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绝灭论文_张之沧,闾国年

导读:本文包含了生物绝灭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生物,脊椎动物,腕足,冰期,浮游生物,灾变,白垩纪。

生物绝灭论文文献综述

张之沧,闾国年[1](2017)在《灾变、绝灭与生物进化关系解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地质史上大量证据表明:大灾变导致大绝灭,推动大进化。没有大灾变,就没有生物的大绝灭和物种大繁兴。灾变导致的环境变更、物种绝灭既为新物种创造了新的繁衍空间,给更高级的生命让出生态位,也导致其后物种的辐射状发生,快速增加了物种的多样性;证明灾变与物种的绝灭和繁荣相辅相成、交互发生,且不是遵循一种"渐变进化模式",而是遵循一种"灾变进化模式"。正是灾变这股"地狱之火"孕育了地球上多姿多彩的生命。(本文来源于《自然辩证法研究》期刊2017年07期)

姜仕军,Gilen,Bernaola[2](2016)在《北半球不同环境中钙质超微植物群落对白垩-古近纪生物大绝灭事件响应的差异》一文中研究指出白垩-古近纪(K-Pg)生物大绝灭发生在距今66百万年前,是地球历史上第二大集群绝灭事件,因其突然终结恐龙时代而备受关注。该事件重创当时的主要优势种群,为更高级的哺乳动物和鸟类的兴起和繁荣提供了生态空间。一般认为,小行星撞击墨西哥尤卡坦半岛导致了地球上3/4的海洋物种和1/2的陆地物种的绝灭。我们的前期研究发现,当时世界大洋的优势类群——钙质超微植物在事件后的幸存几率存在北半球明显高于南半球的地理差异,而北半球大洋表层生态系统的灾后恢复较南半球晚约31万年。尽管小行星撞击带来的重金属使得北半球海洋金属浓度极大增高,导致海洋生物金属中毒,可能加剧北半球海洋浮游生物的绝灭并延缓了其后的生态系统恢复。但是,世界大洋环境在温度和营养盐状况等方面存在明显的地理差异,迄今没有研究关注环境差异是否和如何影响钙质超微植物群落对K-Pg事件响应。我们收集研究了白垩纪末期处于亚热带内的9个地点的超微植物群落变化,其中包括特提斯洋7个、北太平洋ODP 1210站位和南大西洋ODP 1262站位,这些站位组成了一个从外陆架到深海的深度剖面。根据西班牙Zumaia、ODP 1210和ODP 1262站位的天文年代学定年,发现K-Pg事件后8个新种最早在南大西洋出现,而幸存种和新种的极度繁盛较早在被太平洋和特提斯洋出现。对群落组成的非度量多维尺度分析表明,所有站位的超微植物群落在K-Pg事件中共同经历多样性和生产力急剧下降的生态危机;特别是,超微植物群落对K-Pg事件反应过程出现了陆架和深海之间的巨大差异,在相对封闭的受限盆地中生态危机明显延长,说明反应的强弱程度主要受站位的水深控制。据此,我们提出小行星倾斜北向碰撞北半球,产生海啸回流使得大量重金属在陆架区域富集,导致北半球超微植物群落出现较高的绝灭率和灾后恢复的延迟,陆架和受限盆地由于生态容积较小,使得绝灭效应得以放大。同时,在远离撞击地点的地区,由于受小行星撞击事件的影响较小,环境变化相对不太严重,不仅是超微植物的避难所,同时也成为大绝灭事件后物种发源的摇篮。(本文来源于《中国古生物学会微体学分会第十六次学术年会、中国古生物学会化石藻类专业委员会第十七次学术年会暨和政化石论坛论文摘要集》期刊2016-06-24)

张来明[3](2016)在《白垩纪—古近纪古气候演化与生物绝灭》一文中研究指出白垩纪—古近纪(K-Pg)是典型的温室气候时期,与现代气候截然不同。当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较高,整个地球保持较高的温度,具有较低的赤道—极地温差。随着温室气体的大量排放,现代气候不断变暖,地球极有可能正向着温室气候状态转变,因此我们亟需了解白垩纪—古近纪的气候、环境与生物生存状态,从而更好的评估人类未来的生存环境。此外,白垩纪—古近纪发生了地质历史时期最严重的生物绝灭事件之一,小行星撞击、德干玄武岩喷发、全球海平面变化和全球/区域性气候变化等重大地质事件可能是导致绝灭的原因。但是,我们对这些地质事件在大绝灭中分别发挥的作用并不清楚,建立全面综合的气候记录能够帮助我们分析大绝灭的发生机制。然而,白垩纪—古近纪古气候大多来源于海相记录,陆相记录则因受到不连续和缺乏高精度年代学约束的剖面,以及缺乏有效替代性指标的影响而非常匮乏。此外,深时古气候学研究获得的气候信息难以有效的与现代气候进行对比,导致现代气候与深时古气候研究之间存在着难以逾越的鸿沟。本研究对广泛使用的柯本气候带划分方案进行了优化,提出了简单、定量且适用于深时古气候的气候带划分方案,并且通过该方案可以将古气候信息与现代气候带进行对比。随后本研究使用团簇同位素温度测定法分析了中国东部松辽盆地和南雄盆地白垩纪—古近纪的古土壤碳酸盐。该方法可以直接对温度进行测定,不需要了解碳酸盐形成环境的水体氧同位素成分,有效的规避了陆相古气候学的短板,大大促进了深时陆相古气候研究。总得来说,白垩纪—古近纪温度相对于其他典型的温室时期较低,但是却具有很强的波动性。该时期陆地与海洋的温度基本一致,但是陆地气候具有较高的波动性。低纬度陆地温度很高,热带范围明显扩张,指示了较低的纬向温度梯度,说明前人研究严重低估了低纬度地区陆地温度。本研究指出白垩纪—古近纪低纬度地区可能已经接近了生物对高温的耐受阈值,认为炎热的低纬度地区是维持高纬度地区较高温度的必要条件。综合气候—生物记录发现白垩纪—古近纪生物大绝灭由两期相距约300ky的绝灭事件组成的。白垩纪末期,全球海平面变化、德干玄武岩喷发以及全球/区域性气候变化首先破坏了生态系统的平衡,促使生态系统达到绝灭临界点。然后小行星撞击事件最终摧毁了脆弱整个生态系统,并导致生物大绝灭的发生。(本文来源于《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期刊2016-05-01)

赵凡[4](2014)在《第六次地球生物大绝灭的元凶应是陨星》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报讯(记者 赵凡)地球外部形状和内部动力的变化是来自地球本身还是来自宇宙外力?对于这个问题的回答,直接涉及我们对地球事件的认知。经过20多年的研究,北京宙地科学研究所研究员向缉熙等科学家终于发现了中生代叁迭纪末陨地相撞事件,揭示出地球上第六次(叁迭纪侏(本文来源于《中国国土资源报》期刊2014-11-17)

陈凤德,赵亮[5](2014)在《一类非自治两种群浮游生物相克模型的绝灭性》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了非自治两种群浮游生物相克模型.通过构造适当的绝灭函数,得到了保证系统中某个种群绝灭和另外一个种群全局吸引的充分性条件.所得的结果补充了前人的工作.(本文来源于《沈阳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4年01期)

何卫红,Shi,G,R,张克信[6](2013)在《华南二迭纪末浅海深水相无脊椎动物对古——中生代之交生物绝灭和华南古地理环境的启示》一文中研究指出古-中生代之交的生物绝灭是显生宙以来最大的生物灭绝事件,此次事件导致大约90%的海洋无脊椎动物物种灭绝(Sepkoski,1981;Erwin,1994)。华南晚二迭世和二迭-叁迭纪之交的海洋无脊椎动物有非常丰富的记录(如,赵金科等,1978,1981;金玉玕等,1974;杨遵仪等,1987;李子舜等,1989;Chao,1927,1928;Huang,1932,1933;Shen and Shi,2007等)。这些成果主要对浅海灰岩相无脊椎动物进行研究。自20世纪(本文来源于《中国古生物学会第十一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27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期刊2013-11-01)

何卫红,张阳,张克信,吴顺宝,杨廷禄[7](2013)在《中国南方二迭纪末深水相无脊椎动物的特征及其对古生代-中生代之交生物大绝灭事件的启示》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对中国南方二迭系-叁迭系界线附近十余条深水相剖面的海相无脊椎动物的研究,发现该动物群有如下特点:1)以浮游动物放射虫、游泳动物头足类、个体小且壳体薄的腕足类和双壳类以及少量小个体有孔虫为特征,总体上,动物群的属级(大部分门类的种级)分异度低。2)放射虫非常丰富,除了富产球形放射虫Entactinaria和Spumullaria以外,深水分子Albaillellaria或者Latentifistularia也十分丰富。3)在腕足类分类学组成方面,以Chonetidina和chonetid-like Productidina为主,占腕足类种的数量的50%,其次为Spiriferida,non-chonetidines Productida,Athyridida,Orthida,Orthotetida,Rhyn-(本文来源于《地层学杂志》期刊2013年04期)

Steve,Kershaw[8](2013)在《海洋酸化与二迭纪末期生物大绝灭实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海洋酸化作为二迭纪末期生物大绝灭的诱发因素之一,是当前研究数据与理论匹配性的一个好例子。许多学者均正在探讨海洋pH值在现代有所下降的事实,用以研究海洋酸化作用是二迭纪大绝灭事件的组成过程这一理论的可能性。现代海洋的pH值在过去的几十年里下降了约0.1个pH单位,与人类活动时期的CO2浓度上升的程度相关。而在二迭纪末期有一次大的火山喷发,这必然会将大量的CO2注入到晚二迭的大气—海洋系统中,并可能导致了海洋酸化。在许多地方产出的晚二迭(二迭纪最末期的)灰岩均具有不规则的顶面特征,这一现象被一些学者解释为当时高CO2水平条件下导致的海底溶解(洋底解散)的成因。不幸的是,已刊论文中所指的海底溶解(洋底解散)这种表述是不正确的,仅仅是一种解释而已。相比之下,其他学者已经证明灰岩渗流带内下垂的和半月形两种形态的胶结物低于其不规则界面几个厘米,是抬升出海平面的指示,所以灰岩的不规则的顶面可能是一种二迭纪最末期的古岩溶。因此,存在非海成水(陆表水)对于二迭纪最末期灰岩的抬升沉降和影响其形成方面的证据;不存在海底溶解(洋底解散)能对二迭纪最末期灰岩产生同样作用的证据,因为并没有独立的证据以证明海底溶解(洋底解散)的发生。然而,海底溶解(洋底解散)的发生还是很有可能的,甚至很可能是由它和非海成水(陆表水)一同改造了二迭纪最末期灰岩的表面。许多论文和项目现都在试图证明人为造成的现代CO2浓度的上升与现代物种灭绝的上升之间的关联,与二迭纪末期的大绝灭事件相类似。这无疑是令人兴奋的研究,并会激发学者们在未来的地表环境变化与过去的地质事件间的关联预测上的一些思路。无论如何,作为科学家,我们必须谨慎提供精确的信息以支持对于过去的地质过程所得出的理论,以更好地开展对未来环境变化的适当预测。(本文来源于《第一届国际古地理学会议论文集》期刊2013-09-14)

吴亚生,姜红霞,廖太平,刘丽静[9](2013)在《江西修水二迭—叁迭系界线海平面下降事件与生物绝灭主幕的同时性》一文中研究指出我们在江西修水发现了一个出露连续的二迭系-叁迭系界线地层剖面。对该剖面的研究揭示在距离PT界线之下0.8米处,也就是Hindeodus changxingensis带(相当于标准层型剖面的Hindeodus typicalis带)之底处,有一次大的海平面下降事件。在整个Hindeodus parvus带内,海平面保持低位,或偶有小幅度上升。但在该带下部有一次较大的海平面下降事件。海平面在Isarcicella staeschei内快速和持续上升,不仅使水体大幅度变深,而且可能导致缺氧。以蜓、钙藻等狭适性生物的突然消失为标志的生物群显着变化被认为是大绝灭的第一幕或主幕,与第一次海平面下降事件大致同时发生。随后以微生物为主的生物群延续于H.changxingensis以及整个H.parvus带。微生物以及广适性生物在H.parvus带之末绝灭,其后的I.staeschei带期间的生物群十分简单。第一次海平面下降是事件和生物绝灭的主幕的同时性可能有深层原因:可能两者都是由显着的气候变冷事件造成的。(本文来源于《第一届国际古地理学会议论文集》期刊2013-09-14)

常晓琳,李龙[10](2013)在《奥陶纪末期生物集群绝灭事件》一文中研究指出奥陶纪末曾经发生了一次规模巨大的生物集群绝灭事件,其原因一直是国际地学界研究的热点之一。关于灭绝原因有多种看法,其中得到普遍认同的是奥陶纪末期发生的冰期导致了生物灭绝事件。此外,国外有学者认为火山活动对冰期及生物灭绝有直接影响,一些火山活动证据也支持了这一观点,具体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讨论。(本文来源于《才智》期刊2013年19期)

生物绝灭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白垩-古近纪(K-Pg)生物大绝灭发生在距今66百万年前,是地球历史上第二大集群绝灭事件,因其突然终结恐龙时代而备受关注。该事件重创当时的主要优势种群,为更高级的哺乳动物和鸟类的兴起和繁荣提供了生态空间。一般认为,小行星撞击墨西哥尤卡坦半岛导致了地球上3/4的海洋物种和1/2的陆地物种的绝灭。我们的前期研究发现,当时世界大洋的优势类群——钙质超微植物在事件后的幸存几率存在北半球明显高于南半球的地理差异,而北半球大洋表层生态系统的灾后恢复较南半球晚约31万年。尽管小行星撞击带来的重金属使得北半球海洋金属浓度极大增高,导致海洋生物金属中毒,可能加剧北半球海洋浮游生物的绝灭并延缓了其后的生态系统恢复。但是,世界大洋环境在温度和营养盐状况等方面存在明显的地理差异,迄今没有研究关注环境差异是否和如何影响钙质超微植物群落对K-Pg事件响应。我们收集研究了白垩纪末期处于亚热带内的9个地点的超微植物群落变化,其中包括特提斯洋7个、北太平洋ODP 1210站位和南大西洋ODP 1262站位,这些站位组成了一个从外陆架到深海的深度剖面。根据西班牙Zumaia、ODP 1210和ODP 1262站位的天文年代学定年,发现K-Pg事件后8个新种最早在南大西洋出现,而幸存种和新种的极度繁盛较早在被太平洋和特提斯洋出现。对群落组成的非度量多维尺度分析表明,所有站位的超微植物群落在K-Pg事件中共同经历多样性和生产力急剧下降的生态危机;特别是,超微植物群落对K-Pg事件反应过程出现了陆架和深海之间的巨大差异,在相对封闭的受限盆地中生态危机明显延长,说明反应的强弱程度主要受站位的水深控制。据此,我们提出小行星倾斜北向碰撞北半球,产生海啸回流使得大量重金属在陆架区域富集,导致北半球超微植物群落出现较高的绝灭率和灾后恢复的延迟,陆架和受限盆地由于生态容积较小,使得绝灭效应得以放大。同时,在远离撞击地点的地区,由于受小行星撞击事件的影响较小,环境变化相对不太严重,不仅是超微植物的避难所,同时也成为大绝灭事件后物种发源的摇篮。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生物绝灭论文参考文献

[1].张之沧,闾国年.灾变、绝灭与生物进化关系解析[J].自然辩证法研究.2017

[2].姜仕军,Gilen,Bernaola.北半球不同环境中钙质超微植物群落对白垩-古近纪生物大绝灭事件响应的差异[C].中国古生物学会微体学分会第十六次学术年会、中国古生物学会化石藻类专业委员会第十七次学术年会暨和政化石论坛论文摘要集.2016

[3].张来明.白垩纪—古近纪古气候演化与生物绝灭[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6

[4].赵凡.第六次地球生物大绝灭的元凶应是陨星[N].中国国土资源报.2014

[5].陈凤德,赵亮.一类非自治两种群浮游生物相克模型的绝灭性[J].沈阳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

[6].何卫红,Shi,G,R,张克信.华南二迭纪末浅海深水相无脊椎动物对古——中生代之交生物绝灭和华南古地理环境的启示[C].中国古生物学会第十一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27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2013

[7].何卫红,张阳,张克信,吴顺宝,杨廷禄.中国南方二迭纪末深水相无脊椎动物的特征及其对古生代-中生代之交生物大绝灭事件的启示[J].地层学杂志.2013

[8].Steve,Kershaw.海洋酸化与二迭纪末期生物大绝灭实例研究[C].第一届国际古地理学会议论文集.2013

[9].吴亚生,姜红霞,廖太平,刘丽静.江西修水二迭—叁迭系界线海平面下降事件与生物绝灭主幕的同时性[C].第一届国际古地理学会议论文集.2013

[10].常晓琳,李龙.奥陶纪末期生物集群绝灭事件[J].才智.2013

论文知识图

川东北地区邻水仰天窝剖面晚二迭世—...台地边缘沉积(醇化铁瓦店,奥陶系泾...西藏格米格剖面双壳类在晚叁迭世时的...当代物种绝灭与二迭—叁迭系之交生物晚叁迭世末期中央大西洋岩浆区和生来宾中二迭世古地理格局[10]

标签:;  ;  ;  ;  ;  ;  ;  

生物绝灭论文_张之沧,闾国年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