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循环冷却吸收装置论文_王叁保

导读:本文包含了内循环冷却吸收装置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装置,操作,效益,尾气,论文,吸收剂,巧联内。

内循环冷却吸收装置论文文献综述

王叁保[1](2000)在《内循环冷却吸收装置通过鉴定》一文中研究指出最近 ,国家石油和化学工业局组织专家对郑州工业大学承担的化工科技重点发展计划项目“内循环冷却吸收装置的研究与开发”进行了鉴定。郑州工业大学研究开发的内循冷却吸收装置 ,由外壳、内冷却系统和内件组成 ,它利用溶液的密度差 ,使吸收剂在设备内形成自然循环 ,(本文来源于《中国石油和化工》期刊2000年01期)

钟康春[2](1999)在《外循环冷却氨吸收装置的设计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小氮肥厂等压氨回收系统的净氨塔一般都由冷却水箱移热,结构复杂,造价较高,需经常检修。我厂利用原500合成系统的1台6m3液氨贮槽和冰机冷却排管设计了1套外循环冷却氨吸收装置(图1)。图1等压氨回收系统流程简图1.加压泵2.缓冲器3.吸收冷却排管该装置...(本文来源于《化肥工业》期刊1999年04期)

钟康春,章伟[3](1999)在《外循环冷却氨吸收装置的设计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对于小氮肥厂合成工段的放空气和驰放气中的氨回收,大部分厂都有等压回收系统。我厂利用原ty500合成系统的1台6m3的波氨贮柏和1列冰机冷却排管设计了1套外循环冷却氨吸收装置。见图1。回Ik等压回收系统拉程简回1.加压系;2.缓冲器;3.吸收冷却排管该装置(本文来源于《化工设计通讯》期刊1999年03期)

周俊源,白兰超[4](1998)在《内循环冷却吸收装置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介绍了内循环冷却氨等压回收吸收装置的工艺流程、运行情况、投资和经济效益。说明该装置有较高的氨吸收效率,并取得较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本文来源于《河南化工》期刊1998年09期)

王叁保,袁振伟,王保林[5](1997)在《内循环冷却吸收装置及其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根据对吸收操作特点的分析,开发设计了一种内循环冷却吸收装置。该吸收装置在合成氨厂使用中显示了较高的吸收效率,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试验证明,该装置有利于碳化尾气的处理,解决碳化“水平衡”问题。(本文来源于《小氮肥设计技术》期刊1997年03期)

王保云,李巧联,曹清华[6](1997)在《内循环冷却吸收装置在我厂氨等压回收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介绍了内循环冷却氨等压回收吸收装置的工艺流程、运行情况及投资和经济效益。说明该装置有较高氨的吸收效率,并取得较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本文来源于《小氮肥设计技术》期刊1997年03期)

王叁保,袁振伟,王保林[7](1997)在《内循环冷却吸收装置的开发及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根据吸收操作的特点,开发设计了一种内循环冷却吸收装置。该吸收装置在合成氨厂使用中显示出了较高的吸收效率,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试验证明,该装置有利于碳化尾气的处理,能解决碳化“水平衡”问题。(本文来源于《化肥工业》期刊1997年02期)

李巧联,王保云,曹清华[8](1997)在《内循环冷却吸收装置在我厂等压氨回收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内循环冷却吸收装置在我厂等压氨回收中的应用李巧联王保云曹清华(河南省南阳市氮肥厂473131)过去,我厂采用减压回收合成二气中的氨,因其回收效率低,既浪费氨又污染大气。1996年,我厂决定改造合成二气氨回收系统,上马等压氨回收装置。目前小氮肥厂合成二...(本文来源于《小氮肥》期刊1997年03期)

谭建一,马和平,王叁保[9](1996)在《内循环冷却吸收装置在合成氨厂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根据对吸收操作的分析,开发设计了一种内循环冷却吸收装置。在合成氨厂使用中显示了较高的吸收效率,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本文来源于《河南化工》期刊1996年12期)

内循环冷却吸收装置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小氮肥厂等压氨回收系统的净氨塔一般都由冷却水箱移热,结构复杂,造价较高,需经常检修。我厂利用原500合成系统的1台6m3液氨贮槽和冰机冷却排管设计了1套外循环冷却氨吸收装置(图1)。图1等压氨回收系统流程简图1.加压泵2.缓冲器3.吸收冷却排管该装置...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内循环冷却吸收装置论文参考文献

[1].王叁保.内循环冷却吸收装置通过鉴定[J].中国石油和化工.2000

[2].钟康春.外循环冷却氨吸收装置的设计应用[J].化肥工业.1999

[3].钟康春,章伟.外循环冷却氨吸收装置的设计应用[J].化工设计通讯.1999

[4].周俊源,白兰超.内循环冷却吸收装置的应用[J].河南化工.1998

[5].王叁保,袁振伟,王保林.内循环冷却吸收装置及其应用[J].小氮肥设计技术.1997

[6].王保云,李巧联,曹清华.内循环冷却吸收装置在我厂氨等压回收中的应用[J].小氮肥设计技术.1997

[7].王叁保,袁振伟,王保林.内循环冷却吸收装置的开发及应用[J].化肥工业.1997

[8].李巧联,王保云,曹清华.内循环冷却吸收装置在我厂等压氨回收中的应用[J].小氮肥.1997

[9].谭建一,马和平,王叁保.内循环冷却吸收装置在合成氨厂的应用[J].河南化工.1996

论文知识图

改进后的密封结构

标签:;  ;  ;  ;  ;  ;  ;  

内循环冷却吸收装置论文_王叁保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