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定位应用系统

移动定位应用系统

易慧民[1]2008年在《基于CELLID和AGPS的移动定位平台的研究与实现》文中认为在移动通讯市场经过多年大规模网络建设、终端高度普及之后,移动运营商眼下都将精力集中于对现有网络整合、业务模式创新、服务质量提高和开拓新的用户市场上,以期实现快速的投资回报。为了获得新的收益增长点,移动运营商将目光转向潜力巨大的数据业务市场,逐渐开发出彩铃、彩信、移动商务、WAP上网、手机游戏等移动增值业务。随着奥运临近,国内3G时代即将到来,越来越多的人看好国内移动增值业务的前景。而移动定位,是最具潜力的移动增值业务之一。移动定位业务—LBS,是运营商依托移动通信网络或借助其它定位技术,在电子地图平台的支持下,为用户提供相应位置信息的一种增值业务。如今定位业务正在加快走向大众化,用户除了能确定自己所在的位置外,还可以轻松查找商场、医院、银行等与自己生活息息相关的位置信息,享受位置服务带来的种种便利。为了快速普及定位业务,培育定位市场,运营商需要利用现有技术和设备开展既能满足用户需求又能保护用户隐私的移动定位业务。本文讨论的定位业务平台—LSP,是移动运营商所广泛采用的定位业务平台,讨论内容源于作者参与的某公司为移动运营商开发的商业项目。该平台结合成本低精度低的Cell-ID定位和高精度的AGPS定位技术,为用户提供灵活的定位选择。在实现定位的同时,兼顾对用户隐私的保护。在项目中,作者参与了整体的设计和部分核心模块的开发工作,通过项目了解了定位工作原理,熟悉了系统结构。第3章讨论了实现移动定位的原理,第4章详细介绍了定位业务的整体架构和各个组成部分。其中,需要实现的软件部分称为定位业务平台LSP。为了满足移动定位业务访问量大、要求反应迅速的特点,本系统是在SUN公司SPARC+SOLARIS架构服务器上用C++语言实现,这也是电信业务普遍采用的平台。基于Oracle数据库,同时在需要快速访问数据的程序中使用了自主开发的内存数据库。系统开发中采用模块结构,对socket、日志记录、队列等都进行了高度封装,以便于统一开发界面,简化流程结构。第5章介绍了定位业务平台—LSP的设计;第6章详细讨论了实现中的关键算法以及网络定位模块—MAP的具体实现部分。

孙巍[2]2003年在《移动定位服务支撑平台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移动终端的位置信息是移动互联网中的关键信息,利用移动位置信息开展的服务将是移动互联网上的一种特色服务。为了方便移动定位应用的开发,屏蔽底层移动定位基础设施的种类和细节,对移动定位系统收集的定位信息进行进一步的处理和融合,向上为移动定位应用提供统一的编程接口,本文提出了移动定位服务支撑平台MLSSP。MLSSP的主要工作包括:1.移动定位技术和移动定位系统的学习和总结本文对移动定位技术和移动定位系统做了一个比较全面的总结和归纳,首先介绍了与移动定位相关的几个重要概念,然后介绍了移动定位技术的分类方法并以移动通信网络为例介绍了几种典型的定位技术,最后以移动定位系统的适用范围为主线对几种重要的移动定位系统进行了阐述。2.统一抽象的位置信息模型本文设计了定位逻辑模型和位置信息模型,分别实现了对定位系统和位置信息的抽象和表达。其中,位置信息模型是本文的核心。3.位置信息的融合算法MLSSP可以收集来自多个定位系统的位置数据,并在统一的位置信息模型基础上对这些数据进行融合,提高定位的精度和准确度,扩大定位服务的覆盖范围。4.位置信息的访问控制位置信息是一种敏感性数据,有着机密性和隐私性要求。为此本文在位置信息的层次域模型基础上构造了一种层次性的访问控制机制,它从访问的入口和出口两个方面综合考虑,综合使用了基于矩阵的和基于标号的访问控制模型。5.位置预测和插值一般情况下,定位系统观测的位置数据在时间和空间维度上都是离散的。MLSSP根据记录的历史位置信息,按照特定的位置插值算法增强位置信息的可用性并对被定位对象将来的移动情况作出预测。6.基于位置的移动事件服务除了提供同步的位置查询服务外,MLSSP还可以支持异步的事件驱动型位置服务。本文提出并设计了一种基于位置的移动事件服务,它利用MLSSP中管理和存储的位置信息,减小了事件订阅和分发的开销,提高了整个事件服务的效率。7.初步实现了基于J2EE的MLSSP原型系统

李力[3]2006年在《基于WCDMA网络的移动定位技术研究》文中提出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人们希望能随时随地获取所需信息和进行通信,因此作为特殊的移动增值业务的移动定位业务受到了人们越来越广泛的关注。宽带码分多址(WCDMA,全称Wideband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是第叁代移动通信系统的主要标准之一。在WCDMA网络中,将提供多种与移动台位置有关的服务和应用,如公共安全服务、车辆和交通管理、导航和城市观光等。移动定位技术已成为WCDMA网络的核心技术之一,对各种定位方法和技术在WCDMA网络中的实施和应用已经成为目前研究的热点。本文首先介绍了移动定位技术的基本原理和目前主要的定位技术,并对这些定位技术进行了比较,同时就影响移动定位精度的若干因素进行了详尽的讨论;针对目前采用最多的到达时间差(TDOA,全称Time Difference of Arrival)定位技术,给出了TDOA双曲线方程组的数学模型,详细地分析了各种主要基于TDOA技术的定位算法的优缺点;然后对WCDMA网络中的基本定位技术、定位实施方法、网络结构、信令协议、操作流程和多精度定位流程实施方法进行了分析和探讨。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本文给出了位置业务(LCS,全称Location Service)系统的总体设计方案,其中包括定位系统的总体结构设计、接口设计和定位系统的功能、特点的介绍;阐述了定位系统中的核心组成部分-网关移动定位中心(GMLC,全称Gateway Mobile Location Center)的软件体系结构;详细介绍了移动交换中心(MSC,全称Mobile Switching Centre)中定位模块的设计和定位流程的实现过程;最后讨论了有关定位系统的测试问题,并指出了系统的不足之处和改进意见,以及需要进一步研究和探讨的问题。

宫海涛[4]2008年在《LBS中基于GIS的移动终端设计与实现》文中研究指明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的活动范围越来越大,而且越来越不确定。这种移动性和不确定性给移动定位业务的发展带来了无限商机。移动定位被业界认为是移动增值业务中具有广阔应用前景的新增点,实验室的项目负责一个完整的移动定位业务的实现。本文介绍了移动定位技术在手机上的实现过程。首先系统的分析了LBS和GIS的相关背景知识及研究现状,阐述了本课题所依托的平台以及本项目与平台之间的关系,分析了当今主流的定位应用开发技术,并在此基础上进行需求调研,确定了需要应用的主要技术以及关键问题的分析和解决;其次从系统角度对整个移动定位系统进行了分析和设计,搭建服务器和客户端的框架,并确定了需要实现的各个模块及其功能;然后在系统的大知识层次下,进行了J2ME客户端的详细设计,介绍了客户端所采用的MVC模型及其具体实现,并详细介绍了各个模块视图和关键问题的实现和解决过程;最后,对文章提出总结并对系统还需要完善的部分进行了说明

刘明皋[5]2004年在《基于J2EE架构的MPS移动定位系统中跟踪监控子系统的研究与应用》文中研究指明随着移动通信和互联网技术的持续进步,使得定位服务成为现实。与定位服务相关的产品将是网络运营商能够提供给用户的下一代主要增值服务之一。目前,国内外都在致力于定位技术及相关服务的研究和开发,从而涌现出不少定位方案和实现技术。GPS (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和MPS(Mobile Positioning System)是市场上推广较多的两种定位技术。GPS 技术以高精度的定位占据大量的市场,而MPS技术虽然定位精度不及GPS,但由于采用算法复杂度较低的蜂窝定位技术使其具有成本低廉、覆盖好、响应时间快、定位业务可双向执行等优点。这些优点推动了MPS 技术在定位精度要求不高的领域里广泛应用。在移动定位系统中,跟踪监控子系统是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如何利用定位技术、通信技术、地图技术、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来实现移动监控,具有重要的意义。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促使应用系统由最初的主机系统、客户端/服务器(C/S)模式向浏览器/服务器(B/S)模式N 层结构转变。因此,基于Web 架构具备跨平台性、安全性、开放性的跟踪监控系统成为了当前业界研究和应用的热点。针对B/S 模式应用系统的开发,Sun 公司提出了J2EE 平台。J2EE 是一种利用Java 2 平台来简化企业解决方案的开发、部署和管理相关的复杂问题的体系结构。J2EE 体系结构提供中间层集成框架用来满足无需太多费用而又需要高可用性、高可靠性以及可扩展性的应用的需求。本文结合MPS 移动定位技术和基于Web 管理的优势,提出了基于J2EE 架构的MPS 移动定位系统中跟踪监控子系统,以两种基本概念方式来划分应用系统:传统的模块分解方式;多层体系结构。这样整个系统成为一个多层的组件系统,以实现系统横向、纵向之间的弱藕合,使系统具备了安全性、灵活性、可测性、可扩展性,并向基于位置服务的客户端提供良好的定位性能。本文分叁部分,第一章为第一部分,介绍了移动定位系统的概念及其发展趋势。第二、叁章为第二部分,介绍了MPS 概念和原理;应用体系结构发展过程;J2EE 平台概念及其体系结构。第四、五章为第叁部分,着重讨论了基于J2EE 架构的MPS 移动跟踪系统的设计和实现,还提出了使用Java 安全模型建立对网络移动代码安全执行的可信机制。

史峰[6]2007年在《基于虚拟参考站技术和PDA平台的GPS移动定位系统》文中研究表明自上世纪80年代初GPS系统投入运行以来,伴随着电子、计算机以及通讯技术的不断发展,GPS的应用领域不断拓广,从早期的军事、航海、测绘、地质等专业领域,逐渐向基于位置服务(LBS)、交通调度管理、土地资源调查、物流等与人们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领域发展。但由于GPS定位受到卫星分布、信号遮挡、大气延迟、多径效应等各种复杂的因素的影响,其定位的精度及完整性并不能满足很多应用要求。对于GPS移动定位用户而言,虚拟参考站技术和卫星增强系统是应用价值较高的两种改善GPS定位精度和完整性的方式。虚拟参考站技术(Virtual Reference Station,VRS)是在持续运行参考站系统(CORS)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实时动态定位系统。VRS技术通过Internet实时的向其流动站用户播发根据其多基站网络计算得出GPS差分改正信息,这些差分信息是针对流动站当前位置的改正信息,这样就如同在流动站的附近虚拟出了一个新的基准站,流动站与基准站的距离大大缩短,定位的精度和稳定性都得到提高。卫星增强系统(Satellite Based Augmentation Systems,SBAS)是一种基于卫星的GPS增强系统,SBAS通过增加额外卫星的方式为移动用户提供差分改正数据以及更多的可用的定位卫星。本论文研究的目的就是结合VRS以及SBAS技术,探讨如何在PDA平台上为GPS移动定位用户提供可靠、稳定和较高精度的定位服务。论文首先回顾了GPS定位增强方式的发展,并结合移动定位的特点对各种增强方式进行了讨论和比较。接着对VRS和SBAS的基本原理、工作方法以及移动定位的误差源等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论文在Windows Mobile5.0平台的PDA上利用GPS中间件技术和蓝牙GPS(SiRFIII芯片)实现了基于SBAS的GPS移动定位软件。在研究RTCM数据格式、NTRIP通讯协议以及Windows Mobile5.0 Internet通讯基础上,利用Ashtech Z-Xtreme GPS接收机开发了RTK移动定位软件。最后分别使用两套系统在同济大学校内控制点进行了定位试验,对系统的定位精度及可靠性进行了分析。

林伟[7]2013年在《中国电信定位服务的发展策略研究》文中提出在3G移动通信市场竞争激烈的中国市场,移动定位服务LBS (Location Based Services)业务是各大移动通信运营商和位置服务提供商的重要角逐地,越来越多的智能手机和其他移动终端用户通过移动定位服务应用查询自己或他人的位置信息和周边兴趣点。随着移动电子商务的兴起。移动定位服务业务也有了深层次的产品发展策略。目前,在4G通信网络技术走出实验室面向市场的关键时刻,各个位置服务相关厂商也在积极规划部署新技术背景下的定位服务业务发展,移动定位服务产业链上的各个关键能力提供者之间合理的资源配置和共同地产业协作将全面持续的推动移动定位服务的发展。本文简明介绍了移动定位的技术基础,详细的梳理了移动定位服务产业在欧美日韩的发展历程,总结了移动定位服务的发展经验和规律。全面系统的整理了我国移动定位业务的起源、发展和未来的前景。在当前的中国,移动定位服务产业发展遇到了许多的阻碍,这其中有来自移动定位服务提供商本身的,也有来自于用户的,但是克服苦难就意味着移动定位服务产业将迎来新的突破。目前4G技术已成熟,这也将为移动定位服务产业的大发展提供技术基础。本文以中国电信这个全球最大的CMDA网络、固话网络和互联网运营商为主体,详细分析了中国电信的3G网络发展和4G部署,分析总结了中国电信在移动定位服务领域的优势。通过移动定位服务产业链分析,清晰地定位了各个移动定位服务关键能力提供商的产业角色,分析对比了各个关键能力提供商的资源优势,也为中国电信与图商、地理信息提供商、互联网厂商和终端厂商合作提出了详细的产业联合策略。中国电信应该以我为主,通过多层次的产业合作,主导移动定位服务业务的发展。

金辉[8]2006年在《位置服务和移动定位技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移动定位技术、无线通讯网络、地理信息系统、移动互联技术的飞速发展,基于位置服务(Location-Based Services ,LBS)的应用也得到快速发展。LBS是以位置服务为核心,通过通信网络获取移动终端用户的位置信息(经纬度坐标),在地理信息系统的支持下,为用户提供包括信息追踪、导航、移动黄页等多种位置服务的一种新型业务,其核心技术就是移动定位技术。而随着移动定位技术的发展成熟,位置服务业务也进入了面向市场高度发展的阶段。本文主要介绍位置服务的各种相关技术和移动定位技术的主要手段,然后就目前的市场实际提出了一个简单的定位补充方法即:运用里程表结合陀螺仪和精确的GIS系统来实现车辆(移动台)的自身定位,并对其基本应用和发展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本文首先介绍了位置服务系统的特点、典型结构和相关技术,包括移动定位技术、移动互联网访问技术、地理信息系统等;然后对其核心技术-移动定位技术做了深入的分析阐述,就其分类、目前已有的几种定位方式一一做了说明;随后根据移动定位系统的设计要求,提出了一个简单的定位系统:里程表结合陀螺仪和GIS系统(OGG),并对其基本原理和实际应用做了阐述。

焦阳[9]2005年在《无线定位服务系统构建与实现方法研究》文中认为随着3G技术的出现和不断完善,无线定位技术成为各大研究机构及服务商关注的热点,而接受基于位置的服务,如车辆导航、物流管理、位置查询等,也是广大地面移动用户的迫切需要。但是目前的定位技术还存在着很多问题需要解决,除了要对现有的算法进行改进,研究蜂窝移动通信网的定位性能,提高定位精度外,还要考虑各种算法对网络和移动台的改动,即算法的可行性等问题。所以研究在蜂窝移动通信系统中的无线定位技术有很大的意义和价值。 论文首先介绍了无线定位服务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通过了解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针对无线定位算法的有效性和精度等性能指标进行了论述,并对现有多种定位方法进行了分析。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该论文提出了一种新的组合定位算法:利用差分到达时刻(TDOA)、达到角(AOA)与人工神经网络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组合定位的算法。 随后,对影响定位精度的主要因素进行了深入分析,并在此基础上介绍了实现该项业务的关键技术,提出了方案选择策略模型和系统构建思路、实现方法。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智能网的位置服务系统的构建思路。然后针对具体的定位流程,在不同的实际系统(GSM、CDMA和WCDMA)中进行了相应比较,从而阐述了不同系统中的无线定位实现原理。文中明确了衡量定位方案的原则与方法,最后指出了基于智能网的无线定位系统的主要功能模块,移动终端解决方案,以及以智能网方式实现位置业务的优点。本文结合提出的TDOA和AOA算法及人工神经网络模型,在建立相关信道模型及传输约束条件后,设计了程序的结构框图,并在计算机上编程进行了算法模拟,最后仿真结果表明,这种融合算法在保证决策可靠的前提下,有效提高了系统输出的定位精度。然后进一步提出改进系统性能指标的方法和策略,并探讨了基于无线定位的各种移动增值新业务。 最后是本文的工作总结及对未来工作的展望。首先,在阐述了本论文的主要内容后,指出了本文所做的创造性工作:提出了一种新的组合定位算法、建立了一个根据不同应用需求选择不同精度定位技术的选择策略模型、系统实现方案利用智能网成熟的业务平台,这种实现方案可能是一种投资比较小而性能较高的实用化建设方案。其次,在对目前无线定位系统实现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简要归纳分析后,提出深入研究无线定位各种算法原理和系统实现过程会对移动运营商针对市场需求情况适时推出相应的定位应用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王龙飞[10]2016年在《便携式室内WIFI定位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文中研究指明随着科技的日趋进步以及智能移动设备的广泛普及,人们对室内位置信息地需求也日益增长。基于WIFI的室内定位系统具有低成本、易部署、覆盖范围广、精度高等优点,成为室内定位技术研究的热点。由于WIFI指纹定位法可以对抗多径的影响,具有较高的定位精度,因此本文重点研究指纹定位法。本文研究了信号传播模型、分析了影响定位精度的各种因素、描述了指纹法的系统构成及介绍了目前主流的几种定位算法。而今,智能移动终端的种类也越来越丰富,不同种类的智能移动终端采用标准不同的无线模块,使得室内定位系统在线定位阶段所用的智能移动设备和离线阶段建立数据库所用的智能移动设备存在种类差异,降低了定位系统的适用性。在分析不同智能移动设备在同一点采集周围接入点(Access Point,AP)的信号强度信息后,得出了不同移动终端在同一参考点接收AP的信号强度的趋势相同的结论,并针对终端差异的问题,在原有的余弦相似度的基础上提出了加权余弦相似度算法,以减小终端差异对定位系统的影响,提高室内定位系统的定位精度和适用性。最后,通过采集实际环境的数据,验证了在存在终端差异的情况下算法的有效性。本文在Android智能手机上开发了一个基于WIFI的室内便携式定位系统,该系统中运用了提出的加权余弦相似度算法。该系统由移动定位终端、移动监测终端和服务器组成。移动定位终端和服务器联合完成精确的定位功能,并在叁端(移动定位终端、便携式移动监测终端和服务器)均实现了在地图上准确标示并显示移动定位终端位置坐标的功能。实验表明,该定位原型系统能够很好地实现室内定位功能。此外,该系统可利用现有的WiFi设备,成本较低。移动定位终端和移动监测终端在现已普及的Android智能手机上即可实现,便于携带,具有很高的使用价值。

参考文献:

[1]. 基于CELLID和AGPS的移动定位平台的研究与实现[D]. 易慧民. 武汉理工大学. 2008

[2]. 移动定位服务支撑平台的研究[D]. 孙巍.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计算技术研究所). 2003

[3]. 基于WCDMA网络的移动定位技术研究[D]. 李力. 电子科技大学. 2006

[4]. LBS中基于GIS的移动终端设计与实现[D]. 宫海涛. 吉林大学. 2008

[5]. 基于J2EE架构的MPS移动定位系统中跟踪监控子系统的研究与应用[D]. 刘明皋. 电子科技大学. 2004

[6]. 基于虚拟参考站技术和PDA平台的GPS移动定位系统[D]. 史峰. 同济大学. 2007

[7]. 中国电信定位服务的发展策略研究[D]. 林伟. 北京邮电大学. 2013

[8]. 位置服务和移动定位技术研究[D]. 金辉. 东南大学. 2006

[9]. 无线定位服务系统构建与实现方法研究[D]. 焦阳. 山东大学. 2005

[10]. 便携式室内WIFI定位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 王龙飞. 东华大学. 2016

标签:;  ;  ;  ;  ;  ;  ;  ;  ;  ;  ;  ;  ;  ;  ;  ;  ;  ;  ;  ;  ;  

移动定位应用系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