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素蛋白多肽链的分离、组装与聚集的研究

丝素蛋白多肽链的分离、组装与聚集的研究

论文摘要

丝素蛋白由H链,L链以及P25链构成,这些肽链的结构与性能缺乏深入的研究。本文从断裂H链与L链这间的二硫键,还原性环境条件下进行巯基保护的角度出发,采用不同的透析袋截取目的蛋白的方法,获取高分子量丝素蛋白(HSF)和低分子量丝素蛋白(LSF)。凝胶电泳图显示HSF分子量在80kDa以上,且倉有大量H链,在氨在酸组成上与H链段相似;LSF分子量在10~30kDa左右,氨基酸组成与L链相似,但是含有部分H链碎片。丝素蛋白(SF)溶液在亲水性基团组成的水化层的保护下,丝素蛋白胶粒之间难以有效碰撞和聚集,从而可较长时间保持溶液状态。本文获得的高分子量丝素蛋白(HSF),具有较高的表面活性作用,能够将水的表面张力降低到20mN/m一下,疏水性较强,在水溶液中不稳定,容易组装成一定的微纳结构。扫描电镜显示,在低浓度(5mg/mL)和低温度(37℃)条件下,可形成纳米纤维结构;而在高温度和高浓度条件下,伴随纳米纤维结构的形成,同时出现片层结构。HSF在强极性环境下,形成棒状胶束结构;在弱极性环境下,形成星型网格状结构;当HSF溶液环境pH为6时,形成胶束串珠和折叠曲柄片状结构;当pH为8时,形成圈状结构及环状纤维状结构。在HSF从胶粒到纳米纤维转变过程中,也伴随着分子构象从无规卷曲到β-折叠的转化。双层透析中间层溶液获取的低分子量丝素蛋白(LSF),其分子链段较短,初始形貌趋向于球状胶粒聚集体状态。扫描电镜显示,在高浓度(5mg/mL)条件下,易形成三维空间网格片结构;低浓度(2.5mg/mL、5mg/mL)下,由于亲水性基团的抑制作用,分子之间更容易产生聚集。自组装与温度之间的关系与浓度相似,低温条件下,分子容易聚集;高温下,分子更易进行有序化排列,出现环状片层结构。LSF在组装过程中,随着微观形貌结构的变化,但分子构象仍以无规卷曲形式存在。

论文目录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 蛋白质的自组装
  •     1.1 蛋白质分子、多肽链段自组装
  •     1.2 蛋白质分子、多肽链段自组装的影响因素
  •     1.3 多肽链段自组装现状
  •   2 家蚕丝素蛋白的自组装
  •     2.1 家蚕丝素蛋白
  •     2.2 家蚕丝素蛋白自组装研究现状及生物材料的制备
  •   3 本课题的目的与意义
  • 第二章 丝素蛋白多肽链的分离与表征
  •   1 实验部分
  •     1.1 实验材料与试剂
  •     1.2 实验仪器
  •   2 实验方法
  •     2.1 家蚕丝素蛋白溶液的制备
  •     2.2 高分子量家蚕丝素蛋白溶液的制备(HSF)
  •     2.3 低分子量家蚕丝素蛋白溶液的制备(LSF)
  •     2.4 丝素蛋白二硫键还原过程中粘度变化
  •     2.5 丝素蛋白二硫键还原过程下的红外表征(FTIR)
  •     2.6 凝胶电泳分子量测定(PAGE-SDS)
  •     2.7 各分子量丝素蛋白多肽链段的氨基酸分析
  •   3 实验结果与分析
  •     3.1 二硫键对丝素蛋白粘度的影响
  •     3.2 丝素蛋白二硫键检测(FTIR)
  •     3.3 丝素蛋白多肽链段分子量测定(PAGE-SDS)
  •     3.4 不同分子量丝素蛋白多肽链段的氨基酸分析
  •   4 小结
  • 第三章 高分子量丝素蛋白的组装、聚集与表征
  •   1 实验部分
  •     1.1 实验材料
  •     1.2 实验仪器
  •   2 实验方法
  •     2.1 家蚕丝素蛋白溶液的制备
  •     2.2 高分子量家蚕丝素蛋白溶液的制备(HSF)
  •     2.3 高分子量丝素蛋白多肽链段溶液的亲疏水性分析检测
  •     2.4 高分子量丝素蛋白多肽链段的聚集与表征
  •     2.5 高分子量丝素蛋白多肽链段自组装过程聚集态结构变化
  •   3 实验结果
  •     3.1 高分子量丝素蛋白溶液的表面张力和接触角分析
  •     3.2 温度、浓度对丝素蛋白多肽链段的自组装形貌的影响
  •     3.3 极性/非极性、pH对丝素蛋白多肽链段的自组装形貌的影响
  •     3.4 高分子量丝素蛋白多肽链段自组装过程聚集态结构变化
  •   4 小结
  • 第四章 低分子量丝素蛋白的组装、聚集与表征
  •   1 实验部分
  •     1.1 实验材料
  •     1.2 实验仪器
  •   2 实验方法
  •     2.1 家蚕丝素蛋白溶液的制备
  •     2.2 低分子量家蚕丝素蛋白溶液的制备(LSF)
  •     2.3 低分子量丝素蛋白多肽链段溶液的亲疏水性分析检测
  •     2.4 低分子量丝素蛋白多肽链段的聚集与表征
  •     2.5 低分子量丝素蛋白多肽链段自组装过程聚集态结构变化
  •   3 实验结果
  •     3.1 低分子量丝素蛋白溶液的表面张力和接触角分析
  •     3.2 温度、浓度对丝素蛋白多肽链段的自组装形貌的影响
  •     3.3 低分子量丝素蛋白多肽链段自组装过程聚集态结构变化
  •   4 小结
  • 第五章 结语
  •   5.1 全文总结
  •   5.2 本课题主要研究成果
  •   5.3 进一步实验设想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专利
  • 致谢
  • 文章来源

    类型: 硕士论文

    作者: 刘凯

    导师: 卢神州

    关键词: 丝素蛋白,二硫键,双层透析,自组装,纳米结构

    来源: 苏州大学

    年度: 2019

    分类: 基础科学

    专业: 生物学

    单位: 苏州大学

    分类号: Q51

    DOI: 10.27351/d.cnki.gszhu.2019.002433

    总页数: 67

    文件大小: 6238K

    下载量: 72

    相关论文文献

    • [1].多肽都是多肽链吗?——对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1·分子与细胞》的讨论[J]. 中学生物教学 2015(11)
    • [2].Split Inteins介导的多肽链两端标记[J].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2015(05)
    • [3].丙氨酸饱和多肽链折叠的分子动力学模拟[J]. 现代营销(学苑版) 2012(06)
    • [4].蛋白质分子α螺旋结构的发现[J]. 自然杂志 2010(01)
    • [5].话说糖蛋白[J]. 生物学教学 2013(04)
    • [6].非天然相互作用对均聚多肽链螺旋形成动力学过程的影响的计算机模拟研究[J]. 高分子学报 2010(07)
    • [7].冠心病“毒证”与传统外科“毒证”蛋白质组学差异研究[J].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6(01)
    • [8].高三生物复习中几个问题的思考[J]. 新课程(中学) 2018(10)
    • [9].隐式生物膜模型及E蛋白折叠模拟[J]. 深圳大学学报(理工版) 2010(01)
    • [10].对“翻译”过程中几个问题的探讨[J]. 生物学教学 2018(02)
    • [11].运用物理学研究初级蛋白质的折叠问题[J]. 高师理科学刊 2014(02)
    • [12].基于机器人机构学的蛋白质多肽链逆运动学研究[J]. 机械设计与制造 2010(03)
    • [13].String方法在丙氨酸多肽链中的应用[J]. 浙江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02)
    • [14].蛋白质计算问题归类解析[J]. 中学生物教学 2016(04)
    • [15].机构学模型在多肽链构象势能计算中的应用[J]. 机械设计与制造 2014(02)

    标签:;  ;  ;  ;  ;  

    丝素蛋白多肽链的分离、组装与聚集的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