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血吸虫病误诊23例分析

急性血吸虫病误诊23例分析

一、急性血吸虫病误诊23例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左玉婷,王浩,周水茂,何建敏,施晓莺,罗华堂,徐明星[1](2021)在《2020年武汉市1例省外输入性急性血吸虫病例分析》文中认为2020年武汉市报告1例输入性急性血吸虫病病例,该病例在外省务工时,因前往长江江滩下水游玩接触疫水而感染血吸虫病,自发病至确诊历时20 d、辗转4家医疗机构,一度病危。该病例血吸虫病防治意识淡薄和相关医疗机构血吸虫病诊断意识缺乏可能是该病例发生并进展到重症的主要原因。应进一步加强流动人员血吸虫病健康教育,同时切实提高临床医生血吸虫病早期诊断的意识与能力。

胡勤明,杨政,袁喆,杨忠民[2](2018)在《我国急性血吸虫病临床特征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目的分析我国急性血吸虫病的临床特点,以提高临床医师对该疾病的认识。方法通过中国知网以"急性血吸虫病"为主题词,对2000年1月-2016年12月期间发表的中文文献进行检索,回顾性分析我国急性血吸虫病相关临床研究文献。结果共纳入26篇临床研究,1380例急性血吸虫病患者。感染病例数由高到低依次分布于湖北(656例)、四川(312例)、湖南(154例)、安徽(154例)、云南(51例)、江西(24例)、江苏(19例)、浙江(10例)等省份,感染人群以学龄期儿童及青壮年为主,均有明确的疫水接触史,发病时间集中于夏秋季。临床特征有发热[1256(91.0%)]、腹泻[766(55.5%)]、咳嗽[650(47.1%)]、腹痛[538(39.0%)]、畏寒[410(29.7%)]、脓血便[309(22.4%)]、腹胀[182(13.2%)]、头痛[50(3.6%)]、尾蚴性皮炎[48(3.5%)]等症状。实验室表现包括感染患者白细胞[885(64.1%)]和嗜酸性粒细胞[998(72.3%)]增多,粪便显微镜下可找到虫卵、毛蚴[901(65.3%)]和(或)血清免疫学检测阳性[639(46.3%)],超声检查提示肝脾肿大[635(46.0%)]。结论临床医生对于有血吸虫疫区接触史的发热、腹痛、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患者,应考虑感染急性血吸虫病可能。

关周,吕山,李石柱,许静[3](2017)在《我国流动人口血吸虫病流行现状及防控挑战》文中研究指明血吸虫病防治工作正从控制向消除阶段迈进,由于社会发展和经济贸易往来频繁,流动人口在血吸虫病传播中的作用日益凸显。本文对我国流动人口血吸虫病的流行现状和特征进行系统回顾,分析流动人口血吸虫病防控工作面临的挑战,并对今后防控工作提出建议,供血吸虫病防治管理和技术人员参考。

吴伟,黄一心[4](2006)在《急性血吸虫病的误诊与吡喹酮诊断性治疗》文中研究说明收集40篇急性血吸虫病的误诊报道,分析了急性血吸虫病误诊的时间、误诊率、误诊病种和误诊的主要原因,并对急性血吸虫病的防治提出了建议。

杨传瑞,张卡琳,郭霞[5](1999)在《《重庆医学》1999年第28卷卷终主题词索引》文中研究说明

李宜锋,林丹丹[6](2019)在《控制急性血吸虫病在推进我国消除血吸虫病进程中的作用》文中研究说明急性血吸虫病是一种临床病情较重的血吸虫病。急性血吸虫病发病人数是评估一个地区血吸虫病疫情态势和防治效果的敏感指标,也是判定"突发疫情"、评价是否达到疫情控制或传播控制标准的重要指标。因此,做好急性血吸虫病防控工作,对我国既定血防目标的实现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分析了当前我国急性血吸虫病的发病特征及其发生原因,并就今后做好急性血吸虫病防控工作的策略和措施提出了建议。

丁嫦娥,丁兆军[7](2018)在《我国日本血吸虫病异位损害分析》文中认为目的分析日本血吸虫病异位损害情况,为诊疗提供参考。方法检索《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2007年以来所有异位日本血吸虫病的文献报道资料,进行统计分析与总结。结果 2007—2017年共报道异位血吸虫病211例,其中脑异位损害160例,占75.83%;肺异位损害45例,占21.33%;卵巢、输卵管、眼、脊髓、皮下、腮腺异位损害各1例。胃肠等消化道血吸虫病12例。结论脑和肺血吸虫病异位损害发生率和误诊率最高,具有呼吸系统、神经系统症状和体征血吸虫病患者应首先排除血吸虫异位损害。血吸虫病疫区要重视异位血吸虫病诊断与治疗。异位血吸虫病预后大多良好,其病原治疗药物首选吡喹酮。

关周[8](2018)在《洞庭湖流域渔船民血吸虫病KABP调查及感染影响因素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目的了解流动人口血吸虫病疫情变化趋势,掌握流动人口中重点人群渔船民的血吸虫感染情况及其相关影响因素,为制定流动人口血吸虫病精准防控对策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005-2014年全国血吸虫病监测点流动人口监测数据和资料,开展描述性统计分析,计算流动人口血吸虫抗体阳性率、校正感染率,通过卡方检验比较不同年度、地区和职业人群之间的血吸虫感染水平,掌握流动人口血吸虫病疫情特征及变化趋势,了解流动人口中血吸虫病传染源特征。在此基础上,选择洞庭湖流域岳阳县对流动人口中的血吸虫病高危人群渔船民开展横断面调查。设计统一问卷,内容包括血吸虫病防治基本知识、态度及信念、行为现状及其接受健康教育等,通过问卷调查,计算血防知识知晓率、血防态度正确率、信念正确率、正确行为形成率等指标。同时,收集渔船民的粪便样本,开展问卷调查,收集渔船民血吸虫病防控措施、渔船民疫水接触情况、查治历史等信息。对收集的粪便样本,用DNA抽提试剂盒抽提粪便DNA。针对日本血吸虫18S-rRNA基因片段合成特异性引物对(18S-FW:5-TTCCGATAAC GAACGAGAC-3’,18S-RV:5’-AGCGA TAAAG CCACT ACAAC-3’),以提取的粪便DNA为模板,采用PCR方法进行扩增,每批实验均设置阴性、阳性对照。分别取PCR扩增产物及DNA marker加样至1.5%琼脂糖凝胶,电泳后PCR扩增产物在469 bp位置处出现相应条带即判为血吸虫核酸阳性,否则判为血吸虫核酸阴性。随后,采用单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对渔船民血吸虫感染的相关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2005-2014年间,全国血吸虫病监测点累计监测流动人口 11834人,其中11558人接受了血清学检查,发现血清学阳性者419人,370名血清学阳性者接受了病原学检查,病原学阳性者为25人,其中渔船民19人。2005-2014年间,除2013、2014年血吸虫校正感染率为0之外,其他年份流动人口校正血吸虫感染率为0.07%~0.74%,以2006年最高,2008年最低。感染率在不同年份、不同职业和不同地区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年份=15.10,P年份=0.03;χ2职业=115.18,P职业<0.01;φ2地区=13.18,P地区<0.01)。渔船民的血吸虫校正感染率较高。对湖南省岳阳县的渔船民进行调查,共计调查渔船民601人。血防知识、态度、信念和行为(KABP:Knowledge,attitude,belief,practice)调查结果显示,渔船民的血防知识知晓率为76.66%,其中关于血吸虫感染方式、中间宿主、预防方法三项问题的知晓率均在95%以上,关于血吸虫病对儿童的影响、对妇女的影响以及治疗药物三项问题的知晓率低于70%。渔船民血防态度及信念正确率为90.35%,安装粪便收容器、使用岸上公共厕所及服药的血防态度正确率均在95%以上,而预防、治愈血吸虫病的信念正确率在90%以下。血防正确行为形成率为56.91%,渔船民接受查病、接受治疗和服药的正确行为率均高于98%,但是使用粪便收容器、接触野外水体时的防护行为以及使用岸上公共厕所的正确行为率均低于35%。本次横断面研究在血防KABP调查的同时,对601名渔船民开展了血吸虫感染情况和影响因素调查。调查对象中男性占57.40%,以副业渔船民为主,占59.90%,91.18%的调查对象为初中及以下文化水平,整体年龄偏大,40岁以上人群占87.53%。PCR检测共发现阳性样本83个,血吸虫核酸阳性率为13.81%(83/6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从事现职业时间、历史治疗次数、近两年治疗血吸虫病情况为渔船民血吸虫感染的主要影响因素。结论渔船民是流动人口中血吸虫感染的高危人群,因流动性强,监管困难,应在今后的监测和防治工作中给予高度重视。渔船民血防知识知晓率和血防态度及信念正确率较好,但是血防正确行为率相对较差,血吸虫感染现状仍不容乐观。从事现职业时间较长、年龄较小、历史治疗血吸虫病次数较少、近两年未治疗过血吸虫病的渔船民感染血吸虫的风险更高,需针对以上人群强化防治措施,精准防治血吸虫病。

刘明社,孙希,吕志跃,吴忠道[9](2018)在《我国医学院校人体寄生虫学课程建设面临的问题与挑战》文中指出文章调查了中国大陆的64所高等医药院校寄生虫学课程的设置情况;评估了课程设置就寄生虫学课程对医学生培养可能带来的影响,指出课程设置中存在的学时偏少、重视不够的问题,对于国家"一带一路"发展的影响以及对新的输入性寄生虫病的出现和危害带来的挑战,为医学教育模式改革和完善人体寄生虫学课程建设提供了第一手证据资料。

王彬,王文华,韩志强,侯立军[10](2014)在《中枢神经系统血吸虫病诊断研究进展》文中提出血吸虫病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影响社会经济发展的贫穷所致传染病。目前,全球有76个国家和地区流行血吸虫病,感染者超过2亿,每年因血吸虫感染所致的死亡人数超过20万[1])。我国主要流行日本血吸虫病。截至2012年底,全国仍有血吸虫病人24万余例[2])。其病原日本血吸虫成虫主要寄生于人或哺乳动物的门静脉和肠系膜静脉系统。当成虫移行至宿主脑部异位寄生时,即可引起

二、急性血吸虫病误诊23例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急性血吸虫病误诊23例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2020年武汉市1例省外输入性急性血吸虫病例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病例资料
2 流行病学调查
3 讨论

(2)我国急性血吸虫病临床特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1.2 纳入标准及剔除标准
2 结果
3 讨论

(3)我国流动人口血吸虫病流行现状及防控挑战(论文提纲范文)

1 流动人口概况
2 流动人口血吸虫病流行现状
    2.1 流动人口对血吸虫病传播的影响
    2.2 流动人口血吸虫病流行现状
        2.2.1 感染地分布集中
        2.2.2 职业特征明显
        2.2.3 农村向城市蔓延
        2.2.4 境外感染病例增加
        2.2.5 三峡库区潜在流行风险增加
3 流动人口血吸虫病防控面临的挑战
    3.1 流动人口基数大流动性强, 监管困难
    3.2 流动人口血防知识知晓率低, 防护意识薄弱
    3.3 达标地区防治机构血防意识淡薄, 现有监测体系尚不完善
    3.4 医疗机构血吸虫病诊治能力薄弱, 误诊误治现象普遍
4 流动人口血吸虫病防控建议
    4.1 建立管理机制, 强化防控意识
    4.2 加强确诊病例监管, 消除传播隐患
    4.3 强化健康教育, 提高防护意识
    4.4 加强科学研究, 提高诊治能力
5 结语

(4)急性血吸虫病的误诊与吡喹酮诊断性治疗(论文提纲范文)

1 基本情况
2 误诊时间与误诊率
3 误诊病种
4 典型病例
5 误诊的主要原因
6 吡喹酮诊断性治疗
7 建议

(6)控制急性血吸虫病在推进我国消除血吸虫病进程中的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1 急性血吸虫病及其防控意义
2 急性血吸虫病发病特征
3 急性血吸虫病发生原因
4 急性血吸虫病防控策略和措施的建议
5 展望

(7)我国日本血吸虫病异位损害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1.2 方法
        1.2.1 检索方法
        1.2.2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一般资料
    2.2 血吸虫异位损害类型
        2.2.1 脑异位血吸虫病
        2.2.2 肺异位血吸虫病
        2.2.3 脊髓异位血吸虫病
        2.2.4女性生殖系统异位血吸虫病
        2.2.5 腮腺异位血吸虫病
        2.2.6 眼异位血吸虫病
        2.2.7 皮下异位血吸虫病
        2.2.8 胃及十二指肠等消化系统血吸虫病
3 讨论

(8)洞庭湖流域渔船民血吸虫病KABP调查及感染影响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1 研究意义
    2 研究目标
    3 研究内容
    4 技术路线图
    参考文献
第一部分 全国血吸虫病监测点流动人口血吸虫感染情况分析
    引言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洞庭湖区渔船民血吸虫病防治基本知识、态度及信念、行为分析
    引言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参考文献
第三部分 洞庭湖区渔船民血吸虫感染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引言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参考文献
研究总结
致谢
附录
在学期间发表文章
综述
    参考文献
研究简报
论着

(9)我国医学院校人体寄生虫学课程建设面临的问题与挑战(论文提纲范文)

1 调查方法
2 调查结果
    2.1 全国高等医学院校临床医学专业的寄生虫学课程学时设置
    2.2 医学院校各专业寄生虫学课程的学时数设置
    2.3 各个专业选择寄生虫学教学内容情况
    2.4 寄生虫学课程学时设置的个案分析
3 讨论

(10)中枢神经系统血吸虫病诊断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一、脑电图(EEG)
二、脑脊液免疫诊断
三、电子计算机X射线断层扫描技术(CT)
四、磁共振成像(MRI)
五、结语

四、急性血吸虫病误诊23例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2020年武汉市1例省外输入性急性血吸虫病例分析[J]. 左玉婷,王浩,周水茂,何建敏,施晓莺,罗华堂,徐明星. 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 2021(06)
  • [2]我国急性血吸虫病临床特征分析[J]. 胡勤明,杨政,袁喆,杨忠民. 临床肝胆病杂志, 2018(05)
  • [3]我国流动人口血吸虫病流行现状及防控挑战[J]. 关周,吕山,李石柱,许静.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2017(06)
  • [4]急性血吸虫病的误诊与吡喹酮诊断性治疗[J]. 吴伟,黄一心. 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 2006(04)
  • [5]《重庆医学》1999年第28卷卷终主题词索引[J]. 杨传瑞,张卡琳,郭霞. 重庆医学, 1999(06)
  • [6]控制急性血吸虫病在推进我国消除血吸虫病进程中的作用[J]. 李宜锋,林丹丹. 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 2019(06)
  • [7]我国日本血吸虫病异位损害分析[J]. 丁嫦娥,丁兆军. 中国热带医学, 2018(09)
  • [8]洞庭湖流域渔船民血吸虫病KABP调查及感染影响因素分析[D]. 关周.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2018(01)
  • [9]我国医学院校人体寄生虫学课程建设面临的问题与挑战[J]. 刘明社,孙希,吕志跃,吴忠道. 基础医学教育, 2018(01)
  • [10]中枢神经系统血吸虫病诊断研究进展[J]. 王彬,王文华,韩志强,侯立军. 热带病与寄生虫学, 2014(01)

标签:;  

急性血吸虫病误诊23例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