大宗农产品基地和大型龙头企业等一定程度的国有化来实现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实现形式。

张永良[8](2006)在《我国小城镇发展中的主体行为研究》文中指出作为农村城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城镇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战略地位越来越突出。小城镇在改变城乡二元社会结构,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带动城乡劳动力和人口转移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近年来,国家日益认识到小城镇的战略地位,小城镇的改革与发展问题再次成为理论研究的重点。然而,与城镇化的要求相比,我国的小城镇在发展中还存在许多问题,集中表现在有利于小城镇发展的产业和人口聚集机制尚未形成,小城镇的政府行为还存在诸多缺陷。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小城镇的发展实质上是非农产业和人口按照市场原则向城镇聚集的过程,企业、个人和政府作为小城镇发展的重要主体,日益发挥着决定性的作用。对小城镇问题的研究,必须充分认识并把握市场条件下各个主体的行为规律,重视存在的困难,才能寻求小城镇发展的正确道路。基于以上背景,本文选择我国小城镇发展中的主体行为作为研究的主题。本文在充分认识小城镇的内涵及其发展规律的基础上,以要素聚集为主线,重点分析小城镇发展中的企业聚集行为、劳动力及人口转移行为和政府行为的特点、规律和制约因素,探索小城镇发展中的主体行为的协调和保障机制,为小城镇的改革发展提供思路和对策。全文共分六章。第一章为导论,主要介绍了研究背景,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研究的思路与方法,研究的主要贡献,对国内外研究状况做了评述。第二章分析小城镇及其发展的一般规律。包括小城镇的概念、形成过程、范围、性质和特征,我国小城镇发展的阶段分析和政策变迁,针对我国小城镇发展的现状,分析了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宏观取向,从发展动力的角度界定了小城镇发展的主体构成,探讨了主体行为对小城镇发展的作用和机制,为后面的分析提供基础。第三章主要分析小城镇发展中的企业聚集行为。产业聚集是小城镇发展的核心动力,中小企业聚集于小城镇是产业聚集的主要内容。企业空间行为理论表明,聚集是中小企业空间行为的主要特征。然而,从我国小城镇发展过程来看,小城镇的企业聚集并不明显,原因在于计划经济及其惯性作用下的农村企业分散布局以及现有条件下镇域范围十分薄弱的产业基础,因此,构建我国小城镇企业聚集的有效机制在于产业发展和制度创新。在分析农村乡镇企业分散布局形成的体制背景基础上,针对我国的城乡体制改革,结合几个小城镇企业聚集发展的典型案例和发达地区产业发展的启示,探讨了通过体制改革和产业基础的培育来促进小城镇企业聚集的途径。

马云[9](2006)在《共和国农村扫盲教育研究》文中提出扫盲教育是社会进步的需要,也是生命个体赖以发展的需要。正如一个国家的经济和社会局势直接影响着本国各领域的发展一样,成人教育问题也直接影响着国家的前进步伐,因此关注成人基础教育——即扫盲教育、尤其是文盲率较高的农村的扫盲教育问题至关重要。 在坚持历史唯物论和引入社会学理论的基础上,本论文以扫盲组织、扫盲教材、扫盲内容、扫盲形式、扫盲师资等问题为主线,从乡村社会控制视角探讨共和国50多年来农村扫盲教育的发生、发展过程;同时,论文还将采用文献资料、档案资料和口述资料相结合的方式,努力展现基层扫盲工作开展的具体场景,借鉴成人学习动机理论以探析特定时期农民不同的学习心理。在此基础上,进行不同时期农村扫盲教育的横向比较、同一时期不同地区扫盲教育的纵向比较,力求深层次解读我国农村扫盲教育的发生生态,刻画其复杂多样、嬗变斑斓又极具张力的社会历史画卷,系统分析和总结扫盲教育与社会发展之间的内在关联,以期为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农村扫盲教育的健康发展提供理论参考。正文部分共六章。 第一章即导论,分别论述了本论文的研究方法、研究意义、研究角度、已有研究成果、论文的基本概念及论文的框架结构等问题。 第二章着重论述共和国农村扫盲教育发展的历史轨迹。共和国成立后,为满足新的经济、政治建设和广大干部、群众的需要,中国共产党及其中央政府借鉴革命根据地扫盲教育的经验、师承苏联扫盲教育的体制,开展了轰轰烈烈的扫盲教育,并于50多年来不断建构和健全农村扫盲教育的运行系统。遵循共和国社会发展的历史轨迹,而主要按照扫盲教育自身的发展逻辑,本论文将共和国农村扫盲教育分为健康起步(1949年—1957年)、“亚健康”发展(1958年—1965年)、“折戟沉沙”(1966年—1976年)、“梅开二度”(文革后—1992年)及“双向导”理念指引(1993年以后)的前进历程。 第三章嵌入社会学视角、尤其是运用社会控制理论,探讨共和国农村社会控制的变迁对农村基层扫盲组织的影响。共和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及其中央政府建构了高度集权的控制体系,将国家权力触角深入乡村社会,打通了几千年来国家与乡村之间呈现的“内核——边缘”、“中心——边陲”的结构,基层扫盲组织

唐应天[10](2005)在《我国计划生育政策评估 ——以江苏省为例》文中研究说明中国自1971年全面实行计划生育政策至今,已有34年的历史。这是中国实行时间最长,影响范围最广,最受政府重视和群众关注的一项公共政策。生育政策按照内容来划分。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宽松的“晚、稀、少”政策时期(1971年—1980年初秋);第二阶段是严厉的一孩政策及其调整时期(1980年秋—1988年8月);第三阶段是以照顾农村一女户生育二孩为主要内容的现行生育政策时期(1988年9月至今)。人们对上述不同阶段以及同一阶段的生育政策有着不同的评价,其主流是政府部门和大多数人口学家认为计划生育政策及其执行的效果好,也有少数人口学家持相反观点。 本文主要以生育政策的演变历史、现状以及政策环境为研究对象,应用公共政策和公共管理的基本原理,使用定性和定量、历史分析、案例、对比等方法,对江苏省生育政策本身、政策执行的过程、政策执行的效果作出客观评价。得出70年代的生育政策及其执行效果很好,80年代很差,90年代比较好的结论。为未来生育政策调整方向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教训。针对目前出生性别比失调、人口老龄化等人口结构问题,建议江苏省生育政策向只松不紧方向调整,并加大对农村一女户家庭的利益导向,从政策上引导群众少生、优生,达到既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又优化江苏省人口结构的目的。

二、建湖县钟庄镇计划生育村民自治工作的特色(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建湖县钟庄镇计划生育村民自治工作的特色(论文提纲范文)

(1)乡村振兴视域下乡村档案馆建设模式及优化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价值
        1.2.2 实践价值
    1.3 研究现状
        1.3.1 国内研究综述
        1.3.2 国外研究综述
        1.3.3 研究评述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1.5 创新点与难点
        1.5.1 创新之处
        1.5.2 研究难点
第2章 乡村振兴与乡村档案馆概述
    2.1 乡村振兴战略
        2.1.1 乡村振兴战略的内涵
        2.1.2 乡村振兴战略的意义
    2.2 乡村档案馆的定义与相关概念解析
        2.2.1 乡镇档案馆
        2.2.2 村级档案馆
        2.2.3 乡村档案馆
        2.2.4 乡村记忆馆、乡村文化馆、村史馆、农家书屋
    2.3 乡村档案馆的意义
        2.3.1 构筑乡村记忆之场,维系巩固社群认同
        2.3.2 助力乡村经济振兴,推进农业产业发展
        2.3.3 助力乡村文化振兴,完善乡村文化建设
        2.3.4 巩固完善乡村档案工作,促进档案事业新发展
    2.4 乡村振兴、乡村档案工作与乡村档案馆的关系
第3章 我国乡村档案馆建设模式
    3.1 我国乡村档案馆建设概况
        3.1.1 时间维度
        3.1.2 区域分布
    3.2 “融入城镇”: 参与嵌入型建设模式
        3.2.1 参与型: 馆室结合的乡镇综合档案馆体系
        3.2.2 嵌入型: 撤村建居的社区档案馆
    3.3 “特色保护”: 要素主导类建设模式
        3.3.1 资源核: 资源为王,底蕴深厚
        3.3.2 经济核: 资本支撑,经济优势
        3.3.3 政策核: 政策引领,以上带下
        3.3.4 个人核: 精英力量,榜样先锋
    3.4 我国乡村档案馆建设存在的问题
第4章 乡村档案馆建设的优化策略
    4.1 起点: 兼具时代性和特色性的资源建设模式
        4.1.1 时代性: 融入乡村振兴背景,重点建档
        4.1.2 特色性: 因地制宜收集历史档案,特色建档
    4.2 定位: 保用教合一的综合服务职能
        4.2.1 乡村档案安全保管
        4.2.2 乡村档案利用服务
        4.2.3 村务信息查阅中心
        4.2.4 乡风文明培育基地
        4.2.5 电子文件中心
    4.3 承接: “三链两网”的业务管理体系
        4.3.1 组织管理链
        4.3.2 资金流入链
        4.3.3 业务指导链
        4.3.4 技术运用网
        4.3.5 人事管理网
    4.4 持续: 多元参与的长效发展机制
        4.4.1 国家政策引领,制度规范
        4.4.2 乡村内生动力,自主管理
        4.4.3 社会组织参与,合作共赢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2)建湖县村卫生室运行现状、存在问题及监管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一) 理论意义
        (二) 实践意义
    三、文献综述
        (一) 国内研究综述
        (二) 国外研究综述
    四、研究方法
        (一) 文献研究法
        (二) 问卷调查法
        (三) 访谈法
        (四) 数据处理与分析法
第一章 基本概念与理论基础
    一、基本概念
        (一) 村卫生室
        (二) 乡村医生
        (三)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
        (四) 非法行医
    二、理论基础
        (一) 公共产品理论
        (二) 社会治理理论
第二章 建湖县村卫生室运行现状分析
    一、全国村卫生室运行状况
        (一) 机构基本情况
        (二) 设施配备情况
        (三) 人员设置情况
        (四) 职能履行情况
        (五) 行业监管情况
    二、建湖县村卫生室运行状况
        (一) 机构基本情况
        (二) 设施配备基本完善
        (三) 人员设置基本齐全
        (四) 职能履行基本到位
        (五) 部门监管正常运行
第三章 建湖县村卫生室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建湖县村卫生室运行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等职能落实不到位
        (二) 村卫生室工作人员服务能力低,人员流失严重
        (三) 医疗行为不规范
        (四) 非法行医现象屡见不鲜
        (五) 监管部门监管力度不够
    二、建湖县村卫生室运行过程中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 村卫生室行政规划不合理
        (二) 医疗卫生资源配置不合理
        (三) 医疗卫生相关培训不到位
        (四) 村卫生室工作人员薪酬低
        (五) 监管部门资源匮乏,卫生监管法律法规震慑力不足
第四章 建湖县村卫生室监管对策建议
    一、规范设置村卫生室,提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性能
    二、完善乡村医生制度,优化卫生资源配置
    三、培训村卫生室工作人员,强化依法执业意识
    四、改善经济补偿机制,调整村卫生室工作人员薪酬结构
    五、健全卫生监管法律法规,加强对村卫生室的监管,遏制非法行医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3)中国农村医疗卫生事业的制度变迁与现实困境 ——以富县为个案(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研究的背景及问题的提出
    1.2 文献综述:政策的社会学研究
    1.3 理论资源与分析框架
    1.4 研究方法和田野工作
    1.5 章节安排及主要内容
2 改革开放前的富县现代卫生事业:从1949年到1984年
    2.1 现代卫生事业在民国时期从无到有
    2.2 现代卫生的全面建立:三级卫生网
    2.3 现代卫生事业全面建立的基本思路
    2.4 现代卫生事业全面建立的重要创新
    2.5 本章小结:集体时代的成就与经验
3 市场化思路下的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从1985年到2000年
    3.1 分田到户以后“落单”的村医
    3.2 以“放权让利”为核心的医改
    3.3 医改后卫生事业中的政府行动
    3.4 市场主导下的资源动员及困境
    3.5 本章小结:成就、问题和经验
4 农村新医改的卫生人才困境:政府主导下的医师资格制度
    4.1 医学毕业生过剩与农村医生短缺的悖论
    4.2 卫生人才“过剩-短缺”困境的既有研究
    4.3 医师制度的变迁与农村卫生人才的困境
    4.4 本章小结
5 农村新医改的医疗费用困境:政府主导下的合作医疗制度
    5.1 新农合制度的现状及其问题
    5.2 新农合制度困境的既有研究
    5.3 新农合制度困境的制度原因
    5.4 本章小结
6 农村新医改的农民参与困境:政府主导下的基本公卫制度
    6.1 基本公共卫生制度的概况及其困境
    6.2 基本公共卫生制度困境的既有研究
    6.3 基本公共卫生制度困境的理论分析
    6.4 基本公共卫生制度困境的实践分析
    6.5 基本公共卫生制度困境的破解之道
    6.6 本章小结
7 总结:农村新医改研究的范式转换及其困境的破解之道
    7.1 从“政府-市场”到“国家-社会”:卫生政策研究范式转换
    7.2 农村“新医改”困境的破解之道:政府主导下的农民参与
    7.3 政府主导下的农民参与:一些具体的农村新医改政策建议..
    7.4 本研究的可能创新、不足、以及接下来的研究方向和打算..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4)苏北地区农村居住空间的发展演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和范围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范围
    1.4 研究方法和框架
        1.4.1 研究方法
        1.4.2 研究框架
    1.5 调研概况
第2章 苏北地区农村居住空间形成发展背景
    2.1 自然环境因素
        2.1.1 地理环境
        2.1.2 气候特点
    2.2 人文环境因素
        2.2.1 历史沿革
        2.2.2 文化习俗
    2.3 农村居住空间发展的不同时期
        2.3.1 传统自然经济时期
        2.3.2 近代化时期
        2.3.3 新中国成立初期
        2.3.4 改革开放时期
        2.3.5 新农村建设时期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苏北地区农村居住空间特点及演变
    3.1 居住空间的形态特点
        3.1.1 农村聚落的空间形态特点
        3.1.2 农村住宅的空间形态特点
    3.2 居住空间的演变
        3.2.1 村落的演变
        3.2.2 门廊的演变
        3.2.3 院落的演变
        3.2.4 居室的演变
    3.3 居住行为的演变
        3.3.1 生产活动——农具变化的影响
        3.3.2 炊事活动——燃料变化的影响
        3.3.3 起居活动——家具、器具变化的影响
        3.3.4 家庭模式——成员构成变化的影响
    3.4 建造技术的演变
        3.4.1 建筑结构的变化
        3.4.2 建筑材料的变化
        3.4.3 建筑施工的变化
    3.5 演变因素分析
        3.5.1 土地与户籍制度
        3.5.2 产业结构类型
        3.5.3 生活方式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当代语境下苏北农村居住空间更新发展
    4.1 新时期农村面临的形势
        4.1.1 新型城镇化建设
        4.1.2 当代语境下农村的再认识
    4.2 新时期农民对农村发展的需求
        4.2.1 基础设施
        4.2.2 公共服务设施
    4.3 苏北地区农村居住空间的更新发展思路
        4.3.1 经济水平与生活方式
        4.3.2 建筑材料与结构
        4.3.3 文化与历史
        4.3.4 建筑师与居住者
    4.4 农村居住空间更新的实例探讨
        4.4.1 浙江富阳文村
        4.4.2 浙江富阳东梓关村
        4.4.3 对苏北农村居住空间更新发展的思考
    4.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5)我国乡村公共开放空间研究 ——以苏南地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衰败中的乡村公共开放空间
        1.1.1 建设资金的匮乏
        1.1.2 相关研究的滞后
        1.1.3 整体建设水平的落后
        1.1.4 新时期实践中的问题
    1.2 乡村公共开放空间的研究意义
        1.2.1 开放空间与公共活动、经济发展
        1.2.2 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需求
        1.2.3 当前建设的迫切需求
        1.2.4 小结
    1.3 对“乡村公共开放空间”的概念界定
    1.4 公共开放空间的层级划分
        1.4.1 层级一:中心性公共开放空间
        1.4.2 层级二:组团级公共开放空间
        1.4.3 层级三:宅间公共开放空间
        1.4.4 聚落周边环境基底
        1.4.5 小结
    1.5 苏南地区的典型性
    1.6 相关研究综述
        1.6.1 经济社会背景研究与乡村建设运动
        1.6.2 乡土民居与聚落研究
        1.6.3 乡村开放空间研究
    1.7 研究框架与研究方法
        1.7.1 研究框架
        1.7.2 研究方法
第2章 乡村公共开放空间的特征分析
    2.1 乡村公共开放空间的影响要素
        2.1.1 自然因素
        2.1.2 社会因素
        2.1.3 不同地域类型区的典型特征
        2.1.4 小结
    2.2 乡村公共开放空间的主要功能
        2.2.1 承载居民日常的生产生活
        2.2.2 承载公共集会与节庆活动
        2.2.3 生态景观功能
        2.2.4 防灾减灾功能
    2.3 乡村公共开放空间的主要类型
        2.3.1 入口空间
        2.3.2 戏台空间
        2.3.3 水系与滨水空间
        2.3.4 广场空间
    2.4 乡村公共开放空间的乡村特性
        2.4.1 受自然环境影响显着
        2.4.2 与居民生产生活联系密切
        2.4.3 空间的复合利用
        2.4.4 主导村庄整体结构
第3章 苏南地区传统聚落中的公共开放空间
    3.1 地域特征和经济社会背景
        3.1.1 自然条件
        3.1.2 经济模式
        3.1.3 社会文化特征
        3.1.4 主要的乡村公共活动
    3.2 乡村公共开放空间实例
        3.2.1 圩墩遗址中的广场与井台
        3.2.2 严家桥村的滨水空间
        3.2.3 明月湾村的村口与宗祠广场
        3.2.4 东村的栖贤巷门和井台空间
        3.2.5 金村的水系与集市
        3.2.6 开弦弓村的滨水空间
    3.3 小结:苏南传统村落公共开放空间特征总结
        3.3.1 丰富的水系与滨水空间
        3.3.2 中心性广场和戏台空间较少
        3.3.3 组团和宅间空地较多,空间的复合利用
第4章 苏南乡村公共开放空间的当代发展
    4.1 经济社会背景
        4.1.1 “苏南模式”的崛起
        4.1.2 社会结构的变化
        4.1.3 交通方式:公路对水运的替代
        4.1.4 乡村公共活动的没落与复兴
        4.1.5 乡村的就地城市化
    4.2 当代苏南乡村实例
        4.2.1 蒋巷村
        4.2.2 永联村
        4.2.3 五一村
        4.2.4 鹅湖村
        4.2.5 天平村
        4.2.6 开弦弓村
        4.2.7 公共开放空间建设的经验
    4.3 小结:乡村公共开放空间的变化趋势
        4.3.1 水系和滨水空间等传统公共空间的衰落
        4.3.2 绿地和运动场地的需求和建设增多
        4.3.3 服务人群的拓展、交通功能的增加
        4.3.4 就地城市化的公共开放空间建设
第5章 苏南乡村公共开放空间的发展策略
    5.1 公共开放空间发展的一般原则
        5.1.1 因地制宜
        5.1.2 经济适用
        5.1.3 开放性原则
        5.1.4 复合利用
        5.1.5 安全原则
    5.2 对传统公共开放空间的保护
        5.2.1 传统空间的价值挖掘
        5.2.2 整体性保护策略
        5.2.3 积极而慎重的商业开发
    5.3 应对当前需求的绿地和运动场地建设
        5.3.1 适时和前瞻性的建设
        5.3.2 合理配置建设项目
        5.3.3 有机更新的实施策略
        5.3.4 多方筹集建设资金
    5.4 提升环境品质,为就地城市化和乡村旅游服务
        5.4.1 服务就地城市化进程
        5.4.2 助推乡村旅游发展
        5.4.3 参考性的指标体系
第6章 结论
    6.1 加强对公共开放空间建设重要性的认识
    6.2 向传统学习、向地域性学习
    6.3 因地制宜的进行新时期的建设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A 论文研究中调研的苏南乡村聚落(15 个)
附录 B 论文研究中调研的苏南地区外的乡村聚落(40 个)
附录 C 江苏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名单
附录 D 《村镇住区绿化开放空间规划规范》(征求意见稿)
个人简历
在学期间参与的研究项目

(6)县级市城市化演进及创新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综述
        1.1.1 问题的提出
        1.1.2 研究的意义
        1.1.3 县级市的界定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
        1.2.1 主要发达国家县级市发展与研究
        1.2.2 国内县级市相关研究
        1.2.3 城市化水平评价与预测方法研究
    1.3 论文的研究内容与结构安排
        1.3.1 论文的研究内容
        1.3.2 论文的结构安排
    1.4 本文研究的方法及技术路线
    1.5 本章小结
2 县级市的起源与发展回顾
    2.1 城市
        2.1.1 城市的内涵
        2.1.2 城市产生的社会经济基础
    2.2 乡村城市化
        2.2.1 基本概念界定
        2.2.2 村、镇、城的演化
    2.3 县级市的产生
        2.3.1 市制的变迁
        2.3.2 撤县设市的标准
        2.3.3 撤县设市的程序
        2.3.4 撤县设市面临的挑战
    2.4 我国城市化历程
        2.4.1 建国以来的城市发展
        2.4.2 我国城市化发展道路的争论
        2.4.3 县级市城市化研究的尴尬
    2.5 本章小结
3 县级市城市化演进的动力机制
    3.1 农村城市化基础理论分析
        3.1.1 经典农村城市化理论
        3.1.2 我国农村城市化理论的发展
    3.2 县级市城市化动力机制的内涵
        3.2.1 城市化动力机制的含义
        3.2.2 县级市城市化动力机制的界定
        3.2.3 县级市城市化动力源及动力结构分类
    3.3 县级市城市化动力机制分析
        3.3.1 结构方程模型
        3.3.2 基于系统视角的县级市城市化动力元素分析
        3.3.3 县级市城市化动力系统结构方程模型的构建
    3.4 本章小结
4 县级市城市化水平评价
    4.1 国内外城市化水平评价述评
        4.1.1 国外城市化水平评价研究
        4.1.2 国内城市化水平评价研究
    4.2 县和县级城市发展评价
    4.3 我国县级市城市化水平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4.3.1 评价指标体系设计的基础分析
        4.3.2 评价指标体系设置原则
        4.3.3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成
    4.4 基于MTS的县市城市化水平评价
        4.4.1 马田系统的研究现状
        4.4.2 马田系统的基本原理
        4.4.3 实证评价
    4.5 本章小结
5 县级市城市化的创新发展
    5.1 工业化与县级市城市化
        5.1.1 乡村工业对县级市城市化的基础作用
        5.1.2 新型工业化对县级市城市化的推动作用
    5.2 制度创新与县级市城市化
        5.2.1 包产到户与县域经济社会变革
        5.2.2 改革开放与企业制度创新
        5.2.3 县级市城市创新的制度框架
    5.3 科技创新与县级市城市化
        5.3.1 县级市城市化进程中科技创新的作用
        5.3.2 县级市城市化迸程中科技创新的特征
        5.3.3 实施科技创新的途径
    5.4 城市建设与县级市可持续发展
        5.4.1 县级市城市意识建设
        5.4.2 县级市市政建设
        5.4.3 县级市资源环境的维护和提升
    5.5 本章小结
6 县级市城市化与新农村建设
    6.1 我国农村建设历程
    6.2 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提出及其必要性分析
        6.2.1 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提出
        6.2.2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基本概念的界定
        6.2.3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战略意义
    6.3 县级市城市化对新农村建设的作用分析
        6.3.1 县级市的城、乡特征
        6.3.2 新农村建设的社会动因
        6.3.3 新农村建设的经济支撑
        6.3.4 新农村建设的良性循环
    6.4 县级市新农村建设的城市化归属
        6.4.1 以城带乡的城市化效应
        6.4.2 以工促农的农业工业化效应
        6.4.3 城乡互动的农村社会变革效应
    6.5 本章小结
7 案例分析——以江苏金坛为例
    7.1 金坛撤县设市
        7.1.1 金坛发展的历史沿革
        7.1.2 撤县设市的行政实践
        7.1.3 撤县设市的数据分析
    7.2 金坛城市发展的产业推动
        7.2.1 金坛市的工业概况
        7.2.2 支柱产业与城市发展的互动
        7.2.3 高新技术产业引领城市发展
    7.3 金坛城乡互动的社会效应
        7.3.1 城市化进程中的农民市民化
        7.3.2 金坛市提升市民素质的实践
        7.3.3 金坛市城市创建的主要成果
    7.4 金坛城市创新发展的路径选择
        7.4.1 江苏省城市化发展的区域差异分析
        7.4.2 金坛市城市化发展的基本原则
        7.4.3 金坛市城市化发展的对策
    7.5 本章小结
8 结束语
    8.1 本文的研究结论
    8.2 本文的创新之处
    8.3 本文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7)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有效实现形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言
    1.1 研究背景
        1.1.1 历史背景
        1.1.2 现实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动态及评述
        1.3.1 国外研究动态
        1.3.2 国内研究动态
        1.3.3 国内外研究动态评述
    1.4 研究内容
    1.5 研究思路、方法与数据来源说明
        1.5.1 研究思路与研究框架
        1.5.2 主要研究方法
    1.6 本文创新之处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假设
    2.1 农村集体经济和合作经济的经济形式区别
        2.1.1 农村集体经济的宪法基础和产权基础
        2.1.2 合作经济的历史基础和组织渊源
        2.1.3 集体经济起源于合作经济
        2.1.4 集体经济和合作经济的差异
    2.2 农村集体经济和合作经济的中国式融合
        2.2.1 契约型组织(企业、合作社)模式
        2.2.2 政府主导的社区股份制
        2.2.3 能人主导的农业产业模式和村庄治理模式
    2.3 农村集体经济多样化实现形式的存在的原因与假设
        2.3.1 农村集体经济多样化实现形式存在的根本原因
        2.3.2 农村集体经济多样化实现形式存在的假设
第三章 中国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历程与现实
    3.1 建国以来中国农村经济实现形式发展历程
        3.1.1 农业互助合作的渊源
        3.1.2 农业合作化时期
        3.1.3 人民公社时期
        3.1.4 农村改革时期的新型合作化
        3.1.5 新型农村集体经济时期
    3.2 中国农村集体经济实现形式发展现实
        3.2.1 农村集体经济的收支情况
        3.2.2 资产与负债
        3.2.3 农村集体经济发展与农村治理
    3.3 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
        3.3.1 农村集体经济收入的可持续问题
        3.3.2 农村集体债务化解问题
        3.3.3 农村集体公共服务供给问题
    3.4 农村集体经济实现形式的模式
        3.4.1 土地流转下的农民自主模式——陕北孟岔模式
        3.4.2 县域经济下的政府组织+农户运行模式
        3.4.3 循环产业园区模式
        3.4.4 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组织
        3.4.5 杨凌高新示范园区模式
        3.4.6 农村集体经济有效实现形式的比较
第四章 农村能人主导型的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有效实现形式
    4.1 内生型中国农村能人成长机制
        4.1.1 农村能人的能力
        4.1.2 农村能人在新农村建设中作用
        4.1.3 农村能人成长的干中学模型
        4.1.4 实证结果及其解释
    4.2 能人主导型集体经济有效实现形式的一般均衡研究——经营能力、个人财富与 集体资产
        4.2.1 能人主导型集体经济实现形式的基本模型
        4.2.2 个人财富和集体资产的均衡:多目标博弈
        4.2.3 民营和集体的选择:博弈均衡
        4.2.4 能人主导型集体经济发展实现形式一般均衡持续措施
    4.3 村级集体企业管理层收购与农村集体经济实现
        4.3.1 村级集体企业 MBO 的理论基础
        4.3.2 村级集体企业的发展演变
        4.3.3 模型设计和数据来源
        4.3.4 实证结果及其解释
    4.4 “职业村长”与农村集体经济实现
        4.4.1 村长能力及其构成
        4.4.2 村长、组织能力与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模型
        4.4.3 职业村长促进集体经济实现
    4.5 农民集群创业
        4.5.1 农业集群
        4.5.2 农民集群创业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有效实现形式的优势
        4.5.3 农民集群创业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有效实现形式的演进
        4.5.4 农民集群创业的培育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政府主导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有效实现形式
    5.1 农业园区模式
        5.1.1 农业园区的研究基础
        5.1.2 农业园区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实现形式的要素构成及其作用
        5.1.3 农业园区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实现形式实践——以杨凌国家农业示范园为例
    5.2 基于社会服务功能视角的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实现形式
        5.2.1 政府与公共产品供给
        5.2.2 蒂布特(Tiebout)模型及其扩展
        5.2.3 蒂布特扩展模型的实证结果及其解释
    5.3 完善政府主导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有效实现形式的建议
第六章 契约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有效实现形式
    6.1 宏观契约观的农业产业一体化
        6.1.1 农业一体化研究基础
        6.1.2 理论与方法
        6.1.3 样本说明与数据来源
        6.1.4 实证结果及其解释
    6.2 产权异化、微观一体化组织和农村集体经济发展
        6.2.1 产权异化
        6.2.2 新型组织的出现
        6.2.3 新型组织模块化和集体经济实现形式创新
    6.3 分工演进视角下的农业产业合作组织发展
        6.3.1 散户生产到农业产业合作
        6.3.2 实证研究
    6.4 契约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实现形式的治理:监督与合作
        6.4.1 农业产业组织理论基础
        6.4.2 农业产业化组织与农户的合作模型
        6.4.3 农业产业组织和农户的双重违约
        6.4.4 监督合作的提出与实现
第七章 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有效实现形式创新的现实需要及其发展趋势
    7.1 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有效实现形式创新的宏观解释
        7.1.1 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有效实现形式创新的背景
        7.1.2 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有效实现形式创新的博弈
        7.1.3 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有效实现形式创新的具体路径
        7.1.4 未来展望
    7.2 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有效实现形式创新的微观解释:来自陕西的经验
        7.2.1 当前陕西农村典型村经济发展现状
        7.2.2 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有效实现形式创新的微观需求
        7.2.3 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有效实现形式创新的出路
    7.3 传统农区及近郊的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实现形式创新
        7.3.1 农业多功能的内涵
        7.3.2 农业多功能开发促进农村集体经济的实现路径
        7.3.3 农业多功能开发促进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一个案例
    7.4 城中村的集体经济发展有效实现形式创新
        7.4.1 城中村改造的现状
        7.4.2 城中村改造的核心问题
        7.4.3 根源与症结
        7.4.4 化解逻辑与对策
    7.5 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有效实现形式创新的技术改造
        7.5.1 农村集体经济改造的目的和设计
        7.5.2 实证结果及其解释
    7.6 本章小结
第八章 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有效实现形式的制度设计及其对策支持
    8.1 制度依赖和诱致性变迁
        8.1.1 来自农村改革的经验
        8.1.2 中国国有企业改革经验
    8.2 我国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有效实现形式的制度设计思路
        8.2.1 我国农村集体经济实现形式的制度设计的原则
        8.2.2 我国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有效实现形式的制度设计框架
    8.3 实现我国农村集体经济实现形式制度设计的持续措施
第九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8)我国小城镇发展中的主体行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1.1 研究的背景及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动态
    1.4 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1.5 本文的创新之处
第二章 小城镇及其发展
    2.1 小城镇的内涵及其发展规律
    2.2 我国小城镇发展的阶段分析和政策变迁
    2.3 我国小城镇的发展及其宏观取向
    2.4 小城镇发展与主体行为
第三章 小城镇发展中的企业聚集行为分析
    3.1 企业聚集理论与小城镇企业聚集机制
    3.2 体制约束与小城镇企业聚集
    3.3 产业发展与小城镇企业聚集
第四章 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小城镇人口聚集行为分析
    4.1 劳动力及人口迁移行为理论述评
    4.2 我国农村劳动力及人口迁移行为分析
    4.3 小城镇人口聚集行为分析
    4.4 小城镇人口聚集行为的深层制度约束分析
第五章 小城镇发展中的政府行为分析
    5.1 政府行为一般分析和小城镇发展中的政府行为
    5.2 政府行为与小城镇发展机制
    5.3 我国小城镇发展中政府行为的缺陷与改进
第六章 小城镇发展中主体行为的协调机制
    6.1 积极改进政府行为缺陷,有效发挥政府职能
    6.2 构建“市场主导、政府扶持”的企业聚集创导模式
    6.3 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农地制度,促进小城镇人口聚集
    6.4 改革现行的镇制制度和管理体制
第七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 谢
作者简介

(9)共和国农村扫盲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研究方法
    第二节 研究意义
    第三节 已有相关研究成果分析
        一 研究现状的回顾
        二 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第四节 几个重要概念
        一 农村
        二 扫盲教育
        三 社会控制
    第五节 论文的基本结构
第二章 共和国农村扫盲教育的历史轨迹
    第一节 继往开来与农村扫盲教育的健康起步:1949年-1957年
        一 建国初期农村扫盲教育的缘起
        二 农村扫盲教育的健康起步
    第二节 “政治挂帅”与扫盲教育的“亚健康”发展: 1958年-1965年
        一 “大跃进”与扫盲运动“大跃进”(1958年-1960年)
        二 挫顿后的调整与扫盲教育的缓慢恢复(1961年-1966年)
    第三节 意识形态极端化与扫盲教育的“折戟沉沙”:1966年-1976年
        一 人为之灾与扫盲教育的尽乎停滞
        二 努力抗争与夹缝中的扫盲坚守
    第四节 经济重心与扫盲教育的“梅开二度”:文革后-1992年
        一 扫盲教育正规化 制度化道路的重返及发展
        二 经济建设下的“经济”扫盲观
    第五节 非均衡理念与扫盲教育发展的“表”“里”:1993年-2005年
        一 “两基”初始齐驱与扫盲制度的继续调整(1993年-1996年)
        二 划片推进与扫盲依次攻坚(1997年-2000年)
        三 “双向导”旨趣与扫盲教育的“东”“西”理路(2001年-2005年)
    附录一
    附录二
    附录三
第三章 重建与变迁:农村社会控制与扫盲组织关系探微
    第一节 农村社会强势控制与扫盲教育组织的趋同化:1949年-1957年
        一 强势“硬”“软”控制与国家权力的逐渐下渗
        二 农村扫盲组织的“枝繁叶茂”
    第二节 农村社会控制偏差与扫盲教育组织的“沉”“浮”:1958年-1965年
        一 社会控制过度与教育权力的困顿
        二 扫盲组织的“沉”“浮”:结构及功能泛政治化的凸显
    第三节 农村社会相对失范与扫盲教育组织的解构:1966年-1976年
        一 农村社会控制的相对失序与教育危机
        二 “东风无力百花残”:扫盲组织形态及功能的解构
    第四节 文革后农村社会控制重建与扫盲教育组织的多维呈现
        一 社会控制体系的重构与乡村秩序的重建
        二 现代农村扫盲组织的“差序格局”
第四章 农村扫盲教育的范式转型(上):扫盲教育理念与教育内容
    第一节 教育理念转型:扫盲教育思想重心的从低到高
    第二节 扫盲教育内容及教材分析
        一 扫盲教育内容的解析
        二 扫盲教材解读
第五章 农村扫盲教育的范式转型(下):形式 师资及农民学习心理
    第一节 多样的扫盲学习形式
        一 集中学习
        二 分散学习
    第二节 扫盲师资及教师教学心理
        一 扫盲师资的选择与培养
        二 扫盲教师心理剖析
    第三节 学习心理与动机:农民学习心理解读
        一 主动性参与扫盲
        二 被动性参与扫盲
第六章 新世纪农村扫盲教育理念和发展路向的若干思考
    第一节 新世纪农村扫盲教育理念的指向
        一 50多年来农村扫盲教育的成效及局限
        二 建国以来农村扫盲教育的经验及其对当代扫盲教育实践的启示
        三 新世纪扫盲教育的新理念
    第二节 扫盲教育路径的比较与整合
        一 现代化进程中农村扫盲教育发展的不同理路
        二 扫盲教育发展路径的整合
参考文献
后记

(10)我国计划生育政策评估 ——以江苏省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1.2 目前的研究现状
    1.3 研究的内容及方法
第二章 江苏省生育政策演进
    2.1 全面推行宽松的二孩生育政策阶段
    2.2 实行严格的一孩生育政策阶段
    2.3 实行较宽松的一孩生育政策阶段
    2.4 本章小节
第三章 人口生育政策评估
    3.1 人口政策与生育政策
    3.2 生育政策的制定
    3.3 照顾再生育政策的基本评价
    3.4 生育政策中的奖励措施
    3.5 生育政策中的限制和处罚措施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生育政策执行过程的评估
    4.1 影响生育政策有效执行的诸因素
    4.2 生育政策执行中的直接成本
    4.3 生育政策执行过程的评价
    4.4 执行过程的检查、监督
    4.5 生育政策的执行方式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生育政策的执行效果评估
    5.1 直接生育因素效果评价
    5.2 生育率效果评价
    5.3 生育政策执行的正面效果
    5.4 生育政策执行的负面效果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
    6.1 结论
    6.2 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介

四、建湖县钟庄镇计划生育村民自治工作的特色(论文参考文献)

  • [1]乡村振兴视域下乡村档案馆建设模式及优化策略研究[D]. 汪茜. 山东大学, 2021
  • [2]建湖县村卫生室运行现状、存在问题及监管对策研究[D]. 朱翩. 苏州大学, 2019(06)
  • [3]中国农村医疗卫生事业的制度变迁与现实困境 ——以富县为个案[D]. 田孟. 华中科技大学, 2018(05)
  • [4]苏北地区农村居住空间的发展演变研究[D]. 周博生. 吉林建筑大学, 2017(10)
  • [5]我国乡村公共开放空间研究 ——以苏南地区为例[D]. 刘坤. 清华大学, 2012(07)
  • [6]县级市城市化演进及创新发展研究[D]. 王洪祥. 南京理工大学, 2012(07)
  • [7]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有效实现形式研究[D]. 薛继亮.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2(11)
  • [8]我国小城镇发展中的主体行为研究[D]. 张永良.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6(05)
  • [9]共和国农村扫盲教育研究[D]. 马云. 华东师范大学, 2006(12)
  • [10]我国计划生育政策评估 ——以江苏省为例[D]. 唐应天. 中国农业大学, 2005(06)

标签:;  ;  ;  ;  ;  

建湖县钟庄镇计划生育村民自治工作特点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