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处方论文_周荣娟

导读:本文包含了常用处方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处方,中医药,骨质疏松症,常用,说明书,注射液,处方药。

常用处方论文文献综述

周荣娟[1](2019)在《妊娠期妇女常用皮肤外用药物的处方集及说明书调查》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调查妊娠期妇女常用皮肤外用药物处方集及说明书情况。方法:对当前皮肤外用药物处方集、说明书进行分析,对其透皮能力进行评估,通过数据库对药物动物毒性实验结果进行查询,对其妊娠危险剂量进行评估。结果:当前处方集及说明书当中有16种妊娠期禁用药物,14种慎用药物,8种不推荐使用药物,7种在医师指导下使用的药物,16种尚不明确的药物。在避免使用或者是非禁用药物当中,透皮能力最强的为布替萘芬、舍他康唑,其中有14种药物妊娠危险人体等效剂量为10mg.kg-1。结论:当前临床上关于妊娠期妇女常用皮肤外用药物处方集及说明书的数据有限,结合其自身理化性质、动物毒性实验可以为其临床应用提供良好的药学支持。(本文来源于《中医药管理杂志》期刊2019年22期)

丁翠芳,刘卫[2](2019)在《儿科门诊用药处方中常用药物的合理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分析医师对儿童群体开具处方药的标准,保证处方药使用的科学性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16年8月至2017年7月期间到门诊开具处方药的病例,共计12919份。结果 12919份处方药里,9652份处方开具了注射剂,占比74.8%,约8504份处方开具了抗菌性的药品,占比65.83%。对患者仅开具抗生素药品的有6546份处方,比例为50.63%;对患者实施二联用药的处方有1641例,比例为12.8%;对患者实施叁联用药的患者有319例,比例为2.47%。医师开具的处方并不适宜儿童病症的有1671例,比例是12.94%;主要是抗生素类的药物开具不科学,比例为3.98%;此外不合理的联合用药和剂量不合理也占一部分,比例是2.46%和2.03%。结论医师对儿童开具的处方药有不规范、不科学的情况,尤其是医师开具的注射剂药品及抗菌类的药品不科学,门诊要严格监督医师开具处方药的行为,对其开具的处方进行审查,保证医师开具的处方适应患病儿童的病症。(本文来源于《中国医药指南》期刊2019年20期)

沈禕[3](2019)在《中医药治疗骨质疏松症的常用处方分析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中医药治疗骨质疏松症的常用处方,为骨质疏松症治疗提供可靠参考。方法对2015年10月至2018年6月用于骨质疏松症治疗的49张处方进行分析,总结中医药处方的用药及配伍规律。结果 49张处方主要包括右归丸加减、左归丸加减、归脾汤加减、身痛逐瘀汤加减,药物包括熟地黄、淫羊藿、杜仲、枸杞、黄芪、当归、白芍、红花、蛇床子、桃仁等。结论中医药治疗骨质疏松症时,通常以活血化瘀、补益肝肾、健脾益气为主,通过合理配伍药物,可有效提高治疗效果。(本文来源于《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期刊2019年02期)

付非,刘桐[4](2018)在《网上药店与实体药店药品价格比较——常用非处方药吉林地区价格调研报告》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分析电子商务对药品价格的影响,比较不同销售模式下常用非处方药的价格情况。方法通过问卷调查法对吉林地区的实体药店常用药品价格数据进行收集,通过统计分析研究网上药店及实体药店销售药品的价格是否存在差异。结果通过对20种常用非处方药品的价格比较,发现实体药店的药品价格普遍高于网上药店的药品价格,且二者存在统计学差异,其中补钙类药品统计学差异最为显着。结论销售渠道对药品价格产生影响,实体药店的药品价格普遍高于网上药店的药品价格,其中补钙类药品的价格差异最大。(本文来源于《沈阳药科大学学报》期刊2018年12期)

马诗瑜,杨婉花,徐培红[5](2018)在《某院门、急诊常用中药注射液3281张处方点评及用药合理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通过分析某院门、急诊处方中应用中药注射液的基本情况以及存在的问题,总结中药注射液的点评思路,以促进中药注射液的临床合理用药,进一步推动中药临床药学工作的开展。方法:抽取2015年1月-2016年12月某院急诊处方中涉及的常用6种中药注射液("参附注射液"、"红花注射液"、"银杏达莫注射液"、"丹参注射液"、"醒脑静注射液"、"参麦注射液")的处方,门诊处方中涉及的常用2种中药注射液("丹参注射液"、"红花注射液")的处方共计3 281张进行处方点评,分析其用药合理性。结果:共抽取急诊处方2 200张、门诊处方1 081张,平均每张处方用药品种数为2.90(剔除葡萄糖、氯化钠等溶媒,以及维生素B_6、维生素C等药物,平均品种数在5个以下,符合相关规定),平均处方金额为320.14元,其中不合理处方225张,占6.46%。不合理处方主要涉及为临床诊断不完整、联合用药不适宜、重复用药、适应证不适宜、溶媒不适宜、用法用量不适宜、给药途径不适宜。对于发现的疑义处方,进行分析,重点关注中药注射液与西药联用的适宜性、中药注射液两两合用的适宜性、中药注射液重复用药的合理性等。结论:中药注射液的处方点评工作可进一步促进中药临床药学的发展,同时需加强临床医师、临床药师的相关知识培训,最终更好地促进中药注射液的合理用药,提高用药安全性。(本文来源于《中国医院药学杂志》期刊2018年17期)

皮燕,唐源,孙军刚,杨晓虹[6](2018)在《针灸治疗原发性失眠常用选穴处方优化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通过本研究对针刺治疗原发性失眠常用选穴处方进行优化,初步拟定针刺治疗原发性失眠的基础方。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研究方法将90例原发性失眠症患者随机分为针刺1组、针刺2组,西药对照组,每组30例,治疗4周,应用匹兹堡睡眠质量量表(PSQI)评定临床疗效。结果:治疗1、2周后,叁组PSQI量表总分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针刺1组与西药对照组经统计学分析,P=0.220(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针刺2组与另两组比较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针刺1组总有效率89.29%;针刺2组总有效率93.10%,西药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6.21%,P=0.751,但叁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灸治疗原发性失眠具有较好疗效,与西药对照组疗效相当甚至优于西药对照组,尤其在远期疗效和安全性方面,而且针刺2组疗效优于针刺1组,其处方可作为针灸治疗原发性失眠的基础选穴处方。(本文来源于《四川中医》期刊2018年05期)

刘双双[7](2017)在《中医药治疗骨质疏松症的常用处方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分析骨质疏松症常用中医药治疗处方,探讨有效的骨质疏松症中医药治疗方法。方法检索2010年1月—2017年10月用于治疗骨质疏松症的常用处方42张,对其用药和配伍规律进行分析总结。结果42张处方中使用较多的药物包括有熟地黄、淫羊藿、杜仲、黄芪、枸杞、当归、红花、白芍、桃仁以及蛇床子等,处方主要为左归丸加减、右归丸加减、身痛逐瘀汤加减以及归脾汤加减等,在骨质疏松症治疗中均具有较高疗效。结论在骨质疏松症治疗中采用中医药治疗,应以活血化瘀、健脾益气和补益肝肾为主,通过合理药物配伍,提高临床疗效。(本文来源于《中国卫生标准管理》期刊2017年26期)

徐华光[8](2017)在《中医药治疗骨质疏松症的常用处方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发现中医药治疗骨质疏松症的常用处方,为临床治疗骨质疏松症提供理论基础。方法通过在"中国知网"上检索2000年~2017年中医治疗骨质疏松症的相关文献,选取其中附有医案的文献,共129例,记录其处方用药以及治疗方法。结果中医治疗骨质疏松症的常用处方主要为虎潜丸、肾气丸、壮骨汤等加减化裁,常用药物有牛膝、杜仲、续断、龟板、淫羊藿、枸杞子等,常用中医疗法还有中药外敷、针灸疗法,其中常用针灸穴位有足叁里、叁阴交、太溪、肾俞、关元等。结论中医药治疗骨质疏松症方法多样,效果显着,可供临床辩证使用。(本文来源于《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期刊2017年88期)

李潇然[9](2017)在《药品说明书规范设计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药品说明书即是与其使用者联系的桥梁纽带,也是包含法规、文字、图案、纸张、排版等全要素信息载体,一份有效的说明书就是一个国家医学进步的象征和一个民族艺术设计的浓缩。本文从信息设计、标准化设计和规范设计理论入手,结合大量药品说明书案例和消费者与医生调查问卷,以常用非处方药品说明书为研究对象,分析国内药品说明书的设计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旨在通过药品说明书的模版规范、字体规范、信息规范、材料规范,尝试通过改革现有是药品说明书设计,使之减少无效信息堆积与无意义传播符号,以患者为本,在人与纸媒信息之间搭建科学理性的传播模式。文章结构主要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绪论。第二部分为本文理论依据及其适用性概述,第叁部分为药品说明书设计现状分析。通过分析国内外常用非处方药品说明书现状,以及国内消费者与医生两大受众群发现和引证目前国内常用非处方药品说明书中存在的诸多问题。第四部分为常用药品说明书设计改进对策,通过对前一部分国内药品说明书中出现的诸多问题进行内容及规范的设计改进,用全新视角探究国内非处方药品说明书的改革思路,使用患者自我治疗思维设计导图,展望药品说明书设计的全新面貌。最后一部分为结语。本文试图探索中国非处方药品说明书诸多问题的本质特征与规律,从现代平面设计分析的角度来研究和改进现有说明书,希望能够抛砖引玉,与说明书设计同行进一步探讨完善。(本文来源于《中央美术学院》期刊2017-04-01)

梁彦闯[10](2016)在《李士懋处方黄芪的常用配伍》一文中研究指出李士懋,河北中医学院教授,第二届国医大师,倡导“溯本求源,平脉辨证”,临床善于治疗心脑血管、肿瘤等内科杂病。笔者曾有幸随先生出诊,诊治之余,整理先生运用黄芪的常用配伍,述之于下。李士懋认为黄芪善补脾肺之气,且可补肝气,气虚之人多可用之。临床上主(本文来源于《中国中医药报》期刊2016-10-14)

常用处方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分析医师对儿童群体开具处方药的标准,保证处方药使用的科学性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16年8月至2017年7月期间到门诊开具处方药的病例,共计12919份。结果 12919份处方药里,9652份处方开具了注射剂,占比74.8%,约8504份处方开具了抗菌性的药品,占比65.83%。对患者仅开具抗生素药品的有6546份处方,比例为50.63%;对患者实施二联用药的处方有1641例,比例为12.8%;对患者实施叁联用药的患者有319例,比例为2.47%。医师开具的处方并不适宜儿童病症的有1671例,比例是12.94%;主要是抗生素类的药物开具不科学,比例为3.98%;此外不合理的联合用药和剂量不合理也占一部分,比例是2.46%和2.03%。结论医师对儿童开具的处方药有不规范、不科学的情况,尤其是医师开具的注射剂药品及抗菌类的药品不科学,门诊要严格监督医师开具处方药的行为,对其开具的处方进行审查,保证医师开具的处方适应患病儿童的病症。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常用处方论文参考文献

[1].周荣娟.妊娠期妇女常用皮肤外用药物的处方集及说明书调查[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9

[2].丁翠芳,刘卫.儿科门诊用药处方中常用药物的合理性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9

[3].沈禕.中医药治疗骨质疏松症的常用处方分析评价[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

[4].付非,刘桐.网上药店与实体药店药品价格比较——常用非处方药吉林地区价格调研报告[J].沈阳药科大学学报.2018

[5].马诗瑜,杨婉花,徐培红.某院门、急诊常用中药注射液3281张处方点评及用药合理性分析[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18

[6].皮燕,唐源,孙军刚,杨晓虹.针灸治疗原发性失眠常用选穴处方优化研究[J].四川中医.2018

[7].刘双双.中医药治疗骨质疏松症的常用处方分析[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7

[8].徐华光.中医药治疗骨质疏松症的常用处方分析[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7

[9].李潇然.药品说明书规范设计研究[D].中央美术学院.2017

[10].梁彦闯.李士懋处方黄芪的常用配伍[N].中国中医药报.2016

论文知识图

治疗胃癌常用处方药物组成现代临床数据中腰痛病各证型药物使用分...未命名部分处方命名库2处方匹配度百分...药事和药物使用管理的追踪评价步骤与流...年版《中国药典》无毒和毒性药物剂...门诊癌痛患者麻醉药品使用管理流程

标签:;  ;  ;  ;  ;  ;  ;  

常用处方论文_周荣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