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货流论文_王绍博,郭建科,罗小龙

导读:本文包含了客货流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客货,那曲,东北地区,马尔,货流,时空,能力。

客货流论文文献综述

王绍博,郭建科,罗小龙[1](2017)在《我国客货流时空演化及其与经济发展的空间关联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标准差椭圆和地理加权回归方法,对2000—2015年我国交通客货流时空演化特征及其与经济发展的空间关联性进行测度。结果表明:(1)受国际国内市场环境的影响,客货流标准差椭圆呈现明显的"东西往返"移动轨迹,核心区持续快速发展一段时间后出现疲软态势,转入中低速常态化发展模式,整体发展趋于均衡。(2)沿海和全国客货流标准差椭圆呈现相近的运动轨迹,呈现空间一体化发展格局。扩大内需、培育人们消费能力成为客货流发展的关键。(3)客货流与经济发展的空间关联呈现明显的空间差异,经济基础发展相对较好的城市凭借周边地区的依附作用,关联度相对较高,而发展相对有限的城市则相反。(本文来源于《地域研究与开发》期刊2017年06期)

张文琪[2](2017)在《我国交通客货流外向服务功能的时空演化及其变动趋势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生产柔性化的迅速发展,增加了对于交通的依赖性,交通网络的发展也成为了经济发展的首要条件。交通客货流作为交通运输网络最直接的反映,影响着我国的产业乃至生产力空间分布的合理布局。首先,本文在充分汲取国内外先进的相关理论、研究方法的基础之上,从理论和实证两个研究视角深入的分析了交通客货流不同运输方式的外向服务功能及时空演化规律;揭示了交通我国客货流对外服务能力水平的分布与移动特征;总结了我国交通客货流发展的特点及存在的问题。其次,在对城市流模型深刻理解的基础上,结合我国31个省区的客货交通运输量将其改造成客货流外向服务功能模型,选用4个部门的客货运输量等指标数据,计算我国各个省区的交通客货流的外向功能量、客货流倾向度和强度,得出客货流强度的结构,定量地分析我国交通客货流的空间联系,在此基础上,运用ArcGIS对2002年和2014年两个年份的我国客货流外向服务功能和空间联系的时空变化进行分析和解读;再选取各个省区客货流外向服务功能强度数据,利用马尔可夫链模型计算其马尔可夫转移概率矩阵,将客货流外向服务功能划分为低、中低、中高、高水平四种类型,测度2002~2014年间客货流外向服务功能的变动趋势。结果表明:我国客流外向服务功能的高值区分布在东部地区,低值区分布在我国西部地区,具有铁路和公路客流外向服务功能的省区数量最多,说明在铁路和公路的外向服务能力比较发达;货流外向服务功能高值区则主要分布在东部、东北部地区,形成货流外向服务高辐射区,铁路和公路的货流外向服务能力比较发达,水路需要加强;利用马尔可夫链模型测算客货流外向服务水平的高低变动情况,得出:我国客流外向服务水平逐渐呈现出均衡发展态势,且保持原有状态的成员数量最多,向下转移的成员数量较少,向上转移的成员数量较多,客流外向服务能力水平有向上转移的趋势;货流外向服务能力保持原有水平的俱乐部成员数量最多,向下转移的成员数量很少,向上转移的成员数量较多,客流和货流外向服务能力跨等级增加或者衰退的概率为0,表明我国客货流对外服务水平在整体上均保持较强的稳定性。最后,参考国内外客货流研究的经验,针对我国交通客货流外向服务功能的分析结果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即转变经济发展模式、认识和适应中国新常态、加强交通主干线支线建设、整合区域交通产业资源,并对研究中存在的创新点和不足进行了总结。(本文来源于《辽宁师范大学》期刊2017-03-01)

张文琪,郭建科,王绍博[3](2016)在《我国不同省区客货流对外服务功能差异及变动》一文中研究指出从理论和实证两个研究视角,阐述我国不同省区客货流外向服务功能的空间联系与变动趋势特征。以中国大陆31个省级行政区为研究单元,选取客货运量、客货吞吐量和客货周转量等指标,将城市流模型改造为省区客货流外向服务功能模型,探究各省区客货流不同运输方式的外向服务功能与时空演化规律。根据各省区客货流外向服务功能强度,计算其马尔可夫转移概率矩阵,研究我国客货流对外服务能力水平的分布与移动特征。(本文来源于《资源开发与市场》期刊2016年09期)

夏泉[4](2016)在《青藏铁路客货流扩展的前景展望及建议》一文中研究指出青藏铁路客货流扩展的要点是,中短期内着力于与藏区公路网进行枢纽设施功能及公路运行条件的改造对接,那曲枢纽是其关键;中长期着力于与跨境铁路对接并做好沿线客货流设施功能规划,并对藏区展开地缘因素影响的系统研究。方法1:运用近年西藏公路及铁路客货量数据,展开趋势分析;方法2:运用网络拓扑图法,对西藏公路网各支线运量权重展开分析,估算其对那曲站铁路货运量的贡献值。(本文来源于《青藏铁路运营十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期刊2016-06-25)

李明靖,唐灵[5](2014)在《京广上行线耒河大桥改造完成》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报讯(记者李明靖通讯员唐灵)6月27日13时,伴随着呜呜的汽笛声,湘桂线上一货运列车顺利通过京广上行线,标志着历时叁年零八个月的湘桂线衡阳枢纽配套项目——京广上行线耒河大桥改造工程圆满完成,湘桂线客、货流运能从此大大提高。 京广上行线耒(本文来源于《衡阳日报》期刊2014-06-30)

高燕[6](2012)在《河北省公路客货流空间运输联系基本规律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对河北省主要干线公路网络的分析,计算确定河北省公路客货流空间运输联系基本规律,为河北省公路客货流空间运输联系强度分析奠定基础。(本文来源于《黑龙江交通科技》期刊2012年06期)

雷军,杨宇[7](2009)在《基于交通运输水平及客货流视角的新疆城市等级体系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因子分析和改进的重力模型对新疆各城市交通水平和客货流量进行分析,并结合定性方法对新疆城市体系进一步研究,得出结论:(1)新疆城市交通运输综合水平差异明显,乌鲁木齐市交通发展水平最高,东疆以及沿边城市发展水平较低。(2)新疆各城市货流节点相对集中,客流节点相对分散。(3)新疆基本形成以乌鲁木齐和昌吉市为中心,以"奎屯-乌苏"双核城市和喀什市为次中心,以石河子、博乐、库尔勒、阿克苏、阜康等城市为叁级中心的城市等级体系。(本文来源于《干旱区地理》期刊2009年06期)

日报记者,廖婧[8](2008)在《车船跑得爽 客货流得畅》一文中研究指出$T作为西南工业重镇,柳州这个既不是原材料产地,也不是产品消费地的内陆城市,工业的发展,仰赖于便利的交通条件把原材料基地、市场和生产基地结合在一起,随着北部湾经济区迅速发展,柳州能否抓住新一(本文来源于《柳州日报》期刊2008-04-11)

孟伟[9](2007)在《基于铁路客货流的东北城镇系统空间极化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运用经济地理学、城市地理学、区域经济学和社会学等相关学科的理论与方法,通过相关文献的整理,从理论与实践的角度分析了基于铁路客流和货流指标的东北地区城镇系统空间极化状况。认为20世纪90年代以来东北地区城市与区域发生了剧烈的变化,如大城市化明显,城市体系中哈长沈大四城市的主导地位大大加强,吉林市、齐齐哈尔的相对衰落使吉林省和黑龙江省的双中心结构不复存在,沈阳、大连的经济增长也把鞍山、本溪等原来的重量级城市远远甩在后面,东北地区中心城市的基本格局已进入“四城市时代”。此外,近年来的变化还表现为核心区进一步强化、地方城市边缘化、小城镇衰落、城乡融合程度发生空间分化等。东北地区城市与区域系统的空间运动过程以及未来发展模式都有一定的独特性。为了测度东北地区城镇系统空间极化状况、极化程度以及极化方向,本文选取了国际上常用的“基尼系数”、“伊斯特班—雷指数”和“坎贝尔—张指数”以及5个具有代表性的铁路客货流指标来衡量东北地区城镇系统空间极化的各个方面。论文主体分为叁个部分:第一部分首先阐述了空间极化的概念,然后对空间极化的相关理论和模式做了介绍并对东北地区城镇系统空间格局的现状进行了分析,最后总结了国内外区域空间极化的研究实践。第二部分回顾了我国铁路交通发展的历史轨迹,分析了铁路交通现状和铁路运输中存在的问题,论述了铁路交通与区域发展的关系以及铁路在东北地区近现代发展中的重要作用。第叁部分首先界定了本文研究的范围,研究数据的采集,确定并说明研究指标的意义,对所采用的研究方法中具体指数的含义和运用范围作了说明,其次从不同方面对东北城镇系统空间极化进行了分析:包括对东北地区城镇系统不均衡状况进行测度,运用极化指数和相关指标对空间极化的程度作了分析,对空间极化在不同分类方向上的变化进行分析,最后对所得结论进行简要的总结和说明。结论部分概括总结了本文各主要部分的内容。(本文来源于《东北师范大学》期刊2007-05-01)

冯国经[10](2005)在《推进贸易便利化促进客货流顺畅》一文中研究指出在过去20年,粤港两地一直保持紧密的经贸关系。在落实CEPA后,两地的合作范围将进一步扩大,双方的关系也会更为密切。   现时约有接近7万家港资企业在广东省设厂,货物制成后必须赴运出口。货流畅顺对制造业、物流业、两地贸易往来是一个重要关注点。 (本文来源于《人民政协报》期刊2005-05-12)

客货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生产柔性化的迅速发展,增加了对于交通的依赖性,交通网络的发展也成为了经济发展的首要条件。交通客货流作为交通运输网络最直接的反映,影响着我国的产业乃至生产力空间分布的合理布局。首先,本文在充分汲取国内外先进的相关理论、研究方法的基础之上,从理论和实证两个研究视角深入的分析了交通客货流不同运输方式的外向服务功能及时空演化规律;揭示了交通我国客货流对外服务能力水平的分布与移动特征;总结了我国交通客货流发展的特点及存在的问题。其次,在对城市流模型深刻理解的基础上,结合我国31个省区的客货交通运输量将其改造成客货流外向服务功能模型,选用4个部门的客货运输量等指标数据,计算我国各个省区的交通客货流的外向功能量、客货流倾向度和强度,得出客货流强度的结构,定量地分析我国交通客货流的空间联系,在此基础上,运用ArcGIS对2002年和2014年两个年份的我国客货流外向服务功能和空间联系的时空变化进行分析和解读;再选取各个省区客货流外向服务功能强度数据,利用马尔可夫链模型计算其马尔可夫转移概率矩阵,将客货流外向服务功能划分为低、中低、中高、高水平四种类型,测度2002~2014年间客货流外向服务功能的变动趋势。结果表明:我国客流外向服务功能的高值区分布在东部地区,低值区分布在我国西部地区,具有铁路和公路客流外向服务功能的省区数量最多,说明在铁路和公路的外向服务能力比较发达;货流外向服务功能高值区则主要分布在东部、东北部地区,形成货流外向服务高辐射区,铁路和公路的货流外向服务能力比较发达,水路需要加强;利用马尔可夫链模型测算客货流外向服务水平的高低变动情况,得出:我国客流外向服务水平逐渐呈现出均衡发展态势,且保持原有状态的成员数量最多,向下转移的成员数量较少,向上转移的成员数量较多,客流外向服务能力水平有向上转移的趋势;货流外向服务能力保持原有水平的俱乐部成员数量最多,向下转移的成员数量很少,向上转移的成员数量较多,客流和货流外向服务能力跨等级增加或者衰退的概率为0,表明我国客货流对外服务水平在整体上均保持较强的稳定性。最后,参考国内外客货流研究的经验,针对我国交通客货流外向服务功能的分析结果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即转变经济发展模式、认识和适应中国新常态、加强交通主干线支线建设、整合区域交通产业资源,并对研究中存在的创新点和不足进行了总结。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客货流论文参考文献

[1].王绍博,郭建科,罗小龙.我国客货流时空演化及其与经济发展的空间关联分析[J].地域研究与开发.2017

[2].张文琪.我国交通客货流外向服务功能的时空演化及其变动趋势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7

[3].张文琪,郭建科,王绍博.我国不同省区客货流对外服务功能差异及变动[J].资源开发与市场.2016

[4].夏泉.青藏铁路客货流扩展的前景展望及建议[C].青藏铁路运营十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16

[5].李明靖,唐灵.京广上行线耒河大桥改造完成[N].衡阳日报.2014

[6].高燕.河北省公路客货流空间运输联系基本规律分析[J].黑龙江交通科技.2012

[7].雷军,杨宇.基于交通运输水平及客货流视角的新疆城市等级体系研究[J].干旱区地理.2009

[8].日报记者,廖婧.车船跑得爽客货流得畅[N].柳州日报.2008

[9].孟伟.基于铁路客货流的东北城镇系统空间极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

[10].冯国经.推进贸易便利化促进客货流顺畅[N].人民政协报.2005

论文知识图

2 机场客货流和基础设施能力的积...禄口机场客货流集散方向1990—2008年江西省客、货流运输发展...客、货流密度与空间距离的相关性变化与...年东北地区客(货)周转量及...1990一2005年东北铁路客货流极化...

标签:;  ;  ;  ;  ;  ;  ;  

客货流论文_王绍博,郭建科,罗小龙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