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纳米压痕法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纳米,压痕,复合材料,弹性模量,工业,刚度,合金。
纳米压痕法论文文献综述
汪利斌,秦黎,闻寄勤,丁锡锋[1](2019)在《纳米压痕法测定NiTi形状记忆合金表面氧化膜纳米硬度和弹性模量》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高温氧化制备NiTi形状记忆合金表面氧化膜;并采用纳米压痕法测量氧化膜的纳米硬度和弹性模量。结果表明:当氧化处理时间为2、4 h时,随着氧化处理温度的升高,氧化膜纳米硬度和弹性模量先减小后显着提高,峰值约为700℃,随后降低;当衬底温度在600、700℃时,处理时间都存在一个阀值,分别是4、2 h,超过这个阀值以后,氧化膜的纳米硬度和弹性模量都会随着时间的增加而显着增大;氧化处理时间对氧化膜抗塑性(H/E及H~3/E~2)的影响不显着。(本文来源于《热加工工艺》期刊2019年06期)
李岳,李志刚,何慧娟[2](2019)在《纳米压痕法测量Ti13Nb13Zr医用钛合金蠕变应力指数》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室温下利用纳米压痕仪测量了Ti13Nb13Zr的弹性模量与硬度,分析其蠕变行为的规律。通过改变实验的加载速率与最大载荷,确定这两个因素对蠕变行为的影响。在最大载荷下,给压头保载5 min,通过保载过程中材料的压痕应变率和硬度之间的关系得到了该材料在常温下的蠕变应力指数。结果表明,Ti13Nb13Zr的弹性模量约为148. 1 GPa,硬度约为5. 62 GPa。实验结果与加载速率和最大载荷无关,只与材料本身性质相关。最终测得材料的蠕变应力指数范围在28. 98~34. 66之间。(本文来源于《科学技术与工程》期刊2019年04期)
莫明珍,曹标,李俊杰[3](2018)在《纳米压痕法测试微纳米涂层的力学性能》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G200型微/纳米压痕仪,测试了不同微纳米级涂层材料的力学性能。结果表明:使用纳米压痕法能检测和表征微纳米涂层材料的硬度和弹性模量及其随涂层厚度的变化趋势,从而了解涂层的力学性能以及与基体的结合质量情况;纳米压痕法测试涂层力学性能时存在明显的表面效应,一般建议压入深度不小于20μm,以保证表面粗糙度引起的压入深度的不确定度小于5%。(本文来源于《理化检验(物理分册)》期刊2018年07期)
Tanveer,lqbal,Saima,Yasin,Ahmad,Shakeel,Hamayoun,Mahmood,Fahad,Nazir[4](2018)在《用纳米压痕法分析溶剂对聚醚醚酮(PEEK)力学性能的影响(英文)》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采用纳米压痕分析方法研究丙酮对聚醚醚酮(PEEK)在不同的暴露时间的表面力学性能的影响.实验以恒定加载速率(/mbo×10nm/s)以及到最大压痕位移(1000 nm)条件下进行.以压痕硬度和弹性模量作为连续刚性模式压痕中穿透位移的连续函数.实验数据显示,随着溶剂环境中PEEK暴露时间从0增加到18天,峰值的载量从~5.2mN降低到~1.7 mN. PEEK样品的弹性模量和硬度也随溶剂环境中暴露时间的变化而呈下降趋势.采用两个经验模型拟合硬度随着暴露时间变化的函数,与实验值显示出很好的一致性.(本文来源于《Chinese Journal of Chemical Physics》期刊2018年02期)
张舒婷[5](2017)在《基于纳米压痕法的Ag-石墨烯Sn-Ag-Cu无铅钎料的力学行为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电子产品的飞速发展,钎焊接头趋于小型化、轻量化,这对钎料的力学性能、电特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传统无铅钎料96.5Sn-3.5Ag-0.5Cu(SAC)中加入纳米银修饰的石墨烯(Ag-GNSs),制成复合钎料,有望提高其综合性能。本文主要通过纳米压痕试验方法,研究新型纳米无铅复合钎料的力学性能。本文主要工作及研究结果如下:(1)通过纳米压痕试验研究SAC及其复合钎料的弹性模量、硬度、蠕变性能等力学性能。首先研究了制备工艺对复合钎料性能的影响,发现球磨法制备的复合钎料的弹性模量、硬度、蠕变性能都优于机械混合法。其次研究了Ag-GNSs和GNSs两种不同强化相对复合钎料纳米压痕性能的影响,结果显示Ag-GNSs强化相的强化效果优于GNSs。最后研究了Ag-GNSs强化相含量对复合钎料纳米压痕性能的影响,发现随着Ag-GNS含量的增加,复合钎料的弹性模量、硬度、蠕变性能增强。当添加0.2 wt.%Ag-GNS时,复合钎料的弹性模量、硬度、蠕变性能等都下降。(2)通过纳米压痕试验研究了压痕尺寸效应对SnAgCu复合钎料的蠕变性能、硬度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蠕变应力指数随着压痕深度的增加先降低后增加,这是由于蠕变变形机制的变换及硬化效应引起的。而硬度先随压痕深度的增加而降低,然后增加,最终又降低。(3)在纳米压痕载荷-压痕深度曲线中,发现存在屈服台阶(pop-in)现象,经分析发现这是由于在压头压入材料时,复合钎料内部发生弹塑性转变。并且,观察复合钎料的压痕形貌,发现压痕边缘出现了明显的凸起现象,这说明材料发生了明显的塑性变形,并将引起材料的弹性模量、硬度值等高于实际值。研究复合钎料在纳米压痕过程中的变形现象,可更好地理解纳米压痕变形现象,并提高试验精度等。(本文来源于《天津大学》期刊2017-12-01)
傅肄芃,严斌[6](2017)在《纳米压痕法测量比格犬牙周膜弹性模量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应用纳米压痕技术测定比格犬牙周膜弹性模量,为准确建立牙周膜本构模型奠定基础。方法对于比格犬下颌第一磨牙牙根横断面切片试样,采用纳米压痕技术沿牙长轴不同层面和同一层面牙根不同方位的牙周膜位点压入、卸载,获取加载-位移曲线,计算弹性模量,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基于纳米压痕法测得比格犬牙周膜下颌磨牙弹性模量约为1MPa左右。沿牙长轴不同牙根层面的牙周膜弹性模量没有显着差异,牙根同一层面不同方位(颊舌侧、近远中侧)的牙周膜弹性模量存在显着差异(P<0.05)。结论比格犬同一牙根的颊舌侧与近远中侧牙周膜弹性模量存在差异。(本文来源于《2017年国际正畸大会暨第十六次全国口腔正畸学术会议论文汇编》期刊2017-09-17)
杨文锋,赖跃,李绍龙,孙婷,刘畅[7](2017)在《基于纳米压痕法的民机复合材料胶接维修界面微区力学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胶接维修是民机碳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CFRP)结构的重要维修方式,而胶接界面微观结构及微区力学性能几乎决定了胶接维修效果及耐久性。以共固化胶接维修试样为基础,以维修试样的界面微区为研究对象,采用扫描电镜(SEM)对界面微区形貌进行分析;采用纳米压痕仪对界面微区的微观力学性能进行测试,主要表征界面微区不同位置的微观硬度、模量及加载-卸载曲线。研究结果表明,胶接维修界面存在过渡区域,其宽度约为2μm;维修母体与补片中纤维的微观力学性能并无太大差异;但由于固化成型工艺不同(母体为热压罐工艺,补片及胶膜为真空袋工艺),母体树脂的硬度与弹性模量略高于补片树脂。(本文来源于《材料导报》期刊2017年S1期)
冀晓媛,蔡银,谢安,刘俊亮,朱沛志[8](2018)在《基于纳米压痕法的羟基磷灰石/聚乳酸复合材料力学性能表征》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准静态和动态纳米压痕技术研究了羟基磷灰石/聚乳酸(HA/PLA)复合材料在微纳尺度的表面力学性能。在静态模式下研究了保载和卸载时间对模量和硬度测试结果的影响。结果发现,当保载时间小于45s时,由于蠕变使保载和卸载时间对测试结果产生显着影响;保载时间短且卸载时间长时,在卸载段会形成"鼻子",为了避免"鼻子"选择保载时间为45s。在动态模式下研究了材料的动态力学性能,结果表明,存储模量和硬度均随着压入深度的增加而减小。压痕和划痕实验结果均表明:HA显着提高了PLA的力学性能,与纯PLA相比,9wt%HA/PLA复合材料的模量增加了35.5%,硬度增加了44.7%,蠕变深度下降了9.5%,相同载荷下的最大划痕深度和残余深度均小于纯PLA,表现出良好的弹性恢复能力和抗变形能力。(本文来源于《复合材料学报》期刊2018年03期)
罗雷,赵西成,刘晓燕,杨西荣[9](2017)在《纳米压痕法测量超细晶工业纯钛室温蠕变速率敏感指数》一文中研究指出室温下,采用复合细化(ECAP+冷轧+旋锻)工艺,制备出平均晶粒尺寸约为180 nm的超细晶工业纯钛,其抗拉强度高达870 MPa。利用纳米压痕仪对超细晶工业纯钛以恒加载速率/载荷的方式进行测试实验,通过测定压头保载阶段的压入位移和材料的硬度值计算得出室温蠕变速率敏感指数m值。结果表明:超细晶工业纯钛由于晶粒明显细化,晶界数量增多,晶界长度增加,位错增殖,在室温下表现出优良的抗蠕变能力,适合在压力环境下长期工作,其蠕变机理主要为蠕变位错机理。室温蠕变速率敏感指数m值与加载条件无关,主要由材料的微观组织决定。(本文来源于《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期刊2017年05期)
刘晓燕,赵西成,杨西荣,贾江平[10](2017)在《纳米压痕法分析ECAP变形工业纯钛的力学性能》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等径弯曲通道变形(Equal Channel Angular Pressing,ECAP)技术制备了不同晶粒尺寸的超细晶工业纯钛,通过纳米压痕测试技术对ECAP变形工业纯钛的力学性能进行研究,讨论了加载应变速率和晶粒尺寸对工业纯钛硬度测试结果的影响,进一步分析了ECAP变形工业纯钛的应变硬化能力和残余应力。结果表明:随着加载应变速率的增大和晶粒尺寸的减小,工业纯钛的硬度值增加。硬度-位移曲线表现出具有硬化效应的压痕尺寸效应(Indentation Size Effect,ISE)。纳米压痕形貌表明:ECAP变形工业纯钛的应变硬化能力降低,存在残余压应力。(本文来源于《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期刊2017年03期)
纳米压痕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在室温下利用纳米压痕仪测量了Ti13Nb13Zr的弹性模量与硬度,分析其蠕变行为的规律。通过改变实验的加载速率与最大载荷,确定这两个因素对蠕变行为的影响。在最大载荷下,给压头保载5 min,通过保载过程中材料的压痕应变率和硬度之间的关系得到了该材料在常温下的蠕变应力指数。结果表明,Ti13Nb13Zr的弹性模量约为148. 1 GPa,硬度约为5. 62 GPa。实验结果与加载速率和最大载荷无关,只与材料本身性质相关。最终测得材料的蠕变应力指数范围在28. 98~34. 66之间。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纳米压痕法论文参考文献
[1].汪利斌,秦黎,闻寄勤,丁锡锋.纳米压痕法测定NiTi形状记忆合金表面氧化膜纳米硬度和弹性模量[J].热加工工艺.2019
[2].李岳,李志刚,何慧娟.纳米压痕法测量Ti13Nb13Zr医用钛合金蠕变应力指数[J].科学技术与工程.2019
[3].莫明珍,曹标,李俊杰.纳米压痕法测试微纳米涂层的力学性能[J].理化检验(物理分册).2018
[4].Tanveer,lqbal,Saima,Yasin,Ahmad,Shakeel,Hamayoun,Mahmood,Fahad,Nazir.用纳米压痕法分析溶剂对聚醚醚酮(PEEK)力学性能的影响(英文)[J].ChineseJournalofChemicalPhysics.2018
[5].张舒婷.基于纳米压痕法的Ag-石墨烯Sn-Ag-Cu无铅钎料的力学行为研究[D].天津大学.2017
[6].傅肄芃,严斌.纳米压痕法测量比格犬牙周膜弹性模量的研究[C].2017年国际正畸大会暨第十六次全国口腔正畸学术会议论文汇编.2017
[7].杨文锋,赖跃,李绍龙,孙婷,刘畅.基于纳米压痕法的民机复合材料胶接维修界面微区力学性能研究[J].材料导报.2017
[8].冀晓媛,蔡银,谢安,刘俊亮,朱沛志.基于纳米压痕法的羟基磷灰石/聚乳酸复合材料力学性能表征[J].复合材料学报.2018
[9].罗雷,赵西成,刘晓燕,杨西荣.纳米压痕法测量超细晶工业纯钛室温蠕变速率敏感指数[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17
[10].刘晓燕,赵西成,杨西荣,贾江平.纳米压痕法分析ECAP变形工业纯钛的力学性能[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