焉耆盆地中新生代构造演化与油气聚集

焉耆盆地中新生代构造演化与油气聚集

杨斌谊[1]2004年在《焉耆盆地中新生代构造演化与油气聚集》文中研究表明焉耆盆地是位于南天山褶皱带上的一个中、新生代迭合盆地,处于塔里木、准噶尔及鄯善地块之间的特殊构造部位,经历了复杂的构造变动和强烈的后期改造,盆地地层剥蚀严重,研究其发育演化史难度颇大,致使对盆地属性及其发生、发展、衰退、消亡等过程的认识分歧较大。焉耆盆地自1993年投入全面勘探开发工作以来,已相继发现宝浪油田(1994)和本布图油田(1995)。随后的几年,盆地油气勘探效率逐年下降,主要在已发现的两个油田范围内获得少许储量。因而对盆地的发展演化尤其是中新生代演化历史的进一步系统研究,探讨侏罗纪盆地原型、盆地后期改造特征及对油气聚集的影响,无疑将对盆地的下一步油气勘探工作有所裨益。同样,该工作将对中国西部众多中小型类似盆地的构造研究及其油气勘探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论文总体的研究思路是:以盆地研究的“整体、动态、综合”分析原则为指导,运用改造型盆地研究思路,突出改造过程的研究,采用与周邻类似盆地(库车坳陷、库米什盆地、尤尔都斯盆地)分析对比研究,探讨盆地属性及构造演化规律,进而探讨其对油气聚集的影响。 通过对焉耆盆地大地构造环境、侏罗纪沉积特征与演化、与周邻侏罗系对比、侏罗系剥蚀厚度与古沉积边界、平衡剖面与古构造恢复等研究认为,焉耆侏罗纪原型盆地性质为微拉张背景下的伸展断陷盆地。其形成的动力学机制为碰撞造山期后地壳冷却及应力松驰所导致的热塌陷沉降和伸展沉降的综合结果,可以归结为水平和垂向上两种地壳运动的结合。在上述研究基础上,认为焉耆盆地形成演化可分为,焉耆—库车前陆盆地阶段(T)、造山期后伸展盆地发育阶段(J)、挤压隆升剥蚀阶段(K)、区域(塌陷、伸展)沉降盆地阶段(E)和陆内破裂前陆盆地阶段(N+Q)等五个阶段。现今焉耆盆地属性为一典型的中生界残留盆地,在侏罗纪原型盆地的基础上经历了后期的燕山运动晚期及喜山运动中晚期的强烈改造,侏罗纪盆地伸展构造形态已很少保存,大多遭受强烈改造而显示为挤压性质,并最终形成焉耆盆地现今构造格局。 焉者盆地自中晚叁迭世至早中侏罗世沉积相研究表明,侏罗纪时期盆地湖泊面积宽广,湖泊发育,其沉积演化与西北地区同时期诸盆地的沉积演化具良好的一致性,表现为一种准平原化作用下的较广泛沉积,与周邻地区的侏罗系应有更多的联系。 通过对焉耆侏罗纪盆地原始沉积范围的研究,认为侏罗纪原型盆地的古沉积边界远大于现今盆地侏罗系残留边界。碎屑含砾百分比、碎屑岩矿物成熟度指数和碎屑重矿物稳定系数研究表明。侏罗纪的主要时期盆地北部距物源区最近,水动力活跃,南部离物源区最远,水动力不活跃,沉积水体较为稳定。这表明侏罗纪焉耆盆地的北部边界较接近于现今侏罗系的北部边界,应该比现今侏罗系残留北界更靠北一些;而南部古沉积边界要较现今边界更靠南,应在库鲁克塔格地区以南,或包括库鲁克塔格地区。 与周邻侏罗系(库车坳陷、库米什盆地、尤尔都斯盆地)对比研究表明,焉耆盆地与库车地区和库米什地区侏罗纪时期应为相连通的统一盆地,库车地区于晚白垩世发生区域隆升,致使包括库车地区在内的整个焉耆—库车盆地缺失晚白垩世地层,焉耆—库车盆地发育中断,故盆地东界应为托克逊断裂附近,往西则应过霍拉山与库车地区相连。 平衡剖面研究结果表明。焉耆盆地侏罗纪时期整体处于弱伸展状态,盆地起伏不大,断裂不发育,发育有同沉积正断层,并沉积了中上侏罗统和下白垩统,于燕山运动晚期遭受强烈冲断隆升,造成盆地部分中侏罗统、上侏罗统剥蚀和下白垩统完全剥蚀,形成现今盆地的基本构造形态。原型盆地遭到破坏。博湖坳陷南部凹陷主要表现为强烈的隆升和冲断,形成了一系列冲断隆起带,而北部凹陷燕山运动晚期的作用强度较小,并伴随有一定的左行剪切活动,形成了一系列NW向和NNW向较宽缓构造带。对博湖坳陷构造变形的分析表明,盆地燕山运动晚期的改造作用其形成时间、构造幅度具有由南向北、由东向西逐渐变新、变小的趋势。 焉舍盆地喜山运动中晚期的改造作用相对较弱,主要表现在盆地早期形成的隆起边缘的冲断作用有所加强,而在中心部位则较弱。构造变形造成侏罗系与上覆第叁系一同卷入褶皱,两个层系背斜高点、轴向一致,最终定型一系列NW向构造带,如宝浪苏木构造带和本布图构造带等。盆地于喜山期形成了一些新的构造圈闭,同时对燕山期形成的一些先期圈闭有一定的改造作用,或继承并最终定型,或遭受破坏。 通过对焉誉盆地烃源岩生烃史、流体包裹体测温、储层自生伊利石同位素测年、油藏饱和压力及构造运动等综合分析认为,盆地主要有两期油气成藏事件,第一期发生在侏罗纪末期,第二期发生在第叁纪晚期。焉者盆地喜山运动中晚期的构造运动导致油气运移再分配,形成晚期再调整油藏,具有典型的“晚期调整”“晚期定型”、“晚期成藏”特征。 焉誉盆地圈闭形成演化可以分为叁个主要阶段,即晚叁迭世至侏罗纪末、侏罗纪末至早第叁纪末和第叁纪末至第四纪,圈闭整体捕获油气能力较差.唯有那些继承性发展良好并最终定型的圈闭构造,才能很好的捕获油气。盆地圈闭主要集中于?

李永林[2]2002年在《新疆焉耆盆地构造演化与含油气系统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焉耆盆地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境内,是一个上迭在海西期南天山造山带之上的中新生代迭合盆地,面积1.3×10~4km~2。中生界为一残留盆地,残存的叁迭—侏罗系为一套含煤岩系,其上被新生界的红色磨拉石沉积所覆盖。盆地自1993年9月开始规模性油气勘探,到2001年底,发现并探明了宝浪、本布图两个油田,累计含油面积26.3km~2,探明油气储量4172×10~4t(油当量),建成原油生产能力23×10~4t,取得了比较显着的经济效益。论文总的指导思想是以现代石油地质理论为基础,以整体、动态、系统、综合分析为原则,以成盆—成烃—成藏研究为主线,运用正、反演相结合的残留盆地油气成藏系统评价思路,采用构造物理模拟、平衡剖面复原和多种测试新技术,从盆山耦合关系切入,研究含油气系统成藏要素及其相互作用过程,探讨油气成藏主控因素和油气分布的有序性,取得如下创新性成果和认识: 1、系统分析了焉耆盆地形成演化与天山构造带的关系,提出盆地南侧的库鲁克塔断隆在早古生代为一大型裂陷槽,之后随着天山构造带的演化,经历了多次开合运动。海西晚期运动之后,库鲁克塔格区经历了强烈的挤压,形成一个大型的“V”形冲断—褶皱构造带,焉耆盆地位于该“V”形冲断—褶皱构造带的北翼。因此库鲁克塔格裂陷槽的构造反转是焉耆盆地构造变形的主要力学来源。 2、描述了盆地内的构造样式。认为盆地内构造变形具有南北分带、东西分块的菱形格局特征,盆地以东西向的挤压冲断构造带为主,北西向构造带是一个与东西向挤压构造带伴生的构造变换带,主要在变形过程中起调节作用。主要的断层—褶皱组合样式有冲断推覆构造、迭瓦冲断层—断展褶皱组合、对冲断层—冲凹构造、背冲断层—冲起构造和正花状构造。盆地的变形具有基底卷入性、多期性、继承性、同生性、递减性、迁移性和变换调节性的特点。焉耆盆地前中生代基底硬块的形态及内部结构对中新生代盆地的形成及形变具有重要的控制作用,现今盆地的构造格局和重要的边界断层都与基底的结构有关。 3、首次进行了系统的平衡剖面反演和构造物理模拟正演,结合区域构造背景及盆地沉积层序演化,排除了侏罗纪为拉张盆地的假设,认为焉耆盆地属于天山复合造山带内的一个中新生代山间挤压盆地(再生前陆盆地)。根据构造变形及盆地沉积特征,论述了焉耆盆地中、新代构造演化的叁个阶段,即早、中侏罗世弱挤压阶段、燕山晚期强烈挤压阶段和喜山期对冲构造发育阶段。 4、采用烃源岩生烃史、油气成熟度、流体包裹体、储层自生伊利石同位素年代学和圈闭演化史综合方法,确认焉耆盆地侏罗系油气藏具有叁期成藏的特点,第一期发生在侏罗纪晚期,是盆地的主要成藏期,第二期为侏罗纪末至白垩纪的油气藏破坏、调整和再分配期,第叁期发生在第叁纪,是盆地的次要成藏期。在此基础上,提出侏罗系含油气系统经历了侏罗纪晚期形成阶段、白垩纪调整—破坏阶段和第叁纪活化—再建阶段。 5、剖析了油气藏的圈闭成因类型和特征,建立了已知油气藏的成藏过程和成藏模式。总结了构造作用是控制油气聚集、保存与分布的关键性和决定性因素,从而造就了油气分布的有序性。构造变形的分带性决定了南北凹陷油气分布与富集的差异性;由砂体与断裂组成的优势运移通道 新疆焉着盆地构造演化与含油气系统研究是决定生烃中心油气向周围正向构造大量运聚的关键因素;位于生烃中心油气运移有利指向,中新生代继承性发展、后期(燕山晚期与喜山期)保存条件较好的构造带是油气富集的主要场所;油气分布层位受储盖组合与纵向油源断裂控制;背斜圈闭最有利于油气聚集保存,但也存在其它类型非背斜油气藏的形成条件。 6、根据焉着盆地燕山期和喜山期构造变形的强度和保存情况,以及油气成藏流体动力学特点,将焉着盆地林罗系含油气系统划分为四个成藏流体动力单元:改造一再生型、改造一保存型、改造一残存型和改造一破坏型。不同成藏单元的流体性质、温压特点,油气运移聚集模式与保存状况有所不同,决定了其油气勘探的潜力不同。其中改造一再生型成藏单元是最有利的勘探地区。

李杭兵[3]2012年在《博湖坳陷构造样式与构造演化》文中指出博湖坳陷位于焉耆盆地南部,构造单元包括南部凹陷、种马场凸起和北部凹陷。研究区域为焉耆盆地博湖坳陷,面积5400km2。博湖坳陷处于盆山耦合的转换地带,构造特征复杂多变,不同区带和时期的构造控制因素不一致。本论文从构造地质学作为切入点来讨论,从构造的运动学、几何学及动力学等因素探讨博湖坳陷的构造特征对油气聚集的控制作用。焉耆盆地处于塔里木、准噶尔和吐哈叁大盆地之间,自南而北可分为博湖坳陷、焉耆隆起、和静坳陷,体现为“两坳一隆”的格局。盆地内分布较广泛的的地层自下而上分别为:下侏罗统八道湾组、叁工河组、中侏罗统西山窑组及新生界地层,大面积缺失中上侏罗统,全区缺失白垩系。沉积物主要为冲积扇、辫状河、辫状河叁角洲和湖泊相沉积,属于一套砂砾岩、泥岩、煤及炭质泥岩互层的陆相含煤地层。博湖坳陷断裂构造比较发育,断裂以北西西向、北西向为主,其中以北西西向断裂规模为最,常常横亘整个盆地,而平面上呈雁列式分布者居多。断层性质为逆断层,盆地内未见正断层发育,构造样式主要有逆冲迭瓦状、背冲式、对冲式、正花状等。平衡剖面技术是一种按照几何守恒原则而建立的地质剖面的正演和反演技术方法,是构造演化定性分析的有效手段。结合区域构造背景及盆地沉积层序演化,基于此方法选取焉耆盆地博湖坳陷主干剖面进行了恢复,并分析了各构造阶段的构造演化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博湖坳陷经历了早侏罗世挤压坳陷盆地阶段,中晚侏罗世稳定沉降阶段、新生代山前盆地叁个盆地演化阶段。根据构造演化阶段及盆地演化特征,利用前人关于博湖坳陷的生储盖特征及组合的总结,结合个各构造阶段形成时的盆地类型和沉积环境,分析了构造样式与构造演化对油气聚集的控制作用。从而指出博湖坳陷有利勘探层次、主要构造区带和勘探目标。

姚亚明[4]2004年在《焉耆盆地油气形成条件与分布规律》文中认为焉耆盆地地处新疆塔里木、准噶尔和吐哈叁大盆地之间,构造位置处于南天山褶皱带东端,是在海西期褶皱基底上发育起来的中新生代含油气、含煤沉积盆地,面积13000km~2。盆地具有两坳—隆的构造格局,自南而北划分为博湖坳陷、焉耆隆起、和静坳陷叁个一级构造单元。盆地沉积盖层由中生界叁迭系、侏罗系、新生界第叁系、第四系组成,侏罗系是其主要勘探目的层。河南油田自1993年9月开始对其开展规模性油气勘探,到2003年底,发现并探明两个油田(宝浪、本布图)、四个含油区块(宝中、宝北、本布图、本布图东),累计含油面积23.5km~2,探明石油地质储量4172×10~4t(油当量),建成原油生产能力23×10~4t,累计生产原油122×10~4t、天然气3.4×10~8m~3。不但证明了焉耆盆地是一个含油气盆地,而且还表明了该盆地是富集程度比较高、含油且含气的、具有良好油气勘探前景的一个盆地。焉耆盆地开展勘探工作十年来,在油气勘探取得突破和发现的同时,也获得了大量的地质资料,在此基础上开展的油气形成条件和分布规律研究,无论是对于总结这种现今小型含煤盆地的成烃成藏地质规律、还是对于指导焉耆盆地的进一步油气勘探工作都是十分有意义的。论文总的指导思想是以现代石油地质理论为指导,坚持从整体、动态、综合这一思路出发,始终贯彻成盆、成烃、成藏这一主线,立足于改造型盆地、高地温梯度、煤系地层成烃这一特点,运用残留盆地油气成藏系统评价思路,采用平衡剖面复原和多种测试新技术,研究成烃、成藏过程各要素及其相互关系,分析油气成藏的主控因素和油气的分布规律,取得了如下新的成果和认识: 1、在区域地质背景分析上,提出焉耆盆地的形成演化与天山造山带构造演化有密切的成因联系,并且是横跨在具有不同构造性质和演化历史的南天山构造带和库鲁克塔格之上,导致盆地结构、构造演化明显受其基底构造的控制,使盆地以焉耆断裂为界具有南北分带的深部结构特征。盆地北部基底属于南天山构造带,由大面积分布的中泥盆统和海西期花岗岩组成,为一被动陆缘坳陷带;盆地南部基底为库鲁克塔格区的地层建造,主要包括前震旦纪的结晶基底和古生代未变质地层。 2、在盆内构造形态研究上,阐明盆地内构造主要由近东西向的挤压构造带和北西向的变换构造带组成,反映出构造变形具有南北分带、东西分块的菱形构造格局特征。根据盆地内构造的复原结果分析,结合区域构造背景及盆地沉积建造特征,可以将焉耆盆地中新生代的演化划分为叁个主要阶段,即燕山早、中期弱伸展阶段,燕山晚期强烈挤压阶段和喜山期对冲构造格局形成阶段。 3、沉积和层序地层学研究表明,焉省盆地沉积盖层由中生界叁亚系、侏罗系,新生界第叁系、第四系组成,侏罗系含煤碎屑岩系是其主要勘探目的层.侏罗系可划分为辫状河一叁角洲、曲流河一滨浅湖以及湖泊一叁角洲等叁种层序类型,每一种层序类型可划分出低水位、水进和高水位体系域,代表了侏罗纪沉陷期的典型层序一体系域类型. 4几盆地热史与古地温分析认为,焉省盆地热演化史明显不同于西部其它盆地,表现为现今地温梯度:北部凹陷平均为3.48℃/l00米,南部凹陷平均为3.06℃/100米,比相邻的塔里木盆地1.8一2.5℃/100米、吐哈盆地2.36℃/100米明显要高.针对现今地温梯度较高的特点,从沉积盖层放射性元素含量、大地热流值等方面进行分析,从U、Th、K刃等放射性元素的含t不高、而大地热流值达到89mv/m,看,认为地温梯度高的原因来自地内深处,与焉奢断裂一霍拉山断裂对深部热源的沟通引起热源上升密切相关. 5、侏罗系煤系源岩评价与成烃机理研究表明,侏罗系煤系烃源岩有泥岩、碳质泥岩和煤岩,既生成原油,又能生成一定量的天然气,本区煤成烃的主要贡献组分为墓质镜质体,生_烃潜力八道湾组最优,西山窑组次之,叁工河组最差,有机质类型属典型的腐殖型,仅部分碳质泥岩和泥岩可达腐泥一腐殖型。侏罗系烃源岩均己进入成烃门限,门限深度北部凹陷为Z000m,南部凹陷为123Om,镜质体反射率为0.6~1.1%,处于液态生油窗范围,处于生油高峰期.油源对比研究表明,本区煤系烃源岩产烃率以泥岩最高,煤岩次之,碳质泥岩最差,生烃仍以煤系泥岩为主.通过与相邻的吐哈盆地、准噶尔盆地和塔里木盆地烃源岩特征进行对比,焉奢盆地泥岩类有机质丰度、资源丰度最高,其次为吐哈盆地,而有机质类型和成熟度则叁个盆地相当. 6、烃源岩的生烃史、流体包裹体、储层自生伊利石同位素年代学、油气成熟度综合分析结果表明,焉奢盆地侏罗系油气藏具有二期成藏的特点,第一期发生在晚白至世早、中期,是盆地的主要成藏期,第二期发生在第叁纪,是盆地的次要成藏期,本期仅发生在博湖坳陷的北部凹陷.在此基础上提出侏罗系含油气系统经历了晚白至世早、中期形成阶段和第叁纪活化一再造阶段。 7、总结出焉奢盆地油气成藏主控因素及油气分布规律为:油气紧邻主力生油次凹分布,位于生烃中心附近的构造带是油气运移聚集的主要区带;构造变形的分带性决定了博湖坳陷南北凹陷油气分布的差异性;中新生代继承性发展,后期保存条件较好的二?

陈建军[5]2007年在《新疆焉耆盆地中生代原盆面貌及其演化与改造》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焉耆盆地是位于南天山褶皱带上的一中、新生代改造残留盆地,处于塔里木、准噶尔和吐哈叁大盆地之间。后期强烈的改造,造成焉耆盆地古今面貌迥异。焉耆盆地经历了复杂构造变动及地层遭到强烈的剥蚀,这制约了对盆地发生、发展、衰退和消亡等过程的认识。河南油田自1993年开始对其开展规模性油气勘探,1998年发现并探明两个油田(宝浪、本布图)、四个含油区块(宝中、宝北、本布图、本布图东),侏罗系是其主要勘探目的层。但是,从1998至今油气勘探再无任何进展。2004年在盆地西部霍拉山前的城2井证实了霍拉山山前之下存在一套较厚的中生代地层,这显示盆地原始面貌与今盆地面貌存在巨大的差异。本文以改造盆地为指导思想,坚持从整体、动态、综合这一思路出发,以大量的磷灰石和锆石裂变径迹分析为主线,多学科、多种方法相结合,突出盆地演化及改造过程。本文在大量的磷灰石和锆石裂变径迹年龄分析的基础上,结合现今盆地构造格局和残留地层中岩石矿物特征及沉积环境研究以及与周邻中生代盆地地层、沉积相及烃源岩进行综合对比,系统地探讨了焉耆盆地周缘山体隆升时限、中生代原始面貌及其演化与后期改造特征,为盆地油气勘探提供重要的理论基础。本论文取得如下主要认识:1.焉耆盆地周缘山体及山前样品磷灰石和锆石裂变径迹分析表明山体隆升具有多期次的特征,但是中生代隆升较晚,始于早白垩世中晚期。2.通过对焉耆盆地现今残留中生代地层中的岩矿特征(碎屑含砾百分比、成熟度指数和重矿物稳定系数)及沉积环境分析,焉耆盆地中生代物源区位于盆地北部,碎屑由北至南搬运;盆地北部为辫状河相沉积环境,南部为浅湖相沉积环境。在此基础上,与周邻中生代尤尔都斯、库米什、孔雀河斜坡和库车盆地地层、沉积相和烃源岩进行对比,结果表明,中、晚叁迭世,库车盆地和焉耆及库米什地区相连通,在焉耆和库米什地区沉积了较薄的小泉沟群地层,其北部尤尔都斯和南部孔雀河斜坡由于地势较高而没有沉积小泉沟群地层;早侏罗世开始,库车、焉耆、尤尔都斯、孔雀河斜坡和库米什地区相连通,构成了塔里木大型盆地的北部,这种面貌持续到早白垩世早期;早白垩世中、晚期-晚白垩世天山及焉耆盆地周边山体开始隆升,尤尔都斯、库车、焉耆、库米什和孔雀河斜坡完全被分割成独立的沉积盆地,进入各自的演化阶段。3.通过对盆地内磷灰石和锆石年龄分析,焉耆盆地存在5期构造运动:晚叁迭世、早白垩世中晚期-晚白垩世、始新世、渐新世和中新世。盆地经历了前陆盆地(P_2-T)、伸展盆地(J-K_1~1)、挤压剥蚀阶段(K_1~(2-3)-K_2)和再生前陆盆地(E-Q)四个演化阶段。4.焉耆盆地经历了燕山晚期和喜马拉雅期两次改造,具有抬升剥蚀改造型、复合改造型及冲断-褶皱改造型叁种改造类型,改造强度具有强烈、较强和中等叁个级别。

陈洪[6]2006年在《焉耆盆地中新生代构造抬升与热演化研究》文中认为焉耆盆地是在海西期褶皱基底之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一个中、新生代复合盆地。盆地呈NW向菱形形态,被西侧的霍拉山和东部的克孜勒山、南部的库鲁克塔格山和北部的萨阿尔明山所围限,前两者呈NW向展布,后两者呈近EW展布。盆地西界为铁门关断裂,东部为榆树沟—硫磺山断裂(中天山南缘断裂东段),南界为库鲁克塔格山前的辛格尔断裂,北界为中天山南缘—桑树园子断裂。这四条断裂长期以来控制和影响着焉耆盆地的形成与演化。从构造几何学特征来看,现今盆地展布明显受南天山主要构造格架与断裂构造的控制。 现今焉耆盆地是一经过多期运动改造的残留盆地,侏罗纪盆地面貌与现今面貌相差很大,盆地的范围要比现今大很多。焉耆-库车盆地经过燕山运动晚期和喜山构造运动的改造,造成盆地内第叁系与下伏地层的角度不整合。关于此次强烈挤压活动的时限,由于第叁系直接覆盖在中侏罗统之上而难以确切厘定;从而造成认识上的不同。本文充分采用不受地层时代的限制,近年已成功地用于高原、造山带和盆地隆升剥蚀-冷却过程和时限研究的裂变径迹分析方法。通过其给出的岩石热演化冷却事件和相关年代学信息,探讨抬升-剥蚀时限及过程。其测试和分析结果同时可与有地层分布和构造变形记录的研究相互印证。 首先对盆地周边露头样品进行了分析,而后对盆地内部博湖南北坳陷钻井裂变径迹样品进行了分析,将焉耆盆地周边白垩纪构造运动划分为早白垩世晚期和晚白垩世晚期两个幕次,其中晚白垩世末为其主要活动时期。 通过对盆地内部博湖南北坳陷抬升-冷却年龄的综合分析,确定盆地内部构造抬升-冷却事件的时限为37~62Ma(始新世到古新世)。 燕山晚期挤压抬升的构造事件中,盆地不同地区受挤压作用的时间有先后,盆地边部最先受到挤压作用的影响,抬升较盆地内部早;在盆地博湖坳陷内部,南部坳陷以及种马场构较北部坳陷早;挤压作用效应表现为从盆地边部向盆地内部逐渐传递的过程。 裂变径迹热史分析表明,焉耆盆地博湖坳陷侏罗系在早白垩纪早期达到最大埋深,古地温是盆地形成以来最高的时期,其温度应当在130℃左右。此后盆地的古地温在持续降低,即使是新生代的埋藏也没有再次使盆地古地温达到使磷灰石裂变径迹受到显着退火的温度。白垩世抬升前北部古地温梯度约为3.61℃/100m,南部坳陷古地温梯度约为3.2~3.3℃/100m。 库鲁克塔格山受燕山晚期运动的影响表现为强烈的抬升。通过裂变径迹分析将库鲁克塔格白垩纪末的构造抬升运动划分为3个幕次:35±7Ma、59~61Ma、73±20 Ma;其中59~

杨旭升[7]2001年在《焉耆盆地构造特征与圈闭形成》文中研究指明焉耆盆地为一个中新生代迭合盆地,沉积了中生代含煤地层和新生代陆相干旱洪积地层,中生代地层仅分布于南部博湖坳陷,新生代沉积范围则覆盖了全盆地,其中北部和静坳陷沉积厚度较大。因多期盆地的迭加和多次构造运动的迭加,造成盆地内地质情况复杂,故盆地构造演化和圈闭特点及规律的研究对进一步的油气勘探工作就显得十分有意义。本文以中国陆相成油理论为指导思想,从“整体、动态、综合”的盆地分析原则出发,以二维及叁维地震资料为基础,以断裂和圈闭的特征为主线,结合盆地近年来的钻探结果,对盆地断裂和圈闭的发育特点、分布规律进行综合分析研究,并探讨了二者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焉耆盆地断裂以北西西向或近东西向及北西向两种走向为主,同时存在北东向断裂。北西西向断裂一般规模较大,以早期基底断裂为主;北西向、北东向断裂则形成较晚。平面上,断裂主要有平行、雁列、“丁”字型等组合形式,切割、错位现象不明显;剖面上,断裂具有背冲、对冲、花状、迭瓦状等组合形式。断裂的活动特点以压剪断裂活动为特色,北西西向和北西向断裂均有一定的走滑分量。同一断层在各层中的断距相差不大,同生性不明显。焉耆盆地圈闭类型多种多样,包括背斜圈闭、断鼻圈闭、断块圈闭、岩性圈闭、潜山圈闭及复合圈闭,其中背斜圈闭占主导地位,尤其是含油气圈闭大部分都为与背斜相关的圈闭。圈闭形成与断裂作用有较大关系。背斜圈闭形成是因逆冲断层上盘牵引作用;断鼻圈闭一般形成于断层走向上的弯转部位;岩性圈闭是在斜坡部位,由于沉积相带或沉积物性发生变化而引起;地层圈闭与地层在斜坡上的超覆以及不整合面遮挡有关;潜山圈闭是基底断层活动的结果。对某一圈闭而言,往往具有复合成因,但圈闭的形成机制中,与盆地发育构造背景相一致的逆冲牵引背斜形成机制起主导作用。圈闭形成可分叁个阶段:早中侏罗世在盆地弱伸展阶段形成的与正断层活动有关的圈闭,但这些圈闭已经被后期的改造作用所复杂化;中侏罗世末期至早第叁纪是圈闭主要形成时期,形成了盆地现今主要圈闭的雏形;晚第叁纪以来,盆地受到强烈改造,圈闭幅度得到加强,并形成了新的圈闭。圈闭形成过程也是先存圈闭受到改造的过程,改造作用对圈闭有双重作用,既可使圈闭继承性发展又可破坏先存油气圈闭,导致油气的散失和油气二次成藏。通过对现今含油气圈闭的综合分析,认为构造圈闭是潜在的含油气圈闭,沟通油源和圈闭间的疏导层对于圈闭含油气与否十分关键,油气的运移主要通过圈闭与油源间的鼻状构造进行运移,当然断裂在油气成藏中的作用是不可忽略的,但该作用只在其活动期间才能表现的较为重要。盆地经历了燕山期和喜山期两次成藏过程,其中喜山期成藏期对现今油气分布有重要意义。

姚亚明, 刘池阳, 赵增录, 孙自明[8]2003年在《焉耆盆地构造演化与油气聚集》文中提出焉耆盆地是在海西运动期褶皱基底和元古代结晶基底之上发育起来的中、新生代中小型迭合复合含油气盆地,其形成经历了古生代基底形成阶段、中生代前陆盆地演化阶段、第叁纪压陷盆地发育阶段和第四纪走滑隆升阶段等4个演化阶段。燕山运动期和喜马拉雅运动期断裂活动控制了坳陷、隆起的形态和规模。构造变形以逆冲推覆和走滑为特点,并伴生大量局部构造。构造演化对油气系统的形成、油气藏保存条件和油气富集程度具有重要影响。

吴仕虎[9]2011年在《焉耆盆地博湖坳陷八道湾组沉积体系研究》文中认为焉耆盆地位于南天山构造带东部,是中、新生代陆相沉积盆地。博湖坳陷是盆地南部中新生代的迭合坳陷,为中生界侏罗系的沉积沉降中心。近年来完成的油气资源评价结果显示,该盆地资源量巨大,勘探程度低。目前,发现的油气田主要为背斜型构造油气藏,找到具有接替意义的非背斜圈闭是现在勘探任务的重中之重。八道湾组岩性圈闭就是有利勘探目标之一,弄清其沉积体系具有重要意义。本论文在吸收前人研究成果基础之上,从焉耆盆地已有的井资料出发,以地震资料为基础,首先开展了15口代表井的合成记录制作及钻井分层地震标定,并对岩相与地震相对应关系进行总结,在此基础之上,对全区二维地震资料进行八道湾组地层(层序界面sb1~sb4)、构造闭合解释,根据工作组利用线描法及层序标准化理论建立的层序地层格架的基础上进行地震相-沉积相对应关系研究,最后,对研究区八道湾组沉积体系综合分析。通过开展上述工作,获得的主要成果与认识有:在工作组建立的层序地层格架内对八道湾组3个层序(SQ1、SQ2、SQ3)开展详尽的地震相-沉积相、沉积体系分析,获得主要认识包括:1)物源:总体分西北、东北和南部物源3个物源区12个物源;2)水流体系和扇-叁角洲分布:盆地内主要发育叁大水体系,包括:NW→SE水流体系、NE→SW水流体系,S→N水流体系。东北和西北水流体系流经北部凹陷后,末端可以进入南部凹陷,而南部的水流体系,局限于南部凹陷;3)沉积相类型:识别出冲积扇(近岸冲积扇、水下冲积扇)、叁角洲(辫状河叁角洲、曲流河叁角洲和扇叁角洲)、浊积扇(叁角洲前缘的深水浊积扇和近岸冲积扇前缘的深水浊积砂体)、深湖-滨湖沼泽(可大致区分出深湖-半深湖、滨浅湖、滨岸沼泽)等沉积相类型。4)沉积体系:整体上将盆地侏罗系沉积体系划分为冲积扇-叁角洲-浊积扇沉积体系、湖相沉积体系两大类;不同沉积时期、不同地理位置,发育的沉积体系有较大差异;5)相控因素:符合“构造控盆、盆控沉积”的一般规律,区内东西向直压型和北西-南东、北东-南西压扭型叁个构造带对物源、水流、沉积相和沉积体系起绝对控制作用;

肖晖, 任战利, 赵靖舟, 王起琮, 时保宏[10]2011年在《新疆库鲁克塔格地区盆山构造-热演化史》文中认为利用磷灰石构造-热年代学年龄、有机质成熟度指标、磷灰石裂变径迹热史模拟和单井EASY%Ro反演等方法,对新疆库鲁克塔格地区盆山系统开展盆山构造-热演化史研究。结果表明,磷灰石年龄记录了早白垩世(99~124.4 Ma)、晚白垩世(66~87 Ma)和古近纪(28.4~63 Ma)3次抬升过程;有机质成熟度指标和磷灰石裂变径迹热史模拟反映出海西期构造抬升过程。单井热史模拟表明,孔雀河斜坡下古生界烃源岩在志留纪末-早泥盆世到达最大热演化程度,模拟最大古地温梯度为3.56℃/100 m,侏罗纪末古地温梯度为3.1℃/100 m,焉耆盆地南部凹陷侏罗纪晚期模拟最大古地温梯度达4.15℃/100 m。海西期剧烈的造山运动使孔雀河斜坡由沉积转入剥蚀演化阶段,对油气成藏具有重要意义,晚白垩世隆升使孔雀河斜坡及焉耆盆地侏罗纪烃源岩热演化停止。

参考文献:

[1]. 焉耆盆地中新生代构造演化与油气聚集[D]. 杨斌谊. 西北大学. 2004

[2]. 新疆焉耆盆地构造演化与含油气系统研究[D]. 李永林.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02

[3]. 博湖坳陷构造样式与构造演化[D]. 李杭兵. 石家庄经济学院. 2012

[4]. 焉耆盆地油气形成条件与分布规律[D]. 姚亚明. 西北大学. 2004

[5]. 新疆焉耆盆地中生代原盆面貌及其演化与改造[D]. 陈建军. 西北大学. 2007

[6]. 焉耆盆地中新生代构造抬升与热演化研究[D]. 陈洪. 西北大学. 2006

[7]. 焉耆盆地构造特征与圈闭形成[D]. 杨旭升. 西北大学. 2001

[8]. 焉耆盆地构造演化与油气聚集[J]. 姚亚明, 刘池阳, 赵增录, 孙自明. 新疆石油地质. 2003

[9]. 焉耆盆地博湖坳陷八道湾组沉积体系研究[D]. 吴仕虎. 成都理工大学. 2011

[10]. 新疆库鲁克塔格地区盆山构造-热演化史[J]. 肖晖, 任战利, 赵靖舟, 王起琮, 时保宏. 地学前缘. 2011

标签:;  ;  ;  ;  

焉耆盆地中新生代构造演化与油气聚集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